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應急預案

環境風險應急預案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有時會面對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環境公害及人爲破壞等突發事件,爲了控制事故的發展,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應急預案。怎樣寫應急預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環境風險應急預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環境風險應急預案

環境風險應急預案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爲依據,正確應對突發性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原因造成的局部或區域環境污染事故,確保事故發生時能快速有效的進行現場應急處理、處置,保護廠區及周邊環境、居住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防止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制度適合本廠區的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應急救援預案的指導思想:體現以人爲本,一旦發生突發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二、適用範圍

本廠區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包括廢水、廢氣、危險廢物事故排放等對河水造成污染、對當地大氣環境造成污染、對廠區員工或周圍居民的生命已經或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環境污染事故。

本預案適用於在本廠區範圍內人爲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廢水、廢氣、固廢(包括危險廢物)、破壞事件,因自然災害造成的危急人體健康的環境污染事故等。

三、危險辨實與評估

廠區如發生環境污染事故,從物質的屬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大氣。從事故的類型分主要有危險品泄露、火災、廢水事故排放、大氣事故排放等。

最易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的單位是化學品存儲區、輕柴油儲罐、生產區、廢水處理區等,是防範事故的重點區域。人的操作失誤、防護不力、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工作場所的設備設施存在隱患是造成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四、指揮機構、職責和分工

(一)指揮機構

1、專項指揮部:組建一個針對環境污染事故的專項指揮機構。

2、現場指揮機構:機構內含現場指揮機構,負責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指揮工作。

總指揮:

副總指:

成員:

3、日常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應急救援的日常工作。

組長:

成員:

4、物業管理(行政):協助事故報警及事故處理工作,包括保衛治安、醫療、消防、物質供應等。

組長:

成員:

5、應急救援專家組織。

6、根據發生事故的特點,組建應急救援專家組,由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建。

組長:

成員:

環境風險應急預案2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提高企業應對涉及公共危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公衆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保護環境,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預案。

1.3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公司範圍內所有發生或可能發生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預防及應急處理。

2、企業基本概況

贛州嘉德電子有限責任公司位於贛州市香港工業園,公司佔地面積50000平方餘米,新建現代花園式廠房70000平方餘米,全中央空調車間以及公寓式住宿環境,全面匯入ISO9001:2008管理體系,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娛樂配套設施,全面實行5S管理,公司專注於安防電子以及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產品研發,產品包括可視樓宇對講、警報系統、移動雲盤、移動電源等,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爲一體的專業高科技電子製造商。

2.1企業名稱、詳細地址、概況。

2.2企業經濟性質、隸屬關係、從業人數。

民營企業、60人。

2.3企業地理位置。

贛州開發區香港工業園寶福路北以東,贛通大道以南。

3、危險源基本情況

3.1化學品目標及其危險特徵。

本公司化學品爲貼裝元器件的錫膏(環保產品)、焊錫用的助焊劑,其中助焊劑爲易燃品。

3.2危險性分析。

3.2.1本公司使用的機械設備在規定的整個使用期內,由於機械設備自身缺陷或操作者違規失誤等因素,較易引起各類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

3.2.2本公司存在特種設備(如壓力容器),易引起爆炸事故,應按規定定期檢驗和加裝防護設備。

4、事件分級

執行《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關於突發性環境事件分級的規定,分爲特別重大環境事件(Ⅰ級)、重大環境事件(Ⅱ級)、較大環境事件(Ⅲ級)和一般環境事件(Ⅳ級)四級。具體分類標準參照《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5.工作原則

5.1“預防爲主、減少危害”,切實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迅速反應、及時控制。

5.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堅持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各部門、各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協同作戰,確保有序進行。

5.3“先控制後處理”和“企業自救、屬地管理,整合資源、聯動處置”原則,果斷提出處置措施,防止污染擴大,儘量減少污染範圍,同時向當地政府報告,必要時可請求社會救援力量支援。

6、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6.1組成。

6.1.1公司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總經理、安環部、生產部、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組成。

總經理不在的情況下由廠長和環境管理監督員進行現場指揮。

6.2職責。

6.2.1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6.2.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6.2.3向上級彙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6.2.4負責保護現場和相關數據。

6.2.5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

6.3分工。

6.3.1總指揮:全面組織指揮公司的`應急救援工作。

6.3.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6.3.3廠長: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開、停調度工作,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的現場指揮。

6.3.4安環管理員:負責事故現場環境監測、物料檢測及有毒物質擴散區域內的洗消工作。

6.3.5行政辦主任: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對外聯繫。負責搶險物資的供應和保障,負責現場醫療救護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7、工作組組成成員和職責

7.1撲救組:由公司義務消防隊組成,安環部負責人負責。

主要職責:負責滅火、洗消和協助醫療救護隊搶救傷員任務。

7.2處理組:由公司三廢處理人員組成,安全科負責。

主要職責:負責回收物料、污染物處理方案的實施,使處理後的污水、固廢物達到規定排放標準。

7.3安全保障組:由公司安保人員組成,安保隊長負責。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負責現場車輛疏通,維持治安秩序,負責保護搶險人員的人生安全,負責保護現場,以備調查。

