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大全

觀後感3.21W

在120年前,落後、腐敗、無能的清王朝,終於擁有一個強大的北洋艦隊,在藍色的大海上巡航保衛國家。但是慈禧太后昏庸無道,擅自挪用水師經費興修土木,籌建壽園頤和園,最後造成北洋艦隊無錢購買新型船艦,被日本搶購。結果,7年之後,爆發激烈的甲午海戰,中國北洋船隊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致遠”號身中數彈,艦長鄧世昌冒着槍林彈雨,視死如歸,駕船撞向“吉野”號,最後壯烈犧牲,全軍覆沒。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大全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_第1篇

看完電影后,甲午戰爭給我帶來的不再僅僅是銘心的國恥,清政府的腐敗,將士的英勇和悲壯這些蓋棺的定論。更多的而是反思發生這一切的爲什麼,更多的是在百年後的今日越來越熱的釣魚島爭奪背景下,假如中日再有一次海戰,中國能取勝嗎?

正如電影臺詞所講:一場大海戰能夠決定兩個國家的命運。一場甲午海戰,日本傾全國之力,上下一心,獲得了日本三年國民生產總值加上臺灣澎湖列島,清朝附屬國朝鮮爲代價的戰爭紅利。而中國在輸了西洋之後再輸東洋,在當時敗給西洋尚可接受,居然還輸給洋務運動比中國還晚的東瀛倭國。中國舉國上下的民族自信心蕩然無存,也成爲日後五十年中日本全面超越並逐步蠶食中國的轉折點。其實又何止五十年,至今近一百二十年間,中國從未超越日本。

我們常說堂堂中華,領先世界數千年,我們更多比較的是文明,經濟,科技這些指標性的東西,而忽略了由於中國特殊的地緣使其遠離其他文明的衝突。中華文明究竟是什麼文明,大部分人會說就是儒家的文明。當下有少部分人已經反思在西方文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保護中華文明,他們簡單的覺得讀讀《論語》,包包水餃,聽聽京劇就是了。我是儒家思想的堅定支援者,但我一直認爲儒家思想在對內的國民教育上是必須的,教導人民禮義仁智信。但在國與國的競爭上絕對不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非要等到別人開了第一槍,然後再振振有詞的說:是你先打我的,所以我現在還擊就是代表正義。競爭也好,戰爭也罷,從來都不是道義取勝,而是實力加計謀。世界本無秩序,強權才能建立秩序維護秩序。縱觀整個中國史,漢族政權裏除了秦漢隋唐明其他都是被動挨打,或者說也只有上述朝代的部分帝王執政纔不是被動挨打,同樣奠定當今中國版圖最大貢獻的四個朝代,漢唐元清,有兩個是漢族政權。無論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沒有一個是惟儒學論者,他們有基本的共同點:崇尚主動進攻,依靠武力解決爭端。我也不是惟武論者,太古老的中國輝煌歷史不爲人所熟悉,近三百年來的中國落後史總不該忘記吧!東西方列強:英法俄日美,又有哪一個是不用拳頭而獲得統治世界或者地區的權力呢?沒有強權的內斂絕對是弱者的自我安慰,我們習慣地把侵略方稱爲非正義的,是註定要失敗的,殊不知道每次戰勝侵略方的不是抽象的正義,而是比侵略方更強大的實實在在的力量。德國納粹是被蘇英美聯合打敗的,日本不是被中國人趕出去的,而是美國人在太平洋和日本本土結結實實給了重擊。大國不是靠嘴巴來立威的,日本被美國蘇聯打敗,而日本人最尊敬的是美國人,最看不起的卻是中國人。美國人在朝鮮戰爭被中國人打平,到了越戰,中國一句如果美國越過北緯十七度線中國就參戰,硬是讓美國人直到撤軍都沒敢越過十七度線。這就是國與國競爭最基本的事實,你強大,別人才尊重你的所說,而強大最直接最根本的體現就是該出手的時候敢不敢出手。

