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四篇

讀後感3.32W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小說講述了鄉紳之女伊麗莎白·班內特的愛情故事,很多人都喜歡這本書書,也火熱了很久,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傲慢與偏見讀後感,歡迎閱讀!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篇1

在重讀名著傲慢與偏見前,寫下這篇文,記錄的,是我記憶中的傲慢與偏見。毫不懷疑重讀後還會有新的驚豔,甚至再寫讀後感,因爲一本好書是值得反覆閱讀的,每讀一次都會帶給你不同的感受。

簡奧斯汀的作品這兩年常常見諸於銀幕,其生命力可見一斑。貌似簡愛的作者夏洛蒂曾對她嗤之以鼻,總覺得這姑娘寫着英國鄉村屋檐下發生的瑣碎小事,缺乏戲劇性和激情澎湃的趕腳。是的,如果說簡愛像一曲奮進反抗的生命交響曲,傲慢與偏見就是一首悠閒細膩的田園小夜曲,個人有個人的愛,我更愛小夜曲。平凡人生雖然少了大風大浪的跌宕起伏,卻更爲平淡雋永,就像簡奧斯汀借書中主人公之口表明的心跡,大意是說,城裏來的人初到鄉下還覺得新鮮,時日稍久就不耐煩了,覺得日子單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總有新的話題,再小的空間也總也新的事物在發生,如果留意這有趣的一切,又怎麼會覺得厭煩呢?所以她的文,總帶着向上的朝氣,讓人不由自主地熱愛生活,因爲生活是多麼生機勃勃的事情。

在傲慢與偏見中,開始時女主人公因爲他人的詆譭和當事人的矜持高傲對當事人產生了非理性的偏見,直到後來在事態的發展中看清了事實真相,和當事人冰釋誤會,同時在摒棄前嫌,拿掉了有色眼鏡後,發現了當事人可貴的品質和優秀的人格,正應了中國一句老話,日久見人心。她用了大量細膩的描繪來展現生活中的細節,這些細節勾勒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他們各自不同的背景,修養和思想,睿智的語言和風趣的調侃在文中隨處可見,時時讓人忍俊不住,沒有說教,卻充滿生活哲理,讓人有獲益良多之感,不得不說,簡奧斯汀可以說是有大智慧的人,雖然和我們不在同一時代,但她的很多處事信條至今仍然適用。

談到傲慢與偏見,總要說到愛情。現在有很多關於愛情的.命題,無非愛情重要還是生存重要之類的辯論。在傲慢與偏見中,錢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志趣相投也同等重要,套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前來。作者似乎熱衷於對生活環境是否影響個人成長、個人品質如何在劣境中堅守等問題進行剖析,她的筆觸總是很辛辣見底,離不開衣食住行,也讚美真愛的思想交流;戀人們必須正視現實潔身自愛,但是沒有從相處中日久生情、有共同語言的那種顯然也不合適。不激進,她看似略微矛盾的表述,卻比別的女性文學更接地氣。如果曾經被粗製濫造的言情搞得迷失方向,正可以借簡奧斯汀的作品來洗腦重生。細讀慢品傲慢與偏見的字裏行間,有高貴的堅韌,也有邂逅的驚喜。或許作者想說的是,感謝生活賜予的機會,不強求也不懦弱,美好的情感永遠是值得人們珍惜的。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篇2

“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樣的單身漢,每逢新搬到一個地方,四鄰八舍雖然完全不瞭解他的性情如何,見解如何,可是,既然這樣的一條真理早已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們總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個女兒理所應得的一筆財產。”以這樣一段話作爲本書的開頭,讓人不由想到這會是一部清喜劇,來講一個皆大歡喜的愛情故事。可是如果是抱着這樣的想法而去讀它,那麼這部《傲慢與偏見》就不會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力。

伊麗莎白的母親以及妹妹們粗俗、無禮的舉止,給伊麗莎白與達西的愛情帶來了重重阻礙,也使得達西力勸賓利先生離開簡,即使簡仍然對賓利一片深情,但賓利還是離開了簡,去了倫敦。而伊麗莎白對達西的偏見以及達西的傲慢都是這段感情的絆路石,在一連串的有趣的周折之後,誤會終於得以消除。達西克服了傲慢,伊麗莎白克服了偏見,有情人終成眷屬!

