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秦觀

秦觀詞的婉約風格

秦觀1.21W

引導語:秦觀是北宋後期的著名詞人。在北宋的中後期詞壇,秦氏是一位集婉約詞大成的詞人。大體而言,秦觀早年的詞多寫春愁別怨,風格清麗婉約,未盡脫花間影響;他的後期詞,多抒身世感慨,詞風一變而爲淒厲蒼涼,沉鬱頓挫,有着很高的藝術成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他的詞的婉約風格的資訊,我們一起閱讀了解吧。

一、婉約的少遊

清人張德瀛在《詞徵》中說:“同叔之詞溫潤,東坡之詞軒驍,美成之詞精邃,少遊之詞幽豔,無咎之詞雄邈,北宋惟五子可稱大家。”這可謂是知人知詞之語。“幽豔”基本上概括了秦詞的特點。秦氏寫作較早、年代可考的是元豐二年在會稽所作的《望海潮秦峯蒼翠》和《滿庭芳山抹微雲》等。這一時期的詞,主要反映了他應舉不中、放浪自娛的生活。秦觀在會稽時,也有過“擁南國之佳人”、“醉西園之清夜”的經歷。他這種經歷與科場失意、出入青樓的柳永有相似之處。所以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柳永詞風的影響。但是他以超絕的天才,曠達的襟抱擯棄了“淺吟低唱”的詞風。秦觀正是唱蘇吟柳,既有取於柳,也有取於蘇,建立了清麗淡雅、情韻兼勝的獨特風格。例如當時盛傳的《滿庭芳》詞: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少遊是一個嚴守詩詞疆界的人。應歌之詞率多兒女之情,習染成癖,每託男女相思離別以寄興。因此在八十多首詞中,這類題材佔了絕大部分,而這些詞中的女性形象有很大一部分是當時身處卑賤地位的歌妓舞女。於是,如何評價這些與歌妓舞女有關的詞作,也是關涉其他婉約詞中不少同類作品的重新研究和評價的一個重要問題。上述這首詞可以說是秦氏歌妓詞的代表作。寫於元豐二年冬天,秦觀在會稽滯留數月,與一位“月下清歌”的多情歌女有過親密交往,在將要離開會稽的時候,回想起所謂的“蓬萊舊事”,不禁悲從中來,無限惆悵。往事如夢,功名無成。只得“薄倖名存”來聊以自慰。這首詞在題材和情調方面,都和柳永的《雨霖鈴》極爲相似,而且開拓了“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豔情”的筆法(賙濟《宋四家詞選》)。

深沉憂悒的情懷,含蓄凝練的形式,構成了少遊詞的婉約風格。“少遊自是作手,近開美成,導其先路;遠祖溫、韋,取其神而不襲其貌。詞至此乃一變焉。”這些話深刻地總結了秦觀詞的開拓性的貢獻,也奠定了他婉約精英的地位。

二、別樣的秦觀

藝術來源於生活,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秦觀前後期不同的生活遭遇造就了前後期不同的詞風。後期的秦詞,是在他遭遇黨禍,貶官謫居時所作,大約佔他全部詞的三分之一。如果說秦觀是所謂“古之傷心人”(王國維《人間詞話》),恐怕再沒有比這段“歲七官而五遣”的.生活更符合這一說法的了。誰能忍受這樣的生活,傷心失意更是在所難免的。隨着生活境遇的變故,秦觀的詞也“掃盡綺羅香澤之結習,一變而爲愴惻悲苦之音。”(龍愉生《蘇門四學士詞》)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秦觀的後期詞直接表現了捲入當時黨爭的文人“同升而並黜”的命運,抒發了政治失意,理想幻滅的悲哀。如《江城子》詞寫道:

南來飛燕北歸鴻,偶相逢。慘愁容,綠鬢朱顏,重見兩衰翁。別後悠悠君莫問,無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紅,莫匆匆。滿金鐘。飲散落花流水,各西東。後會不知何處是,煙浪遠,暮雲重。

這首詞透過朋友相聚偶然,後會無期,表現了失勢文人漂泊無定的命運和無可奈何的悲哀。又如《千秋歲》詞寫道: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裏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這首詞是秦觀貶謫處州時所寫。詞人在與朋友分別時,憶起當年羣朋觀遊,西池盛會,聯想今日謫居他鄉,天各一方,不禁悽苦滿懷,無限傷感。所謂“日邊清夢”化自李白的詩句“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代指他在京師爲官的政治理想。這種理想在黨爭風雨中幻滅了,於是,詞人以“春去”、“花落”的景象,寄寓了政治失意,年華逝去的愁苦之情。這首詞表達了文人失意之時的共同心理,引起了強烈反響。東坡曾經有次韻之作,抒發“島邊天外,未老身先退”的感懷;黃庭堅也追和此調,悼惜少遊“波濤萬頃珠沉海”的不幸遭遇。可見這首詞在當時的影響,並不在“山抹微雲”之下。

三、結語

秦觀的詞風,大體上被歸於“婉約”一體。然而,這並不是說秦詞只有傷春怨別的柔弱之音,而無失意落魄的悲涼之聲。生活境遇的變故造成詞風的發展和轉變。特別是他晚期的詞以抒情的方式所表現的政治失意的悲哀,是與當時的政治鬥爭緊密相關的,這使秦觀的詞有了一定的嚴肅的社會意義。在婉約柔美之中也有着沉鬱頓挫的味道。但他的沉鬱主要基於個人身世的傷感和憤慨,和杜子美憂國憂民的沉鬱凝重的悲壯之氣相比,襟抱不是那樣曠達,格力也不免失之纖靡。但我們也可以說秦觀以其特有的懷抱,加強了婉約詞所表現的感情深度和思想寓意,這也可謂秦觀對開拓詞風作了一個有益的探索吧!

詩有詩意,詞亦有詞心。秦觀之詞心,我們無法評價。我們只能說別具一格的詞風,造就了別具一格的秦觀。而我們亦多了一筆寶貴的文學遺產。

 

秦觀婉約詞的藝術特點

(1)北宋詞自晏殊至歐陽修,因主要承續“詩莊詞媚”的傳統格局,已形成一種婉約的風格,至秦觀則登峯造極,使此種詞風煥發出異彩,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2)秦觀詞的婉約,多於融合情景處而得之,既不像蘇詞那樣豪縱奔放、一瀉千里,又不像柳詞那樣從俗、坦陳胸臆,而是講究儲含蓄、饒有情致,力求維護詞體的本色,或說維護詞體的相對獨立性。

秦觀詞的風格特點及與其他愛情詞的不同

秦觀詩文兩方面的造詣,都工麗深至,在當時文壇上極有知名度,僅次於蘇東坡、黃山谷;他在詞上的成就,使他擠上北宋大詞人的行列。他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很受蘇東坡的賞識。他的詞風婉約,辭情相稱。小令委婉,有花間、南唐的韻味;慢詞婉麗近似柳永的風格,可是因爲其中有爽朗之氣、沉鬱之情,所以不流於柳詞的卑靡,所以張炎說他:“體制淡雅,氣骨不衰。”在中國歌詞發展史上,他也是令詞到慢詞的關鍵人物之一,而且是集大成周邦彥的先路。

標籤:秦觀 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