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課外書的讀後感

讀後感2.53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課外書的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課外書的讀後感

讀課外書的讀後感1

我有一本書,叫 《五彩龍鳥》。

書裏面有兩個主人公,一個叫澄,一個叫岫,它們都是爬行動物。一天,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使地球引發了大爆炸,大部分恐龍都遇難了,也包括岫,但是它的卵卻沒有變成死卵。澄活了下來,但是大爆炸使它由冷血動物變成了溫血動物,頭腦裏便有了“感情”這個詞。

澄和岫的後代經過一代一代的繁殖,岫的後代進化成了犬齒甲龍,而澄的後代遷移到樹上的樹洞裏生活。然而並不是每棵樹上都有樹洞,樹洞很少,但澄的後代非常多,於是便引發了一場樹洞之爭。澄的一個後代無意中看到蜂築巢,便用樹枝、膠泥搭成了半球的巢,這種巢很結實,又可以遮風擋雨,慢慢的它們便不再居住在樹洞裏了。澄的後代悄悄的開始演變,它們的肩胛長出了S形的骨骼,長出了尖的嘴,長出了鋒利的爪子,開始學會站立,身體上長滿了羽毛。

突然有一天,地球發生了火山噴發,火山灰遮住了太陽,連續一百天都是黑暗,就這樣,澄的後代們在黑暗中給它們的孩子找食,度過了這一百天。

犬齒甲龍只有一個雌性恐龍倖存了下來,而它肚子裏已有了小生命,它要去找食物,吃飽了纔有力氣把這些小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它看到了澄的後代便要吃它們,但是出於母愛,成年的澄的後代爲了保護它們的孩子,因此學會了飛翔,雌犬齒甲龍突然把卵產了出來,掉在地上摔碎了,而它也倒下斷氣身亡了。

感情能使一切弱小的事物變得強大起來!

讀課外書的讀後感2

寒假裏,我讀《誠信的種子》這本書,從中我知道誠實守信很重要,我細讀了《誠信的種子》,感悟很深。

《誠信的種子》講從前有一位開明的國王,想從孩子裏面挑選出一個未來幫他管理國家。於是他給每個孩子發了一些種子,並宣佈到了比賽的日子,誰能培養出最美麗的.花朵誰就能在未來幫助他管理國家。孩子們把這重要的種子帶回家,精心培育,大家都希望自己成爲幸運兒。有個窮人家的小孩分到了花種,他全心全意地呵護,但是花盆裏的種子沒有發芽,他很失望,但是在比賽那天,他還是決定前往。國王規定的日子到了,所有人都人都穿着節日的盛裝走上街頭,孩子們手中捧着他們呵護的鮮花,等待着國王的檢閱。國王乘着馬車緩緩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孩子面前,但始終眉頭緊鎖一言不發,對這片花海視而不見。當看到捧着空花盆的孩子很失望的樣子時,微笑不解和驚訝的目光下,國王告訴大家,原來發下去的是煮過的,不可能發芽。只有捧着空花盆的孩子沒有更換種子,他是最誠實最勇敢的孩子!

從這裏我知道,誠信是一種美德,它讓你終生受到他人的信賴與尊重。

有一次,回老家的時候,我和表弟爭電腦,突然,阿姨放在電腦上的塑料杯裏的水灑到鍵盤上,我就跟阿姨說水灑到鍵盤上了,阿姨說是誰弄的,我和表弟一個怪一個,我覺得我跟表弟都有責任,我們兩個都有錯,但當時沒有認錯,後來我讀了《誠信教育》,我認爲我應該向阿姨道歉,姐姐應該讓弟弟,這是應該的。

有一句諺語說“寧可失錢,不可失信。”做人要講究誠實。

讀課外書的讀後感3

隨着作者的腳步,我的心靈也進行了一次苦旅,從陽關到江南。

初見這本書,我對書名充滿疑惑:爲何苦旅?既是旅行,爲何突出苦字?帶着疑問進入書中,又瞭解作者的平生,我豁然開朗,有情不自禁,感嘆起來。這苦字,有多含義。身體的勞苦。作者的旅行是完全自費的,而所到之地大多荒原而偏僻,步行之時最多身體自然勞累。但在作者心中,大概這遠行,這勞苦,都成爲信徒朝聖聖地而遠行一樣的虔誠的心情,去朝聖千百年的荒廢古址。

眼見古址破敗之痛。作者所去的新疆,陽關,敦煌,渤海國,天一閣,所去遺址無不敗落,殘缺不堪,面對損毀的遺址,作者自然是痛心疾首,苦不堪言,

對謠言攻擊的痛苦。作者在苦旅中,苦旅後,受盡了謠言,誹謗,謾罵,及各種形式的人身攻擊。然而,在這謾罵聲中,並無一家媒體,一家報刊爲他說一句公道話,爲躲避攻擊,作者攜妻從上海遷至深圳。然而在這漫罵與孤獨之中,作者能繼續對此書改版,不斷寫出新的著作,實爲難得可貴。

對文明衰落的悽苦。作者遠行出國探訪中東,希臘,埃及等世界文明遺址,又到歐洲,與中國進行對比。體現出中國文明的優勢與不足,對各地的文明衰落深感悲痛。對當代文明提出緊迫提醒,也是痛定思痛。

理解了這些“苦”,也就明白了作者的心情了,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深沉的筆調,悲痛的風格了。說這是“沉痛”,這是“流浪”一點也不爲過。

從陽關到江南,只有苦,又不只是苦。這個字的內涵實在是太過豐富,讓人還甚爲不解,就走完了全程。

讀課外書的讀後感4

古人云: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定不移之志。

《名人傳》敘說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災難和坎坷的終身,讚譽了他們的高尚品德和頑強鬥爭的肉體。他們或受病痛的折磨,或有遭遇的悽慘,或因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於一身,深重的災難,簡直窒息了呼吸、消滅了明智,但他們靠着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自信心,以及頑強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在對立磨練中迸發了本人的“小宇宙”,登上了藝術創作的最頂峯:貝多芬用“痛苦”換來了“歡樂”的音樂;米開朗琪羅用終身的心血獻出了震動心靈的傑作;托爾斯泰在“痛苦”和“哭泣”中追求謬誤,並傳播愛的種子和寬容的理想。

《名人傳》猶如像我們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曲”,使我們感遭到:每個人的終身都不會是好事多磨,每個人的身上都會來臨災難,我們與其任勞任怨,不如安然面對;與其羨慕那些偉人,不如兢兢業業來點真實的,學習他們的巨大品德,讓本人的人生更有價值;與其靠急功近利獲得稍縱即逝的成就,不如堅持信心、謬誤和正義,讓本人躋身於不朽者之列。

我們盼望勝利,有時分卻不想鬥爭,整天夢想着一夜成名,面對小小的波折,就喪志了行進的動力。《名人傳》就像一面鏡子,把我們的懦弱卑鄙都顯現出來。我們都分明:只靠夢想是無濟於事的,我們要真正的認識本人,真正有敢與波折對立的決計,真正要兢兢業業的去做,真正向他們一樣去“戰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勝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重要是我們的心態,我們鍥而不捨的肉體。讓我們一同傾聽這首“英雄交響曲”,享用英雄們的呼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