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局外人》讀後感範文6篇

讀後感2.05W

這個現代小說的主角看起來不過像是古代犬儒的翻版,並無誘人的力量。但是作者讓我們去面對他,看到他雕刻般的栩栩如生的影像,看到那種難以征服的絕望是真實的,自覺的,而且永遠是抹不去的。下面是《局外人》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

《局外人》讀後感範文6篇

《局外人》讀後感範文篇1

一開始讀這本書,覺得描述平淡,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宛轉曲折的心理描寫,主人公對一切都超淡然。

雖然一開始我也不太理解,但後來反思,難道母親去世就一定要哭嗎?如果跟母親感情確實一般,沒有想哭的衝動,又爲何要假裝難過擠出眼淚只爲了別人誇讚自己孝順?難道追求自己喜歡的女孩子一定要有個合適的時間嗎?這些問題也不斷的讓我隨着主人公拷問自己。世俗認爲的就一定是對的,就一定也是我需要的,就一定要去迎合嗎?

答案當然不是。

雖然這小說最後也顯示了,與世俗的入世、投入和執着相比應該下地獄的主人公也真的被推入地獄。所以在與世俗做抗爭之前也要清楚自己要付出的代價。主人公最後與神父的一番對話才顯示自己臨死前對於世俗觀點對於不公正的司法程序的反抗情緒,但他依然對於自己生死也存在無所謂的態度。不然如果他在乎生死,之前也許會試着在法庭發言爲自己奪回一些希望。

但恰恰摩爾索對生死也很漠然。

“他拒絕矯飾自己的感情,於是社會就受到了威脅”這是作者對摩爾索的評價。社會有時候比我們想象的脆弱,大衆意識比想象的更淺薄,包容性差。所以世俗可以挑戰,但挑戰之前如果你沒有摩爾索的淡然,更要想清楚自己的代價。

《局外人》讀後感範文篇2

“人生在世,永遠也不該演戲作假。”這句話是加繆人生哲學的根基,但這也是他悲劇的根源。在他筆下的人生荒誕不經,確實處處真誠的袒露,他也許只想活得真實而簡單!

《局外人》是戰後第一部經典小說,是“出現在歷史環節上完美而富有意義的作品。”是法國20世紀舉足輕重的文學作品,堪稱爲20世紀整個西方文壇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最著名小說之一。《局外人》的主人公是以爲年輕職員默爾索,對生活的各方面都持着一種“無所謂”態度,但就因爲這樣,由於某日去海邊度假,被捲進一宗殺人案中,最終被判斬首示衆,釀成了悲劇。生活在荒誕的世界裏,我們應該怎麼去做?如何去面對?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這說明了,不論這個世界怎麼樣,都不應該違背這個社會規則。對於塔索生活的社會,就因爲在他母親的葬禮上哭泣的人,都很有可能會被定爲死刑,成爲了異類,社會的異類!但默爾索很真誠,不耍花招,拒絕說謊,是什麼就說什麼並且拒絕掩飾自己的感情,善良溫和,不說廢話之類的;他的隨和溫順,好說話,不計較,安分守己,實在誠率,但在那個社會看來,就是一種冷淡,孤僻,不通人情,不懂規矩,作風散漫,庸庸碌碌,渾噩懶惰……

雖然他是一個窮人,喜光明正大,但卻是我任何英雄行爲而自願爲真理而死的人。默爾索對於母親下葬時不慟哭,這並不是一種無情不孝,而是對於一種真實執着的熱情激勵。面對這樣巨大的壓力,有人會奮起抗爭,有人卻維諾無從,最後的結果是生命的告終。所以在那個社會,要接受傳統的價值,不能不遵守約定的風俗習慣,倘若,你覺得自己可以背離這一切,就無疑成爲這會的“局外人”,最終被社會拋棄。

人的性格到行爲之間,存在着一個斷崖。“而我,我好像兩手空空,但是我對我自己有把握,對一切都有把握。是的,我只有這麼一點兒把握。”“我抓住這個真理,正如這個真理抓住了我一樣”“面對着充滿資訊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這個世界的動人的冷漠敞開了心扉。我體驗到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愛,我覺得我過去曾經是幸福的,我現在仍然是幸福的。”從某種角度上說,默爾索在死亡直逼的苦難面前總與醒悟了,他迴歸自我,完成了和這個冷漠而荒誕的世界圓融統一。

他明白這個世界虛無的本質,他一時到了自己之前的一切方法,態度都是對的,只因這個世界本來的方式,在苦難之後,他發現了自己,卻爲時已晚了。然而,他並不覺得有什麼悲哀,因爲他直到死亡,都依然保持了自己想要的真誠,堅守自我。到頭來,人什麼都能習慣。

