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范仲淹

寫給范仲淹的一封信(5篇)

范仲淹2.44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書信了吧,書信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寫起信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寫給范仲淹的一封信,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給范仲淹的一封信(5篇)

寫給范仲淹的一封信1

親愛的範老先生:

您好。

前幾日拜讀您的《岳陽樓記》,此文甚好,甚好。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在夕陽之下,那殷紅的朝霞是多麼刺眼,那劃破紙頁的痕跡是多麼震撼人心!那是我最喜歡您的一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您擁有曠達的情懷,山水之樂,世俗之樂,與民同樂。樂一樂,此樂何極。

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看起來在你們那是一件多麼簡單的事。可是,現在,人們只因環境變化而心情變化。絲毫沒有把國家放在眼裏。就如你們一樣,民心所向,還能有哪一仗,那個敵人無法戰勝呢?如果不把力量集中起來,又怎麼才能戰勝敵人呢?

可是,說是這麼說,要是我面對“濁浪排空”,我也會像“遷客騷人”一樣,我也會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遇到春和景明,波瀾不驚。我也會心曠神怡,把酒臨風。

聖人和凡人就是不一樣。

古人和今人就是不一樣。

我無法做到“或異二者之爲”,也就修煉不成“古仁人”。但是,試想一下,當一位聖人站在你面前,濁浪排空時,他紋絲不動,問他:“您在想什麼?”他說:“憂吾君”。春和景明時,他紋絲不動,問他。他說:“憂吾民”。試想這樣一位聖人有多可怕。

但是,我們社會,也不乏有像您書中說的那樣,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這與我們今天實踐“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是相一致的。這種精神就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爲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爲人民羣衆出血流汗。胡錦濤指出:“各級幹部領導都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做到心裏裝着羣衆,凡事想着羣衆,工作依靠羣衆,一切爲了羣衆。要堅持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爲羣衆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但是,這話不是我說的,又不是普通人說的,更不是聖人說的。誰知道,未來又會怎樣呢?

寫給范仲淹的一封信2

范仲淹先生:

您好。

您爲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雖生活清苦,但仍努力讀書,在當時那個昏暗的世界中,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不和別人同流合污。您的一生雖然很不幸,但您一直保持着那顆善良的心,而且您高潔的志向時時鼓勵着我,使我在學習上不畏挫折。

岳陽樓記中,您雖沒有去過岳陽樓,但仍描寫得卻是那麼的`逼真,洞庭湖氣勢浩大、周圍春和景明······這些都表現出了您學習的用功,也都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使我印象更深的還是您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現在的人們,有誰還像您一樣有這樣的追求?那些人每天嘴裏喊着要大公無私的口號,私底下卻收着大把大把的錢,如果所有官員都像您這樣,那麼那些不公平的事就都不會發生了。

您的品質純潔、高尚,您的意志堅韌、剛強,您努力學習,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品德使我們受益匪淺。

寫給范仲淹的一封信3

範老前輩:

您好!

您的《岳陽樓記》,我感慨萬千,爲您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博大的胸懷而激昂,爲您先憂後樂的抱負而澎湃。不禁想給您寫一封信,若有打擾,還望原諒!

您年幼喪父,生活貧苦,卻刻苦讀書,從小就立下“不能利澤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正是因爲您這種少有大志、苦讀的精神,時時鼓勵着我。使我在學習上不畏挫折,愈挫愈勇。

您仕途坎坷,景佑三年,您向宋仁宗進《百官圖》指責丞相呂夷簡結黨私營,結果反被誣陷“越職言事,薦引朋黨,離間君臣”又遭貶謫,但是澄清吏治,憂國憂民之心始終未改。您用自己的俸祿在家鄉買“義田”千畝,救濟貧人,而自己卻貧苦一生。此等堅持不懈的精神,着實讓晚輩敬佩!您超越了個人的憂樂,以天下爲己任。雖然社會環境惡劣,但心中的信念卻始終未改。以利民爲宗旨,補救時弊,積極進取。從您的身上我學到了,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則國雄。“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是對您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真實寫照,“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對您憂國憂民,奮發向上的完美表白。您雖有報國之志,大濟蒼生的理想,但事不遂人願,久遭貶謫,使您的理想又再次墜入深谷,我明白,這是一種,壯志難酬的孤獨和憤懣,這是一種懷才不遇的寂寥和失落,這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淒涼……

