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陸游

陸游《醉歌》(其十)鑑賞

陸游1.91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爲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陸游《醉歌》(其十)鑑賞古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陸游《醉歌》(其十)鑑賞

《醉歌》(其十)

陸游

百騎河灘獵盛秋,至今血漬短貂裘。

誰知老臥江湖上,猶枕當年虎髑髏。

陸游老年時常懷戀昔日的軍旅生活。“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這是他62歲時回憶當年在江淮前線鎮江通判任上與西北前線大散關的戎馬生涯;“最憶定軍山下路,亂飄紅葉滿戎衣”(《懷舊》其三),這是他72歲時懷念昔日在四川宣撫使幕中的軍旅生活。而這首《醉歌》(其二)則是他82歲時回顧眷念中年時期在西北前線行圍射獵、親刺猛虎的情景,其實是反映詩人暮年對昔日身着戎裝,戍邊卻敵之軍旅生活的嚮往,抒發以身報國的豪情。

這是一首八旬老翁的壯歌。首句回首往事,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時間,以“盛秋”明言;地點,以“河灘”直說;人物,以“百騎”稱代,自然也包括詩人在內;事件,以“獵”即行圍打獵點明。這裏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遼闊的河灘,百騎行圍打獵的壯觀場面,猶如現代電影中的歷史鏡頭,一個遠景。

次句,鏡頭從歷史拉回到現實,遠景也改爲特寫:“血漬短貂裘”。凸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件沾着斑斑血跡的用貂皮製成的半大衣(“短貂裘“)。從短貂裘上的斑斑血跡,我們不難推想到詩人當年射獵生活的激烈;而從詩人將這“短貂裘”珍藏多年,則又不難體察詩人對此物的珍惜與對當年參軍生涯的懷戀之情。這句在詩意上前承首句,後爲末句張本,至爲重要。

三、四兩句,既寫現實,又寫歷史,透過“老臥”與“當年”諸語將二者巧妙自然地結合在一起。詩中的“虎髑髏”,照應開頭兩句,補充說明當年“百年河灘”之“獵”系圍獵射虎,“血漬短貂裘”之“血”當爲虎血無疑。聯繫詩人的其他詩句“刺虎騰身萬目前,白袍濺血尚依然”(《建安遣興》),“拔劍刺乳虎,血濺貂裘殷”(《懷昔》),則更不難看出這一點。《西京雜記》卷五記載:“李廣與兄弟共獵於冥山之北,見臥虎焉,射之,一矢即斃。斷其髑髏以爲枕,亦服猛也。”陸游在此言老臥江湖,猶枕當年虎髑髏,當是用李廣射虎,以死虎頭顱骨作枕事,也是回首當年自己刺虎的往事,更是表明他雖已年邁閒職在家,而刺虎之豪情卻絲毫未減,也即其從戎信念不衰。詩中的.“誰知”二字耐人尋味。南宋小朝庭偏安江左,不圖收復中原失地,致使包括詩人在內的愛國之士壯志難酬。“誰知”二字,隱含對南宋小朝庭的譏諷與詩人壯志難酬的憤懣,可謂“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此詩,題爲《醉歌》,所言卻非醉話那般語無倫次,雜亂無章,這表明詩人愛國報國信念已深深紮根於心田,故無論是清醒還是醉酒時都不會忘卻而錯言。而既爲《醉歌》,則又有“醉”之特點。常言道,酒能壯膽。醉酒之人,其語往往也壯。這首《醉歌》氣勢頗爲雄壯,也頗能體現陸游這類詩的陽剛之美。(作於1999年10月)

翻譯:

迴繞屋檐點點滴滴作響的雨聲如琴與築的樂音;如今在幽靜的書齋裏,放好枕頭躺着聽聽,才覺得這雨聲奇特、不一般。想起以前在繁華的城市裏,歌聲、器樂聲到處有,簡直響如大海;可在那裏住了七年,聽過無數次夜雨聲,從不知雨聲有如此奇妙。

