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通用5篇)

讀後感3.06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通用5篇)

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1

“教育魅力”一詞,是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第一次在國家檔案層面提出的。與國家教育規劃不謀而合的,還有首批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於漪老師。於漪老師的《教育魅力》,就像一面透亮的鏡子,照出了我平時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諸多瑕疵,鞭笞我爲做一名更有“教育魅力”的教師而修煉自己。

一、做善於反思的教師

讀《教育魅力》一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做一名有“教育魅力”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持續發展的人。教師應對這個世界永遠有一種好奇,保持着發現的眼光,每逢遇到一個新的領域,不是畏縮後退,而是積極地進入,去了解更多,包括對周圍世界也要經常去發現。這是一個不斷追求自己生命的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在幫助別人完善的同時不斷髮展和完善自己。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要追求持續發展,善於思考必定受益無窮,教師應該每天進行自我反思,直面教育的現場,做到:愛心和責任心在撒播中閃光,無私的品格在奉獻中發揚,恪盡職守的精神在堅守中凝聚,精益求精的品質在鑽研中提升。

二、做有親和力的教師

做一個有親和力的教師,深入到學生的內心去,才能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在教育中,親和的語言就如春風化雨,細細密密潤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入心田。課堂上和學生進行知識和思想的交流,語言要自然親切,熱情明快,對學生的提問、輔導解答要不厭其煩;課後更要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進行無拘無束的交談。人無完人,學生在學習上難免有失誤,或做了錯事,這時教師也要能夠循循善誘給予正確指導。學生生活中有苦惱或痛苦,要給予關愛,即使是一句溫暖的話語,也會讓學生心中燃起暖暖的愛意。

三、做有個性化的教師

“教無定法”,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不同的教師在課堂上會演繹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藝術效果,儘管有規定的教材和相應的教學內容及要求,卻沒有固定的臺詞,課堂教學給予了教師充分的空間,可以自由馳,自由探索。教師應根據自身的特色尋找適合的教育教學方法,有的教師學識淵博,課堂上旁徵博引,征服了無數的學生;有的教師性格溫柔,對學生有耐心有愛心,調皮的學生被收得服服帖帖;有的教師興趣愛好廣泛,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是學生的良師益友。這些都是有自己特色教育風格。在教學中,更應該設計獨樹一幟的個性化教學思路、尋求與衆不同的個性化教學藝術、塑造別具一格的個性化教學風格、展現略高一籌的個性化教學品位。

四、做有魅力的教師

學校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場所,學校裏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自身的魅力與其教育教學的成敗是成正比的,只有教師自身有了教育的魅力,學生纔會更加盼望與之交往學習,教育效果也纔會更加有效。我覺得教師首先要有對學生的尊重、友善的態度和自身的幽默感等人格魅力,其次要具備視同仁、愛崗敬業的師德魅力,還得有淵博的學科知識、嫺熟的教學技法和對學生認知的瞭解這樣的學識魅力。做教師要對學生的一生負責,要傳遞、並且始終傳遞給學生“正能量”,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讀罷此書,我更加堅信自己要做有“教育魅力”的教師,讓教育成爲一種力量,引導學生前進和向上!

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2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裏,我靜下心拜讀了葉瀾和張汝倫寫給老師們的通識教育叢書《教育魅力》在這裏我找到了青年教師成長的鑰匙。

一、教師的使命,應從責任中擔當。

幼兒教師從事的就是爲一個民族“護根”的事業,要有使命意識,不僅要看到當下,更應看到未來。

有人說幼兒教師是個清苦的行業,但我們卻在清苦中保持冷靜,堅守一種超越感,因爲我們每天都能體會到這份職業的喜悅和快樂。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我想只有我們勇於將責任抗在肩上,勇於擔當,才能讓孩子們以我們爲榜樣,學會了自己在社會中應該幹什麼,該怎麼做人。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點亮和啓迪孩子的心靈。我們爲自己的言行負責,也就是爲孩子們將來的行爲負責。抱着一顆責任心去工作,我們就能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好、更出色。

