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自查報告

學校食品衛生自查報告範文(通用6篇)

時間一溜煙兒的走了,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看這段時間的工作,有着一些問題,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自查報告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自查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食品衛生自查報告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學校食品衛生自查報告範文(通用6篇)

學校食品衛生自查報告1

教育局:

根據xx市教育局《關於開展學校食品衛生安全自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爲了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防止學校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保障師生員工身心健康和安全,維護正常教學、訓練秩序,我校對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進行了全面的排查,消除了食品衛生隱患,對存在問題進行了整改。現將我校食品衛生安全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認真部署。

通知下達後,我校立即召開了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會議,組織相關成員認真學習和討論,成立食品衛生自查工作小組,在寒假期間對我校食品衛生安全情況進行全面的嚴格的檢查。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全面自查,及時整改。

按照《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範》、《學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要求,我校對校園內的兩個學生食堂和一個小賣部進行全面檢查,重點工作是食堂、小賣部的飲水設施,我們已定期對學校的飲用水設施進行清理消毒,去年學校投入2萬餘元爲學生購買了3個自動開水器,以確保學生的飲水安全;尤其對食堂的原材料購買、食品加工環境、流程等進行檢查,除操作檯衛生還須加強外,基本符合標準,特別是嚴把食品輸送渠道關,完善了學校食物採購索證制度和食物留樣的規定,確保師生的食品衛生安全。食堂的庫存食品加工原料的使用能夠確保在保質期內使用,校內小賣部嚴禁銷售的“三無產品”、過保質期的食品,一旦發現食品過期變質必須立即登記銷燬。食堂、小賣部的工作人員均持有健康證。自查結束後,針對自查結果學校組織相關人員對食堂和小賣部進行了一次全面清掃和消毒。本次自查結果基本合格,食品衛生檢查小組對食堂和小賣部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衛生環境一定要加強;二是食堂消毒設備要更新(學校已準備再次投資購買消毒櫃);三是建立定期檢查機制。

三、定期檢查,杜絕後患。

今後,學校會對校內食堂、小賣部採取定期檢查(每週一小查,每月一大查)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檢查,進一步加強對校內食堂和小賣部的監督管理,防止重大事故發生,確保全校師生的食品衛生安全。

學校食品衛生自查報告2

爲確保學生食品衛生安全,控制食品中毒在校園發生,我們針對上級檔案精神,針對上級下發的《xx市農村學校(幼兒園)食品衛生評價細則》,我校組織相關領導及教師重點就飲食、衛生防疫進行了全面檢查,現將具體檢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增強安全防範意識。

學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長爲首、各班主任爲輔的安全管理機制,把食品衛生安全的管理納入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學校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校園安全制度:學校安全制度、值班制度、教室安全管理規定、食品衛生制度等,以制度來保障學校安全與食品衛生工作的開展。學校建立了《衛生檢查辦法》、《衛生評比標準》等一系列衛生評比的標準與檢查措施,堅持每天一小掃,每週一大掃,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評分隨即公佈,發現問題即時整改,對學生個人及校園衛生隨時監督。同時,學校衛生工作與加強學生自主教育相結合。

二、飲食安全問題

爲了確保學校食品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保障廣大師生的身心健康,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我校組織學校安全領導小組人員,重點對學校伙房進行了檢查,嚴格做到了離食堂25米處無污染源,無閒雜人等進入食堂。食堂內部環境整潔,無老鼠、蒼蠅、蟑螂及其它有害昆蟲侵入食堂。但學校周邊飲食攤點(包括流動攤點)較多,上、放學期間,一些攤點向學生兜售“三無”小包裝食品和不潔淨的油炸食品,不安全隱患嚴重存在。學校領導對學校周邊的飲食攤點(包括流動攤點)進行了“勸阻”。同時學校已責成班主任對學生加強食品安全知識教育,禁止學生在校門口購買不衛生的食品(主要指“三無”小包裝食品和流動攤點的油炸品)。

三、衛生防疫問題

傳染病的防治是學校工作中的重要一項,我校堅持以書面形式將流行性疾病及預防措施告知家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以來,甲流等一些傳染性疾有傳播蔓延的趨勢,我校已經將相關知識發送到家長手中,此外學校還組織老師們學習有關傳染病防治知識;堅持晨檢制度;每天對教室及學生活動較爲頻繁的場所進行消毒;對患病的學生實行跟蹤式管理等,有效的預防了傳染性疾病在我校的傳播。

