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成都實習報告

接地氣的實習生活已經告一段落,想必你學習了很多新技巧,需要好好地寫一封實習報告總結一下。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喔!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成都實習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成都實習報告

成都實習報告1

一、實習的目的及意義

進行畢業實習是長安大學對土木工程專業制定的培養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大四下學期的這次畢業實習,旨在開拓我們的眼界、增加我們對外圍世界的認識、進一步準確的定位我們作爲一名土木學生將來所要進行的工作、面臨的環境和接觸的事物,不至於在只是一味的學習專業知識的情況下貿然畢業,從而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就暴露出這樣或者那樣因爲眼界淺薄而帶來的問題。也許這次爲期十天的畢業實習並不能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但是最起碼給了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怎樣去處理的思路。並且透過這些天的參觀實習和跟帶隊老師的接觸,我們不僅見識了工地的環境,更加接觸到了很多高、大、上的建築實例,這在開闊眼界的同時,更加重要的是增加了我作爲一名將要畢業的土木學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勵了我更加努力的去刻苦學習、完善自我。這不管是對我本科畢業之後的繼續學習或者今後參加工作都是很有幫助的。

二、實習的行程安排

實習時間:20xx年3月31日——20xx年4月10日

實習日程:3月31日在西安乘火車去成都

4月1日安排住宿,休整一天

4月2日參觀杜甫草堂

4月3日參觀環球廣場項目

4月4日參觀環球購物中心

4月5日休息一天

4月6日參觀武侯祠、錦裏古街

4月7日參觀成都來福士廣場

4月8日參觀青城山、都江堰

4月9日休息一天

4月10日乘車返回西安

三、實習內容

第一站:杜甫草堂

本次實習的第一站選在了成都的杜甫草堂,4月2日一大早我們就懷着激動地心情出發了。杜甫草堂的正門在浣花溪公園裏面,我們浩浩蕩蕩的一行人一進入浣花溪公園就被眼前蔥蘢的草木、幽深的小徑打動了。穿過公園,我們來到了草堂的正門前,站在門前就覺得它端莊大氣、古樸深邃,正門兩側的對聯氣勢磅礴、意深語工,還未進門就讓人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爲避“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今甘肅省南部)入蜀輾轉來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稱“成都草堂”。他的詩“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這裏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因曾被授“檢校工部員外郎”之銜,而又被稱做杜工部。後來杜甫離開成都,草堂就隨之破敗,後來經過數次的重修,才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現在的杜甫草堂,古樸典雅,規模宏偉,佔地300多畝。其中大廨、詩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紀念性建築物,坐落在中軸線上,幽深寧靜。廨堂之間,迴廊環繞,別有情趣。祠前東穿花徑,西憑水檻,祠後點綴亭、臺、池、榭,又是一番風光。園內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蘭園、茂密如雲的翠竹蒼松。整座祠宇即有詩情,又富畫意,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著名園林。

下圖中的建築物就是工部祠,祠堂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臺石階,花窗格門,肅穆莊重。相對於現代建築,古代建築除了在外觀上有其獨特的特色之外,在結構上也有它的獨到之處。由於當時建築材料的限制,古代建造房屋多用草、木、磚、石,其中木材佔絕大多數。古代的建築工匠技藝精湛,建造的亭臺樓閣不僅外觀精美而且結構合理。

個人一直認爲,我國的古代建築,它的技藝、工序、材料乃至結構構造都是我國璀璨的文明中令人稱道的一筆。對於我們土建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具有深遠的意義。古建築中的飛檐、斗拱、立柱、石礎,不僅美觀,而且使用。就拿斗拱來說,在當時沒有鋼筋混凝土的情況下,透過構思巧妙的斗拱,不僅解決了木構件之間的連接問題也解決了水平構件與垂直構件之間受力的轉換的問題。結構合理,造型精美。還有立柱跟石礎之間的連接,能夠傳遞彎矩和部分剪力,在現在看來貌似不是很牢靠,但是在當時建築材料受限的情況下,這種連接無疑是十分明智的。柱子在受到巨大的水平剪力的時候,它給了柱子一個平移的可能,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避免在遇到諸如地震等突發狀況時,產生嚴重的災難性後果。

第二站:環球廣場項目

實習的第二站是參觀正在建設的環球廣場項目,環球廣場項目是一個集辦公、娛樂、生活爲一體的大型綜合項目。地上是由幾個大型的單體建築組合而成,而地下部分一個覆蓋在全部場地範圍內的集購物、休閒、停車等諸多功能爲一體的多達五層的框架結構。我們去的時候項目正在進行地下結構的施工,由於場地巨大,所以整個地下結構是分爲若干個區域,分區分段施工的。