您與別人不同。陶淵明或許可以不爲五斗米折腰去夢享桃園,後人也佩服他的淡薄。但是您卻不行,因爲您知道爲五斗米折腰後可以去爲天下百姓多出一份力。劉禹錫也可以“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去避世退隱,後人也稱讚他潔身自好、不慕榮利。但是你卻也不行,因爲您知道“絲竹亂耳,案牘勞形”之後可以去爲天下黎民蒼生多造一點福。李白也可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但是您卻也不行,因爲您“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或許您沒有他們灑脫,那是因爲您始終給自己揹着一個沉重的包袱。這就註定了您的一生是令人敬佩而又憂國憂民的。究竟是爲理想高貴地死崇高還是爲理想卑微地活值得敬佩,我想我會選擇後者,認同您的做法。

您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你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你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你的胸懷是那樣的豁達和寬廣。您積極進取,有着奮發有爲的光輝思想,您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高尚品德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借鑑和教育意義,您的品格永世長存,光照後人,我相信,這一定會發揚光大。

風雨的一生,豁達的一生,美麗的一生,艱苦的一生。您!范仲淹!您的思想,您的特立獨行將永垂不朽!

寫給范仲淹的一封信4

尊敬的范仲淹老先生:

您好!

在您那個基本國策就是“重文輕武”的朝代裏,您應該很開心,很快樂,很是如魚得水吧!

在您的朝代中,您可是個屈指可數的大人物啊!您的經歷不同尋常。您的“劃粥割齏”真是個勤學苦讀的好事例。同時它也一直激勵着我。日做粥一器,分爲四塊,早暮取二塊,斷齏數莖,入少鹽以啖之。您這努力拼搏的精神很難沒有作爲吧?我想一定是的!

說起您的作品真是讓我們驚之嘆之,更是引領我的一盞明燈!它們指引着我前方的路途。前段時間,我很是迷茫——到底是我不夠努力,還是說我不夠認真,又或是我學藝不精呢?當我再看到您的作品,您的經歷,您的精神,我恍然大悟了。原來是我不夠堅持,不夠勤奮啊。當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十分的努力時,可是別人已經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所以我一定不能鬆懈,我要堅持。

先生,您的作品和您的精神不僅帶給我力量,也給大家帶來了不少的啓示!我非常非常的佩服您!老先生,謝謝您給我們帶來賞心悅目的作品的同時,也充實激勵着我們的精神世界!

謝謝您!

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范仲淹的一封信5

尊敬的范仲淹老先生:

還記得您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嗎?

您不知道,在我們現代的語文書上,印着您家喻戶曉的《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我們熟記於心。我們稱您爲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是很偉大的一個人呢。或者說,您還是一位軍事天才,忠心耿耿地爲北宋王朝盡着每一分心血,在屢次不得宋仁宗信任後仍是盡心盡力地提出忠言。也許在我們現在這個魚龍混雜,分不清真與假的時代裏,這樣的做法會被稱作“蠢”“傻”“呆”,但是這樣的做法,也一直都是我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您不知道,很多官員自稱人民的公僕,將“先天下之憂而憂”這句話當作自己的座右銘。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這樣的資格,在高調地放出“爲人民服務”時,卻不知做出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江蘇某市市長表面上光鮮照人,背地裏卻賄賂諸多上級,也同時接受他人的馬屁,表面上爲老百姓做了很多事,事實處處下陷阱坑老百姓。起先大家都不知道,終於有一天他負責的一項工程露出了馬腳,引起了監察局的注意。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他累計貪款上百萬,被他害的無法開口鳴冤的無辜百姓,竟也有百來人。真是可憐,一位婦女勇敢地去舉報,竟被公安局發了網上通緝令,無法光明正大了,只得像過街老鼠一樣拼命逃竄。天理何在?!而他,在無數僞公僕中,竟也算不得引人注目。這些社會的蠕蟲,那麼的自在逍遙。真是令人髮指。

您不知道,有多少人希望有您這樣正直的人來做領導,來引領一個需要整治的社會。所幸,也有人像您一樣矜矜業業,勤勤懇懇的盡職盡責。某縣的消防局副長,在化學廠嚴重失火,若不及時撲滅則全縣人民都會有危險的情況下,他不顧下屬的勸阻,堅持在崗位上指揮衆多消防隊員有條不紊地阻止了火勢的蔓延,並無一人受傷,創造了一個消防史上的奇蹟。他說,他是人民的公僕,爲人民服務是義不容辭。若每個公僕都能有這樣的精神,還會出現那些種.種不堪嗎?不會了,人民需要一個榜樣,一個高尚的榜樣!范仲淹先生,您的追求也是這樣的嗎?您希望的古仁人之心!您“先天下之憂”的志向!您,對這樣的時代,有什麼話嗎?就像對曾經光榮的北宋王朝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