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素材圖片 > 黑板報

製作電子板報教學反思

黑板報1.19W

導語:教學了《製作電子板報》後,老師有怎樣的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製作電子板報教學反思,供各位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製作電子板報教學反思

1、《製作電子板報》教學反思

《報刊類文字資訊的加工與表達》是《資訊技術基礎》教材第三章第一節《文字資訊的加工與表達》最後一部分的內容,要求學生根據任務需求,熟練使用文字處理工具軟件(以word軟件爲例)將文字、圖片等資訊組合加工成圖文並茂的電子報刊形式,表達意圖。考慮到課時的限制和學生的資訊技術水平,我採用“製作電子板報”作爲本節課的實踐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2—3人爲一組,學生自己組隊)選擇合適的主題,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製作一份電子板報。

學生透過之前的實踐任務,已經掌握了頁面設定、背景設定、插入圖片、插入文字方塊、設定格式等技能,具備了製作電子板報的技能基礎。同時,在之前的實踐任務中,學生並不是進行簡單的技能訓練,而是利用技能進行電子作品的創作,具有一定的設計能力。因此,本次實踐任務的設計側重於考查學生對學過知識(包括收集資訊、整理資訊、加工資訊)的綜合應用情況,培養學生的整體規劃設計能力。

爲了讓學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間,本次任務從組建小組、確定板報主題、收集素材到作品製作、作品評價都由學生自主完成。按照製作電子報刊的基本流程“確定主題→收集與選擇素材→設計版面→製作作品→評價作品”爲線索,在教學設計上,我設定五個課時開展實踐活動:第一課時主要介紹理論知識,包括介紹製作電子報刊的一般流程,結合電子板報範例,介紹電子板報的版面結構和設計要點。接着介紹本次實踐任務的內容要求、具體安排,並要求學生進行分組,確定板報主題。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學生收集與整理素材。由於計算機室沒有網絡,學生只能利用課餘時間收集素材,課堂上的任務是對收集到的素材進行篩選與整理。考慮到教學條件所限,這一課時中,我提供一些背景圖片、學校圖片和裝飾圖片讓沒有準備好素材的學生進行篩選,最後每個小組創建自己的素材資源包,爲製作電子板報提供素材準備。第三、四課時的任務是各小組按照《製作電子板報操作指南》進行自主創作。第五課時進行作品分享與評價。各小組欣賞其他小組的電子板報作品,根據評價量表對所有的作品進行評價。

經過五個課時的實踐,學生經歷了製作電子板報的流程,製作出了完整的電子板報作品,並完成對其他小組的作品評價,基本上達到教學目標,但也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回顧這幾節課的課堂情況,存在以下的主要問題:(1)在確定主題時,部分小組感到迷茫,不知道選擇什麼主題,進而影響完成任務的進度;(2)學生收集素材的途徑有限,收集到的素材(特別是文字素材)較少,導致很多作品的文字內容不夠豐富,版面空白的地方較多;(3)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較爲薄弱。一方面,儘管要求每個小組每節課填寫任務分工表,但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少小組變成一個人負責製作作品,另外的成員做與任務無關的事情,沒有參與其中。另一方面,儘管提供了較爲詳細的操作指南,但學生在遇到操作上的問題時,還是習慣性舉手提問,不懂得透過操作指南尋找答案。(4)由於課時限制,最後的作品評價課僅進行作品的評分,缺少交流與點評的環節。

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重新認真回顧這次實踐任務的教學過程,查找原因,在反思的過程中我得到一些啓示,指導我以後更好地安排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活動。

啓示一:在讓學生自主確定板報主題的基礎上,提供一些主題供學生進行參考。

爲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創作空間,本次實踐任務從確定主題、選擇素材到製作、評價作品都由各小組自主完成。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大部分小組透過討論,能夠確定合適的板報主題。而部分小組感動迷茫,不知道選擇什麼主題,課堂上也沒有及時反饋情況,導致到“收集素材”階段,還沒有確定板報的主題,影響完成任務的進度。鑑於此,在讓學生自主確定板報主題的基礎上,有必要加強選題的指導,引導學生確定恰當、具體的主題,並提供一些主題讓感到迷茫的小組有所參考,以免落後於其他小組的進度。