在進行地下結構的施工過程中,由於地下室層數較多,再加上基礎厚度等相關因素,基坑開挖深度將會達到20m以上,屬於深基坑。在深基坑的開挖過程中,支護和降水一直是施工中的重點和難點,針對各種不同的情況,可以採取相應的處理方法。在該項目中,由於當地的地下水位較淺(10m左右),基坑內外巨大的壓力差容易發生管涌、塌方、圍護結構失穩等一系列問題。另外由於當地的土質屬於紅粘土,這種土壤中結合水的含量較大、滲水性好、透水性較差,這就給施工中的降水和基坑開挖以後土體的夯實等工作帶來了一系列的難題。加之在基坑周邊很近的區域裏面就有已經建好並且投入使用的高層,所以開挖過程中,在相應的地段不允許基坑以外的土體有一絲一毫的滑動或者蠕變。爲了解決上述問題,施工單位採用了地下連續牆作爲基坑的支護,並且在牆體內預埋了滲水的導槽,將圍護結構外部的部分地下水統一歸集到基坑內部的幾個集水井內,統一外排。

該項目部分區域的地下結構採用了逆作法進行施工,這種施工的好處是在施工前不需要進行大規模的開挖和採取嚴格的支護措施。它是開挖一層施工一層,在開挖下一層的時候將上一層的水平構件當做內支撐,這樣做不僅節省了造價,而且有利於縮短工期。在適當的情況下采用逆作法進行施工是一個很好地選擇。

另外,爲了保證地下結構施工的工程質量,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築是不可避免的。在施工過程中,由於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築需要充足的商砼供應,而且在澆築完成後、混凝土的硬化過程中,內外溫差的合理控制十分不易,這就對工地上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和充足的施工經驗就很容易在這個環節出現嚴重的工程質量問題。

除了各種施工措施,工地上良好的秩序、整潔的環境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參觀完工地,相關負責人還帶領我們去參觀了職工的生活區,那裏良好的生活環境、完善的生活設施也着實讓我們大開眼界。參觀完之後我們也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更加有信心了。

第三站:環球購物中心

說環球購物中心是成都城市建築中的一顆明珠一點都不爲過,走出地鐵站看到它第一眼的時候就給人一種鎮魂攝魄的感覺,作爲單體建築來說它實在太大了。站在它的面前的時候,感覺自己渺小的就像滄海中的一粒沙。

它是世界最大單體建築之一,由世界著名建築大師——扎哈·哈迪德設計,其抽象的造型,夢幻的流線,不規則幾何體堆砌出解構主義強烈的後現代氣息,建築前衛的外形就是一件震撼視覺的抽象藝術品,讓人過目不忘。主體建築以“流動的旋律”爲設計理念;建築以“海洋”爲設計主題;衍生出“飛行之海鷗、漂浮之鯨、起伏之海浪”的建築形態;創造出內陸城市“海景風情島”的娛樂休閒模式。

環球中心內部的頂棚是兩鉸圓拱結構,拱體由空間鋼桁架組成。由於鋼結構本身自重較輕,強度、韌性都很高,再加上拱形結構自身優良的跨越性能,在環球中心內部實現的上百米的巨大跨度,獲得了最大限度地、最自由的內部使用空間。完美的外觀設計、合理的結構選型和佈局、加上豪華的內部裝修,使得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環球中心內外兼修,高端大氣。

第四站:武侯祠、錦裏古街

武侯祠位於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由劉備、諸葛亮蜀漢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組成,始建於公元223年。武侯祠(指諸葛亮的專祠)建於唐以前,初與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帝)昭烈廟相鄰。唐朝大詩人杜甫曾有詩寫到它:“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併入了“漢昭烈廟”,形成現存武侯祠君臣合廟。現存祠廟的主體建築是在清朝康熙年間公元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重建。1961年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博物館,20xx年被評爲四川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之美譽。成都武侯祠現分文物區(三國曆史遺蹟區)、園林區(三國文化體驗區)和錦裏(錦里民俗區)三部分,面積約15萬平方米。成都武侯祠是國內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要勝蹟,是成都市一個主要的旅遊參觀點。武侯祠同漢昭烈廟、劉備墓(惠陵)相毗連。整個武侯祠坐北朝南,主體建築大門、二門、漢昭烈廟、過廳、武侯祠五重建築,嚴格排列在從南到北的一條中軸線上。以劉備殿最高,建築最爲雄偉壯麗。武侯祠後還有三義廟、結義樓等建築。武侯祠以三國文化爲主線,將莊嚴肅穆的祠廟景觀與清新生動的川西園林景觀有機融合,形成了獨特的祠廟園林景觀。成都武侯祠的總體佈局分爲兩個部分:中部的祭祀建築佈局規則對稱;西部和北部的園林,佈局自然流暢。兩大部分雖建造年代不同,形式不同,但透過統一的三國文脈對整體景觀意境的營造,使得兩大部分脈理想通,達到了和諧統一的良好效果。

