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應急預案

2021關於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範文(通用6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有時會突發一些難以預料的事件,爲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優秀的應急預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1關於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關於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範文(通用6篇)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

一、處理程序:

1、發生火災後,每一位教職員工均可在第一時間內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在報警電話中,要說明以下情況:起火單位、位置、着火物、火勢大小、火場內有無化學物品及類型、着火部位、報警人姓名等,並立即報告應急處理組織機構主要負責人,並由主要負責人向教育局報告。

2、在向局領導彙報的同時,派出人員到園門外路口或臨近火災現場地,等待並引導消防車輛。

3、迅速切斷有關電源,開啓消防電源,開啟應急照明設施和安全疏散標誌。

4、在場教職員工應當讓幼兒保持鎮定,組織幼兒有序快速遠離失火現場。

5、迅速組織有關人員攜帶消防器具趕赴現場進行撲救。滅火行動組應分秒必爭,迅速行動,找準着火點,果斷撲救,抓住時機,不等不靠,爲繼續開展全面深入的撲救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在消防車到來之前,以值班人員、應急事件處理工作成員爲主,其餘人員均有義務參加撲救。

6、在進行滅火的同時,應採取有效的隔離措施,防止火勢蔓延。

7、消防車到來之後,園內人員配合消防專業人員撲救或做好輔助工作。

二、撲救方法:

1、使用器具:滅火器、水桶、臉盆、鐵杴,水浸的棉被等。

2、撲救固體物品火災,如木製品,棉織品等,可使用各類滅火器具。

3、撲救液體物品火災,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滅火器、沙土、浸溼的棉被等,絕對不能用水撲救。

三、注意事項:

1、火災事故首要的一條是保護人員安全,撲救要在確保人員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進行。

2、火災後應掌握的原則是邊救火,邊報警,先救人,後救物。

3、人員在逃生時應掌握方法: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沿牆邊依次下樓離開。

4、不組織幼兒參加滅火。

5、無關人員要遠離火場和園區內的固定消防栓,便於消防車輛駛入與正常使用。

6、如有人員受傷,立即撥打120進行救治,各班級班主任負責迅速告知其監護人;教工由應急機構負責人通知其家屬。

7、在做好搶救、救援工作的同時,園行政、相關班級的年級組長、班主任要做好幼兒幾家長的思想工作,儘快恢復幼兒園的正常教學秩序,保證治安秩序的穩定。

8、對園內消防安全措施作進一步的整改。

9、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辦法》有關條款規定,在事故處理過程中,幼兒的監護人、親屬或其他有關人員,在事故處理過程中無理取鬧,擾亂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或者侵犯幼兒園、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的權益的,應當報告xx依法處理。

10、如有新聞媒體要求採訪,必須經過處置突發事件應急組織機構同意,未經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接受採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2

爲及時妥善處理突發事件,提高社區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突發公共事件,保障公衆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持社會政治穩定,實現轄區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結合宜春里社區的實際,特制定社區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目的

制定消防應急預案,是爲了在社區面臨突發火災事故時,能夠統一指揮,及時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資訊等資源,迅速針對火勢實施有組織的控制和撲救,避免火災現場的慌亂無序,防止貽誤戰機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因素

重大火災事故一旦發生,勢必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的損失,而且直接影響的社會的穩定和經濟建設的發展。

三、機構設定

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社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設立專項應急處置工作小組負責重大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的任務確定總體處理方案和行動決策,及時掌握事故處理和變化情況按照要求及時上報區有關部門。工作小組負責執行有關決定,協調交通、醫療救護等部門組織傷員急救、善後處理等工作。

四、搶救措施

社區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火災事故後,單位自救機構要果斷採取措施,立即控制事態、封閉現場、疏散羣衆、對傷員實施搶救、切斷一切火源,防止火災蔓延,並向有關部門報警,尋求救援,領導小組立即趕赴現場,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及時調度救援力量,指揮現場救助,疏散羣衆維護現場,同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彙報,如發現有傷亡情況迅速與搶救醫院等搶救單位聯繫搶救。