二、教師的魅力,應從創造中尋找。

新時代的幼兒教師不僅是孩子們的貼身保姆、知心大姐姐、遊戲大玩伴、行爲養成的引導者,更是一位和孩子們整天在幼兒園的每處角落、每個場景、每件細微的小事,大膽創造快樂的創造者。因爲只有一個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合理融入了自己的創造性和個性,才能使自己及受教育者在完成教育過程的同時享受教育的美好。

我認爲幼教事業和教師的魅力一定要與創造聯繫起來。和孩子們在一起,老師們也變得越來越像“大孩子”,他們力求自己變成一個女超人,無所不能;他們力求自己變成一個魔術師,百變戲法;他們力求自己變成一位藝術家,德藝雙馨;透過不懈的勤奮和努力,將自己出神入化的扮演成多種角色,用一種創造的智慧去鼓勵自己,即使在這個特殊的假期,也能宅在家裏創造十八般武藝,開起直播,透過線上遊戲,指導家長激發孩子心中的創造潛力,活生生將一份平凡的工作做得風生水起。

三、教師的發展,應從自我中定位。

每個人都有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作爲教學管理者,若能敏銳地理解一線老師們表達的思想並按照他們本來面目接納他們,會發現他們往往會朝着積極的、建設性的、自我實現的、成熟成長的方向發展。個人要發展,首先要成爲一個真實的人,突破防禦層,回到真我層,允許波動,允許節奏不同,允許差異,最終不忘自我定位,卓越發展。

幼兒教師青春活力、陽光自信,但如果想要自己成爲一個有魅力的幼兒教師,就應該是個真誠、有責任、有目標,願意發現和創造的人。這樣的你,一定會有魅力。

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3

《教育魅力》一書是教育界名聲赫赫的於漪老師一生的經驗總結,也是年輕教師成長的鑰匙。

於漪老師在書中說:“我愛學生,愛生活,愛未來,愛蘊含着燦爛中華文明的語文。教課不是當旁觀的評論員,只有用生命編織的、從心底裏流出來的歌,才動聽,才感人,纔會如清澈明淨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學生的心田。”書中於漪老師和一系列教育大師散發出的迷人的教育魅力的動人故事以及一大批活躍在教育一線的普通教師關愛學生、投入教育的感人事蹟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切地體味到教育是愛的感化,是真心換真心的過程,它是由愛衍生的。教師的教育過程是一種以人格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過程。

書中給我衝擊力最大的是該書對教師教育魅力的現狀調查。在上海學生心目中,人格魅力是教師教育魅力的首要條件,遠遠超過師愛、學識魅力和形象魅力。何謂人格魅力,用葉瀾教授的話來說,就是真誠。“真誠是人格魅力的基礎”。即使面對天真爛漫的小學生,也應該真誠對待。對待學生,不敷衍,坦坦蕩蕩,想盡一切辦法去發展他們,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滿腔真誠。於漪老師對教育的經久不息,長久不衰的熱烈的情感,正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

讀罷此書,做爲一名教師,我更要堅守住那份教育理想,永葆對教育的那份熱情,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響學生。

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4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如果說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教師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國家的興衰、國家的發展繫於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設一流的國家。這便要求教師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擴展自身知識面,真正的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學生,投身於教育改革,做教育教學的開拓創新者。

那麼,魅力是什麼呢?如何提升自身魅力呢?漢語詞典解釋魅力是自然流露出來的令人喜歡的感覺。極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一種教育狀態,不是每個人都有美麗的外表,但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魅力。在教育過程中,美麗經不起太多的風吹雨打,只有魅力之花才能永遠盛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教學工作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所以在很多方面,我們要學會借鑑前人的經驗,多讀書,讀好書,並好讀書。讀罷,再將自己零碎的小感想寫一寫,並應用於實際。《教育魅力》中指出:“教育工作要遵循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原則,但不能千篇一律按固定的方式辦事,這就需要極大的創造性。”確實如此,教師有了知識,還必須具有創造性,創新開拓視角是超越自我的一種境界。這就要求教師在讀書的基礎上,做教育教學的開拓創新者,做一個聰明的教師。

