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劉禹錫

劉禹錫的性格特點與作品風格

劉禹錫1.28W

中唐文壇繁榮興盛,出現了很多文豪,劉禹錫是這個時期的著名文學家。

在絢麗多彩的唐詩藝術長廊中,劉禹錫處於比較引人注目的地位。他異於流俗,在當時聲勢浩大的韓孟、元白這兩大詩派之外,自立一格,贏得了“詩豪”的美譽。而在另一個領域裏,他還是一位樸素的唯物主義的哲學家,這方面的成就同樣名垂千古。

1.劉禹錫的性格特點

1.1劉禹錫簡介

劉禹錫,字夢德,其祖籍在河南洛陽,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卒於唐武宗會昌二年。他對外自稱是靖王劉勝的後代,自小在江南生活。對於劉禹錫的仕途,我們可以這樣看待:在唐德宗貞元九年,劉禹錫考中進士,而在同一年,登博學宏詞科,之後的兩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在貞元十六年的時候,他在杜佑徐泗濠節度使和淮南節度使幕中任掌書記,此後相繼任京兆渭南主簿、監察御史和監祭使。五年後,劉禹錫參與了“永貞革新”,在失敗後被貶爲連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貶爲朗州司馬。之後仍避免不了被召回及再次被罷免的命運,會昌二年的時候,劉禹錫在洛陽病逝。

1.2劉禹錫的性格特點

劉禹錫生活在中唐時期,在繁盛的中唐詩壇中具有頗高的影響力。他與各大文豪都有密切的交往與聯繫,但是從來不與任何一個派別有依附關係,自己別具一格,在文壇上多有創新。劉禹錫在性格中的一大特點是“猛”。當時的改革,以劉禹錫和柳宗元爲代表的青年官員極力支援改革,在改革中風光了一年,但後期卻因此而蒙受貶謫。根據歷史記載,劉禹錫在改革過程中,由於年輕氣盛,暗中被人嫉妒,樹敵很多。王叔文經常把劉禹錫請入宮中商議國事,對於他跟柳宗元提出的意見很是贊同。這就更加堅定了他們改革的念頭。當時的“猛”,爲後期的連續被貶官埋下了伏筆。在做官時期,經歷了中國歷史上特色的貶官生涯。對於官員的生命來說,貶官是一次人生的挫折,也是人生中經歷的大不幸。這些經歷造就了劉禹錫曠達的情懷。在失意的時候,沒有整天鬱鬱寡歡,灰心喪氣,也沒有因此退隱江湖,傲視林泉,也沒有夜夜笙歌,嘲風弄月,更沒有叫屈喊冤,發泄憤恨,他選擇以樂觀豁達的心態對待人生的起起伏伏,對待生活認真執著。他悲而不哀,有怨但是不悔恨,不頹廢,不因此而沉淪。在被貶謫之後的作品裏,仍可見明麗的景象。

2.劉禹錫的作品特點分析

2.1樂觀、曠達思想的表現

劉禹錫在被貶官的日子裏,沒有悲觀失望,而是抱着一種曠達的態度對待人生的起起伏伏。他縱目洞庭,看到的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在遷謫遠州的漫長的二十三年裏,他雖然有過感傷和悒鬱,但往往能在思索中積極振作起來,始終對自己的政治前途充滿希望與信心。他讚美經過砥礪,重爲利刃的佩刀,“故志復還,寶心再起,既賦形而終用,一蒙垢焉何恥?感利鈍之有時兮,寄雄心於瞪視”。表達了他百折不撓的勁節與待時而起的.雄心。謫居朗州五年後,他曾收到元稹贈送的一根壁州竹鞭,便寫詩酬贈說:“多節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何時策馬同歸去,關樹扶疏敲鐙吟。”借詠贊竹鞭,表達自己堅貞、正直的耿介個性,寄託重返長安的迫切願望。直至晚年,詩人依舊保持着積極進取的銳氣和堅貞不渝的志節:“聞說功名事,依前惜寸陰”,“在人雖晚達,於樹似冬青”的自強不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的通脫識度;“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的豪邁壯烈。他甚至還有閒心寫《遊玄都觀》和《再遊玄都觀》諷刺那些得寵的新貴:“玄都觀裏桃千數,盡是劉郎去後栽”,“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劉禹錫這種豪邁樂觀的性格,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2.2“境象”論

劉禹錫在《董氏武陵集紀》中說道:“詩者,其文章之蘊耶?義得而言喪,故微而難能;境生於象外,故精而寡和。”在他看來,文人墨客要想透過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詩歌是所有文章的精華部分,其語言比較簡練,包含了豐富的境象,意味深遠。劉禹錫提出“境生於象外”的重要命題,明確指出了境與象的關係,這個觀點是值得稱讚的。這一理論的重大貢獻就在於,將詩歌創作中的意、象統一作爲寫作的最高境界。在劉禹錫的作品裏,透過豐富的聯想,超出事物本身的特質,體會其超出本身的意境。他的作品比較注重意義的提煉和總結,給人一種相對理性的感覺。要充分地欣賞其作品,就要理解其真正的內涵,結合自身的心境,慢慢品鑑,才能找出對人生的思考。劉禹錫著名的組詩《金陵五題》就是憑着自身比較豐富的想象,充分發揮了創作才能而寫出來的。這組詩中的五首詩全是意中虛景,那“潮打空城寂寞回”的秦淮河水,“夜深還過女牆來”的舊時明月,“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堂前雙燕,以及“一方明月可中庭”的生公講堂諸種意象,都比實際物象包含更多的詩人的主觀情思和人生理想。

2.3自然雋永的詩風

劉禹錫把他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了文學創作上,爲中國文化寶庫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劉禹錫推崇的是平淡自然的寫作風格,他喜歡從樸素中找出寧靜和祥和,符合高雅悠遠的韻味,有一種淡泊名利的胸懷。這種清淡的風格,給人一種樸素的美感。劉禹錫的詩風對於以後的詩歌創作有很大的影響。通觀他的詩歌作品,可以發現其主要特點就是精煉含蓄,委婉自然。《酬馬大夫以愚獻通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而寄別之作》中說:“成謠獨酌後,深意片言中。”這些都是他自然雋永的作品風格的體現。

綜上所述,劉禹錫一生命途多舛,經歷了永貞革新和牛李黨爭等重大事件,以及被貶官的。從其五十六歲回到洛陽開始計算,以洛陽爲他活動的中心,度過了人生的最後十六年。他敢想敢做,支援改革,樂觀曠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對待生活認真大度。這些性格特點都體現在他的作品中。他的作品對後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是當之無愧的“詩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