五、組織機構及職責

社區成立消防安全應急指揮工作站,負責社區火災現場指揮,消防安全應急指揮工作站由社區党支書記和社區居委會成員、社區消防志願者組成。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3

爲確保突發應急事件發生後能迅速處理,保證藥學服務質量及醫療救護工作的順利完成,特定本突發事件藥品供應及藥事管理應急預案,請遵照執行。

一、突發應急事件的預警系統

1、突發應急事件的預警系統指各種意外緊急需要醫療救援的所有狀況,包括傳染病、中毒搶救、水災、地震、火災等。預警系統的啓動:發生突發應急事件時,根據其性質、類別及嚴重程度,啓動應急響應。由當班人員立即直接通知主任或副主任及藥房負責人,負責協調工作,各相關部門主管負責組織協助。按照醫院的部署,利用全科的資源協助完成搶救工作。傳染病甲類、乙類按照本縣或本院預案中三級預警系統的標準啓動。

2、啓動一級應急響應:由主任負責協調工作,替代人爲協助主任分管工作的副主任。

啓動二級應急響應:協助藥劑科主任分管工作的副主任負責協調工作。

啓動三級應急響應:由該藥房負責人負責協調工作。

3、搶救緊急呼叫:如遇搶救患者,當班人員應準備好急救藥品,積極主動地參與搶救工作。當藥品短缺時,應主動與藥庫或其他藥房聯繫,儘快補足,同時應運用專業知識積極尋找代用品解決問題。

二、組織機構

1、在突發事件中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包括:

⑴制訂、審覈治療及預防用藥方案:包括一線人員、二線人員和其他醫務人員的預防用藥方案和突發應急事件治療用藥方案;並制定相應的突發應急事件相關用藥目錄,及突發應急事件搶救用藥目錄。

⑵審覈緊急備藥品種的劑型、數量等,審覈搶救用藥目錄如呼吸衰竭用藥、循環衰竭用藥、肝腎功能不全用藥、中毒搶救、水災、火災、地震等用藥;

⑶制定、審覈藥物安全性監測方案;

2、藥劑科在突發事件中行使藥事委員會的職責,並設立藥劑科突發應急事件領導小組,其成員包括:科主任、副主任、各藥房負責人、藥庫人員。

⒊藥劑科下設5個專業職能組,其職能爲:

⑴人力資源組:由科主任任組長,負責在突發事件中的人員整合,穩定職工情緒、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其他各組應定期向科主任彙報人員情況(包括出勤、感染情況)。

①人員整合包括各組工作人員的重新定崗、人員調配、新組臨時性崗位的人員安排、排班,一旦進入一級應急響應狀態,應宣佈全科(組)停休,全體人員預留24小時聯繫電話,及每人的職責,並製成表格。

②穩定員工情緒,進行員工的激勵並應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並適當的應用心理學知識體會工作人員的切實困難。

③做好必要的生活物品保障工作,例如保證隔離區內工作人員的食品、生活用品的提供;進行工作安全保障,如制定預防措施、消毒、實施隔離等。

④保證與上級領導溝通渠道的通暢,向上級申明藥劑科的工作情況、特殊性,協調各種臨時性問題。

⑵藥品保障供應組:指定藥庫人員兼任藥庫組長,其主要職責如下:

①從多渠道獲取藥品資訊,進行市場資訊的追蹤;並根據醫院制訂的治療指南或專家組意見做基本採購計劃包括治療指南或專家組指定的`藥物目錄中藥品,寫明藥品的名稱、療程、用量、金額、預計接受治療的人數,需要考慮藥物治療方案之間的相互替代性。在採購過程中保證緊缺藥品供應。

②負責醫院藥品及消毒劑的採購、保管、發放工作。藥庫負責向病區運送藥品,但每次需將藥品送至發燒門診或隔離病區的半污染區,與污染區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接。