錦裏古街緊緊環繞着武侯祠博物館,古街兩旁是排列的整整齊齊的古建築,裏面商鋪林立,商品琳琅滿目,遊人摩肩接踵。漫步在這樣一條古香古色,熱鬧非凡的古街裏面,感受着當地的人文氣息。上百年曆史的餘味迴盪在街頭巷尾、穿梭在來往的人流裏。在這裏,大概是因爲周邊的環境過於古樸陳靜了吧,所以時刻都有一種“帶入感”,感覺自己仿似穿越千年,重又回到了那個文人輩出、樸實無華的年代。

第五站:來福士廣場

在休整了一天之後,第五天的一大早我們就來到了位於成都市市中心的來福士廣場。成都來福士廣場是成都來福士廣場是繼上海來福士廣場、北京來福士中心之後,凱德置地在中國開發、管理和持有的又一座“來福士”品牌系列建築。傳承來福士廣場一貫創新、新穎的作風,成都來福士廣場在建築設計方面完全不同於我們所熟知的建築類型。我們在參觀的時候,單純的從建築平面和立面的佈局來看,這就是一個“震撼人心”的項目。對於剛學過建築結構抗震的我們來講,眼前的這個由幾個巨大的不規則的單體建築構成的廣場顛覆了我們之前對於建築設計的全部認知。它這種平、立面嚴重不規則的佈局在給人帶來強烈視覺衝擊的同時,更是給我們相關專業的學生上了有史以來最生動的一課。有時候,也許只有咬緊牙關打破常規才能在工作上有所突破。這也告訴我們,在以後的學習或者工作中,適當的要有一些打破常規的勇氣,雖然這會帶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如果能夠處理好這些問題,說不定就會給自己未來的發展開啟一個新的思路。

就像實習的時候馬老師說的那樣,建築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精氣神,雖然眼前的這些建築乍一看來有些突兀,但正是有了這些不一樣的東西,才使得一個城市顯得更加的生氣勃勃。就像人的心電圖一樣,只有當它起伏不定的時候才表示這個人是活着的,如果一直是一條直線沒有變化,就證明這個人已經死了。而像來福士廣場這樣的項目就是給這個城市的心電圖中帶來起伏的因素。

來福士廣場的建築讓人比較印象深刻的有三點,

一是他的樓層懸挑竟然有兩個柱間那麼長,這麼大的懸挑不僅對抗震很不利,更重要的是它的懸挑部分的豎向荷載如果只靠水平梁來傳遞的話將會大大增加樑的截面尺寸。針對這個問題,結構工程師採用了在懸挑部分設定若干根斜撐的方法來傳遞荷載,不僅解決了問題,而且豐富了立面造型,一舉多得。

二是在底部樓層的柱間設定了耗能斜撐,這些截面積巨大的斜撐可以在地震等突發荷載來臨的時候,透過自身的形變消耗掉很大一部分的能量,從而保證結構的安全,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設計要求。

三是廣場的底盤高低錯落,同一棟樓中,各個柱子的嵌固端並不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這就給結構分析的時候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具體人家是怎麼解決的還有待今後的繼續學習。

第六站:青城山、都江堰

實習的最後一站是我們慕名已久的青城山和都江堰,由於距離我們住的地方比較遠,所以我們早上六點半就集合出發,八點多的時候纔到達青城山腳下。青城山爲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之一。位於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在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峯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

青城山分前、後山。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約15平方千米,景色優美,文物古蹟衆多,主要景點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後山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蔚爲奇觀,主要景點有金壁天倉、聖母洞、山泉霧潭、白雲羣洞、天橋奇景等。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爲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登山的過程中我們三兩一組,並肩而行,時而放聲高歌,時而嬉笑打鬧,在笑鬧之餘,飽覽了山間的美景。遊覽完青城山,下午我們去參觀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早的並且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水利工程。史料記載,都江堰是由當時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衆在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由於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佈局合理、執行科學,且與環境和諧結合,在歷史和科學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在2000年被確定爲世界文化遺產。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爲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

