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陸游

陸游宋詞《烏夜啼·金鴨餘香尚暖》原文賞析

陸游2.48W

引導語:陸游的《烏夜啼·金鴨餘香尚暖》是摹寫一個上層婦女在春天中的孤獨、寂寞的生活的,下面是宋詞《烏夜啼·金鴨餘香尚暖》,我們一起學習這首詞的更多知識。

陸游宋詞《烏夜啼·金鴨餘香尚暖》原文賞析

【原文】

烏夜啼

金鴨餘香尚暖,綠窗斜日偏明。蘭膏香染雲鬟膩,釵墜滑無聲。

冷落鞦韆伴侶,闌珊打馬心情。繡屏驚斷瀟湘夢,花外一聲鶯。

【賞析】

陸游在中年以後,反對寫豔詞。他的《跋〈花間集〉》說:“《花間集》皆唐末五代時人作。方斯時,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嘆也哉!”《長短句序》說:“風雅頌之後爲騷,爲賦,……千餘年後,乃有倚聲制辭起於唐之季世,則其變愈薄,可勝嘆哉!予少時汩於世俗,頗有所爲,晚而悔之。”這首詞綺豔頗近《花間集》,當是少年時的作品。完全不同於陸游失意後的創作意境。

詞是摹寫一個上層婦女在春天中的孤獨、寂寞的生活的。寫她午後無聊,只好躺在牀上打發這些難捱的時光。反而卻又引起了女主人公的諸多心事,只能是更加愁了。上片起二句:“金鴨餘香尚暖,綠窗斜日偏明”。後句用晚唐方棫詩“午醉醒來晚,無人夢自驚。夕陽如有意,長傍小窗明”的句意,以窗外斜日點明時間,一“綠”字渲染環境,“偏”字即方詩的“如有意”;前句寫金鴨形的香爐中餘香嫋嫋,點明主人公身份,近於戴叔倫《春怨》詩“金鴨香消欲斷魂,梨花春雨掩重門”,李清照《醉花陰》詞“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所寫的情景。這情景,看似高貴幽雅,仔細品味卻透露孤獨無聊。“蘭膏香染雲鬟膩,釵墜滑無聲。”由閨房寫到房中人,即女主人公,裝束華貴,但孤獨無聊的情緒反而透露得更分明。正因爲無聊纔將自己從上到下的梳妝打扮了一番,美麗的頭髮“蘭膏香染”,卻無人來欣賞。“釵墜滑無聲”,正如李賀《美人梳頭歌》:“一編香絲雲撒地,玉釵落處無聲膩。”歐陽修《臨江仙》:“涼波不動簟紋平。水晶雙枕,旁有墮釵橫”中的團圓的“雙枕”,正可反襯出女主人公冷清的“單枕”。美好的時光,卻是如此的令人傷感。由此,對女主人公此時此刻的心緒,讀者可以切實地感受到了。

下片開頭兩句:“冷落鞦韆伴侶,闌珊打馬心情”。正面寫主人公的寂寞。她不但離別了心上人,深閨獨處,而且連同耍鞦韆的女伴也很少過從。女伴“冷落”,自然自己的心情也更爲“冷落”,前者正好反襯了後者。“打馬”之戲,是宋代婦女閨房中的一種遊戲,詞中主人公的心上人不在,女伴“冷落”,“打馬”心情的“闌珊()”,自可想見。正因爲如此,以前愛玩的“打馬”遊戲,由於女主人公的孤獨無聊,也變得索然無味了。進一步點明瞭她產生這種心態的原因。既然沒了玩耍的興趣,也無可去之處,更無出門的心思,當然就只好仍在“繡屏”旁邊的牀上捱着,朦朧之中,做起了白日夢。夢說“瀟湘”,暗用岑參《春夢》詩:“洞房昨夜春風起,遙憶美人(這是指所愛的男性)湘江水。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裏。”作爲典故,即寫在夢中遠涉異地,去尋找心上人。“瀟湘夢”,更加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寂寞無聊,反映出女主人公的牽掛。獨個人守空房的處境,好令人心煩。唯有做白日夢來減輕內心的痛楚。可是,這白日夢不是說做就做的,得來頗屬幸運。可偏偏老天與她過不去。做了一個好夢,卻又好境不長,偏被春鶯的啼聲“驚斷”。金昌緒《春怨》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馮延已《鵲踏枝》詞:“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同樣寫鶯聲雖美,但啼醒人的好夢,那就頗煞風景,頗爲惱人了。陸詞把驚夢放在鶯啼之前寫,使兩者的關係,似即似離,又不寫出怨意,顯得比較婉轉含蓄,避免了情調悲涼。