沒有對生活的絕望,就不會愛生活。默爾索在孤獨與絕望中悟出了,一個人即使只生活過一天,甚至一百年也不至於難以度日,他有足夠的東西可供回憶,絕不會感到煩悶無聊。從某種程度意義上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愉快!一個人對他所不瞭解的東西,總會有一些誇張失真的想法,當想擺脫一個不願意聽他說話的人時,總會做出一種表示很贊同的樣子,這個是不是出於人的一種反應,有時候,我也差不多是這樣,因爲還有自己的事要去做。

轉回話題,默爾索在什麼被判定結束的前夕,對生存充滿了渴望,他朝思暮想逃跑的機會,卻成了一種可望不可及的願望。如果還有機會,他希望重活一遍。只有經過死亡的威脅,纔會體會生存的意義。而那些碌碌生活的人,永遠都不會明白。曾有人問他是否悔恨,他說他只感到無限的疲倦。在最後一刻,他覺醒了。

人生在世,就是想活得真實而簡單,就不該演戲作假!但有人會限於社會環境而變得有心機,隱藏內心的真實。也許這纔是存活之道吧!但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內心的善良!

《局外人》讀後感範文篇3

《局外人》這本薄薄的小冊子分成兩個部分,透過完整細膩的心理活動,塑造了一個凡事無所謂、卻容易被生理需要折磨而衝昏頭腦的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詳細的敘述了"我"在母親去世後的短暫時光中不帶情感而平淡如往昔的生活日常。

在養老院見到的老女人的大肚子、老男人的眼睛和皺紋等垂垂老矣的形象描寫,同理心強的看起來易感生悲憫,同理心弱化如主人公默爾索,亦難免生出對人類病老發展狀態的厭煩情緒。無所謂的人生態度,導致母親下葬第二天就吃喝玩樂的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爲方式、女友催婚便不鹹不淡的答應、皮條客需要幫助誠懇的拜託便身體力行的給予乃至最後稀裏糊塗誤打誤撞的槍殺了毫無恩怨的人……

短小的篇幅,卻讓一個冷淡無情、遊離於社會大衆標準之外的局外人形象無比豐滿。這部分的“局外人”強調的是主人公默爾索順從個人的性格特點主動選擇的離羣狀態。

第二部分開啓了“我”被投入監獄到庭審判定死刑過程中觀察生活的視角。

從初入監禁生活的不適到習慣了後的內心安逸,同樣以對命運走向無動於衷的旁觀姿態,繼續着逆來順受的隨遇而安,沒有情感啊良知啊道德標準啊的牽絆、一心關注自己的生理狀態的人生真是蠻新奇的。

尤其是庭審過程中對一心指控其預謀殺人的檢察官的喜愛,心有多大才能完全的不在乎對立實質。細究起來,檢察官實際上與他竟是同類,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以自己的心意斷章取義的理解着生活、並影響着他人的生死。不同的是,檢察官因爲身負職責而過於強調社會規則,關注案件重判所能起到的殺一儆百的警示作用,雖然他採取的誅心審判導致了默爾索被判死刑,但這與默爾索沉浸在自己不愉悅的生理感受中就開槍誤殺了無辜人的行爲對比起來,也並沒有更殘忍更惡劣更值得批判。

不信任上帝、不覺得自己的行爲有什麼需要懺悔、對別人的關愛(瑪麗的愛情、神甫的引導)無動於衷、生無可戀死亦無可懼的情感缺失的隨便心態,讓默爾索自然而然的放棄了上訴申辯的權利,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自己將被絞死的判決。在等待死期來臨的監禁生活裏,百無聊賴甚至以重生的視角想象起圍觀絞刑的場景。

這一部分,“局外人”強調的是庭審“我”過程中“我”被排除在外沒有發言權的異狀。這種情景,其實很像命運之於人類,走向與本人並無關係了。

不過是人間走一趟,生死何妨。了無牽掛,真灑脫的人生哲學。

《局外人》讀後感範文篇4

“面對這充滿預兆和星星的夜,我第一次敞開心扉,欣然接受世界溫柔的冷漠。我感到我與這份冷漠如此相似,親如手足。我覺得我過去是幸福的,現在也是幸福的,將來也將如是……”

這是加繆的小說《局外人》結尾部分,文中的主人公是即將走向刑場的人,我們一般都會認爲生命的終結便意味着一切都結束了,而在這篇小說裏,對默爾索來說卻是最好的結局。因爲,他是局外人。自始至終都是。

在這篇小說裏,我最感興趣的是庭審現場,作爲被告的他在庭審現場卻好像是個外人,而檢察官竟然以他“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流淚”作爲重要依據而判處他死刑,卻對槍殺阿拉伯人的緣由不去追究。荒謬至極。