東有中日釣魚島,中韓蘇岩礁,南有中越菲馬諸國的南沙爭端,雖然這些國家挾美自重,真欺負到中國頭上了,中國敢出手嗎?彼得大帝說的好,一個君主只有陸軍,只是有一隻手,同時有陸軍和海軍纔有雙手。今日中國不僅要有陸軍,空軍,海軍,還要有天軍,中國的未來在深藍,海之深藍,天之深藍,只有這樣才能禦敵與國門之外,戰場設在別人家門口,才能未戰而先勝。戰爭不是一個單一的事務,關係到政治,經濟,技術,民心和國民素質。我不奢望人人都是鄧世昌,林泰曾,但願舉國體制完善,一旦需要執行,這部龐大機器能低故障順利運轉,使前方英勇的將士死得其所。五百年前的鄭和空有一支無敵艦隊,五百年後留給世界的只是中國人的自我意淫,歷史的機遇如同大海戰一樣,抓住了就能決定一個國家數百年的命運。失去了,或許意味着下一輪的被動挨打。沒有國家一直處於發展的巔峯期,在國力上升的時候需要適時的擴張,爲日後的衰退謀得緩衝的空間,而不至於傷筋動骨。今日英國法國比較十九世紀都衰敗了,然而今日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仍有他們的附屬國,仍有駐軍,仍有商貿航線必須的補給點。中國的經濟早已經超過英法,可又有哪個國家認爲中國真正強於英法呢?

甲午硝煙已散,可是甲午海戰壓在中國人頭上的陰雲至今未散。中國該爲自己的真正崛起而準備另一場大海戰了,用另一場大海戰去洗刷一百六十年來來自海上的種種恥辱。戰爭中從來沒有道義,只有勝負,因爲如果存在道義就不會爆發戰爭。我們不好戰,但要清楚認識到沒有戰爭就不會有國家民族的發展。陌刀爲節,玄甲爲裳,丈夫蓄志,女兒英儻,馬蹄踏處,即爲大唐。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_第2篇

今天,我觀看《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這場發生於120年前的海戰雖然中國一敗塗地,但是電影裏面有很多片段令我難忘,許多人令我敬佩。看後,我的心像波濤洶涌的大海一樣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120年前,落後、腐敗、無能的清王朝,終於擁有一個強大的北洋艦隊,在藍色的大海上巡航保衛國家。但是慈禧太后昏庸無道,擅自挪用水師經費興修土木,籌建壽園頤和園,最後造成北洋艦隊無錢購買新型船艦,被日本搶購。結果,7年之後,爆發激烈的甲午海戰,中國北洋船隊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致遠”號身中數彈,艦長鄧世昌冒着槍林彈雨,視死如歸,駕船撞向“吉野”號,最後壯烈犧牲,全軍覆沒。

電影中,感動難忘的的鏡頭一個接着一個。記得,戰爭剛剛打響,一艘英國商船滿載中國士兵,準備支援海戰。運送途中,突遇日本“吉野”號,兇殘的日軍敵艦向商船發射一枚魚雷,人們只能無助地看着魚雷衝過來,霎那間,巨大的商船頓時被無情地撕成兩段。士兵們紛紛滾落大海中。有的士兵端着槍在熊熊燃燒的大火中繼續射擊;有的士兵跌落水中無助地掙扎着,還有的士兵與船一同沉沒大海。突然只見一名士兵拿着槍,抱着正在下沉的桅杆繼續射擊,英勇戰鬥。兇惡的敵軍指揮官冷酷地命令:“向海面上的中國士兵士兵繼續開炮。”當時我驚呆了,日軍殘殺中國士兵,就像踩死一隻螞蟻那樣簡。,我頓時握緊了拳頭,真想衝上去,幫士兵迅速逃離“吉野”的追殺。可是,炮口是無情的,海面上水花四濺,無數鮮活的生命化爲炮灰,隆隆的炮聲過後,英勇的士兵們被死神帶走,大海在哭泣,中華兒女在哭泣,落後被捱打,屈辱被定格。

甲午海戰終於爆發,中日雙方各自駕駛自己的戰艦進行激烈的鬥爭。因爲敵我軍事裝備相差懸殊,我軍死傷無數,但是北洋艦隊仍奮力拼殺,直到彈盡糧絕。鄧世昌看着自己的戰友在自己眼前一個個紛紛倒下,他瞪紅雙眼,開着“致遠”號向“吉野”號撞去,他手裏舉着衝鋒旗,大聲喊道:“我自從軍來,今日非撞沉吉野”,就這樣,

