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衚衕文化》有感500字

讀後感2.02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衚衕文化》有感5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衚衕文化》有感500字

一次午間閱讀中,汪曾祺散文《衚衕文化》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也引發了我對傳統文化消失的更深的思考。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在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下,大多數中國人在面對不平等待遇和他人的欺辱時,總是選擇忍氣吞聲,擺出一副以和爲貴,息事寧人的姿態。而北京作爲幾代封建王朝的首都,這種思想自然更爲濃重。北京城也被統治者設計得像塊大豆腐,四方四正,見棱見角。文化由環境應運而生,這種方正的觀念與濃重的封建思想,共同形成了北京封閉的衚衕文化。

北京人接人待物,方方面面都體現着衚衕文化:安土重遷,即使房屋破舊不堪也捨不得“挪窩兒”──這是因循守舊觀念在居住上的表現;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總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這是獨門獨院生存環境之使然;有窩頭,就知足了,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這是易於滿足的心態……

北京胡同文化無疑是中國存在已久的傳統文化,然而現實又告訴我們,並非所有傳統的東西都會一成不變地存在,都會永遠的發展下去。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如今的衚衕早已落伍於時代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變化,由於交通不便,街區各種生活設施落後,公共服務跟不上城市變遷,擴寬街道,危房拆遷改造,衚衕之沒落不可避免。封閉保守的衚衕文化,也顯然已不適應瞬息萬變的新時代,它的消逝是歷史的必然。懷舊也好,傷感也好,無奈也好,都不能阻擋這一趨勢。“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捲之下,衚衕和衚衕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作者清晰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文章最後,他豁達樂觀地對着即將逝去的衚衕文化道了一聲“再見吧,衚衕!”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因循守舊的傳統文化終將隱沒於那車輪揚起的塵土中。沒有文化是亙古不變的,唯有不斷創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才能真正實現文化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