四、嚴把食品進貨渠道關。

食品有專人採購並建有臺帳,不採購腐爛變質、過期、未經衛生檢疫的肉類食品及製作品。嚴格食品分類存放保管,不使用腐爛變質的原料加工食品;不向學生出售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生產廠家中文地址的食品和未經檢驗和檢驗不合格的食品。

學校食品衛生自查報告3

爲了保證食品衛生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對人體的危害,保障全校師生的身體健康。學校領導經常對學校的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進行檢查,現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自查總結如下。

1、督促經營食品銷售的有關人員和學生奶、飲用水發放的人員認真學習《食品衛生法》,本着以服務師生爲宗旨,食品衛生安全爲第一的原則認真執行《食品衛生法》。

2、禁止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

3、要求經營的食品必須無毒、無害,所經營的.食品廠家須有衛生許可證和食品檢測證明。禁止“三無”食品進入學校,杜絕自制食品。

4、要求保持食品經營場所內外環境整潔,及時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蟲。

5、學校領導不定期對食品進行檢查,要求食品經營人員要定期體檢,持健康證上崗,保持個人衛生,穿戴整潔。銷售食品時必須先洗手,檢查食品是否過保質期等等。

6、每天對學生奶進行檢查驗收保證學生奶的溫度,讓家長放心。發現問題及時通知廠家,立即改正。

7、每學期對學生飲水機進行二次消毒,夏季由廠家換水一次,冬季每兩天換水一次。

8、利用晨會向全體師生宣傳有關的食品衛生知識。

因此,近兩年來,我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在校領導檢查督促下,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從事食品的人員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搞好食品衛生應負的責任。從源頭上杜絕衛生事故的發生。但與其他學校相比還存在着差距,將有待於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總結完善,使食品衛生工作朝着健康方向發展。

學校食品衛生自查報告4

我國政府一向十分關心和重視飲用水衛生工作,多次發佈和修改飲用水衛生標準。1956年制定的飲用水衛生標準及1959、1976年修訂的標準分別包括15項、17項、23項微生物、一般化學和感官指標,着重技術要求,均未列爲強制性衛生標準。1985年衛生部組織飲水衛生專家結合國情,吸取了世界衛生組織(who)《飲用水質量標準》和發達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中的先進部份,制定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將水質指標由23項增至35項,由衛生部以國家強制性衛生標準發佈(gb5749—85)增加了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法律效力。該標準於1985年8月16日發佈,1986年10月10日實施,共五章22條。(分總則、水質標準和衛生要求、水源選擇、水源衛生防護和水質檢驗。)

具體來講,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可包括兩大部分:法定的量的限值,指爲保證生活飲用水中各種有害因素不影響人羣健康和生活質量的法定的量的限值;法定的行爲規範,指爲保證生活飲用水各項指標達到法定量的限值,對集中式供水單位生產的各個環節的法定行爲規範。

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和衛生要求必須滿足三項基本要求:

1.爲防止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要求生活飲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不得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潛在的遠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

3.水的感官性狀是人們對飲用水的直觀感覺,是評價水質的重要依據。生活飲用水必須確保感官良好,爲人民所樂於飲用。

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共35項。其中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15項,主要爲了保證飲用水的感官性狀良好;毒理學指標15項、放射指標2項,是爲了保證水質對人不產生毒性和潛在危害;細菌學指標3項是爲了保證飲用水在流行病學上安全而制定的。

隨着經濟和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化學物質對水的污染越來越引起政府和廣大居民的關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更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爲了和國際先進標準接軌,衛生部於2001年6月頒佈了《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範》,自2001年9月1日起實施。《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範》是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的基礎上修改而成,該規範共包括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範、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衛生安全評價規範、生活飲用水化學處理劑衛生安全評價規範、生活飲用水水質處理器衛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範、生活飲用水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規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規範和生活飲用水檢驗規範。《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範》中水質指標共96項,常規檢測項目34項,非常規檢測項目62項,與《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相比,增加和修改了某些指標,加強了對有機污染的監測,對人體健康危害大的指標限值更加嚴格。基本上是一個既符合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範。透過衛生部和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宣傳貫徹,目前已在全國範圍內得到較好的落實。

