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流浪的暑假讀後感

讀後感1.68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流浪的暑假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流浪的暑假讀後感

流浪的暑假讀後感1

一個無聊的下午,我開啟電腦,電腦桌面上一個文檔吸引了我的注意,這個文檔裏有一篇讀後感,這看上去很平常。但是這篇讀後感是媽媽寫的。

故事發生在一個週日的晚上,我看完了一本課外書,覺得這本書很有意思,就拿到電腦前給媽媽看,可媽媽卻無所謂地說,“小孩子看的書,幹什麼要給我看?先放那邊吧。”我原以爲媽媽不會看這本書,可沒想到的是,媽媽不僅看了這本書,還站在我的角度分析了這本書的內容。

這本書名爲《流浪的暑假》:書中的主人公是四個十二、三歲的初中學生,透過四個孩子在暑假期間的故事以及家庭中家長對孩子暑假補課的態度和方式而展開的故事。好學生樑靜慧是個又乖又聽話的好學生,學習成績出類拔萃,但她的暑假只有按父母的意願和安排上課、做作業,而學小提琴成了休息。另一個活潑、熱情奔放的女孩安如玉闖進了樑靜慧的世界,樑靜慧也在受她的影響慢慢地改變。同樣也是好學生的高翔飛,他的成績名列前茅,但另一個桀驁不馴、成績超羣的男生森林,卻不像高翔飛、樑靜慧那麼安分守己,他發誓這個暑假他一定不會上補習班,要幹出一番大事。而高翔飛因爲嫉妒森林,卻因打聽不出森林要乾的那件大事,便寫了張尋人啓事來打探消息。到最後,森林真的失蹤了,(他去撿垃圾流浪了)樑靜慧、安如玉、高翔飛便一起去尋找森林。最終,他們都經歷了能讓自己成長的事,體會到了在假期裏什麼事是有意義的,他們也體會到了成長的滋味。而故事的主人公森林透過一個假期的'流浪知道了大人們掙錢不易的道理,從而改變了對父母的態度。

這些故事情節在我們小孩子的眼中頂多就是告訴我們父母掙錢不容易,我們要懂事。而媽媽卻站在她的角度重新品讀了這個故事:“雖然這是一本少兒讀物,但透過這本書,我女兒在給我打預防針了,意思是暑期將至,不要給她太多的任務和壓力。讓她自己去安排暑假生活。這點我會考慮並會盡量滿足她的願望。”

此刻我的心中涌現出了一種莫名的感覺,媽媽實際上是是能夠站在我們的立場上看待問題的,只是我們不善於去發現,往往還會誤會他們,由此我們真應該好好反省反省。大人們能站在我們的角度看事情,那我們怎麼就不能多多替他們着想呢?

流浪的暑假讀後感2

《流浪的暑假》這本書講述了三好學生心裏那些不爲人之的祕密,這本書的主人公森林一直都是一個好學生,成績優異、天資聰穎,這些都是作爲一個好學生必須的特質。可是偏偏很有趣的是森林恰恰不是那麼一個規規矩矩、膽小懦弱死讀書的男孩子。這一點我非常欣賞,他在開學第一天就爬到了樹上、他把牛仔褲剪了兩個大大的洞……

然而,這些都不是一個好學生會做的事情。在我的印象裏,好學生都是那種白白淨淨、帶着很濃的書生氣的孩子,他們乖巧、懂事、聽話,所有的父母都喜歡他們,所有的孩子都羨慕他們,所有的老師的疼愛他們。

森林做了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他離家出走。他做了很多事情,他真正見到了那些所謂的小混混、壞學生真正淳樸善良的一面。每個人沒有本來就是惡毒,他們也有真實美麗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