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人生由我》初中讀後感

讀後感2.48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人生由我》初中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生由我》初中讀後感

《人生由我》初中讀後感1

《人生由我》,這個星期終於把這本書讀完了,讓人驚歎的不僅僅是埃隆·馬斯克這位時代女性,更讓我感嘆的是這個不可思議的家庭。

之前的文章中就介紹過,埃隆·馬斯克出生在一個溫馨的家庭中,而且她父母都富有冒險精神,從小父親就告訴他們“沒有什麼是霍爾德曼家的人做不到的”,這句話也一直成爲他們家族的信條。

所以一直以來她都會盡她所能讓自己成爲孩子的榜樣,因爲她的父母給她的家庭教育就是這樣的。

埃隆馬斯克的父母都是終身學習者。

她的父親年輕時爲了學習脊骨神經醫學,曾用馬匹來換取住宿,透過給別人做脊椎按摩來換取食物,即使在大蕭條時代都沒有放棄學習。

她母親更爲傳奇,十六歲在報社工作就開始支撐家庭生活,二十幾歲才接受了專業的舞蹈培訓,然後爲了追尋自己的舞蹈和戲劇夢想,獨自一人踏上訓夢之旅。

她的父母都是無所畏懼,敢於冒險的人,父親在四十四歲時擁有了第一架飛機,從此他們的飛行之旅就開始了。她的父親不僅僅學會開飛機,甚至學會維修飛機,拆卸組裝機翼。那是1950年,那個時代,你能想象到世界上居然有這樣一個看起來好像無所不能的人存在。

她父親七十三歲時去世,當時她母親才六十一歲。家人很擔心母親無法從這種悲痛中走出來,但六十多歲的母親開始學習木雕、陶藝、繪畫,開始周遊南非,把自己所看到的風景和建築都畫下來,很快透過學習這些興趣愛好讓自己從悲痛中走了出來。

至今母親的作品都會定期做展出。

她母親七十多歲開始學習蝕刻版畫,九十四歲時學會了製作數碼藝術,九十八歲因身體罷工而去世,才結束了她一生的學習之旅。

正是父母這樣言傳身教埃隆·馬斯克才活出了自己。雖然二十幾時就有了三個孩子,三十幾歲時生活還一塌糊塗,四十幾歲時仍在爲生存忙碌,五十幾歲時到紐約重新起步,但六十多歲的時候居然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這都是因爲這麼多年來她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一直不斷探索更優秀的自己。

埃隆能有科技方面的建樹、金博爾在食品行業中的成果和托斯卡在電影方面的收穫可能都和有這樣一位母親密不可分。

我記得我很小時聽過這樣的一句老話“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我覺得這句話放今天會給人產生很大的誤導,現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時代,你如果妄圖透過這樣古老的傳言實現鹹魚翻身,不止你翻不了,你的下一代可能直接被拍死在沙灘上了。

所以,從你開始就應該成爲一個終身學習者,況且這個互聯網時代也不會埋沒任何一個有才華的人。

之前抖音上爆火的上海博學流浪漢——沈巍,雖然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但語出驚人迅速火遍全網。因爲熟讀歷史在鏡頭面前能用標準的普通話講《左傳》、《尚書》而備受關注。現在百度百科都能查得到他。很顯然在大衆看來就是個流浪漢,但憑藉積累的知識也能出圈。

終身學習這條路還很長,慢慢前進,慢慢感悟。

《人生由我》初中讀後感2

《人生由我》,作者梅耶·馬斯克,她是埃隆·馬斯克的媽媽。起初看到大家推薦這本書,我想這也許是一本兒子成名,老孃跟着出名的成功媽媽傳記而已。事實並非如此,梅耶的勇敢、堅韌和對專業的追求等等都讓人欽佩。

梅耶·馬斯克22歲結婚,曾經歷9年家暴,31歲淨身離婚,成爲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在3個國家多個城市生活過。今年72歲,在69歲時成爲美國暢銷彩妝品牌代言人,曾登上紐約時代廣場的四塊廣告牌,她不僅僅是一位模特,還是營養學專家,擁有2個碩士學位。

本書梅耶以一種輕鬆的語氣和我們分享她的故事,並根據自己的經歷給我們提了很多忠告和建議。我希望能汲取梅耶的勇氣和力量,去面對人生的每一個選擇,做更好的自己。同時,因自己的改變,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孩子,爲他做好榜樣。

時常翻閱這本書,能讓我們獲取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以下僅僅是我感觸比較多的地方做個分享,梅耶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遠遠不止這些。

作爲媽媽,我能爲孩子做的最好的教育,就是認真過好自己的生活,努力成爲更好的自己。身體力行的踐行,比任何耳提面命的說教都更有說服力。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同時,爲自己負責。

尊重孩子,支援孩子的興趣愛好,越早知道興趣所在,越能享受快樂,早日找到人生的方向。我們這一代人,從小被告知要好好學習,要聽話,等到工作了自由了,卻不知道要往哪裏走。沒有熱愛的事情,很難獲得內心的愉悅和滿足,也更容易迷失自己。

培養並堅持好的家族習慣,有些精神會深入家庭成員骨髓。梅耶在多個國家和城市生活過,每次換一個地方都是從頭開始新的職業和生活。這種勇氣也許得益於家訓“冒險而審慎地生活”。沒有富於冒險的精神,生活中每一次可能的變故都會讓人害怕而躊躇不前。當我們因未知而恐懼退縮時,我們失去的也許是一次極好的機會。傾盡全力去嘗試,如果仍沒有好的結果,大不了回到原點。

想要什麼就要主動爭取。沒有絕對的“yes”,但是如果你沒有嘗試,那答案一定是“No”。只要別人沒有堅定的拒絕,那就還有機會。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會誇大想象中的失敗,害怕被拒絕或者丟臉,而機會就在一次次糾結的時候溜走了,讓生活中多了些遺憾。想一想,我們會因爲別人的失敗去嘲笑羞辱他嗎?不會!任何一個有教養的人只會報以善意的微笑或者安慰。所以,爲什麼我們總執着於失敗後別人的反應呢,總是幻想自以爲的出醜或者丟臉的樣子有多尷尬。

人生太長,慢慢修煉!