加繆被視作是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存在主義的中心思想是認知自我的存在,而不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存活過程中的孤獨、黑暗、絕望和被拋棄。便是整個生命中的`大本真,一切條條框框的規則都是無意義不重要的。

默爾索對一切都持無所謂的態度,命運會怎麼走向他似乎也毫不在乎,彷彿這個世界和他毫無聯繫……他是別人眼中的冷血動物,但他卻只爲自己而活,即便到最後,他也“只盼望行刑那一天能聚集許多觀衆,用充滿厭惡和憎恨的喊叫聲送我一程”。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他的確一無所有,而且很快連生命都要失去。但他的一切都由自己掌握,他從未違心做過一件事,他在這個世界上真實地存在過,這纔是最重要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幾個人是默爾索那樣的?我們隨波逐流,被身邊的人左右着自己的思想行爲,渴望在每個人心目中樹立一個“完美形象”,好像纔不枉度過此生,卻往往忽略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局外人》這部小說雖然看起來有點荒誕,但這卻給我們每個人提了個醒:不管我們今後的人生之路還有多長,都應該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有沒有背離過內心。其實,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選擇做個隱形的局外人。

《局外人》讀後感範文篇5

之所以會看起《局外人》這本書,是當時很要好的一個朋友提起的,她對於這本書的描述讓我有一些動心,於是便在回家後去書城買了這麼一本書。這本書的結局讓人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她當時是這麼對我講的。

充滿好奇心的我,再加上這位朋友推薦的基本不會壞到哪裏去的信念,我便開開心心地翻起這本書了。

全書共197頁,我的書是插圖典藏版,在後面對於《局外人》一書的書評竟有21頁之多。我首先沒有去看書評,沉澱了一下自己,翻開第一頁開始看正文的內容。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在昨天,我搞不清。”這是正文開頭的第一句話。我朋友有給我看過第一頁,於是我並沒有表現出什麼情緒,不過在第一次看的時候還是爲這句話寫的大膽誠實而吃了一驚。竟然會有人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

主角這種似乎不大在於母親的心態在後來她的葬禮上用行動和語言表達的清楚,但也能看出主角是遵從自己的想法,不習慣也不想去虛僞地對待別人。比如文中他與一個周圍人似乎都不怎麼喜歡的倉庫管理員雷蒙·桑泰斯結交了朋友,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說實話,我很贊同主角這種性格,與他的人生態度,如果現實中有這麼一個人,那與其相處應該蠻不錯的。不過現實生活中最好還是具備一些親情的好。

後來,在某些因素(朋友,天氣等)下,主角過失殺人而被捕了,在這部分裏主角接受了法庭的審訊,這其中再次刻畫了主角的性格與其形象,審訊過程中還提及了主角對母親冷漠的態度,等等等等。最後男主角的結局我就不知道該怎麼描述了…似乎有人說男主角是冤的,說他是時代背景的濃縮。突出了當時的社會。

筆者文字上的枯燥沒有辦法完全描述出對此書的感覺與評論,請各位見諒。

最後用書評中的一句話做爲此文的結尾:

但是,對默爾索(主角)這種性格、這種精神狀態的人物來說,這一判決是最暴虐不過、最殘忍不過的,因爲它將一個善良、誠實、無害的人物完全妖魔化了,在精神上、道德上對他進行了“無限上綱上線”的殺戮,因而是司法領域中一樁完完全全的人性冤案。

《局外人》讀後感範文篇6

局外人才是真正清醒的正常人!

身體與瞬間的雙重真相——生命的雙重真相。加繆懂得了他散發着生命熱度卻也必將腐爛的身軀,懂得了每一個一去不返卻無比珍貴的轉瞬光陰。

拒絕彼岸與來世,堅持立足於此時此刻此生場地。

確認生命中的荒誕感不可能是一個終點,而恰恰是一個開始。

死亡、苦難、黑暗與荒誕是一個人在生命中的必須面對的事物,絕非生活最終的目標,更不是生活的全部。它們並非盡頭,還需繼續深入,真到在荒誕的世界中建立起新的生活態度,在上帝死去之後重獲人之爲人的尊嚴。

孤獨感每個人都有,一直在想如何好好過完這一生,明明很看不慣別人怎樣怎樣,自己卻無動於衷,就在這種惡性循環中陷入虛無主義,喪失了生活的動力,也落入了另外一種荒誕。

來到這個世界必須要好好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努力過好自己平凡日子,縱使最終的離去沒有任何痕跡,但是自己本身真實的感受了世界的種種,有不負時光,好好活過,這種真實很確定很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