7.4物資供應組:由公司供應部人員組成,供應部負責人負責。

主要職責:負責調集搶險器材、設備;負責解決全體參加搶險救援工作人員的住宿問題。

7.5醫療善後組:由辦公室人員擔任,行政辦主任負責。

主要職責:負責現場受傷、中毒人員的搶救、護送轉院及其它善後事宜。

7.6事故調查組:組長由公司責任部門領導擔任,成員由劉起華、舒開有、龔英旺組成;

主要職責:負責對事故現場的保護,查明事故原因,確定事件的性質,提出應對措施,如確定爲事故,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7.7搶險搶修組:由機修動力車間人員組成,車間主管負責,擔負搶險搶修任務。

8、監測與預警

8.1.風險監測與預防措施

◇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加強廠區內裝置、罐區等重點區域的,日常巡檢巡查,及時排除各種隱患;

◇完善避雷、消防設施,保證消防設備、設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8.2.預警

當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後,立即報告指揮部並按照車間救援預案組織救援,現場指揮人員立即指派專人進行警戒,防止非搶救人員進入危險區。

當發生重大事故時,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立即下令保安組人員趕往事故發生部位進行警戒,防止非搶救人員進入危險區。公司指揮部門必須配合消防隊對廠區及周邊進行隔離。

9、應急響應

9.1分級響應機制

9.1.1廠級預案響應條件:

(1)重大危險化學品泄漏;

(2)威脅事故所在單位以外部位;

(3)重大的廢水、廢氣和廢渣污染事故;

(4)由於火災、爆炸引發重大環境污染等惡性事故;

(5)事故所在單位領導向廠指揮領導小組請求支援;

(6)毗鄰企業緊急求援,上級機關、市政府等緊急通知應急處置指揮領導小組,要求啓動。

9.1.2車間級預案響應條件:

(1)危險化學品泄漏,或可能發生嚴重危險化學品泄漏;

(2)威脅事故所在崗位以外部位;

(3)出現較輕廢水、廢氣和廢渣污染事故;

(4)由於火災、爆炸引起的一般環境污染等事故;

(5)廠應急處置指揮領導小組指令啓動;

(6)毗鄰車間緊急請求支援。

9.2應急響應程序

在發生火災、爆炸、有害物質泄漏等災害事故後,崗位負責人立即向車間主管報告,車間主管立即向指揮部報告,並按照車間事故預案的要求,組織人員進行初期救援,透過安全疏散通道迅速撤離危險區,集合地點爲車間辦公室,由車間負責組織進行點名。當事故擴大,威脅撲救人員安全,現場搶救指揮人員可視情況組織義務消防隊員後撤。

當發生重大事故時,指揮部接到報警電話,立即組織指揮部成員趕赴現場,指揮現場各類人員緊急疏散和撤離,集合點名地點爲廠辦公樓前。

當事故擴大,威脅到周邊居民區時,總指揮應立即報請園區領導,報警,並安排相關部門配合消防隊組織居民緊急疏散、撤離。

在進行人員緊急疏散、撤離時,必須向上風向撤離,要從遠離泄漏危險化學品的釋放源方位撤離。在緊急撤離時,指揮人員和維護人員必須維持好秩序,不斷地向疏散人員進行喊話,穩定其情緒,避免出現恐慌,防止亂衝亂撞、互相踩踏、倒行、橫行等現象,做好扶老攜幼、傷員優先,疏散人員時要爲搶險人員、運送搶險物資、消防車、救護車讓道。

10、資訊報送與處理

10.1突發環境事件報告時限和程序

在發生環境污染事件後,必須立即向指揮部報告,若在夜間,指揮部無人,則向值班人員報告,值班人員立即向廠長、車間主管報告,並及時通知安全環保部,安全環保部負責人應在事件發生後半小時之內向總經理報告,總經理應在事件發生後1小時之內向園區環保部門報告,並立即組織現場調查及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10.2突發環境事件報告方式與內容

10.2.1廠內報告方式

在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後,必須立即向指揮部報告,若在夜間,指揮部無人,則向值班人員報告,值班人員立即向廠長、車間主管報告,並及時通知安全環保部,同時啓動車間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急救處置預案,安全環保部經理應在事故發生後半小時之內向總經理報告。

10.2.2廠外報告方式

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後,總經理向園區或縣級環保部門根據事件的發展及處理情況隨時報告污染事件的初報、續報及處理結果報告。

11、應急處置

11.1工藝處理措施

按照在發生突發危險化學品事故後,應根據工藝規程、操作規程的技術要求,確定採取的處理措施,嚴格執行崗位操作規程中關於異常情況識別和處置的要求,並按照所在單位的車間級事故應急處置預案組織進行事故初期搶險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