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成飛實習報告推薦

成飛實習報告

成飛實習報告推薦

——記成飛兩週行

4284班 維拉

如今早已不是大學生畢業不愁、國家包辦的年代了,在完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踏入工作崗位無疑是將自己至於競爭的不利地位。所以在徹底脫離學校的庇護之前,能試足社會,深入生產一線感受一下將來可能的工作環境,對我們當中大多數處於學習和工作過渡狀態的同學來說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我們身爲以“三航”爲主獻身國防的西工大學子,能到成飛進行參觀生產實習,實爲幸運。

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名“國營132廠”,是我國設計、研製和成批生產現代殲擊機的中國要基地。成飛本着“航空報國,富國民”的發展理念,爲國家防務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在這裏也有幸目睹了殲七、殲十、殲二十、梟龍等軍機以及一些民機的部分生產過程。

因爲牽扯到國家安全,成飛集團幾乎處處都有涉密資訊,所以我們到達成飛的第一課,也是我認爲最爲重要的一課就是保密意識的培養。西北工業大學作爲爲國防建設提供人才的重點高校之一,無論是在辦公樓還是教學樓都貼滿了增強保密意識的提示牌,在成飛也是如此。缺乏保密意識的人,哪怕不經意間泄露了一點點機密,就有可能被投機分子抓住並加以利用,從而對國家安全造成我們可能意想不到的威脅。在之後幾天的實習中,我們在廠區裏幾乎隨處都能看到製造大綱FO(Fabrication Order),它可以說是各個工段生產零件的依據,其中詳細標明瞭生產工段、材料牌號、工藝流程、所用設備等等完成一個零件生產所必需的參數。在我們實習過程中所能接觸到的東西中,FO可以說是最需要保密的了,在實習報告中我們可以寫下各工序的名稱,但具體的零件號、圖號以及圖紙中的詳細資訊都是隻能看看作罷,這也讓我體會到商業機密對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絕對重要性。

然而就在抄工序的過程當中,我發現雖然那些工序名稱我們都在課本中學到過,但是真正看到工人師傅們在幹活的時候,我依然無法將他們手頭的工作和FO中的步驟一一對號入座,還得請教師傅。這讓我覺得書本上的知識離應用其實還是有很大距離的,造成這種差距的根源就是實踐的缺乏。儘管有的工人師傅他們學歷不夠高,但是在廠裏乾的活多了、時間久了,他們懂的不見得比我們少。在看到一旁擺放的零件的時候,我也仔細觀察過其結構,然而很多細節我還是自己琢磨不透。比如在鈑金廠蒙皮工段我看到了某機型艙門蒙皮毛坯件內表面有很多形狀規則的淺凹坑,我就想:其一,這些凹坑是怎麼成形的?因爲零件本身只有幾毫米的厚度,這麼淺的深度用普通機牀銑是很難操作和控制的;其二,凹坑有何用途?和同學討論了一番後我們一起找了一個經驗老成的師傅請教,師傅就告訴我們這些凹坑是用化學銑銑出來的,透過化學反應去除很少一部分材料就很好控制了,關鍵是控制化學液濃度和浸潤時間。說到作用,師傅讓我們擡頭看了看房樑,說這跟房樑是一個道理,在加強艙門強度的同時又減輕了其重量。衆所周知飛機如果能在減重的同時又不影響其正常工作,那對

發動機的要求就會相應降低一些,這對飛機性能的提高是有很大影響的。恍然大悟的同時我不禁又想,其實這門的道理很簡單,只要稍加思考便能得出結論,可能是我還沒有適應“工人思維”或“工程師思維”吧,以至於有時候問出很弱智的問題。