《傲慢與偏見》這是部浪漫又現實的愛情。愛情沒有浪漫就失去其美好的色彩了。但是小說中種種關於門當戶對以及財富對婚姻的考量卻充斥其中。

注重實際的人們始終以金錢作爲信條,金錢至上方爲他們的聖經,爲之不惜賭上一生的幸福。這樣的做法纔算理智、清醒。可悲的是錢成了地位的標誌、有錢=有教養=有地位=有高尚品格=具備做丈夫的一切條件。

在本書中伊麗莎白一直是以一個正面人物來寫的,她理智、活潑、愛打趣,善於對人冷眼旁觀並直看穿其心思。書中常有她發表的見解和看法,作者透過她來表達自己的意圖和觀點,但表面上看來她是愛情的忠實追隨者,直到最終獲得真愛。可仔細想想伊麗莎白也難逃出金錢性婚姻的怪圈。伊麗莎白之所以對達西改變態度的轉折點是在她看見了達西碩大的莊園之後,彭伯裏女主人的稱號無可避免的是一種誘惑。正如伊麗莎白所說,她是紳士的女兒,達西是紳士,他們是處在同一階層的。而她和達西的婚姻不被達西親友所接受,只因爲達西原可以找一個比她富有得多的妻子罷了。

如此的婚姻悲劇在那一時代是很普遍的。究其根本原因,很簡單——婦女地位低下。在本書中,女性的社會角色是很明顯的,即便是有錢的太太、小姐們,充當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婦而已。這樣的婚姻是一種悲劇,婚後所要面對的殘酷現實是免不了的。夏綠蒂在盡力扮演好一位主婦的同時卻一直懷念着深愛的昔日情人,韋翰與麗迪亞的夫妻關係名存實亡……

生活是殘酷的,擁有金錢的代價是失去跟多更爲寶貴的東西,比如青春、愛情、幸福、快樂……

在《傲慢與偏見》中,奧斯汀還寫了伊麗莎白的幾個姐妹和女友的婚事,這些都是陪襯,用來與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對照。如夏綠蒂和柯林斯儘管婚後過着舒適的物質生活,但他們之間沒有愛情,這種婚姻實際上是掩蓋在華麗外衣下的社會悲劇。

在追求愛情的路上,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因爲金錢、名利或其他原因而草草決定,要堅持尋找真愛。如果對方的某些缺點是自己所不能容忍的、而且也是自己所無法改變的話,就應該果斷選擇放棄;當然也應該要珍視彼此,不要由於別人的一些話就改變自己的決定,幸福要自己去經營!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篇3

因爲班主任佈置的經典小說的任務,我拿起了一直放在書架上的那本“外國名著”。——但是我並不喜歡。

對於我來說,那些枯燥的名著裏並不會有現在言情小說裏的轟轟烈烈,所以我一直對於名著有些抵抗。我也不知是不是先入爲主的觀念,所以讓我覺得其他小說也理應如此。

但是當我翻開第一頁的時候,我就有些驚訝,它並不像是其他小說一樣開頭就開始敘述感情線——也許是現在感情線主流小說的原因吧。

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語言非常精練,在故事方面有很大的空間,給人一個無限的遐想空間。若真用漂亮的詞語來形容,我便要說: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讓我感覺像是做了一場夢,夢裏如同掠過竹林的風,帶給我竹林般的清涼,泉水般的清澈,讓人隨時隨地沉迷於其中。

我能選擇這本小說,應當是因爲裏面的愛情故事。當今的社會,有太多美好、不美好的故事了,所以當我每次覺得社會冷漠,並沒有我想的那麼溫暖的時候,我就會寄情與網絡上的言情小說,便一發不可收拾。

可是當我看完了這本書,我真心覺得——當初的想法錯了。

這個世上的事情,總要是看自己用什麼角度去看的。在這部描寫愛情與婚姻的小說裏,和我當初看的文章大相徑庭。小說圍繞班奈特太太如何把五個女兒嫁出去的主題展開。書中一共寫了四隊青年男女的結合,作者一一加以比較,批判,愛憎分明的闡述了自己的愛情與婚姻觀。富有傲慢的達西和睿智具有反叛精神的伊麗莎白,溫柔體貼的簡和有權有勢的賓利,以及莉迪亞和威克姆,夏洛蒂與柯林斯。

不同的文體風格讓我感受了不同的樣子,如同一位叫做伊麗莎白的女孩所追求的一樣——麪包、玫瑰。若兩者不可得兼,舍玫瑰而取麪包者也。

有的時候,這纔是現實,即使我們還不能理解,但是終有一天會面臨壓力。可是心中追求愛、追求美的慾望卻不會停滯。

書中的平等。《傲慢與偏見》,這個書名便是在平等的觀念下產生的。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我們迴歸眼下,期待能看到更多發展的雛鷹。

“根據我的書本知識,我堅信傲慢是一種流弊,人性在這一方面極爲脆弱,因爲我們很少有人不因爲自己的某種品質或者其它什麼而沾沾自喜、洋洋自得,不管這種品質是存在於真實中,還是僅僅存在於想象中。虛榮和傲慢儘管常被用作同義詞,實際上卻是兩回事。一個人可能傲慢但不虛榮,傲慢是我們對自己的評價,虛榮則是我們希望別人如何評價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