這是陸游少數的豔詞之一,寫得旖旎細膩。然只寫“豔”,不寫“怨”,“怨”在“豔”中。雖透露了一些“怨”意,又能怨而不悲;雖寫得較“豔”,又能豔而不褻。讀起來,不帶色情氣味,也不會引人過分傷感。這說明陸游後來雖反對《花間》,而早年詞卻也能得《花間》勝處而去其猥下與低沉。

 

【陸游文學成就】

他的詩集中現存詩9300餘首。大致可以分爲三個時期:

第一期是從少年到中年(46歲)入蜀以前。這一時期存詩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於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實。

第二期是入蜀以後,到他64歲罷官東歸,前後近20年,存詩2400餘首。這一時期是他充滿戰鬥氣息及愛國激情的時期,也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長期蟄居故鄉山陰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現存詩約近6500首。詩中表現了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並不時流露着蒼涼的人生感慨。“詩到無人愛處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時的心情和所向往的藝術境界。另外,在這一時期的詩中,也表現出趨向質樸而沉實的創作風格。

在陸游三個時期的詩中,始終貫穿着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年入蜀以後表現尤爲明顯,不僅在同時代的.詩人中顯得很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陸游的詩可謂各體兼備,無論是古體、律詩、絕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寫得又多又好。在這方面,陸游繼承了前人的經驗,同時又富有自己的創作,所以有人稱他和杜甫、李商隱完成七律創作上的“三變”(舒位《瓶水齋詩活》),又稱他的七律當時無與倫比。在陸游的七律中,確是名章俊句層見疊出,每爲人所傳誦,如“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黃州》);“萬里關河孤枕夢,五更風雨四山秋”(《枕上作》)等。這些佳作佳句,或壯闊雄渾,或清新如畫,不僅對仗工穩,而且流走生動,不落纖巧。除七律外,陸游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就當推絕句。陸游的詩雖然呈現着多彩多姿的風格,但從總的創作傾向看,還是以現實主義爲主。他繼承了屈原等前代詩人憂國憂民的優良傳統,並立足於自己的時代而作了出色的發揮。

陸游的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着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爲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陸游的著作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存詞130餘首。他的名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廣爲傳誦。

陸游的名篇《書憤》、《示兒》、《遊山西村》等選入中小學生語文課本,並在高考中出題頻率較高(例如2010年全國課標卷)

陸游不僅工詩,還兼長詞。由於他對這種詩體不甚注重,所以詞作不多,現存詞共有130首。他的詞也風格多樣並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詞寫得清麗纏綿,與宋詞中的婉約派比較接近,如有名的“釵頭鳳”即屬此類。而有些詞常常抒發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懷,如“卜算子”“驛外斷橋邊”、“雙頭蓮”“華鬢星星”等,或蒼遠,或寓意深刻,這類詞又和蘇軾比較接近。但是最能體現陸游的身世經歷和個性特色的,還是他的那些寫得慷慨雄渾、盪漾着愛國激情的詞作,如“漢宮春”“箭箭雕弓”、“謝池春“”“壯歲從戎”、“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夜遊宮”“雪曉清笳亂起”等,都是着一片報國熱忱的雄健之作。這類詞與辛棄疾比較接近。

陸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豐,而且頗有造詣。其中記銘序跋之類,或敘述生活經歷,或抒發思想感情,或論文說詩,最能體現陸游散文的成就。同時也如在詩中一樣,不時地表現着愛國主義的情懷,比如《靜鎮堂記》《銅壺閣記》《書渭橋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