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關於高爾基《童年》的讀後感(精選5篇)

讀後感9.95K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高爾基《童年》的讀後感(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高爾基《童年》的讀後感(精選5篇)

高爾基《童年》的讀後感1

最近我讀了著名作家高爾基的作品《童年》,書中形象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的父親不幸去世,隨母親來到貧窮的外祖父家居住,而外祖父的家裏只有幾間狹窄的茅草屋,裏面居住着外祖父、外祖母、兩個舅舅、兩個舅母以及他們的六個孩子。外祖父家裏非常貧窮,還要在這狹窄的院子裏以染布爲生。

外祖父的脾氣十分暴躁,經常打他,只有外祖母疼愛他。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例如,書中主人工阿廖沙在染坊中染錯了布,外祖母爲了保護他,就讓所有知道的人把這件事爛在肚子裏。而令人生厭的薩沙舅舅,把這些事告訴了外祖父。外祖父要打阿廖沙,阿廖沙拼命反抗,把外祖父惹惱了,就把弱小阿廖沙打暈了,病了好幾天。我們可以看出,外祖父對孫子、外孫的毆打讓人毛骨悚然,似乎所有事情都可以成爲他抽樹條鞭子的理由。所有人又不得不被籠罩在這可怕的陰影下,或臉色陰沉,或呆若木雞或苦苦哀求,或殺豬一般的嚎叫。阿廖沙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挺過來了,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

你看我們現在多幸福啊,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愛着,寵着,每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坐在又寬敞又明亮的教室裏,讓老師用知識來滋潤我們,每天回家還有大魚大肉等你品嚐。而高爾基的那個時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的覺,每天都有人傷害他、欺負他。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抓住童年的尾巴,別讓時光一去不復返。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跑了,迎來的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少年,抓住童年最後的尾巴,留下我們對童年的美好印象!加油吧,少年!

高爾基《童年》的讀後感2

每個人都有值得自己回憶、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於我來說,童年是我最寶貴的收藏,而高爾基寫的《童年》中,童年應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

文中的主人公是阿廖沙,他三歲喪父後,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那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作坊。外公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兩個舅舅也是一個粗暴自私的人。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公經常痛打外婆及孩子們。有一次,還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一場。在這樣黑暗的環境下,也有一絲絲的光芒:他得到了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童話故事的薰陶。在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已經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一歲,阿廖沙的母親去世,外租父也破了產,他無法繼續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便走向了社會,獨立謀生。

讀過以後,我的心情非常壓抑。阿廖沙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他的外公、兩個舅舅是那麼的粗暴、自私,他的生活非常痛苦,從小生活在黑暗的陰影下,但他的身邊還有外祖母那樣善良的人存在着,他們使阿廖沙看到了光明與希望,外祖母用她的愛撫慰了他心靈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是老長工格里戈裏,還有那個“小茨岡”,他是一個善良、樂觀的人、他也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害死了。

在這個光明又黑暗的世界裏,小小阿廖沙經歷的磨難與痛苦讓我懂得了要珍惜現在的一切。比起他來,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美好,我們的童年是多麼的快樂,我們現在的世界充滿着陽光,有那麼多好心人來幫助我們,我們天天在父母的寵愛下成長,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我們不愁吃,不愁穿,有那麼多的“金銀財寶”。就這,我們還不讓父母省心,每天給父母施加這麼多壓力,有時,還和父母吵架,讓父母的心都操碎了。我想,如果我們讀完了這本書,一定會懂得珍惜,一定不會再讓父母操心了。

在學習中,也要一樣,不能浪費現在的大好時光,要把這一黃金時間充分利用起來。課堂上認真聽講,不懂就問;課下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每一項作業,做到及時複習;課餘時間,還可以多做一些練習題,多讀一些對學習有用的書籍,使自己的腦子更加靈活。

現在的社會是美好的,而高爾基小時候的社會被黑暗籠罩着,但他的心靈卻沒有被玷污,反而在這種環境下磨鍊了他,使他自己的意志更頑強,心靈更純潔善良,成爲一個正直、樂觀的人。我想,就是因爲他那種精神品質,讓走向了成功。同學們,慢慢地,我們也會走向社會,我們爲什麼不趁現在的大好時光努力奮鬥,使自己變得更強,品德更高尚?

陽光,不需要我們去創造,我們需要做得是珍惜現在的一切。讓陽光伴隨我們走向成功,走向幸福,使自己成爲一個有才華的人!