本真是育人,然而當今教育卻出現一些亂象,譬如“綠領巾”、體罰、利用考試成績排位……在種種負能量層出不窮的同時,作爲教師更應該堅守陣地,做一個真性情的教師。絕不把素質教育當口號,開拓創新。也許老師的一個擁抱,老師的一次鼓勵,一個眼神,就能帶給孩子無窮的力量。與孩子廝打吵鬧過是一天,溫馨和諧也是一天,何樂而不爲呢!所以我想,聰明的教師一定懂得帶給學生力量,讓學生會愛,愛學,學做真人!

最後,我認爲有魅力的教師應該極早的着手於教育教學科研活動。英國著名教育學家斯滕豪斯提出“沒有教師發展,就沒有課程發展”。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積極參加教育科研有助於教師提高能力,使教師感受到幸福。更主要的是,教師與學生間接性的關係決定,教師的成長也就是學生的成長。

《教育魅力》中說:“這些教師身上,已經幾乎沒有教育魅力可言,難以使學生受到感染,這就必然導致學生學習熱情的衰竭、進步變慢。”可見教師的`魅力直接影響孩子,因此這個過程是一個由內到外的過程,是一個內在美與外在美統一的過程,是一個將個人幸福與集體幸福密切相連的過程!

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5

人類社會已經走過了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21世紀是一個開放的、多元的、充滿矛盾和變化的世紀,是一個高科技迅速發展的世紀,是一個知識層出不窮的世紀,是一個以和平發展爲主題、合作與激烈競爭並存的世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及面臨挑戰又存在重大機遇、成爲世界強國的世紀。

民族復興的基礎在於教育,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於教師。教育魅力是一種感染力、影響力。古往今來,從孔聖人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當代難以計數的優秀教師,無不具有獨特的教育魅力---------大愛無言,人格高尚,治學嚴謹,學識淵博,親切善誘,富於創新,深受學生喜愛、給學生巨大的感染力,讓學生印象深刻,受益終身。

教師這個職業、醫生與建築師、律師、工程師不一樣,前兩者與人有關,後三種與物質有關。而教師和醫生,雖然都與人打交道,但是更多的醫生的對象是人的身體與心理的健康,而教師,他關注的是兒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及其整個生命的發展。我們常說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德是首要。

按照當今學生的生活規律來看,每週五天都需要上課,而每天他們在學校都要花上近10個小時的時間,佔據了一天當中的5/12,去掉每天的睡眠時間等,學校在我們的生活中就佔據了很大的比例。儘管學生不完全被教師左右,但教師的教育會成爲一種力量,可引導人前進和向上。對於上學中的我們來說,學校和老師影響着我們的成長,有好也有壞。這種結果的體現或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也或者是學生的適應度。

在中國古代,教師受到敬重,排位在天地君親之後,也是屬於“聖”的行列。在教師被敬重,被仰視的同時,也強調了一點,那就是“爲人師表”。現在很多人都認爲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但教師也是創造者,在爲着學生的未來生活做創造。教師在學生面前呈現的不僅僅是他的專業知識,還有他的全部人格。當然,沒有專業是不行的,但僅僅有專業,肯定也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教師作爲整體的人的發展。

教師從事的是育人的事業,作爲教師,首先是要自己像個人一樣地活着,他才能對別人產生影響,一種使其成人的影響。自己活得像人,並不是說像聖人,而是說你很真實、很努力、有信仰,你在爲這個信仰踐行。

曾經作爲一個學生,我對於教師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個好的老師。而現在看來,作爲一個好的老師,我還是需要繼續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