都江堰渠首樞紐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執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1、魚嘴分水工程

魚嘴分水堤位於岷江出山口1950m處岷江江心,形如彎月,前端扁平入水,形如魚的嘴巴,故名“魚嘴”。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魚嘴位於渠首頂端,迎着岷江波濤巧妙地將江水分成內外兩江。外江是自然河道,其作用是在雨季排泄大量洪水。內江是李冰率衆開鑿的河道,它把江水源源不斷的送往成都平原進行灌溉。具有神奇的“四六分水”和“二八排沙”功能。

在古代,魚嘴是以竹籠裝卵石壘砌。由於它建築在岷江衝出山口呈彎道環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較枯,水流經魚嘴上面的彎道繞行,主流直衝內江,內江進水量約6成,外江進水量約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勢不再受彎道制約,主流直衝外江,內、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動顛倒:內江進水量約4成,外江進水量約6成。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決了內江灌區冬春季枯水期農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澇問題。

2、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飛沙堰溢洪道又稱“泄洪道”,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顯著功能,故又叫它“飛沙堰”。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說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飛沙堰的作用主要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迴歸岷江正流。飛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萬山叢中急馳而來,挾着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3、寶瓶口引水工程

寶瓶口起"節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巖的一部分。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四、實習總結

透過這次爲期十天的畢業實習,感覺進一步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同時也見識了很多經典的建築,讓我明白了學習跟進步是永遠都沒有止境的。之前在我看來,我們這個專業如果想要搞設計的話,可能永遠都脫離不了那些條條框框,設計出來的房子即使有新意,也不會有太大的突破。現在看來,我之前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這句話在我們土木工程專業也同樣適用,這也激勵了我今後更加努力的去學習知識,完善自我。真正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的時候才感覺到自己學的東西實在太淺薄,今後我一定會倍加珍惜各種學習和進步的機會,爭取早日成爲一個合格的土木畢業生。

成都實習報告2

今天是城市認知省外部分的開始,上午只是整理了下前些日子的資料,畫了些鋼筆畫練筆,除此之外並沒有多做什麼活動,下午把行李收拾了一下,爲晚上的出行做準備。

在進入大學之前我幾乎沒有旅行的經歷,從小到大也沒出過省區,所以對着旅行也有不小的期待,大一的時候去過一次美術寫生,但那次是在鄉村裏面,和這一次的城市認知有些不同。前者大多是自然美景,而後者則是在城市中認識建築及城市的規劃。

揹着自己大大的揹包,我與同學們一起乘上了開往火車站的大巴,火車站有着不小的一段路程,在火車上還要度過16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有很長的時間供我們思考這次旅行,不過,對於城市規劃知識的匱乏認知讓我產生一些迷茫:到了地方到我們該注意些什麼?有什麼地方需要注意?

夜晚,火車夾帶着懵懂無知的青年們衝入那濃厚的黑暗中??

20xx年12月21日星期六天氣:陰

下午四點左右火車抵達成都。幾乎一整天都花在了火車上,晚上也不可能很有活力地出去蹦躂的,畢竟要收拾整理下行李,火車旅途的疲勞也必須以休息來解除。

火車上是熟悉的從北方到南方的變化,從平原變得多山。所以火車便要不停地鑽隧道,因而在後半途中,大多數時間耳朵會感到不舒服,手機也是頻頻沒有信號。沿途的景色變化在冬天裏十分明顯。落葉闊葉林到常綠闊葉林,由光丫丫的枝幹變爲深色的綠葉,恍惚間有一種由冬入夏的錯覺。沿途的建築物也可以看出一些地方氣候的特點:屋頂的斜度,房屋的樣式。當然也會有一些地方的特色建築,不過現在我還說不太具體,這是日後需要精進的地方。

這次的火車旅途和平日的有一些區別,以往坐車周圍很多都是不認識的人,因而心裏總是略有些警惕,防人之心不可無。而這次周圍幾乎都是眼熟的同學,因而心裏放得比較開,火車上一路與同學談笑,時間倒也不十分難過。只不過夜裏的休息就有一些影響了,只得暫時湊合一下,到地方了再好好休息。

到旅館後,整理了一下東西我們幾個人商量着到周圍逛逛,也順便吃個晚飯。這裏離火車站比較近,據說龍蛇混雜,所以我們也沒準備逛太遠。不過這幾個男同學一起倒也沒什麼需要擔心的!

