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四年級課文《烏塔》讀後感

讀後感3.06W

讀後感是讀過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以後的感想,亦指讀完作品後寫下的心得體會或評論文章。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四年級課文《烏塔》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

四年級課文《烏塔》讀後感

四年級課文《烏塔》讀後感一

寒假裏,閱讀功課的時候,我再一次翻開《烏塔》這課。品味着小女孩烏塔的一句句話語,我思緒萬千。

烏塔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卻靠自己的能力掙錢去遊歐洲,真是了不起!而我呢,卻當家中的“嬌嬌女”,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她爲這次歐洲之旅準備了三年,路線日程安排得滴水不漏——一箇中學生,幾乎不要家長幫忙,與我們這些同齡人相比。唉!想想我,除了讀書,看課本,什麼都要依賴父母。和烏塔的自理能力比起來,我就像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娃娃。

從烏塔身上,讓我懂得了,做一個優秀的人才,對未來有用的人才,能回饋社會的人才,不是光會死讀書就夠的,經驗和社會知識的積累不是光看電視圖片就能學到的。“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並不完美。”烏塔的這句話,如雷貫耳!在我沾沾自喜自己能發表幾篇作文的時候,烏塔已經在自費旅遊多個國家了。

和烏塔比起來,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或者說,我們國家小孩在自理能力上的欠缺。我們都在父母的愛護下嬌養的有些軟弱蒼白了。其實,小孩子應該學會在逆境中鍛鍊自己。總是一帆風順的話,長大後走入社會,承受挫折打擊的能力就會很差。容易在困難前退縮。平時得到鍛鍊的人,面對困難時,就不會顯得手忙腳亂,就能自信地鼓起戰勝困難的勇氣,不會輕易言“敗”。

親愛的爸爸媽媽,多給我們一些鍛鍊和自由吧,讓我們按照自己的興趣發展!讓我們多一些自信去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把你們對我們的愛變成溺愛,過度的保護只會使我們喪失獨立的能力。不要把我們當作小雞護在羽翼下,我們要做的是雄鷹,展翅高翔的.雄鷹!社會需要的是能獨立思考動手幹實事的人才。而不是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未來是我們的,請放開對我們過度的保護,讓我們經受風雨的磨練,在這美麗的大千世界裏開闢屬於自己的天空吧!

四年級課文《烏塔》讀後感二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思緒萬千,想了許多。這篇文章講述了12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

烏塔爲此做了3年準備,她一邊想盡辦法掙旅費,一邊閱讀和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爲遊歷歐洲打下了堅實基礎,體現了一名外國小孩自立、自強的奮鬥精神。如果拿中國現代的小孩子和烏塔相比,中國孩子的自主能力遠遠比不上烏塔。中國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封閉式的,只讓孩子讀課本上的知識,很少參加社會實踐。除學習外,其他事情都不用管,要吃的有吃的,要用的有用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漸漸失去了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小由父母“牽着走”,遇到一點點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問父母,找大人。

而國外的教育是開放式的,讓孩子既學習課本知識,又參加社會實踐,從小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動手能力。烏塔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成長的。當她夢想遊歷歐洲時,不等不靠,完全靠自己動手籌資金,做準備,享受着生活的快樂,也展示着人生的意義。

烏塔的故事象一面鏡子,啓迪了我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小培養自己動腦動手能力,做一個自強不息的棟樑之才!

四年級課文《烏塔》讀後感三

前不久,我學習了一篇叫《烏塔》的課文。讀了課文,我深受感動,一位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居然獨自一人遊歷歐洲,這真讓人不敢相信啊!

這篇課文講敘了作者在羅馬認識了一位德國的小姑娘烏塔,得知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時,作者感到驚奇又佩服的事,我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從小就要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要光是從書本上學知識,還要在實踐中去學習更多的知識。

“愛孩子,爲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這是烏塔說的話。我想是啊,父母愛孩子,也應該讓孩子們學會自己單獨出門鍛鍊,鍛鍊他們自立的本領,不要只是單方面的呵護,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愛孩子,不要束縛孩子的思想和行動。

而我們中國孩子呢?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受爸爸媽媽疼愛。許多家長不讓孩子出去鍛鍊,只是認爲在家裏學習成績好就行,什麼家務活都不讓孩子們做,現在不是有許多同學不會做家務事嗎?有的家長還擔心孩子,上學放學都來接孩子。這樣不僅不能養成孩子自立,還容易養成依賴性。

在課文中,我還知道了烏塔,爲了這次旅遊花了整整三年時間準備,她閱讀了許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還自己學會掙錢,還用自己所掙回的錢給爸爸媽媽買禮物。

我又想起了我自己,平時別說什麼掙錢了,就連車費、零花錢都是家長給的,而且我也從來沒有想到獨自一人旅遊,比一比,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從烏塔的故事中,我深受啓發:從小要鍛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要從實踐生活中學習更多的知識。還想對那些還在繼續“疼愛”孩子的家長們說一聲:“不要束縛了你們孩子的手腳,讓他們放開翅膀飛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