鄧世昌帶着對敵人的仇恨,帶着爲戰友報仇雪恨的決心,向“吉野”撞去。受傷的“致遠”號傾斜着,渾身燃着熊熊大火,穿過炮林彈雨,像一頭髮怒的火獅子衝向敵艦,結果,敵艦發來一枚魚雷,致遠號頓時被撕成兩半,鄧世昌抱着愛犬沉入大海。頓時,我流下傷心的眼淚,痛哭不止。鄧世昌死的光榮,他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驕傲,我敬佩他!而此時此刻,慈禧老太后,正在頤和園笙歌豔舞,和那些無能的官僚慶祝自己的壽宴。多麼可悲!多麼可嘆!國弱被人欺,覺醒吧,奮發吧,爲了明天中國的繁榮富強。

甲午海戰之後,留給我們還有說不盡的屈辱,清政府賠給日方兩億五千兩白銀,臺灣寶島割讓給日本。我們應該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團結起來,衆志成城,相信,中國這個巨人會永遠傲然矗立世界東方。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_第3篇

週末,我在家觀看了電影《甲午大海戰》,看完後,我陷入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甲午大海戰》所講述的是1894年9月18日,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和日本聯合艦隊在海上一次激烈的交戰情況,當時,清政府內憂外患,貪官無數,大權由慈禧太后掌握,她一點兒也不重視北洋水師的軍隊建設,在國家危機時刻,皇宮內還在爲慈禧太后做60大壽,將大量籌備建設海軍戰備的錢才揮霍光了。相反日本非常重視軍隊建設,寧可減少官員薪水和節約糧食來購買新式鐵甲船,也不做無謂的揮霍浪費而獨自安樂享受。

在甲午大海戰中,日軍一上來就佔據了優勢,優良的炮彈,堅固的艦隊,儘管鄧世昌和他的手下英勇奮戰,無奈實力所致,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令人心痛!

落後就要捱打,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現在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國防建築,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卓越成就,一大批“高、精、尖”武器相繼問世,中國已不再是任人欺凌的晚清了。我們作爲祖國的未來,更要永遠記住“甲午海戰”這段屈辱的歷史。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一定要發奮學習,將來更好地建設祖國、報效祖國,因爲少年強則國強!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_第4篇

觀看了電影《甲午海戰》,隨着電影劇情的推進,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情也慢慢地變得不再平靜,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別樣感覺,其中有對日本侵略者囂張氣焰的憤怒,有對大清國貪污腐敗不知國之將亡的失望,有對一心救國卻無能爲力只能眼看走向失敗勇士們的惋惜,更有對泱泱大清王朝卻被侵略者如此不堪一擊打敗的心痛......觀看的時候我不自覺地流淚了,我內心再怎麼爲參戰的勇士加油也是徒勞,歷史已經註定,我們敗了,敗了。我在想是什麼讓這條東方巨龍如此的不堪一擊,難道它真的是沉睡了嗎?

正如電影中所表達的,每一場戰役都會改寫兩個國家的命運,重寫他們的歷史。世界萬物都有一個定律,勝者爲王,敗者爲寇,腐敗落後的必將被歷史推翻,換一個角度想,甲午失敗未必是一件壞事,它用鮮血給了世人一個沉痛的教訓,它喚起了更多人們的愛國情節。如果不是這樣,也許清朝更多錢財還不斷地流向貪官污吏流向那些華而不實的面子裝飾,也許大中國的朝政還掌控在那垂簾聽政的太后手裏,也許慈禧高官們還在夜夜高歌,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我想若還是這樣,給我們沉痛打擊的遠遠比這甲午海戰來得更猛烈。所以用另一個視角看甲午,我們應該謝謝它帶給我們的打擊,它敲醒了我們的腦袋,讓我們變得更加的頑強,更加的堅不可摧。

觀之過去,思之現在,警戒於未來。我們當今社會也不乏那些貪官污吏,經常網上會曝光一些高官腐朽生活的照片與實例,我身邊的小憤青也越來越多,國家頒佈的一些政策也會引起人民的抱怨,我想之所以這樣,肯定是因爲我們當前社會現狀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具體什麼問題話不多說。我想說如果我們當今的國家不清廉執政,不勤於爲民造福,也許昨天的甲午就是我們明日的甲午。