今後廣大人民羣衆可透過有關部門定期發佈的飲用水水質公告,對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或規範,隨時瞭解飲用水水質狀況,使飲用水衛生標準更貼近羣衆的生活,在保護人羣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主要起草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鄂學禮介紹,污染生活飲用水的微生物主要來自水源地的人畜糞便,還有醫院排放的污水以及腐爛的動物屍體等。微生物指標超標,很容易引發傳染性腸道疾病,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和很多國家的飲用水衛生標準,都將微生物指標放在第一位。我國原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的微生物指標只有總大腸菌羣和菌落總數兩項指標,新標準中增加的耐熱大腸菌羣(糞大腸菌羣)和大腸埃希氏菌兩項指標,均屬於對總大腸菌羣指標的細化,如果按照標準規定的發酵法檢出這兩種微生物或按照濾膜法監測超出限值,就說明生活飲用水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以上4項微生物指標都屬於常規檢驗指標,還有兩種原蟲即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同屬於微生物指標,列入新標準的非常規檢驗項目,國外突發性腸道傳染病的相關報道中,很多都是由這兩種原蟲引發的。但微生物污染比較容易檢出,也比較容易消除,只要按照相關規程操作,絕大部分水站都可以做到。

學校食品衛生自查報告5

湯河學校是遼寧省標準化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擁有師生近800餘人,每天在校就餐的師生人數約680餘人,切實保證學生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十分必要。爲此,學校加強了此項工作的管理。

一、加強食堂管理與要求,成立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李加利李玉娟副組長:鄭穎許兆峯

成員:王鵬張喜俊王鳳鵬李長勝王英傑

崔強高光恆谷玉增

嚴把食品質量關,出售的食品必須符合規定要求,生熟食品及半成品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感染,餐具消毒基本合格,食堂環境基本符合衛生要求,各項規章制度完善。

學校對食堂衛生進行多次檢查監督,徹底清除衛生死角。要求工作人員認真學習和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爲了達到食品安全,學校與食堂簽訂食品衛生責任狀。

對食品的採購、供貨加工等進行嚴格管理,確保所購食品和原料符合要求,同時對食堂的加工食品進行抽樣檢查,對不合格食品一律不準出售。對存放食品和原料的場所要有專人管理,並做好進出貨記錄,生熟食品和加工管理制度,按照食品衛生法要求規定存放食品。食堂杜絕小食品的銷售,每天按照學生的生理健康需要配置相應的食譜,以保證學生的營養均衡。爲了加強學校食堂的管理力度,學校安排一名教師在中午學生就餐時進行看護,確保學生在用餐時的安全。

二、建立了食品衛生管理制度,設定了專職衛生管理員。爲了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的管理,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全體成員與工作管理人員結合學校的實際,研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制度,並做到了制度上牆。安排了專職食品衛生安全監督員,每天一查,並與當地的衛生防疫部門經常聯繫,做好食品衛生安全的檢查、監督,確保學校衛生安全工作落實到實處。

三、按期對食堂食品衛生工作進行檢查。

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堅持每月定期檢查一次,安排了專職的食堂食品衛生工作監督員高光恆、谷玉增每天早晨對食堂的工作情況進行一次檢查,並做好當日的記錄。由於學校的工作監督、指導及時到位,因此,食堂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卓有成效。食品的採購、製作、留樣符合要求,沒有三無食品,各種證件齊全、工作設施完備、工作人員按章操作、制度健全。因此未發生任何食品安全事故。

四、存在問題

1、食堂環境衛生管理不夠完善,學校食堂面積較小,就餐人數多,擁擠現象十分嚴重,存在安全隱患。

2、食堂中有的餐具消毒不徹底,食物物品擺放的不規範。

3、餐具使用不合理,生熟食品混用,沒有明碼標籤。

五、採取的措施

1、加強師生的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加強學校視頻的管理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解決。

2、嚴把食品的採購制度關,保證食品的可靠性、新鮮性。

3、對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進行監督。

4、定期進行消毒。

學校食品衛生自查報告6

爲了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防止學校發生集體中毒事件,保障師生員工身心健康和安全,維護正常秩序,根據**市教育局、XX中心學校有關要求,我校對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進行了全面的排查,消除了食品衛生隱患,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改,現將我校食品衛生安全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學校食堂衛生安全管理工作情況

1、學校食堂有衛生許可證。

2、加工場所堅持天天消毒和打掃,保持乾淨衛生。

3、3位從業人員有兩個己辦理了健康證,另一人正在辦理中,做到持證、着裝上崗。

4、採購食品、原料做到了索證索票。

5、庫存食品標識齊全,未超過保質期,放置得當,並注意了防潮防黴。

6、餐飲具及時用蒸飯車消毒。

7、實行了領導試餐制。

8、實行了分管領導和後勤人員包保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二、存在的問題

1、食堂沒有紗窗、紗門。

2、防蠅、防鼠措施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

1、給學生食堂安裝紗窗、紗門,使防蠅、防鼠工作落實到位。

2、規範食堂管理,建好臺帳。

總之,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繼續努力,上認識、上措施,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進一步規範管理,確保食品安全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