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陶淵明

陶淵明生活經歷

陶淵明1.69W

陶淵明,一個歸隱田園,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詩人。一生創作了數不清的詩篇,每一首詩中都蘊含着他對人生的態度。下面就由小編爲大家整理陶淵明生活經歷,歡迎大家檢視!

陶淵明生活經歷

【生平】

陶淵明一生大致可分爲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陶淵明28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小就生活在貧困之中,但家庭教育較好,讀了《老子》、《莊子》和六經。少年時代志趣未定,或愛丘山,或志在四海。

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他因親老家貧,起初爲江州祭灑,但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在家閒居了五六年。晉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荊州,任刺史桓玄屬下的職務,此時桓玄正控制着長江中上游,窺測篡奪的時機。隆安五年(401)他因母喪辭職歸家。晉安帝元興二年(403)桓玄率軍東下,攻下建康,殺司馬元顯,自稱太尉,總攬朝政,陶淵明在家鄉潯陽開始躬耕。同年冬天,桓玄纂晉。改國號爲楚,遷晉安帝於潯陽之時,他仍在家閉戶高吟。元興三年(404)劉裕聯合衆臣討伐桓玄,勝,入建康後被推爲鎮軍將軍,都督八州軍事,徐州刺史,陶淵明離家東下,入劉裕幕下,任鎮軍參軍。義熙元年,他轉任劉敬宣的參軍,8月出任彭澤會,在官80餘日,11月,辭官回家,《歸去來兮辭》作於此時。

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晉安帝義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他歸田之初,家有僮僕。雖然他和妻子也參與耕作,但勞動業餘時間較多,溫飽也不用憂慮。可惜好景不長,義熙四年六月,家遭大火,林室盡焚,一片瓦礫。此後,生活日益貧困,躬耕未廢,飢寒不免。義熙七年,移居潯陽負郭之南畝。義熙末年,朝廷又徵他爲著作郎,被拒絕,在貧病交加中去世。歸田後二十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

【作品】

1、詩歌

詩歌中,五言詩可大致分爲兩類:一類是繼承漢魏以來抒情言志傳統並加以發展的詠懷詩;一類是幾乎很少先例的田園詩。前一類以《飲酒二十首》最爲有名,其中結廬在人境流傳最廣,表現了詩人淡然忘世的態度;後一類中包括中年學仕時期的《懷古田舍》、《勸農》以及晚年歸田時期的《歸園田居》、《桃花源詩並記》等,其中《歸園田居五首》是他田園詩中最著名的代表作,第一首少無適俗韻尤爲世人傳誦。大約在晉宋易代前後,他寫下了《桃花源詩並記》這篇流傳千古的作品。

2、辭賦、韻文與散文:

辭賦三篇:《閒情賦》、《感懷通賦》和《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辭》爲普遍傳誦的名作。

韻文五篇:《扇上畫贊》贊隱居之士;《讀史述》贊《史記》人物;《祭程氏妹文》、《自祭從弟敬遠文》弔祭親人,《自祭文》爲臨終前寫下的向世人告別的`作品。

散文四篇:除《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外,《晉故徵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是爲外祖父孟嘉寫的傳,《與子儼等疏》是50歲後一次大病後寫給四個兒子的一篇家常話。

【評價】

陶淵明的詩文在南北朝並不很受重視。劉勰《文心雕龍》根本沒有提到他,鍾嶸《詩品》僅把他的詩列入中品,蕭統的《文選》也只選了他的八首詩、一篇文。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朝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爲詩之根本準則。蘇東坡說:淵明詩初視若散緩,熟視有奇趣。如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不知者則病精力竭至死不悟。在平淡散緩的外表下面看出其內在的奇趣。

標籤:陶淵明 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