希望我們都把過去的歷史銘記在心,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國恥奮發向上。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清廉執政與民同心。希望我們國家能夠得到更多他國的尊重與敬畏。希望我們中國這條慢慢崛起的東方巨龍永遠屹立不倒。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_第5篇

這部影片描述了在19世紀後期,慈禧太后掌權,中國閉關自守,國家落後,政府腐敗的背景下,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帶領全體將士,鄧世昌、劉步蟾等海軍精英懷揣保家衛國的理想登上各自的戰艦,與日本海軍在黃海海域上展開了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鐵甲艦隊大決戰,中方英勇反擊。但是,最後甲午海戰仍然是以清政府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國不得不割地賠款,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了屈辱的一頁。

影片從主角鄧世昌童年講起,基本尊重、還原歷史,悲壯地歌頌了海軍將領鄧世昌,水兵王國成等中國廣大愛國官兵在黃海海戰中頑強的戰鬥精神和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體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我國反侵略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同時也揭露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本質和清廷的昏庸腐敗。

看完影片,我思緒萬千。

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泱泱大國,人才濟濟,卻被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國打的落花流水。與同事交流,我談到,看這樣的影片,太沉重,太壓抑。這樣的結局,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社會制度的差異。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資本主義道路,不但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且成爲世界強國,而中國正處在晚清統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科技落後,成爲列強瓜分的目標。清朝統治的腐敗無疑是另一個重要原因。慈禧等人寄希望於外國調停,沒有把立足點放在增強自身力量上來。慈禧太后爲了舉辦萬壽慶典,挪用了1500萬兩海軍軍費,北洋水師多年無錢置辦裝備。而日本爲了備戰,天皇帶頭捐款,日本各界競相傾囊。

制度的差異,領導者的思想,致使國家遭受了巨大的災難。新中國的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正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制度,必將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富強,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落後就要捱打”,當我們看完這部影片,不自然的就會想起這句話。這不僅僅是對一段歷史的總結,它更是告誡我們當代年輕人要發憤圖強,振興中華,使我們昂首立於世界之林。

因爲清政府的懦弱無能,簽訂不平等條約,賠款,割地不計其數。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的落後局面不斷改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中國距離一個發達國家的標準還差得太遠太遠。作爲我們新一代的青年,我們就應該立足於發揮自己的微薄力量,團結奮進,建設祖國,使祖國更加強大。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召開,首次從執政黨戰略的高度確立“文化強國”的發展戰略,這一政策看似離我們很遙遠,它的實現,需要每一個國人的共同努力。我們作爲中華民族的一員,作爲一名小學教師,雖然我們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只要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傾其所有,無私奉獻,用我們的全部力量去澆灌祖國的花朵,做好一批批人才的鋪路石,用我們的青春建設祖國,祖國一定會強大起來。因此,現在我們的任務就是,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

看完電影,我還被一種力量震撼着,那就是一個個英雄人物對祖國的摯愛。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少愛國志士,他們深愛自己的祖國,爲了中華民族的每一步前進,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奉獻自己的生命。“用血液去警醒國人。”這是影片中鄧世昌說的。在致遠艦沉沒之後,鄧世昌完全是有機會活下去的,但他沒有,他選擇了他所信仰的“與艦同沉”的理念。鄧世昌並非是甲午海戰中英雄的個例,提督丁汝昌,撕毀日軍的勸降書怒道:“目下我師雖難,予決不棄報國大義,今惟一死以盡職也。”管帶劉步蟾信念堅定,一位位英勇的士兵……他們與敵人猛烈對抗,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將永存。一百多年前的戰爭在中國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至今還隱隱作痛。但是那些愛國將士,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情到深處,我的淚水流下,爲了那些英烈們,他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滄海橫流,驚濤拍岸,似乎還在默默地吟唱着一支早已消逝的悲歌。但是,聯想現實,在釣魚島問題愈演愈烈的今天,當我們看到影片最後,氣勢恢宏的人民海軍艦艇編隊在鐵甲艦的殘骸旁破浪駛過的一幕,一定感染了所有熱愛祖國,關心中國海軍發展的人們。一百多年前,洋務運動中興起的北洋水師迅速成軍,擁有世界一流的戰艦,最終以失敗而告終;而今天,幾乎是同一片海域上,一支嶄新而強大的海軍又將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古老的東方。作爲一名華夏兒女,此情此景,如何不令人激動萬分!