啓示二:考慮到學生收集素材的途徑較少,引導學生從生活和學習中選擇素材。

文字和圖片是構成電子板報的主要內容,一份好的電子板報首先體現在充實的內容上,透過內容向讀者傳達板報的主題思想。但大部分小組的作品中包含的文字內容太少(一個版面只有一兩篇簡短的文章),達不到充分表現主題思想的意圖。透過瞭解發現,學生能夠收集素材的途徑非常有限(侷限於從書籍上摘抄、利用週末回家上網搜尋),因此收集到的文字素材較少。爲了提高素材的數量和質量,可以進行如下考慮:(1)在選擇主題時,指導各小組充分考慮所需素材的來源,確定容易獲得素材的主題。(2)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如學習資料、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等)中獲取素材,鼓勵學生自己撰寫文字素材,提倡素材的原創性。(3)提供大量與主題相關性不大的素材資源(如背景圖片、裝飾圖片),讓學生進行篩選,確定所需的.素材。

啓示三:採取有效的措施,促使各小組的所有成員以合作形式完成任務。

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任務,往往會出現兩種不合理的現象:(1)任務由小組中的一兩個人負責完成,其他人完全沒有參與其中,而最後的成績卻屬於整個小組的所有成員;(2)“合作學習”變成“分工學習”,小組內的每位成員負責一部分的內容,各成員完成所負責的內容之後就不再參與任務,整個過程缺乏交流與討論。

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合作意識薄弱,沒有認識到合作學習的內涵。爲了讓學生真正以小組形式完成任務,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改進:首先,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在進行分組時,必須讓學生了解什麼是合作學習,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合作學習。引導各小組根據每個成員的實際能力確定爲某一階段任務的主要負責人,但在完成每一階段的任務時,每位成員都必須參與其中,透過討論、交流最終確定每個階段(如確定主題、選取素材、版面設計等)的內容。其次,加強教師的監督作用,要求各小組填寫各階段的任務分工表,詳細記錄每位成員在該階段完成的內容。課堂上加強巡視,提醒正在進行與任務無關的學生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並採取一定的措施對沒有參與任務的學生進行懲罰。最後,根據學生在小組中的表現情況開展小組內部的成員互評,促使學生參與到小組任務中。

啓示四:在開展作品評價時,注重小組之間的點評和交流活動。

電子作品的創作並不是一步到位,需要透過交流,發現存在的問題,不斷修改完善。因此,在進行作品分享時,需要加強小組之間的交流活動,促進各小組的互相學習。透過其他小組的點評,各小組能夠認識到本組作品的個性亮點和不足之處,明確進一步修改完善的內容。而在本學期的實踐教學中,學生完成作品後,僅剩下一個課時,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對各小組的作品進行點評,提出修改意見,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應注重作品評價環節,設定充裕的課時,以便開展作品點評和交流活動。

2、《製作電子板報》教學反思

這節課以合作學習的現代教學思想和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爲指導,要求學生完成自我介紹、班級介紹和學生所熟悉的故鄉——“太平”的景點、特產和文化的介紹。學生結合自己已掌握的IE瀏覽器和搜尋引擎等收集資訊的方法,來製作一份圖文並茂的電子板報。培養學生綜合處理資訊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和團體合作精神。因爲這是本節課教學核心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以“拋錨式教學”來開展學習。

 (一)快樂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1、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以作品欣賞作爲切入點,更容易喚起學生探究的慾望。

2、藉助多媒體課件將音樂引入課堂,給學生創造出歡快的氛圍,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帶給學生音樂美的享受,淡化了學科邊緣。

 (二)發揮課件的情境功能,構建“情境教學”模式。

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力的發展,受到學生認知水平的限制,多媒體課件不但資訊通道寬廣,而且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從聲、畫等多個層面引發學生的興趣,更能促進學生思維力和想象力的發揮。

 (三)引導學生髮現、討論並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

本課教學透過做課件演示、提出問題、小組討論彙報等方法進行學習,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多種教法的靈活運用,使學生的思維活躍,恰到好處的激勵性評價,使學生的情感昇華,整個課堂的氣氛民主、開放。

學生在這兩個星期透過全體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及在老師的幫助下,積極的收集和編寫有關資料。材料的形式有文字,有圖片,其中所涉及到的內容:有自己的成長和學習經歷、班級風采、班級趣事、學校舉辦的“拔河比賽”、家鄉的旅遊景點、家鄉的特產、家鄉的文化習俗的介紹等。內容豐富,可以說前期收集素材的準備工作做得非常紮實,在完成電子板報的兩個星期裏,從每個小組到每一位同學都非常熱情地參與其中的工作,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小記者、小作家、小攝影師……