感悟

雨聲即是禪聲,青春已逝,空自追懷,惟有這雨聲,纔是永恆的吧。這大約就是作者的感悟了。

前兩句表現了什麼意境?後兩句又表現了什麼意境?二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答:前兩句從山陰聽雨的角度描寫。詩人在屋檐邊聽雨,點點滴滴,其聲如琴流轉;靜臥書齋牀上,支枕聽雨,始覺雨聲清奇有味。這樣的意境是閒淡幽雅。後兩句急轉陡變,寫出極爲豪壯絢麗的意境。這兩句就是回憶成都軍府生活的。軍府晚上常有歌舞鼓吹的盛會。在這種盛會中,詩人豪情發越,竟然忘了屋外響着的雨聲。末句極度誇張,惟此誇張,才充分表現其豪放和熱烈的感情。總之,這首詩以極端豪放的氣概,大膽誇張的手法,爲古今聽雨詩創造一種壯麗、新奇的意境。

陸游簡介

陸游(1125-1210),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一生勤學不息,寫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麗詩篇,有着愛國的赤子之心。他出身於一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世宦家庭。陸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時太傅陸軫,祖父陸佃,父親陸宰。 當時正值宋朝腐敗不振、屢遭金國(女真族)進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於襁褓中即隨家人顛沛流離,因受社會及家庭環境影響,自幼即立志殺胡(金兵)救國。

封建家庭雖帶給陸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愛國教育,但也帶來婚姻上的不幸。他20歲時與表妹唐婉結婚,夫妻感情甚篤,可是其母卻不喜歡唐氏,硬逼他們夫妻離散,唐氏改嫁趙士程,陸游亦另娶王氏爲妻。離婚後陸游非常傷痛,紹興二十五年31歲遊經沈園時,偶見唐琬夫婦,陸游在沈園牆上寫了〈釵頭鳳〉詞以寄深情,此後屢次賦詩懷念,直至75歲時還寫了有名的愛情詩《沈園》。唐氏讀了陸游的釵頭鳳後悲痛欲絕,和了一首釵頭鳳,不久便去世了。

陸游“年十二能詩文”,學劍,並鑽研兵書。29歲赴臨安省試,名列第一。次年參加禮部考試,因名次居於主和派權臣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不忘國恥“喜論恢復”,要求“賦之事宜先富室,徵稅事宜覆大商”,爲秦檜所黜。檜死,紹興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紹興三十年,召除敕令所刪定官。孝宗繼位,賜進士出身。後因力勸張浚北伐,發生部下將領不合的情況,再加上主和派阻饒,朝廷立即動搖,而陸游亦被冠上“交結臺諫,鼓唱是非,例說張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職。六年,起通判夔州。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戰將領王炎聘陸游至幕中襄理軍務,使陸游的生活發生很大的變化。軍旅生活使他的懷抱不禁爲之一開,寫出了許多熱情奔放的愛國詩篇。“飛霜掠面寒壓指,一寸丹心唯報國”可說是他這一時期生活和心情的寫照。雖然陸游滿懷報國赤誠,但因朝廷腐敗,只求苟安無意進取,他復國的壯志一直無法得到伸展的機會。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邀陸游入幕僚,爲成都路安撫司參議官。陸與範素有詩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場禮數,以致引起同僚譏諷;又因復國抱負和個人功名長久無法得到伸展的空間,故常有較放縱輕佻的行爲,被同僚指責爲“不拘禮法,恃酒頹放”。於是陸游索性自號“放翁”,並在詩中自我嘲解。淳熙五年,提舉福建路常平茶鹽。淳熙六年,改提舉江南西路[7]。淳熙十三年,知嚴州[8]。淳熙十五年,擔任軍器少監。

之後歷經多次升降官職,在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之後的二十餘年,長期蟄伏在山陰老家農村,家居時“眼明身健何妨老,飯白茶甘不覺貧。”因爲養生有術,嗜食薏米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聰目明。期間雖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敵作戰的主張,但始終遭受非議。最後於在嘉定二年(120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陰曆日期,陽曆爲公元1210年1月26日)抱着未見國土收復的遺恨與世長辭,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