感謝《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這部能夠滌盪我們靈魂的影片,那個叫中國人不願回首不願提起的時代的再現,讓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在思想上重新有了思考。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_第6篇

一場海戰,兩個近鄰國家截然不同的命運。

雖然這場戰爭已經過去了100多年,但是對於中日發展歷史來說都是值得永遠銘記的一個事件。此前的日本向來都是向我們學習是我們的學生,我們泱泱中華向來是日本人的老師。但是,此事件後中日從此走上了兩種不同的發展道路。

在國人看來我們的近鄰日本就是一個彈丸之地,但是透過明君的維新改革走上了富國強軍之路。經濟科技發展水平也遠超於我中華。而此時的晚清政府還在做泱泱大國的春秋大夢,不知道此時的 世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還在幻想着讓各個蠻夷之邦來朝拜我天朝大國。

此時英國的工業革命已經在西方社會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大大地改變了世界發展的歷程。我們的近鄰日本也已經把我們這個老師甩在後邊開始了向西方學習的過程。而此時晚清政府的當權者慈禧老太婆卻在想着怎麼過好她的六十大壽,修建頤和園各路的賊臣想的也都是如何給老佛爺獻壽的事情,根本沒有把國家的命運放在心上。此時的中國依然實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工商業也都處於被壓制的狀態得不到充分的發展。雖然我北洋海軍的實力曾經也處在世界一流海軍的行列,當時也不乏有英年才俊報國之士,如鄧世昌、劉步蟾等一批海軍將領,但是他們雖有報國之心但是沒有左右時局的能力。經過無能的當權者幾年經營我北洋水師的實力已是徒有其表。據史料介紹我北洋海軍如果當時彈藥充足完全可以戰勝日本,如果此戰戰勝日本也不會有後邊的1931年的日本侵華戰爭。

其實從此片中可以看出戰爭的失敗不是彈藥不足這樣簡單的問題,而是整個晚清政府已經腐敗掉的統治,當權者沒有勵精圖治的精神,只知道驕奢淫逸,貪圖享樂,大臣們各個都是貪污斂財,鮮有有志之士也被貪腐者陷害。片中講述爲了擴充海軍實力從日本天皇開始自上到下的官員都要捐款並且還要節儉,而當時的晚清呢?慈禧老太婆在做什麼呢?聯想到此時的中國不敢說極其相似但是真的有幾分神似,全國各地一片歌舞昇平歡樂祥和的樣子,但是不知道有幾分是已經壞掉的部分。表面和諧,但是民間矛盾衝突時有發生。

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我們相信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當年的晚清,現在的日本也不是當年軍事實力在中國之上的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糾纏日本不會得到任何好處,我們也不會做出任何讓步。關鍵的時候我們會亮劍,如果再有一次海戰,我們相信這次戰爭的結果絕對和甲午海戰的結果不同。

觀《甲午大海戰》有感_第7篇

透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刻了解到:第一,國家的落後就會招致他國的侵略,要國家屹立於世界之上就得強大。從北洋艦隊買了重甲艦後去日本訪問那段就看得出來,強大的軍事力量能威懾敵人。第二,腐敗就是國家的一顆毒瘤,國家即使再強大也能被腐敗給摧毀。即便你的軍事能威懾敵人,但是體制的腐敗和官員的腐敗一樣會使強國變弱國!第三,居安思危方能成奇遠,回顧歷史才能成其高。7年沒購入新的戰艦,就因爲慈禧認爲沒有戰事何必再花費金錢去購買戰艦,導致了後來北洋艦隊吃了大虧。第四,永遠不要輕視你的敵人,哪怕它的領土只有自己的一個省大!