《人生由我》初中讀後感3

《人生由我》是非常精彩的一本書,無論書中比比皆是的自嘲還是開掛般的硬核人生,都在向我們展示一個女性是怎樣逐步探索世界和重建自我。

生活本來就是一個受盡錘鍊的過程,梅耶·馬斯克的一生更是經歷了千錘百煉,得以涅槃重生。

以下爲我閱讀這本書時感受到的作者傳達出來的觀點:

一、樂觀向上。方法總比困難多。

困難出現時,勇敢樂觀地面對它,併爲它做出實質性的行動。或者說制定計劃,換個方向,勇往直前,困難也會迎面而解。生活就像酸澀的檸檬,樂觀的人總能把它變成可口的檸檬汁。

二、感恩,珍惜當下。

梅耶原話:“我經歷富足的生活,也體會到貧困潦倒的狀況。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對我而言,身體健康,享受工作,熱愛家庭,擁有一羣超級好的朋友,這就夠了。”做個善良的人,真誠待人。當我們相互照顧時,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收益。發掘生活的意外驚喜,併爲這種驚喜開心興奮。如果面臨兩難的選擇題的話,那就毫不猶豫地選擇“利他”的選項吧,別人臉上的笑容成就你內心的富足。

三、尊重他人,也會獲得他人尊重。

梅耶獨自一人撫養三個孩子,不僅把他們培養成人,更是培養成才。她非常尊重孩子的建議以及看法,並且會爲此不停鼓勵引導他們爲自己所感興趣的方向去努力。即使孩子十二三歲,她認爲孩子已經是一個獨立個體,把他們當做可以信任的成年人來看待,讓他們獨立去創造他們的價值。

四、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

梅耶兩個營養學碩士學位都是在她獨自撫養孩子時邊工作邊學習考取的,這爲她的後續的`營養學業務提供理論支撐。與此同時,她還在學習交流軟件工具、服裝搭配等知識,爲拉進與親人關係,拓展可持續模特事業奠定基礎。數字時代使得知識的獲取方式變得前所未有的便利,簡介後面的斜槓也會增強我們說話的底氣和資本。

五、接受自己的完美與不足,併爲之調整計劃。

梅耶前半生充滿了坎坷,她理性自我審視,瞭解自己的不足,主動出擊,制定計劃,及時止損。對於她的優點,她也會自我肯定,積極爭取把握機會,不斷自我充電,鞭策自己邁向更完美的人生。

姐妹們,年齡和性別從來都不是阻礙我們改變的理由,冒險可能有改變,但也會讓我們看到生活的驚喜。

《人生由我》初中讀後感4

梅耶·馬斯克是風光的,不僅是特斯拉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母親,還是擁有營養師、演說家、知名時尚偶像等等頭銜的女性。

風光無人不羨慕,但苦難只有自己知,《人生由我》就是讓我們知道梅耶·馬斯克的一生故事,告訴我們:世上完美的人只不過是在磨難中堅持不懈、保持良好的心態、制定計劃勇於行動不放棄的人。

在我身邊總是會有很多針對女性的各種觀點,有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的,例如到了大衆認可年紀的就催婚催生育,到了職場生活的就被結婚生育等問題困住難以有更好的發展,這是社會的惡性循環;但造成這些的恰恰更多是女性自身,例如其他朋友都結婚了,家人都在催婚那自己就順理成章得在這個年紀結婚成家,例如梅耶˙馬斯克在得知自己被求婚成功的資訊後,並沒有反抗過,甚至在面臨家暴卻因爲自己的難堪而不敢開口導致頻繁的家暴,但這些不堪都是可以在一開始就終結的,甚至這個社會現象是可以緩解解決的,只是想法終究沒有行動,行動沒有計劃,計劃沒有堅持,才逐漸變成討厭的自己,甚至討厭的現象。

做每一個決定的時候就要確保自己不會被後面發生的任何事情所擊垮,在跨出去另一個領域就要先計劃好自己的第一步,完成第一步再認真制定下一步計劃,梅耶˙馬斯克成爲知名模特前後都嚴格制定計劃要求自己每天健身確保身材不走樣,除開私人場所都會化妝,妝容打扮跟隨年齡潮流而改變,同時還學會取悅自己,尊重聆聽,保持自信的心態,即使先前沒有或者處於痛苦也學着改變並真的實現;成爲營養師前後,也是有自己的計劃的,例如模特工作必須提前預約以免擾亂營養諮詢上的工作安排,因爲她自己非常明確,模特工作對她來說是錦上添花而已。

現實不論是家庭婦女,職業強人,都要有自己明確的目的,不是所有的家庭婦女都會成爲黃臉婆,也不是所有的職業強人都不能兼顧家庭,不能過分自我也不能失去自我,人生由我,生命很長,即使磨難苦痛,也不過是漫長人生的必經過程,能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態,努力自己所認定的,有計劃有規劃腳踏實地的堅持,善待自己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