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蘇軾

蘇軾列傳原文及翻譯

蘇軾1.97W

蘇軾的詩大都抒寫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現實黑暗之作。詩風豪邁清新,尤長於比喻。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蘇軾列傳原文翻譯

蘇軾列傳原文及翻譯

蘇軾列傳原文及翻譯

【原】道過金陵,見王安石,曰:“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起大獄,公獨無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惠卿啓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軾曰:“在朝則言,在外則不言,事君之常禮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安石厲聲曰:“安石須說。”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須是知行一不義,殺一不辜,得天下弗爲,乃可。”軾戲曰:“今之君子,爭減半年磨勘,雖殺人亦爲之。”安石笑而不言。

【譯】蘇軾路過金陵,見到王安石,說:“大的軍事行動和大刑獄,是漢、唐滅亡的預兆。祖宗用仁厚治理天下,正要改變這些。現在對夏用兵,連年不停,東南又多次興起大獄,你沒有一句話去補救嗎?”王安石說:“兩件事都是呂惠卿發動的`,我王安石在外地,怎麼敢說?”蘇軾說:“在朝廷就說話,在外地就不說,這是服事君王的禮節。皇上對待你不是通常的禮節,你對待皇上,難道可以用常禮?”王安石厲聲說:“我王安石要講。”又說:“話出在我王安石的口,進了你蘇子瞻的耳朵。”又說:“人必須知道做一件不義的事,殺一個無罪的人,即使得到天下也不能這樣做,終可以算是好人。”蘇軾開玩笑說:“現在的君子們,爭着減少半年的磨勘期,即使殺人也能做出來。”王安石笑着不說話。

【原】至常,神宗崩,哲宗立,復朝奉郎、知登州,召爲禮部郎中。軾舊善司馬光、章敦。時光爲門下侍郎,敦知樞密院,二人不相合,敦每以謔侮困光,光苦之。軾謂敦曰:“司馬君實時望甚重。昔許靖以虛名無實,見鄙於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譽,播流四海,若不加禮,必以賤賢爲累’。先主納之,乃以靖爲司徒。許靖且不可慢,況君實乎?”敦以爲然,光賴以少安。

【譯】蘇軾到常州,神宗去世,哲宗即位,授朝奉郎、登州知州,召他做禮部郎中。蘇軾以前和司馬光、章敦友善。當時司馬光任門下侍郎,章敦任樞密使,兩個人意見不合,章敦常常用戲弄侮辱來爲難司馬光,司馬光爲此苦惱。蘇軾對章敦說:“司馬君實在當前名望很重。從前許靖因虛名而無實用,被蜀先主所鄙視,法正說:‘許靖的虛名,傳播天下,如果不加禮遇,必然會被當作看輕賢人。’先主接納了,於是讓許靖做了司徒。許靖尚且不可慢待,何況司馬君實呢?” 章敦認爲對,司馬光靠這稍得安寧。

【原】遷起居舍人。軾起於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於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久矣,朝中無出公右者。”軾曰:“昔林希同在館中,年且長。”確曰:“希固當先公耶?”卒不許。元佑元年,軾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賜銀緋,遷中書舍人。

【譯】升爲起居舍人。蘇軾從憂患中被起用,不想驟然間登上要職,向宰相蔡確推辭。蔡確說:“你徘徊不進已經很久了,朝廷中沒有比你更合適的。”蘇軾說:“從前林希和我同在館裏,而且他年紀大。”蔡確說:“林希真應當比你先起用嗎?”終於沒有答應。元佑元年,蘇軾以七品官服入侍皇帝於延和殿,賜他銀緋,升爲中書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