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柳宗元

柳宗元散文原文賞析

柳宗元2.92W

柳宗元(773819) 字號:字子厚

柳宗元散文原文賞析

籍貫: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

個人簡介: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作品風格:詩作清麗自然,慷慨悲健;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山水遊記清深意遠,疏淡峻潔,清邃奇麗,寫景狀物,多所寄託。

【1】吊屈原文

【原文】

後先生蓋千祀①兮,餘再逐而浮湘。求先生之汩羅兮,擥蘅若以薦芳②。願荒忽之顧懷兮,冀陳辭而有光。

先生之不從世兮,惟道是就。支離搶攘③兮,遭世孔疚④。華蟲薦壤兮⑤,進御羔褎⑥。牝雞咿嚘兮,孤雄束咮⑦。哇咬環觀兮,蒙耳大呂⑧。堇喙以爲羞兮⑨,焚棄稷黍。犴獄⑩之不知避兮,宮庭之不處。陷塗藉穢兮,榮若繡黼。榱折火烈兮。娛娛笑舞。讒巧之嘵嘵兮,惑以爲咸池。便媚鞠恧兮,美愈西施。謂謨言之怪誕兮,反置瑱而遠違。匿重痼以諱避兮,進俞緩之不可爲。

何先生之凜凜兮,厲石而從之?但仲尼之去魯兮,曰吾行之遲遲。柳下惠之直道兮,又焉往而可施。今夫世之議夫子兮,曰胡隱忍而懷斯。惟達人之卓軌兮,固僻陋之所疑。委故都以從利兮,吾知先生之不忍。立而視其覆墜兮,又非先生之所志。窮與達固不渝兮,夫唯服道以守義。矧先生之悃愊兮,滔大故而不貳。沉璜瘞珮兮,孰幽而不光?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

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猶彷彿其文章。託遺編而嘆喟兮,渙餘涕之盈眶。呵星辰而驅詭怪兮,夫孰救於崩亡?何揮霍夫雷電兮,苟爲是之荒茫。耀姱辭之朗兮,世果以是之爲狂。哀餘衷之坎坎兮,獨蘊憤而增傷。諒先生之不言兮,後之人又何望。忠誠之既內激兮,抑銜忍而不長。羋爲屈之幾何兮,胡獨焚其中腸?

吾哀今之爲仕兮,庸有慮時之否臧。食君之祿畏不厚兮,悼得位之不昌。退自服以默默兮,曰吾言之不行。既媮風之不可去兮,懷先生之可忘!

【註釋】

①祀:年。②蘅若:杜蘅、杜若,兩種芳草名。擥(lǎn覽):執,舉。薦:祭獻。③搶攘(rǎng嚷):紛亂的樣子。④孔疚:內心很痛苦。孔,甚。疚,病患,痛苦。⑤華蟲:即山雞,雄性尾巴長,羽毛美麗,此指繡着山雞圖案的古代禮服。薦壤:獻給土壤。⑥羔褎(xu袖):普通的服裝。⑦咿嚘(yīyōu伊優):象聲詞,雞鳴聲。咮(zhu咒):鳥嘴。牝雞二句,借母雞司晨、公雞束口喻賢者吞聲、小人昌言。⑧哇咬:淫歌。大呂:樂調名,借指進階的廟堂音樂。⑨堇(jǐn緊):烏頭。喙:烏嘴,與堇皆有毒植物。⑩犴(n岸)獄:牢獄。犴,一作岸,古代鄉亭的拘留所。繡黼(fǔ府):華麗精美的服飾。榱(cuī催)折火烈:房屋的椽子摧折焚燒。榱:屋椽屋桷的總稱。嘵(xiāo消)嘵:爭辯不休。咸池:周代六舞之一,相傳爲堯時的樂舞。便媚:逢迎諂媚。鞠恧(nǜ女去聲):彎着身子不顧廉恥。恧:慚愧。謨言:有謀略的話。瑱: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用來塞耳的玉。痼(g固):經久難治之病。俞緩:俞跗、秦緩,古代良醫。厲:同礪,磨。石:古人用以刺穴治病的金針和石針。覆墜:指國家敗亡。矧(shěn審):況且。悃愊(kǔnb捆碧):至誠貎。璜、珮:皆美玉名。瘞(y意):掩埋。遺編:屈原遺留下來的作品。渙:水盛貌,這時指眼淚流淌。揮霍:指揮的意思。姱辭:麗辭。(tǎng躺)朗:日不明貌。諒:料想。望:或解作怨望。羋(mǐ米):春秋時楚國祖先的族姓。否臧:俗作臧否,猶言好壞、得失。媮(tōu偷)風:苟且偷安的淺薄風氣。