1877年,一批少年學子懷着強國之夢登上海輪遠赴英國,進入皇家海軍學院。在那裏他們登上了最新式的軍艦,學習到最先進的知識,並親自駕駛着清政府用重金購買的鐵甲鉅艦駛回祖國。而他們的同學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學生,同樣帶着強國之志,同樣駕着日本政府購買的軍艦向遙遠的東方駛去,年輕的日本天皇正等待着他們,以加速他同樣是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 這時,古老的紫禁城裏,年輕的光緒皇帝立志變法強國,但慈禧太后纔是真正的統治者,整個中國充滿腐敗。中國的海上,第一次出現了一支強大的艦隊,艦長大多是英美留學生,巨大的艦炮可以傾刻將目標轟成碎片…… 日本長崎、日本艦長們陰沉的目光迎來了到訪的中國艦隊,仇恨的日本民衆與中國水兵發生血腥的衝突,雙方炮口都迅速瞄準對方,戰火一觸即發……長崎事件極大地刺激了日本,天皇率先捐款,全國一心發展海軍,尤其發展新式的快速炮,使海軍實力迅速提高,而在隔海相望的中國,一座富麗的園林——頤和園已近完工,爲了討好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用來修建頤和園的錢竟是中國海軍的軍費!“致遠”艦長鄧世昌是北洋艦隊中一個不嫖賭不貪私的艦長,總兵劉步蟾的表妹早在英國時就愛慕他的一表人才,而鄧世昌堅守着傳統的忠孝倫理,不爲其所動。這次小妹從英國帶回一個喜迅,英國願將一艘最新式的軍艦賣給中國,但衆人的喜悅很快化爲泡影:朝庭因修頤和園早已無錢購艦,而修築頤和園的費用足以買上二十艘新式軍艦。當日本知道這一情況後,天皇再次帶頭捐款,每天只吃一頓飯,搶購下了這艘新艦,並命名爲“吉野”號。侵略擴張的野心終於使日本發動了戰爭,鄧世昌告別了趕來相送的小妹,毅然駕着“致遠”號隨艦隊駛向茫茫大海……黃海大東溝,中日雙方海軍主力展開隊形,爆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蒸汽機鐵甲艦隊的大海戰!海面上炮聲隆隆,水柱沖天,在這場決定兩國命運的決戰中,日本的快速炮顯出絕對優勢,而中國海軍的炮彈卻經常命中敵艦而不炸!北洋艦隊的軍艦連連被擊沉,而日本軍艦卻沒有一艘沉沒。關健時刻,“致遠”號突然衝出層層彈雨,裹挾着濃煙烈火,直向日本海軍的主力“吉野”號衝來!在彈盡重傷之時,鄧世昌毅然駕着烈火之艦決死相拼,水柱如林的海面上傳出他的吼聲:“我等從軍衛國,即使死,也要撞沉吉野”!但是在敵艦隊上百門快速炮的集中轟擊下,“致遠”號終於爆炸沉沒!悲忿交加的鄧世昌拒絕了戰友的救援,誓與“致遠”號同沉,但他的愛犬卻死死叼住他的肩頭不放,鄧世昌仰頭長嘯,抱住愛犬一同沉入波濤……驚天泣地,壯烈至極!連日軍也肅然起敬,被後人敬爲“中華民族近代史第一英雄”。

我國曆史是屈辱的,沒有人能改變,也沒有人可以否定。可我國人民也是堅強的,在這麼長時間我國人民沒倒下,不斷的發展中站得越來越穩。現在我們的國家強大了,由過去外國瞧不起的“東亞病夫”到今天的“體育強國”這有着無數人的努力。國家不能在不改忍讓的地方忍讓,否則國家就是一片被侵略地。很多方面都面面俱到很難,所以在大方向上國家不能錯,每個人也不能錯。

在影片結束後,我更多的是感慨於英雄落幕的悲壯,更對那些愛國志士們敬重萬分。我敬重他們不畏艱難,不畏犧牲,勇於爲國獻身的精神;我敬重他們有高尚的志趣和理想,併爲之奮鬥終身的決心;我敬重他們證明了愛國的力量雖是無形的,但卻是無限大,大到可以讓人們去追隨他們的道路,爲自己的國家能夠強大去無私奉獻並沒有半點悔恨。看完了這部《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我感覺更愛自己生長的這片熱土,舊中國已然逝去,但新中國卻會不斷強大起來,我想向那些愛國志士一般,用自己的全部去建設國家,爲祖國繁榮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延續這份愛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