3、《製作電子小報》教學反思

這一學期,六年級的教學任務主要是:1.複習word軟件的使用方法。2.靈活運用word軟件製作一份不少於8頁的電腦報刊。學期開始,我就開門見山地給學生說明了任務,然後有序地設計了教學序列。如:前兩課複習word軟件的使用方法,從第三節課開始學生自主選題、蒐集小報素材、講解小報組成和版面設計、講解演示小報的製作過程和注意事項、學生動手設計製作小報、點評學生作品。我所施教的班級的學生對資訊技術的掌握情況參差不齊,爲了使學生能更好的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我採用任務驅動式、合作學習等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

教學伊始我透過複習word的基本知識,然後課件展示幾件精美的小報作品引出本課的課題,在明確了任務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對於能完成一份圖文並茂的電子小報都躍躍欲試。在讓學生認識了電子小報後我提供給學生幾個主題任務,讓學生組成小組自選主題製作一份電子小報,而且可以自定主題。這樣讓學生自己爲自己確定任務,適合他們自身的水平,他們更感興趣。由各組的同學們各自提出多元化的任務,也體現了分層教學的思想。同時發揮小組間的關係,讓他們利用夥伴的力量,互相學習,共同探索,同時在完成任務中學會了與他人協作。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我在巡視指導的同時引導他們用探索的方式,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引導他們利用小組的資源,多向其他小組學習。這樣做既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們學會共享學習資源的習慣。

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設計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各層次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讓學生在完成作品時進行自我評價和作品評價的目的也是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但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能力強、操作技術好的同學佔據主導地位,所學知識和技能掌握差的同學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在集中展示交流的過程中也是那些能力強的同學在演示,講解,互評。雖然在巡視指導時也引導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同學發揮優勢參與學習,但學生沒有自信心,膽怯,在操作技術好的同學面前很自然的就退縮了。作品評價交流過程中也是不能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沒有老師的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有時只是流於形式。如何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成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有待解決的難題。

4、《製作電子小報》教學反思

《製作電子小報》是浙攝版小學六下資訊技術第1課。電子小報是一種比較常用的學習成果展示形式,使用比較頻繁,學生已經在四年級透過3課時的學習,初步學習了電子小報的 ,在教室的指導下體驗了小報的製作過程,瞭解了電子小報製作的一般流程。

六年級學生經過四、五年級兩年對資訊技術的學習,有能力製作內容更加豐富、表現更加精美的小報,因此本課以電子小報的編輯與製作爲文字處理的載體。爲加深學生對小報製作過程的認識,《製作電子小報》一課從“確定主題”、“收集素材”、“佈局與排版”和“製作小報”等相對完整的四個環節來指導學生進行小報製作,從而加強學生對綜合性任務的整體規劃意識及軟件綜合應用能力。

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道小報的版面設計要求並收集整理相關的素材;

2.熟練地插入文字方塊、形狀、藝術字和編輯word內容;

3.透過編輯製作小報,提高利用word軟件進行文字編輯的能力;

4.加深對電子小報製作過程的認識,建立對任務的整體規劃意識。

在課堂巡視以及作業評價時,我發現學生在製作小報的過程中出現瞭如下幾個問題:

1.學生在網頁上的文字複製出現問題,全部複製到WORD中。沒有分圖片、文字分別複製;

2.  圖片的複製學生習慣性放到WORD上,而不是另存爲。說明學生不懂得下次查找圖片放WORD中不方便的道理。

3.  學生在查找資料時直接製作出小報。所以學生對於小報的排版沒有很好的意識,都是等用到了纔去找。所以先規定好學生的排版,再去找資料是不是更好。

4.  資料的整理還比較雜亂。所以要花功夫去找。

5.版面和內容的設計上缺少整體意識。

作爲一節綜合應用課,學生已經在四年級時初步感受了小報的製作過程,具有較好的文字處理能力,因此在本課的學習中強化對小報製作過程的完整認識,充分去發揮學生自主創作能力,完成小報製作。在小報的主題選擇上,應當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容易將各種內容簡單拼湊,導致小報內容缺少主題、教學中要注重確定主題這一環節,透過交流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明確自創作的主題。本課我爲學生提供“世界之最”和“我最喜歡的XX”兩類主題供學生選擇。在收集素材的時候,應注意規範性,要指導學生圍繞主題,擬定一些相應的欄目或小標題,便於有目的地收集素材。在資料查找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效結合“搜尋引擎”及分類查找兩種方法,快速找到相關資料。在版面設計上,鼓勵形式多樣,可用橫向或豎向版式,報頭也可以位於左上、右上、中間等,不要千篇一律,要真正體現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文字方塊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利用形狀,豐富版面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