【賞析】

永貞革新失敗後,柳宗元被貶爲邵州刺史,雪上加霜的是,還未過長江,又接到改貶永州司馬的詔令,受到更爲沉重的打擊。在赴永州途中,他懷着悲憤的心情由洞庭湖上溯湘江,來到汨羅江畔憑弔屈原,滿懷激情寫下這篇《吊屈原文》。這篇文章和賈誼的《吊屈原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作爲騷賦的續篇,足以彰顯柳宗元在辭賦創作上取得的傑出成就。

文中一方面鋪述屈原時代楚國的政治混亂,黑白混淆,是非顛倒;一方面頌揚屈原厲石以求重痼,服道守義,滔大故而不貳的堅貞意志。顯然,文中寫的政治環境,正是柳宗元所面臨的黑暗現實,而屈原的精神和意志,也正是他自己的秉賦,吊屈原正所以自吊。

柳宗元對打擊迫害屈原的守舊貴族勢力進行了猛烈抨擊,揭示了他們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醜惡嘴臉,並刻畫出屈原正直純潔、堅貞不渝的內心世界,熱情歌頌了屈原至死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即便被貶於遙遠的蠻荒之地,仍然把眼光注視到人民:側耕危獲苟以食兮,哀斯民之增勞。當民之增勞,他動之以哀情。先生(屈原)之貌不可得兮,猶彷彿其文章。託遺編而嘆喟兮,渙餘涕之盈眶。表達了作者對屈原異乎尋常的敬仰和懷念。

文章借古諷今,吾哀今之爲仕兮,庸有慮時之否臧,對當時從政之人不辨政治是非進行了公開批評。全文采用屈原辭賦的形式,悼念屈原,感嘆自己,聲長而語悲,追悼逝者和哀傷自己,兩種曲調交織在一起,這是柳宗元的獨具匠心,也是他當時情感的真摯顯露。

【2】小石城山記

【原文】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①。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②。其上爲睥睨樑□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③。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④。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⑤。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⑥。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⑦。及是,愈以爲誠有。又怪其不爲之於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儻不宜如是⑧。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爲偉人,而獨爲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⑨。是二者,餘未信之。

【註釋】

①石城山:在湖南零陵縣西。

②垠:崖,邊,岸。

③睥睨(p_n):即埤堄,城上短牆,又稱女牆。樑□(l):房屋的大梁。堡塢:土堡,小土城,此指堡塢形的石頭。

④洞然:深邃貌。激越:聲音高亢清遠。

⑤美箭:美竹。箭,小竹。

⑥數(c):密。偃:仰臥,引申爲倒下、臥倒。

⑦造物者:能創造萬物的存在,指天。

⑧中州:指中原。夷狄:指邊遠。更:經歷。售其伎:貢獻其技藝,使其技藝得到賞識。伎,同技。

⑨儻:同倘。倘若,或者。

⑩少人而多石:指少出賢人而多出奇石。

【賞析】

柳宗元永州八記,無一篇不寄寓着作者身世的感慨。本篇是《永州八記》中的最後一篇,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而在荒誕之地,抒發了自己被貶謫到遠方、不能施展才能的不平之氣,並用存疑的口氣批判了所謂造物者。這造物的有無之論,籠蓋八記,情滿山水。

這篇文章在結構上與其他篇大致相同,前半敘述,後半議論。前半敘述小石城的位置、環境、景色,歷歷在目,無限美好,類智者所施設也,爲後文議論張本。後半議論,比其他篇都來得空靈,從造物有神無神下筆,在有與無上反覆推駁,出不盡之意於言外,賢而辱於此的作者,其無限感慨亦悠然而長了。

文中寫景實而敘意虛,虛實相生。因作者是借景抒情,其情亦因實景而賦予着落,雖空靈卻有實感。篇雖短小而不乏氣勢,議論奇崛,結尾含蓄,文止而意不盡。

【3】牛賦

【原文】

若①知牛乎?牛之爲物,魁形②巨首。垂耳抱角③,毛革疏厚,牟④然而鳴,黃鐘⑤滿脰⑥,牴觸隆曦⑦,日耕百畝,往來修直,植乃禾黍⑧。自種自斂,服箱⑨以走,輸入官倉,已不適口⑩。富窮飽飢,功用不有;陷泥蹶塊,常在草野。人不慚愧,利滿天下。皮角見用,肩尻莫保;或穿緘縢,或實俎豆,由是觀之,物無逾者。

