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李賀

李賀鬼詩創作心理及創作成因

李賀2.73W

李賀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李賀仕途不順,但很早便在詩壇揚名。

李賀鬼詩創作心理及創作成因

李賀他是天才,更是時代逼出來的“鬼才”。李賀是古代詩史中的怪傑,其意象的奇詭、意境的迷離、色彩的斑斕,吸引着人們不斷的探究。

孟修祥曾提出:“李賀的變態心理在其詩歌創作中,起了極爲重要的作用。心理的異常使他的感受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導致對世界的深刻體驗。”他又提出:“李賀則是帶着悲劇性的幽恨鬱悶,尋找心理的安慰,借遊仙、夢天維持一種心理的平衡。因此,仙的一面是作爲畏死畏病畏鬼的心理補償和平衡形態顯現於賀詩中的。”

宗室後裔的身份,天賦的才情都使詩人自傲自大,覺得自己非常人可比;而中唐衰敗的嚴峻現實,疏遠了的世系,窘困的家境,特別是病弱的體質,醜陋的外貌則又使其感到極度的自卑自賤,在現實與理想的矛盾衝突碰撞中,造成詩人變態的心理和病態的人格,使之陷入並沉溺於這種矛盾痛苦的心境中而不能自拔。這是李賀詩風形成的重要願意之一。因此,其詩歌也常表現出一種濃厚的感傷氣質和病態的美。李賀在精神上同現實世界格格不入,既爲世道所不容,亦未能退循于山水之中,詩人只能沉溺於自己的內心世界中,抒寫心中關於生與死的苦悶。對死亡世界的摹寫與探索,正是李賀靈魂深處求生意識的強烈表現。

李賀透過“鬼”詩的創作,對人生人性普遍性的苦悶――死與生問題,也進行了極有意義的探討。李賀詩風形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受着時代和當時文藝思潮的影響。陳允吉在《說李賀<秦王吟酒>中的“獰”――兼談李賀的美感趣味和心理特徵》中分析了“元和之風尚怪”的時代審美特徵,“鑑於他們這種變異了的心理狀態,這些詩人一般都不很樂意單純去寫人們日常生活中被認爲是賞心悅目的東西,也經常有意識地去破壞作品藝術形象在感覺上的自然與和諧。他們最大的興趣是在蒐羅一些平常人看起來是屬於醜惡和可怕的東西,然後用很強的力量把它們納入詩的世界。”“他們就是受這種反常的美感趣味所支配,極力在詩中塑造一些容易引起精神顫慄和震動的形象,使自己在這個創作的過程中得到某種心理的滿足。”特殊的時代審美特徵,造成了李賀複雜的思想內容和獨特的表現形式,而產生這種“虛幻荒誕”的作品。所以,李賀實在並不是天生的“鬼才”、“鬼仙”,而是時代社會所逼迫出來的。

李賀是最富於想象力的,而他的想象,更近於一種病態的天才的.幻想,是常人的思維很難進入的。這些奇異乃至荒誕的想象,充分地將其內在心理與主觀情感施諸詩章。同時,李賀極注意語言、意象的新穎,常用不尋常的組合來取得特殊效果,給人以心理的刺激。抑鬱、痛苦的心境,使李賀搜尋新穎意象時,多偏重於枯寂幽僻的一類,“老”、“死”、“瘦”、“枯”、“硬”這種語彙是他常用的。然而李賀又是一個生命慾望極其強烈的詩人,他並不喜歡純粹的空寂落寞,而是在荒涼中追尋斑斕的色彩,在死寂中表現生命的活動。於是,濃暗與豔麗、衰殘與驚聳、幽冷與華美,共同構成了李賀詩歌意象的特殊美感。

這種豐富奇特的想象與意象構成了李賀詩的主要素材,而李賀又以跳躍跌宕的思路把它們串在一起,呈現出奇特的藝術思維特徵。李賀的詩較前人更注重表現內心的情緒、感覺乃至幻覺,而忽視客觀事物的固有特徵和理性邏輯,打亂了人們所習慣的思維程式。由此,他給中國詩歌開闢了一種新的境界。

李賀才華橫溢,寫出的詩歌光彩照人,耀眼奪目。他的生命雖然短暫,但他爲他的生命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就像一顆流星,閃耀的剎那卻照亮整個夜空。

拓展:李賀簡介

李賀(790~816) ,中國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祖籍隴西,自稱“隴西長吉”。家居福昌昌谷,後世因稱他爲李昌谷。李賀爲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後裔,但家已沒落。他“細瘦通眉,長指爪”,童年即能詞章,15、16歲時,已以工樂府詩與先輩李益齊名。元和三、四年間(808~809),韓愈在洛陽,李賀往謁。據說,韓愈與皇甫湜曾一同回訪,賀寫了有名的《高軒過》詩。李賀父名晉肅,“晉”、“進”同音,與李賀爭名的人,就說他應避父諱不舉進士,韓愈作《諱辨》鼓勵李賀應試,無奈“闔扇未開逢猰犬,那知堅都相草草”,禮部官員昏庸草率,李賀雖應舉赴京、卻未能應試,遭饞落第。後來做了三年奉禮郎,鬱鬱不平。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寫詩上。在京時,居崇義裏,與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等爲密友,常偕同出遊,一小奴騎驢相隨,背一破錦囊。李賀得有詩句,即寫投囊中,歸家後足成完篇。母鄭夫人常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後辭官歸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長治)依張徹一個時期。一生體弱多病,27歲逝世。死前曾以詩分爲四編,授其友沈子明。死後15年,沈子明囑杜牧寫了序。人們出於對李賀的懷念,傳說李賀臨死時,見天帝派緋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樓作記文;又傳其母一夕夢見李賀,說他正爲天帝作白瑤宮記文(李商隱《李賀小傳》及張讀《宣室志》)。昭宗時,韋莊上奏請追賜李賀進士及第,贈補闕、拾遺官職。但因宮廷發生事變,所奏被擱置。 李賀曾自編其集。有《李賀詩歌集註》。生平見李商隱《李賀小傳》,新、舊《唐書》本傳,《宣室志》,《幽閒鼓吹》,《摭言》。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歡在神話故事、鬼魅世界裏馳騁,以其大膽、詭異的想象力,構造出波譎雲詭、迷離惝恍的藝術境界,抒發好景不長、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文獻通考》中說:“宋景文諸公在館,嘗評唐人詩云:‘太白仙才,長吉鬼才。’”《歲寒堂詩話》中說:“李賀有太白之語,而無太白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