我們班在兩週時間裏相繼參觀了鈑金廠、鉗焊廠和鑄鍛廠,我深深覺得即使學完了書本上的東西,跟實際的`生產實踐相比還是遠遠不夠的。比如,我們在材料成型原理和工藝課上只是比較籠統地學習了鑄造、塑性成型、焊接幾個大類,以及各種工藝方法下的幾個不很細的小類別。但在成飛,僅僅一個鈑金廠就是塑性成型裏負責很細化塑性加工的一個廠,即以鋁合金爲主要材料的薄板、型材的冷加工。它還分爲下料、型材、衝壓、液壓、蒙皮、落壓、熱處理、噴丸等多個工段,每個工段的材料形態、加工技術各不相同。例如我所在的蒙皮工段,就是以大型蒙皮拉伸成型、滾彎成型、超聲波校正、外形切割、鏡面蒙皮的拋光修復技術爲主,所用材料多爲流線型,對形狀及貼合度的要求高。工藝又分爲滾彎、軋壓、拉伸,其中拉伸的貼模度較好,但一個主要缺點就是在拉伸機上夾持部分會造成材料的浪費,且蒙皮越寬浪費越嚴重。隨着科技的發展涌現出了一批新的成型強化方法,如噴丸強化、高壓水切割等等,雖然我們因爲條件限制沒能親眼看到這些工藝流程,但是師傅的講解無疑也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原來在書本之外還有這麼精彩的世界。

在鑄鍛廠的參觀雖然最短,只有兩天的時間,但是師傅按照生產流程給我們講述精鑄工藝的經歷卻讓我最爲難忘,不僅是因爲師傅帶病給我們幾波人輪番講解的精神讓人感動,而且期間師傅還不時地提問,感覺親切和藹,也保證了我們在傾聽的過程中保持大腦高速運轉。在這當中讓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工人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零件缺陷及生產條件屢次改善工藝的過程。在精鑄的修模與組合間,我們瞭解到,原來的工藝是一個在直澆道上對稱分佈六個零件,澆注時每箱放置一組模具,即每箱最多可一次性生產6個零件。而經過工藝改善後,在一個直澆道上單側均布5個零件,澆注時每箱放置相對的兩組模具,這樣每箱就可以多鑄4個零件,大大提高了生產率。還有,在蠟模上零件形狀原有的直角部分添加一小塊蠟,澆注後再加工掉,如此可防止直角處應力集中產生開裂。除了這些,在生產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正是驗證了認識來源於實踐,又指導着實踐的哲學道理。同時告誡我們在工作中只是一味動手,是很難有所創新和突破的,動手的同時又動腦纔是工作的真理。

在成飛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工人師傅這個羣體,他們大多踏實敬業、富有經驗,給我們的實習提供了很大幫助。有一個師傅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是中巴合作梟龍戰機項目中負責帶巴基斯坦徒弟的師傅之一,我在實習中給他們當了一段時間的翻譯。很難想象在這之前的幾個月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完全是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完成的,但是就是僅僅靠着打手勢、寫寫畫畫這樣的方式,老巴們的筆記本上也記得滿滿當當。趁着我提供免費的翻譯之機,老巴們迫不及待地拿出筆記本,把以前沒學明白的地方一股腦全拿出來答疑了(好傢伙,這要是沒翻譯,難道他們就打算這樣回國造飛機?)。這位師

傅倒是很淡定,對他們提出的問題一一作答,連飛機上哪個部位用具體哪種材料,型號什麼的都記得一清二楚,連手冊都不用翻。師傅說幹得多了,這些東西早就印到腦子裏了。這就是所謂“行行出狀元”吧。說到狀元,我還了解到各個分廠還透過舉行各種“比武大賽”來提高員工技能,具體形式就是不用機器,全程靠手工進行零件的加工,評出各項狀元進行宣傳和作爲學習榜樣。這種方式擺脫了工人在流水線上進行較爲單一工作的枯燥和無聊,既有競爭性和趣味性,也在比賽中讓工人們互相切磋,自我改進,也提高了生產效率,可謂一舉多得。這也成爲管理學在實際企業運作中的一個不錯的例子。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內,我們住在成飛技校宿舍,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這些都是在學校裏無法感受到的,在學校裏也許有老師分配說今天做些什麼,明天做些什麼,但在這裏,不會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知道自己的目的,而且主動地去做。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着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記得有人曾經說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裏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儘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着學生的身份。接觸那些剛剛畢業的學長學姐,他們總是說要好好珍惜在學校的時間。在這次實踐中,我感受很深的一點是,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

標籤:實習 報告 成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