在周圍的幾條街走了走,同學們是吃貨,不久滿眼便只有食物了。貴州的同學做了個半東道主,給我們介紹成都的火鍋。麻辣,是四川的地方特色。然而卻是我們東南沿海地區的弱項,因此一頓火鍋後被辣得半張臉都發麻。猛然吸口氣都會被辣氣所嗆到。

回到房間後,開啟電腦上了下網時間便不早了,洗了個澡,帶着疲倦,狹着空調的`熱氣,我,慢慢的進入夢鄉??臨睡前,我腦海中閃過對明日旅遊的期待,成都,會是什麼樣子!

20xx年12月22日星期日天氣:陰,小雨

驟然變暖的溫度,加上空調無微不至的“照料”,我的生物鐘被徹底打亂,要不是同學來敲門叫醒了我,我必然會睡過頭。似乎是個不怎樣的開頭!9點多,我們一行人坐上去往目的地的大巴,拉開了這次城市認知的序幕。

今天的第一站是成都的寬窄巷,下車時看着頗有古風的街道頓時有了感覺。寬窄巷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築格局的最後遺產,也是北方衚衕文化和建築格局在南方的“孤本”。以上一句話是我買的地圖上對寬窄巷子的介紹。確實,到這裏巷子的風格然後聯想到印象中的老北京。然而南方的柔和配上了北方的巷子使它產生了一種獨特的味道。

寬窄巷中不只是寬巷子和窄巷子兩條巷子,還有一條井巷子,井巷子中的牆壁上有着一些壁畫,記錄下了歷史留下的痕跡,巷子中還有着一些小吃攤子。眼中映着老成都的影子,小吃的香味似乎讓我們觸摸到了老成都中的休閒生活。

寬窄巷中有一些化妝成銅人模樣的“相倌”,初到時,走馬觀花目不暇接的看着巷子兩旁的景色,我們自然而然的把他們當成是這景色的一部分。在這裏我不得不稱讚一下他們的站功,不動時宛如銅像,當人羣經過時,忽然間發聲行動,驚擾了一個個遊者。

下午去的地方是錦裏,它是成都首座以傳統川西古鎮爲建築風格的旅遊休閒街。旁邊坐落着武侯祠,所以在這裏見到了許多三國題材的東西。

在步行休閒街的一天讓我們應接不暇的同時,晃花了我們的意識,到結束時,我只記得風景和小吃,說認識的話,只是認識了一些景點的知識吧!

20xx年12月23日星期一天氣:陰

帶有霧氣的成都朦朦朧朧,像籠罩了一層紗衣。

今天去的的地方是天府廣場和銀石廣場兩個地方,兩條繁華的商業街,這裏與昨日的原生態休閒小街不一樣,這裏沒有一絲古老氣息,高樓林立,完全一派現代風格。

我們的首站是天府廣場,我在聽聞這個名字時候的第一個反應時,讓我想起以前學習過的一篇文章,我不解的問同學這裏的天府是來源於“天府之國”的稱呼吧?後來我搜了一下資料,證實了這個由來:秦太守李冰在此建成了舉世聞名、萬代受益的都江堰,使成都“水旱從人,不知飢謹”,從此被譽爲“天府之國”。天府廣場的面積不小,初到時,我以爲這裏單純的是一個廣場,不過誰知這裏暗含乾坤。廣場地下是一個大型的購物廣場,而且地鐵像蛛網一般把周圍聯繫成一個整體,使得周圍地區的交通便利了很多。

廣場周圍有科技館和藝術館,不過可惜,今天並沒有什麼活動。老師讓我們多多留意城市的分區,周圍建築的分佈朝向等,然而身處城市中確實對準確的認識這些部分遊者一些難度,畢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下午的銀石廣場之旅倒是碰上了一個“LOL”的盛事,OMG團隊的見面會,不過那時候我們一行人正在地下逛着,錯過了。但我也不是“LOL”的遊戲者,倒是也沒什麼遺憾。

在城市裏呆的一天,鋼筋混凝土的森林,地下是錯綜的道路網,就像原始深林的現代翻版一般。

成都實習報告3

成都,曾被《新週刊》雜誌譽爲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的“中國第四城”。作爲悠久的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在中國經濟文化中的地位可見一斑。現又正值中國入世,深化西部大開發的雙重歷史機遇,如何招商引資,打造城市競爭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做好西部城市的表率。稅收作爲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無疑在其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因此爲了加深對稅收政策的領悟,瞭解稅務機關——稅務代理機構——企業三者之間的關係,我來到了成都錦瑞稅務師事務所,進行了爲期一個月(7月——8月)的掛職實習。

