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培根文集》的讀後感

讀後感2.85W

很早我就發現,抒情的文章不是我的喜好。三、四年級時,似乎並未有顯現,但五、六年級時,我驚愕地發現,自己竟完全理解不了自己用詩詞和華麗的語言堆砌起來的空中樓閣。媽媽每次看完我的文章,總要發出一聲“冷冰冰,沒有人情味”的感嘆——因爲我被逼無奈。

《培根文集》的讀後感

上了初中後,更是如此“筆落驚風雨”,我卻要咬筆桿“爲賦新詞強說愁”,弄得牛頭不對馬嘴,着實難堪。《培根文集》,或許能改變我的現狀。

我欣賞培根的文筆。引經據典,無論是哪一篇議論,都會穿插許多名言警句抑或歷史神話,無論是哪一篇議論,培根總能找到相應的內容並對全文加以潤色、梳理——這正是我所缺的,掌握了一定的詩詞積累,卻不能熟練地加以運用,學習培根的寫作手法,更是對語言應用能力的一種提升;文筆流暢,隨筆性質的文章,語言都會類似於散文,而培根嚴謹的思維,使人並未感到雲山霧罩,反而使人走進了一座井然有序、設計精巧的博物館,閃光的理論如同各式珍寶,構成了各種展廳,走出之後,身心都得到了極大的充實。

既然感性的文章不是我的喜好,何妨借鑑培根的.構思呢?

試舉一例,如培根《論猜疑》。文章的開頭,培根首先爲猜疑下了一個定義——什麼是猜疑?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黑暗中飛起,給定了“猜疑”一個貶義的論斷但並不絕對,便於下文的闡述。下文中,培根給定了猜疑的幾種情形,無論是面對別人的猜疑,還是自己對別人的猜疑,即或道聽途說的猜疑,都要用正確的方式去面對、去處理……結果,培根引用名言加以總結概括,一氣呵成。

聯繫到我的文章中來,我完全可以用這種方法闡述我對一件事的看法——例如“我最快樂的一件事”,我想用“觀星”爲主題,可以在開篇點明觀星的定義,另外透過引用詩詞或事例加以佐證,再寫一件自己的經歷,加以總結,便成一文。

培根,思維之精妙,筆法之簡練。《培根文集》正體現了這位偉人“知識就是力量的格言”。當你踏進這座“博物館”,當你親眼看到那思維的火花,文筆的波浪,你會驚覺——自然的偉大,生命的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