③中毒搶救、水災、地震、火災等搶救藥品,可能不屬醫院常備藥品,但必須掌握這些藥品由哪些製藥企業生產及其供應渠道。

④供應庫存藥品和協調各藥房搶救藥品的調劑。

⑶藥品調劑組:由藥房主任負責,其主要工作爲:

①進行醫院日常藥品的調劑工作,執行其他與調劑相關的臨時性任務。

②進行切實有效的防護(考慮到有可能個別發熱病人到門診),處方應用院內網絡系統傳遞,手工傳遞的處方應進行消毒並妥善保管,避免院內交叉感染。

③發熱門診藥房的常規工作包括:藥品領發、排班、帳物管理和消毒等。

④爲臨牀提供用藥資訊,保障藥品供應,儲備藥品的會診計劃,防止積壓,做面向患者的用藥諮詢和宣傳工作。

⑷臨牀藥學組:由副主任兼任或臨時任命,負責突發事件中藥物資訊、臨牀藥學和藥物安全性方面的工作。

①及時收集整理藥物資訊,以適當的方式向臨牀傳遞合理用藥資訊。

②ADR監測、報表的收集和上報,反饋。

⑸藥品質量控制組:由藥庫主任兼任組長負責,其工作包括:

①採購藥品、捐贈藥品質量控制。

②外購、捐贈藥品藥檢報告單的查驗。

③對捐贈藥品查驗每批次的質檢報告和效期。

三、突發應急事件的藥事管理工作注意事項

⑴遇有上述突發應急事件啓動應急響應以後藥劑人員必須按照方案各就各位開展工作。除上述分工外,各藥師都要積極主動、靈活機動採取措施,勇於參與搶救工作。

⑵傳染病突發應急事件後藥學工作的善後處理

①爲傳染病病人提供藥品供應的病房藥房應設定在清潔區,因特殊需要進入污染區、半污染區的藥品善後處理應按以下辦法進行處理。

②用於治療住院傳染病病人的藥品,應在清潔區擺藥。每日擺藥以整包裝藥品不應進入污染區、半污染區。但由於特殊需要進入污染區的藥品,在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污染區準備撤除時,應對污染區剩餘藥品進行消毒處理。污染區剩餘藥品消毒應在污染環境及房屋的終末消毒後進行。剩餘藥品消毒方法採用0.2%-0.5%過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後的剩餘藥品視爲醫用垃圾,可裝入雙層黃色垃圾袋,到指定地區處理,不得回收使用。污染區藥品消毒銷燬前,應進行帳冊登記,金額統計。

③進入半污染區的藥品的處理。藥品應儘可能不進入半污染區。特殊需要進入半污染區的藥品,在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半污染區準備撤除時,應對半污染區剩餘藥品進行消毒處理。進入半污染區的剩餘藥品的消毒應在所處環境及房屋終末消毒後進行,半污染區內藥品外包裝或者原包裝消毒採用0.2%-0.5%的過氧乙酸溶液擦拭。已開啟原包裝的口服藥品不得回收使用。其餘藥品在外包裝、原包裝擦拭消毒後,經院感染辦檢查批准後可繼續使用。半污染區的藥品消毒後進行帳冊登記、金額統計。

④傳染病後消毒藥品的處理。抗傳染病工作需要準備充足的消毒藥品,其消毒藥品主要以過氧乙酸和含有效氯產品爲主。階段性防治傳染病工作結束後,應首先聯繫其他使用單位,以減少浪費和避免環境污染。消毒藥品過期後,不得進行銷售。

⑤積壓藥品的處理。階段性防治傳染病工作結束後,在保證藥品的有效期內正常使用外,如存在積壓藥品,應及時全面統計,積壓藥品資訊首先向供應商、並透過及時反饋,以避免盲目進貨。庫內待處理積壓藥品,在盤點入帳後向其他使用單位聯繫或與供應商協商,幫助聯繫使用。過期失效後不得進行使用,並應建帳統計,按有關規定報損銷燬。

