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韋應物

怡然自得的韋應物

韋應物1.97W

中唐詩人韋應物一生創作頗豐,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他有着追求幽居山林,享受可愛的清流、茂樹、雲物的願望,但他一世爲官,在這種出仕與入仕的兩難中,我們透過《滁州西澗》這首詩的賞析可以看到原來韋應物是個隨緣自適、怡然自得的人。

最近在講授《滁州西澗》這首七言絕句時,同學們紛紛被那“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意境所吸引,拍案叫絕。那麼,寫出這樣如詩如畫的佳句之人有着怎樣的思想情懷和人生境界呢?我們透過詩人的詩作和生平的分析將看到一個隨緣自適、怡然自得的韋應物。

中唐詩人韋應物,長安(今陝西西安)人。15歲起以三衛郎爲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遊幸。安史之亂起,玄宗奔蜀,韋應物扈從不及,流落秦中。亂後,韋應物折節讀書,痛改前非,從一個富貴無賴子弟一變而爲忠厚仁愛的儒者,詩歌創作也從此開始了。從代宗廣德至德宗貞元間,先後爲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蘇州刺史。貞元七年退職。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韋應物是山水田園派詩人,後人每以王孟韋柳並稱。

其山水詩景緻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其田園詩對社會離亂、民生疾苦也時有反映,態度鮮明,情真意切。代表作有《觀田家》。此外,他還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憤之作。部分詩篇思想消極,孤寂低沉。韋應物的詩各體俱長,白居易稱:“近歲韋蘇州歌行,才麗之外,頗近興諷;其五言詩又高雅閒淡,自成一家之體。”(《與元九書》)他的詩以五古成就最高,風格恬淡閒遠,語言簡潔樸素,但亦有?麗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學陶淵明爲主,但在山水寫景等方面,受謝靈運的影響。此外,他偶亦作小詞。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

散文僅存一篇。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其詩作末兩句常以飛轉流動之勢,襯托閒淡寧靜之景,可謂詩中有畫,景中寓情。

這樣的一個詩人在仕途爲官和追求幽居山林、享受自然之美之間尋找到了一種最佳的心理境界――隨緣自適、怡然自得。

《滁州西澗》是山水詩的名篇,也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大體詩意是:我非常喜愛這河邊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樹林的深處,不斷傳來黃鸝鳥的叫聲,是那樣婉轉動聽。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獨自橫漂在河邊上。這首詩寫於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詩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間。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區,西澗在滁州城西郊外。這首詩描寫了山澗水邊的暮春幽靜景象以及詩人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自己喜愛與不喜愛的景物,說自己合意與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懷憂傷,便自然流露出來。

這首詩分別從“澗邊”和“澗中”着筆,繪影繪聲,優美如畫,是歷代公認的`山水詩名篇。“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開頭二句是寫日間所見。暮春之際,羣芳已過,詩人閒行至澗,但見一片青草萋萋。幽草,雖然不及百花嫵媚嬌豔,但它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趨時悅人的風標,自然而然地贏得了詩人的喜愛。這裏,“獨憐”二字,感情色彩至爲濃郁,是詩人別有會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閒適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綠陰幽草勝花時”之句,寫初夏之景,與此同一立意。首句,寫靜;次句,則寫動。鶯啼婉囀,在樹叢深處間關滑動。鶯啼似乎打破了剛纔的沉寂和悠閒,其實在詩人靜諡的心田蕩起更深一層漣漪。次句前頭着一“上”字,不僅僅是寫客觀景物的時空轉移,更重要的是寫出了詩人隨緣自適、怡然自得的開朗和豁達。

接下來兩句,側重寫荒津野渡之景。景物雖異,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到傍晚時分,春潮上漲,春雨淅瀝,西澗水勢頓見湍急。郊野渡口,本來就荒涼冷漠,此刻愈發難覓人蹤,只有空舟隨波浮動。二句詩所描繪的情境,未免有些荒涼,但用一“自”字,卻體現着悠閒和自得。韋應物爲詩好用“自”字。“欲囀不囀意自嬌”,此寫鶯啼;“恬然自安流”,此詠百川分流。這類“自”字皆可釋爲“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賞”、“自我憐愛”的意蘊。“野渡”句當作如是解。舍此,便與一二句相悖謬了。這兩句在結構安排上也很精當。“春潮帶雨晚來急”,構成典型環境,與下文形成因果關係;“急”與“自”兩字互爲照應,準確地傳達出詩人內心的情感意識,把客觀景物和抒情主體有機地融爲一體,狀出難寫之景,達出難言之情。全詩即景會心,借景述意,在幽草黃鸝、晚雨野渡的“畫意”中,融進了作者對於人生的深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