不如羸驢,服逐駑馬。曲意隨勢,不擇處所。不耕不駕,藿菽自與。騰踏康莊,出入輕舉。喜則齊鼻,怒則奮躑。當道長鳴,聞者驚闢。善識門戶,終身不惕。

牛雖有功,於已何益?命有好醜,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註釋】

①若:你。②魁形:體形魁梧。③抱角:牛頭兩角相對彎曲,形如環抱。④牟:同哞,牛之嗚叫聲。⑤黃鐘:形容牛叫聲。⑥脰(du豆):脖子,這裏指牛的喉嚨。⑦隆曦(xī稀):烈日。⑧往來修直:往來耕地,翻出的壟溝又長又直。禾黍,泛指農作物。⑨服箱:拉車。服,負的假借字。箱,車廂。⑩不適口:即吃不飽。適,到。一作滿足講。蹶(ju決)塊:倒在地上。肩尻(kāo考):指全身骨肉。肩,指前腿部分。尻,屁股。緘縢(jiāntng尖藤):繩索。實:充實,引申爲盛。俎(zǔ組)豆:古代祭祀時盛祭品的器皿。曲意:盡意,挖空心思。藿菽(hushū獲叔):豆葉和豆子,這裏泛指上等飼料。驚闢:嚇得避開了。闢,同避。

【賞析】

賦,古代一種文體,多用鋪陳排比之手法狀物、抒情。這篇小賦是柳宗元被貶謫永州期間的作品。永貞革新失敗之後,柳宗元及其同道都備受排擠打擊,有的被貶謫荒,有的甚至被害致死,但他對自己事業的信念仍然堅守不渝。

《牛賦》就是一篇體物言志、託物寄情之作。柳宗元把自己比做牛,把那些趨炎附勢的小人比做羸驢。認爲像他這樣的人,勤勤懇懇做了許多有利於天下的事,卻得不到好報;而那班趨炎附勢的小人,不勞無功,無益於世,卻因爲善於鑽營取巧享受厚祿,透過這一形象對比抨擊了當時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發了自己強烈的不滿情緒。

在這篇抒情小賦中,柳宗元緊緊抓住牛的特徵,形神兼備地描繪了牛的形象,情深意切地頌揚了牛的精神。賦開頭六句牛之爲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黃鐘滿脰勾畫了牛的外觀聲貌,乃至皮角骨肉,成功刻畫出一頭牛任勞任怨的奉獻形象,開篇點題,直衝牛而來。

緊接着就對牛的外形進行了描述:體魁頭大,兩耳下垂,兩角合抱,毛疏皮厚,叫時聲音洪亮,僅用了16個字就在讀者的心中樹立了牛高大、矯健、憨厚、魁偉的形象。接下來寫牛勤奮耕作,它頭頂烈日,揹負着沉重的犁耙默默無聞地耕耘着土地,然後農人種下莊稼。從播種到收穫,都離不開牛的辛勤勞動。收得的糧食,送入官倉,養活百姓,窮的富了,飢者飽了,牛對人類可謂功德無量。然而牛不圖享受,只習慣於在田地荒野中腳踏泥濘的土塊。寥寥數語,就把牛勤勤懇懇、默默貢獻的.品德描繪得活靈活現。牛利滿天下,還表現在它渾身上下都是寶,一切都爲人所用。它的皮和角,肩和臀,用途極廣,或作食品,或作繩索,或作器物,或作供品,真乃由是觀之,物無逾者。對牛的高貴品質,給與了極高的評價。

賦的後一半筆鋒一轉,羸驢曲意隨勢不耕不駕,反而坐享其成。尤其第三段落,只有6句,24個字,卻句句力匹千鈞。牛雖有功,於己何益,這一憤激的反語,對牛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時強烈地爲牛抱打不平。命有好醜,非若能力。牛與驢的天壤之別,這是命運使然,決不是能力所能改變的。既然如此,就只好慎勿怨尤,以受多福了。

一百多字的《牛賦》,把牛日耕百畝的獻身精神和利滿天下的無量功績刻畫得入木三分;把驢不耕不駕的懶散傲慢和善識門戶的投機鑽營揭露得淋漓盡致,寫盡了趨炎附勢的小人飛揚跋扈的模樣。牛與驢的對比,相互襯托,使牛的形象顯得更加魁偉,更加高尚,造成強烈的相反相成的效果。

《牛賦》的可貴效果,不僅在於思想蘊意的光華,更在於藝術形象的成功塑造。無論是刻畫牛,還是描述驢,作者都抓住了事物的特徵,細緻入微,到了形神畢現的地步,以至於託物言志水到渠成,絲毫沒有牽強附會之感,文筆簡練而含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