⑶突發事件藥事管理應急預案也適用於其他突發應急事件發生的藥事應急管理預案,要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性質、類別等不同靈活應對。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4

一、突發事件

1、戰爭、民族衝突、大型罷工和自然災害(地震、颱風、洪水等、等事件;

2、重大傳染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等嚴重影響健康的事件;

3、因急性或長期慢性病導致猝死;

4、導致人員重大傷亡或死亡的生產和交通事故;

5、人員被打至重傷或死亡事件;

6、綁架、搶劫、盜竊、勒索和恐嚇等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和財務損失事件;

7、其他不可抗拒的重大人員和財產受到傷害和損失事件。

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的基本原則

1、領導和承諾最高管理者應對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體系提供強有力的領導和明確的承諾,並透過以下活動證實:

a、制定向上級組織彙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重要性;

b、制定和改進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c、確保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實現;

d、確保必要的資源獲得。

組織應建立和維護企業文化,以支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體系有效執行。

2、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方針組織應有一個經過最高管理者批准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方針:

a、適合於實施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風險;

b、包括對持續改進和安全生產、事故預防的承諾;

c、包括對組織遵守現行法律、法規和組織接受的其他要求的承諾;

d、形成檔案,實施並保持;

e、傳達到全體員工,使其認識各自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f、可爲相關方所獲取;

g、定期評審,以確保其與組織相關和適宜。

組織應建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戰略(總、目標,並應與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方針相一致,以提供建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框架。

3、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織

現場成立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領導小組,見下表.

4、資源

最高管理者應爲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提供必要的資源,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a、基礎設施;

b、人力資源;

c、專項技能;

d、技術資源;

e、財力資源。

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組織體系和主要職責

1、組織體系

(1、成立涉外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小組,接受安全委員會領導;

(2、成立施工隊涉外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小組,接受工作小組領導。

2、主要職責

處理和實施地震採集過程中的突發事件.四、涉外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實施程序

1、應急處理預案的主要內容

2、應急處理預案的編制和審覈

3、應急處理預案的啓動

4、應急處理預案的終止

5、應急處理預案的變更

6、應急報告程序

7、應急指揮程序

8、資訊披露程序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5

爲了保障我校師生員工健康地學習、工作、生活,促進我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防止安全事故發生,切實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從我校實際出發,特制定本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突發事件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能負責:教務處政教處少先大隊

責任人員:職責範圍內的相關教職工、職責範圍內的有關具體落實的管理人員、班主任、班級責任教師、值周領導、值周教師。

二、具體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一)校內發生火警、漏電、房屋倒塌等特大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

1、切斷各樓層的電源。

2、發生火警,先以滅火器撲滅;火勢蔓延,急打"119";房屋倒塌且有師生埋入,急打"110",並有組織地進行搶救。

3、迅速向突發事件領導小組報告。

4、開通全部安全通道,學校教職員工組織學生迅速撤至安全地帶。

5、配合消防、醫院等單位,做好自救工作

6、儘可能保護好現場,做好有關證人證事記錄。

(二)校外不法人員進入校內實施暴力或搶劫事件應急預案

1、來人不履行登記手續,強行闖入,門衛應力加阻止,不得放行。

2、來人已闖入校內,門衛追趕不及,應立即電話通知有關部門領導,及時將闖入者清逐出校門。

3、校內發現不法分子襲擾、行兇、行竊、鬥毆、搶劫、劫持人質、放火、、破壞公私財務的應立即採取下列處置方法:

①迅速報警(110)。

②迅速報告學校突發事件領導小組。

③對不法分子進行勸阻或制服,保護在場師生安全。

④爲防止不法分子逃跑,在制止、制服其前應關閉校門。

⑤立即將受傷師生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⑥作好師生的思想工作。

4、記錄不法分子的體貌特徵和其他犯罪情節,收集不法分子施暴的兇器,保護好現場。

5、組織校內力量,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善後工作。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

當社會上出現流行病疫時,凡師生中出現與該病相似病症時,各班主任要馬上報告校長或教導處,並及時與該學生的家長取得聯繫,在家長的陪同下去醫院診治,一經確認是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學校要採取下列措施:

