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辛棄疾

淺論辛棄疾

辛棄疾2.97W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詞人,一生以英雄自許。其稼軒詞充分體現了他的英雄抱負,襟懷磊落,慷慨淋漓,但都體現了難以抑制的愛國激情,辛棄疾的這類詞往往蘊涵着英雄壯志南酬的悲憤。

淺論辛棄疾

他隱居江西長達二十年之餘,在這漫長的時間裏創作了許多關於農村生活和田園風光的農村詞,爲賦閒生活中的稼軒詞開創了別居一格的風格。但要他把愛國雄心收斂起來,和悠然自得的生活融在一起,也非易事。長期的隱居生活,使他在思想感情上接近自然、清新、樸素的風格,如《鷓鴣天、遊鵝湖、醉書酒家壁》:“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羣鴉。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帘酒易賒。閒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青裙縞娩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田園風光詞。

“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羣鴉”兩句,把農村寫得恬靜而又有生機勃勃。有種清新自然的氣息,白色的薺菜花開滿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逢春雨,羣鴉在新翻的土地上找食。正如杜甫《春夜喜雨》的詩中一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很簡單的幾筆,卻像畫裏一樣,把鄉村的田園風光擺在了讀者的面前。前一句還寫自然之景,後一句則寫了人、勤勞的農民已經春耕完畢。春雨一過,春耕不是即將開始了嗎?然而,接下來的兩句,作者心情卻急轉直下。“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帘酒易賒”,萬種的愁緒染白了頭髮,這樣生機勃勃、萬象更新的春天怎能耐何了作者的惆悵。只好到村邊的小酒店去飲酒消愁了。“多情”二字寫的很好,但卻是一種帶有枯味的憂傷,讓讀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當時無可奈何的情緒。詞人的愁緒何在呢?從這首詞的小序我們不難看出:“、遊鵝湖、醉書酒家壁。這兩句透露了協機。這時期,作者剛剛被罷免官職,不得不退隱田園。當時他僅僅四十幾歲,以一箇中年人的精力,怎能耐得了清閒雅緻的生活?作者閒遊,面對春意融融的春天,聯想到自己的'遭遇,並不能平息,不爲重用的苦悶,難以化解英雄虛度時光,無計報國的憂憤。縱然面對青山綠水,鳥語花香,苦悶心情也不能完全消失,而這時卻偏偏早生華髮!作者寫得很精妙、傳神,“以樂景寫苦悶,以苦悶寫樂,倍增其哀樂”。此時,作者的心境,遭遇頗令人同情。“閒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青裙縞娩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寫了又是一番農村的景緻:村民悠閒自在,生活過得很有趣意,牛欄的旁邊空地上種滿了桑麻。春耕剛結束,新蠶即將出生……不知誰家的年輕媳婦,穿着白衣青裙,趁着閒暇趕着去走孃家。這裏的幾句寫景則是近處落筆。

一個“閒”字,一個“細”字、一個“有”字、一個“趁”字,寫出了農村生活的閒適也古樸。然而作者越是寫得閒適、古樸,讓讀者更加聯想到“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帘酒易賒”所包含的焦慮和煩悶的情緒。看起來作者並沒有寫自己,而是着力描繪一個“無我之境”,實際上我“盡在其中”。作者苦悶複雜的失意之情,被這閒適之景映襯得更加突出了.

說到這裏,我們會對作者當時的心情感到疑惑,作者既然喜歡農村,喜歡農村的田園風光,爲什麼還要借酒消愁呢?按理說,作者的這種喜愛也是發自內心的,但更重要的還同京城的統治者相對比吧!作者在另外一首詞中說出了他喜愛農村的原因,他寫道:“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京城裏的官場中有的是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奸臣當道,作者看透了,對統治者失去了信心。所以,他認爲農村純潔、清新。作者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道,“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此時的作者充滿了老當益壯的抗金激情。這夢寐不忘的萬里江山,愛國情懷,纔是作者真正關心的大事業。而如今,他卻被排擠到農村,過起“閒意態”的生活來,怎能不愁苦呢,所以他不是不喜愛農村,但農村的生活太恬靜、安逸,遠離朝野,遠離抗金前線。他不是不喜愛春天,但春天卻不能給他帶來勃勃生機,帶來新的希望。寫到這裏,我們可以這樣說,這首詞寫了作者的苦悶,透過這苦悶,表現了作者的希望,這就是景中所抒之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此語可謂頗有見地!

標籤:辛棄疾 淺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