高爾基《童年》的讀後感3

讀完《童年》這本書,第一感是憂鬱、壓抑的。在我看來,故事中這個叫做“阿廖沙”的男孩,他的童年是我身邊的孩子們不曾體驗過的,也是個充滿陰影的時期。

作爲一個跟他年紀相仿的孩子,來看待這個男孩的經歷,在我看來,是一個悲劇。生活在這樣一個艱難困苦,令人窒息的環境裏,他令我刮目相看。對於現在嬌生慣養的孩子們來說,有跟他差不多經歷的不多——被毒打,被咒罵,被冤枉,失去雙親,失去摯友等等,任何一項都是難以忍受的。可是這個男孩他堅持了過來。也許是他樂觀的態度,也許是在外祖母的疼愛之下,感受到了那一絲溫暖,記住了被愛的感覺,所以哪怕在這種環境下成長,他仍然擁有一顆強大的心靈,一顆有溫度的心靈,一顆有勇氣的心靈。

作爲一個讀者,來看待這個男孩的童年,我想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全書最後一句話:“於是我就走進了人間。”短短一句話,卻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和回憶空間。首先是他的童年一去不復返了,是好是壞,誰都無法定義,男孩的童年結束了,可歌可泣的一個人生階段走過了。阿廖沙將來的生活會更好,還是更苦?我們都不知道。整個故事着實讓人意猶未盡,回味悠長。

當我仔細回想了一遍他的經歷,心中更是百感交集。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雖然也有想不開的事,但對比阿廖沙的經歷,簡直不值一提。我身邊更是有很多愛哭鬧,成天把“抑鬱症”掛在嘴邊的同學。包括我,有一段時間,也總是自認爲自己過得很辛苦,覺得大家都不認可,覺得別人都無法理解,甚至覺得自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對比看來,簡直荒唐可笑啊!有誰規定過,一個人的人生一定是坦坦蕩蕩,瀟瀟灑灑的呢?現實對誰不是殘酷無情的,他並沒有眷顧任何人,只不過是我們的自作多情罷了。既然命運不由我們選擇,那麼只能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大不了發泄一場也就過去了,成天裝的那麼脆弱可憐又是爲何?

總而言之,無論是與阿廖沙相比,還是與現實中那些飽受飢寒、孤苦伶仃的孩子相比,我們都是幸福的。所有不順心的事,也不過是當我們在繪製一幅美好的畫時,不小心畫錯的線條,不要太極端地去思考,也不要爲此而悲傷,或許正是有了這些失誤,我們才學會了謹慎和改正的方法。無論是好是壞,相信“童年”永遠會是我們最幸福的往事!好好享受吧!

高爾基《童年》的讀後感4

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這個假期的午時,我又翻開了它,情緒也隨着書上的字型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打動了我:四歲喪父,跟隨痛哭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爲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之後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擡十字架時給活活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常常爲一些小事爭吵、打架等等,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默默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我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漸漸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日子是燦爛的,是歡樂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爲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而打架爭吵之類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如此比較,現在的孩子的童年生活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別。他們每一天生活在蜜罐裏,被甜水泡着,是多麼幸福呀!他們從來不用研究衣食住行。但他們並不知足,總是奢求更多。在他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

的確,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讀讀《童年》,看看十一歲的阿廖沙如何在“人間”獨自闖蕩。爲了以後,爲了將來,爲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再次捧起這本書來讀一讀吧。

高爾基《童年》的讀後感5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的悲慘童年。不管它是快樂還是令人厭煩,他始終是我們一生難以忘懷的。

《童年》反映了我們兒時的喜怒哀樂,不過我想,在兒時的我們不管是最純真善良的吧!不管怎麼樣,與阿廖沙比起來,我們童年是燦爛的,幸福的,沒有痛苦與鬥爭,一直無憂無慮的生活着。就從這一點看來,我們就與阿廖沙有了天壤之別,我們擁有了許多,但我們還是不知足,只想奢求人世間更好的,並且想要更多的東西。這些,不覺得我們很自私嗎?

是啊!我們經常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只顧着父母爲自己遮風擋雨,而從不用自己獨自在人間闖蕩。這種生活過久了,心裏也會感到不是滋味。而阿廖沙那個年代呢?很少有安寧的日子,每天都有人想要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我傷心的時候,我會想到單純的阿廖沙,想把阿廖沙帶出困境。僅此而已,阿廖沙單純,完美的心靈並沒有受這些消極的態度而改變,反而保持着自己高尚的思想,然而這種思想貫穿了他一生,體現了他所有的內在美。

如今,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我們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開我們遠去,抓住童年的尾巴,帶阿廖沙走出困境,留下我們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