1、學校要迅速如實報告上級有關部門。

2、對該學生所在班級及任課教師辦公室進行布控,對全校公共場所,尤其是布控區域進行嚴格的消毒。

3、堅決杜絕染病學生帶病來校。染病學生來校上課時,必須有收治該學生的醫院,出具診斷證明其已康復,並不存在傳染危害後,方可來校上課。

4、學校要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和指導下,採取必要的防範及保護措施。

(四)學校其他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學校其他突發事件,值周領導、值周教師、上課教師,要第一時間到位指揮。

2、讓學生坐在教室靜候,要堅決阻止學生在教室起鬨,或走出教室相互追逐,推搡。

3、馬上安排過道指揮和其他照明用具。

4、及時與有關方面聯繫瞭解情況。

5、若是校內電路問題,可能的情況下,應及時維修。

6、若遇不能修復,值周領導、值周教師、上課教師要組織學生有秩序地離開教室,要教育學生輕上慢下樓梯。

三、在突發事件發生後,活動的組織者或第一個接警者或首位發現者,應以師生利益、學校利益爲重,無條件地承擔組織、指揮、搶救、控險、報警等任務,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訊工具及時做好組織、搶救和報告工作,如接警後拖延、推委應視作玩忽職守。對突發事件,全校師生員工實行首見首聞報告制和教職工首見首聞第一時間負責制。

四、突發事件發生後,全校教職工要把搶救、保護學生生命安全視作第一要務,不得臨陣退怯,更不得采取事不關己的迴避逃脫手段。

五、突發事件發生後,相關的部門和有關的責任人員在事發初和應急處理中都要隨時向校長或值月領導報告突發事件的有關情況,不得隱瞞。

六、突發事件解決後,相關的部門和有關的責任人員要向校長或值周領導書面報告突發事件的處理情況。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6

一、成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小組成員職責:

組長

負責總體協調,組織、指揮、做出相應的應急工作安排。

副組長

協助現場整體工作安排,收集記錄相關情況,形成文字材料。

組員

負責現場救治,與衛生、防疫、醫療等部門聯繫。

組員

提供一線的情況,查明事因,及時落實相關工作安排,並向師生及家長做好解釋工作。

三、應急處理程序

1、對中毒者採取緊急處理

⑴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⑵採集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標本,以備檢驗;

⑶組織好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

⑷及時將病人送醫院進行治療;

⑸對中毒食物及有關工具、設備和現場採取臨時控制措施。

2、對中毒食品控制處理

⑴保護現場,封存剩餘的食物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⑵爲控制食品中毒事故擴散,責令商家和生產經營者回收已出售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⑶經檢驗,屬於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銷燬或監督銷燬。

3、對相關用品採取相應的消毒處理。

⑴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具及工具,並進行清洗消毒。

⑵對微生物食物中毒,要徹底清洗、消毒接觸過引起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以及存儲過程中的冰箱、設備,加工人員的手也要進行消毒處理,對餐具,用具、抹布最簡單的辦法是採取煮沸辦法,煮沸時間不應少於5分鐘,對不能進行熱力消毒的物品,可用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擦拭或用化學消毒劑浸泡。

⑶對化學性食物中毒要用熱鹼水徹底清潔接觸過的容器、餐具、用具等,並對剩餘的食物徹底清理,杜絕中毒隱患。

4、食物中毒緊急報告制度

發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和接收食物中毒事故的報告應及時填寫《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登記表》並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說明發生食物中毒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以及食物中毒等有關內容。

5、善後及責任追究

⑴善後工作由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小組集體研究,制定處置方案。

⑵責任追究屬上級部門和司法機關管轄的,學校負責落實執行;屬學校管轄的,由食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集體研究決定。

⑶事件處理結束後,立即着手清查隱患,堵塞漏洞,組織食品管理和從業人員全員培訓,並對學生進行情況通報和相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