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手術檯就是陣地讀後感400字(精選5篇)

讀後感7.8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手術檯就是陣地讀後感400字(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手術檯就是陣地讀後感400字(精選5篇)

手術檯就是陣地讀後感400字1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手術檯就是陣地》,主要寫加拿大共產黨員白求恩在齊會戰鬥中,把手術檯當做陣地,不顧個人安危,堅持給傷員做手術,連續工作六十九小時的感人事蹟。當我看到敵機在上空吼叫時,我是多麼擔心敵機會從上空扔下炮彈,把白求恩所在的小廟給炸燬。當我看到炮彈已經把小廟上的瓦片炸掉了,我又開始擔心起來,要是小廟給炸燬了怎麼辦?我讀到最後一段時,發現齊會戰鬥結束後,我軍勝利了,我心裏非常開心。

學習這篇課文後,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在我前幾天晚上在家裏寫作業時,總是寫一道大題去一趟廁所,寫一道大題去一趟廁所,此時此刻,我心裏非常後悔,白求恩在炸彈落下的時候還認真給傷員做手術,而我呢,寫一道大題去一趟廁所,以後我做事要一次做到底,不能拖拖拉拉的。

學過這篇課文,我知道我們要學習白求恩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要對自己的“工作”極端負責任,要對“同志們”極端熱忱。

手術檯就是陣地讀後感400字2

前天我們學了《手術檯就是陣地》的故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這個故事主要介紹了1939年春,白求恩大夫在給傷員們做手術,幾發炮彈落在地上,白求恩一直站在手術檯旁邊,還連續工作了三天三夜纔給傷員們做完了手術。讀了這篇文章,我的心情很感動,感動到想哭。

記得有一次下雨天,我和同學們都沒有帶雨傘,這時老師看到我們慌張的樣子,就想着我們沒有帶傘。之後老師就把外衣脫了,把外衣頂到我們頭上,一個個護送到家長手裏,老師這種對工作極端負責的態度,真令人感動啊!我還想起一件事情,去年老師帶我們去春遊,那是一個糟糕的天氣,老師早早地來到了春遊的地點,但沒有帶雨傘,在那兒等得衣服都淋溼了,雨從上午九點下到了中午11點,終於雨停了,我們來到了春遊地點,看到兩位老師的衣服特別的溼,同學們的心裏特別感動,老師爲了我們擋了很多的風和雨,我們很感激老師們。老師堅守崗位的熱情,讓我紅了眼眶。

從課文裏,從老師身上,讓我們感受到了堅持的力量、強大的責任心和對工作的極端熱忱。

手術檯就是陣地讀後感400字3

今天我看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手術檯就是陣地》,講了1939年齊會戰爭打響的’時候,白求恩大夫在齊會的一座小廟裏爭分奪秒地做手術,做了一個又一個,師長爲了保護傷員,決定讓白求恩和部分傷員撤走,但白求恩說:“手術檯就是醫生的陣地。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麼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於是,白求恩留了下來。看完這個故事後我非常感動,因爲有誰能堅定不移的做六十九個小時手術呢?有誰會不顧生命危險的留在危險地段做手術呢?但是白求恩大夫卻做到了。

我從第三自然段第7,8,9句話看出了白求恩大夫的品德非常高尚,是一個一百年都沒有的好醫生。

我還從第二自然段的“硝煙滾滾”和“彈片紛飛”兩個詞看出了當時的戰鬥是多麼危險和可怕,但白求恩大夫卻沒有因爲這些而感到害怕。

啊!白求恩大夫!你的品德是多麼高尚,多麼偉大!你的功績我們會永世不忘的。

手術檯就是陣地讀後感400字4

今天,我學了周而複寫的《手術檯就是陣地》一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加拿大共產黨員白求恩大夫在齊會戰鬥中連續工作69個小時,不顧個人安危堅持爲八路軍傷員做手術的故事。讀後,我深受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動。

開始,看到課題我就產生了疑惑,因爲“陣地”是指軍隊爲了進行戰鬥而佔據的地方。爲什麼說“手術檯是陣地”?讀了課文後,我才知道,白求恩是在離火線不遠的地方爲傷員做手術的,他是把傷員做手術的臺子看成了和敵人打仗一樣的地方。

還有師衛生部長趕來轉告師長要他離開這裏的決定,他爲什麼不服從?讀了白求恩說的.話後我才明白,原來他早已把自己看成了一位八路軍戰士,戰士們在與敵人抗戰,沒有離開陣地,我也就不能離開自己工作的陣地。讀到這裏誰不爲白求恩這種救死護傷、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感動?

手術檯就是陣地讀後感400字5

《手術檯就是陣地》寫的是在戰場上白求恩不怕犧牲,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的精神。文章也表達了這位國際救援戰士不怕犧牲,爲了全人類的解放而作出貢獻的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雖然他不能夠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但是他用自己的醫術來救死扶傷,這是一種很偉大的精神。

白求恩是來自外國的一個醫生。在中國戰亂的時期來到中國幫助中國的軍人療傷。他發揮了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爲了全人類的和平作出了貢獻。在課文中,他爲了給軍人療傷,他日日夜夜地守在手術檯。所謂的手術檯,在那個時候,實際就是野地。那裏沒有很好的條件,吃喝都很受限制,但是白求恩不在意這些。他在意的是自己能否很好地爲戰士療傷。每逢見到有生病或者在戰場上被子彈打傷的軍人被擡進來,他搖搖頭,繼續工作。對於這些斷肢殘肢的戰士,他沒有覺得害怕,他鎮定地給他們動手術。

對於遠處傳來的轟隆隆的炸彈聲以及子彈聲,他也不害怕。他不會因爲個人的安危而停止手中的工作。在他心裏面,救死扶傷是唯一要做的事情。所以,他很專心,經常忘記了吃喝,忘記了休息。從他的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國際人道主義者的強大的精神。今天,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下,在和平的環境下,我們更加需要努力學習,需要把自己的每一分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中去,爭取爲國家的安寧,爲世界的和平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