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世說新語》讀後感【三篇】

讀後感6.55K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世說新語》讀後感【三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世說新語》讀後感【三篇】

《世說新語》讀後感【三篇】1

《世說新語》是南宋朝時期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由南朝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全書分爲德行、言語、文學、方正、雅量、政事等三十六篇,講述了當時名士的軼聞趣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德行篇的第九篇。這篇文章介紹的是一名叫荀巨伯的人,聽說在遠方的友人得了病,便什麼都不管去看他,正值匈奴人攻打這座城。匈奴人已經闖進,問荀巨伯:“我們大軍已到,城中無人,你是何等的漢子,還敢留在這兒!”,他說:“不忍留下朋友,寧以自己的性命來換朋友的命。”匈奴人聽了很是感動,便撤軍了。荀巨伯冒死也要保護朋友,這纔是君子之交啊!這就是“真”和“誠”的一種體現,能讓敵人自慚而退,讓我們見到了患難見真情的可貴。

這篇文章揭示了一個道理:做人應該講情義,捨生取義的義舉不僅救了他人的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堅守信義,大義凜然,對友忠誠,捨生取義,重情重義,這些品德值得我們推崇!

《世說新語》讀後感【三篇】2

到昨天,終於把《世說新語》閱讀完了。以前,我曾經讀過紙質的《世說新語》,因爲它是一本語錄體著作,章節間沒有太大聯繫,適合於隨手翻閱,也適合於隨時遺忘,所以,基本上已經忘光了。這一次在網上讀,我就利用了網絡閱讀可以迅速、簡便做筆記的特點,做了閱讀筆記。因爲原文很多,我就把其中一些精彩部分精選了一下,逐日登載在我的博客上,希望路過的朋友喜歡。

在這之前,我讀過一部分《二十五史·晉史》,《世說新語》中的很多內容在《晉史》都已經讀過。不過,當初讀《晉史》的時候,很多言行並沒覺得有特別之處,讀《世說新語》時一品味,居然很有趣味;而《世說新語》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章句,與《晉書》中人物的生平一對照,則往往就有了深意。所以,讀《世說新語》,還是要參照《晉書》才能真正讀懂。

我讀《世說新語》的這點小體會,希望路過本博客、且對《世說新語》有興趣的朋友周知。

《世說新語》讀後感【三篇】3

《世說新語》是一部反映魏晉時代文人風貌,體現時代特徵的筆記小說,是我國古代志人小說的帶表作品。它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包括我也很喜歡。能寫出這樣好的作品的.人是誰呢?他就是——劉義慶。《世說新語》通行本爲六卷,三十六篇。

分德行、語言、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門,很多吧!《世說新語》中所記載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片段,但詞簡意明,頗能表達人物的個性特點。淡淡的幾筆,就能把人物描寫的活靈活現,真是妙不可言啊!《世說新語》的文字,一般都是很樸素的散文,有的幾乎如口語一般。

在晉宋人的文章也頗具特色,因此一來使人們喜歡閱讀,其中不少故事,了詩詞中的常用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