一、實習單位簡介

成都錦瑞稅務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是經四川省國家稅務局和四川省地方稅務局註冊稅務師事務管理中心批准成立,爲企業提供稅務代理,稅務諮詢和稅務策劃等方面服務的稅務中介服務機構。公司主要分爲兩個部門:綜合部與代理部,此次實習我主要在代理部工作。

二、實習成果

代理部主要業務是爲企業做稅務代理,其中主要包括:

1、稅務登記;

2、稅款計算和納稅審覈;

3、申報和繳納稅款並依法退稅;

4、申請減、免稅;

5、代理企業稅收復議,提供涉稅訴訟稅法依據;

6、製作涉稅文書。

一個月的實習期間我獲取了不少新知識也鞏固了許多老知識。

首先,剛進公司的幾天我就體會到了公司制度的嚴明,還有從事稅務工作的同事的敬業與熱情,他們具備專業素質,不懼日曬雨淋,對客戶體貼備至,只要客戶有要求,不管再辛苦同事們也馬上行動,最大限度爲客戶着想,例如:有一次我和同事到春熙賓館拿報表,結果客戶的稅控專用發票快用完了,需要馬上補充,並且由於稅控收款機的限制,必須當天下午之前買到,同事對這額外的工作並沒不悅,並承諾17點前一定送到。面對某些客戶的故意刁難,同事不僅不惱,而且笑面相對耐心的解開他們的疑惑。例如:成都市政府就安置殘疾人員下達了一號政令,這本一項是造福殘疾人同志的很好政策,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優越性。但是,當同事們把檔案和相關資料送達企業手中時,企業卻認爲,是政府有意藉此增加他們的稅賦,十分不理解,同事們面對企業的刁難,並不是一問三不知,也不是有意推卸,而是耐心的向企業解釋,對企業做工作,使很多企業最終明白了政府的用心良苦。

其次,納稅的申報期決定了代理部業務期的特點。每月的1號到10號是企業納稅申報期,因此這段時間的代理部的業務也是最繁忙的,此後的一段時期,時間就相對寬鬆些,同事們就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爲自己“充電”,在所訂的資料中,我能學到很多知識,尤其是《成都稅務公報》這份雜誌是由成都市地方稅務局主辦的,其中,“在稅法公告”欄中,我能瞭解到最新的稅務政策,例如,《成都市地方稅務局關於開展落實下崗職工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檢查的通知》“依法治稅”欄中我能瞭解到不法企業爲了偷逃納稅所採用的各式花招,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恢恢法網,總是能將其一網打盡;“徵管天地”欄是我最喜歡的,它透過一些具體實例,來告訴我們一個稅種的徵管,並且對一些特例也有說明。比如,我對個人所得稅的徵管,原來就只知道工資,薪金所得,稅法規定以每月收入額除去費用800元后的餘額爲應納稅所得額,但是實際上考慮到不屬於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收入,不徵稅,要從個人所得稅扣除,爲便於計算,對不徵稅的項目從總的所得中扣除200元,加上稅法規定扣除標準800元,故在實際操作中按1000元/月的定額標準進行扣除,所以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月收入額—100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三、評價小結

在短短一月的實習時間中,我體會最深的莫不是稅收的廣泛性和複雜性,面對如此種種形形色色的大中小企業,諸多的稅種加各種優惠政策,對我們的稅務工作也提出了嚴峻的考驗,企業——稅務代理機構——稅務機關,三者之間如何溝通以致達成默契,並傳遞出準確而有效的資訊,我想尋求一種好的制度,把稅務工作化繁爲簡,並採用科學的管理,才能創造出質量和效率.稅控收款機的出現我想也是正是這種內在矛盾的產物,利用它稅務部門就可以方便地取得納稅產每月的銷售資料,並記錄在稅務部門的電腦中,供稅務部門實施徵收,統計,分析,稽查,爲稅務部門的徵管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準確和科學的第一手資料,同時它又能如實記錄每一筆收入,業主不必親自守在前臺,既減輕了業主的管理負擔,又擔負起在前臺監督經營的作用,幫助納稅人加強了企業管理,這樣也有效的避免了偷逃稅現象的發生.

這次實習是有益的,爲我以後踏入社會工作準備了很多良好的知識與經驗.

標籤:報告 成都 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