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漆藝及中國古建築的文化研究論文

論文1.49W

摘要:在建築上髹漆不僅起到防水、防潮的實用目的,還可用於表明身份的貴賤尊卑。大漆不僅可以作爲黏合劑在建築中使用,還出現了世界建築史上罕見的漆瓦。“雕樑畫棟”既是中國古典建築裝飾的法則,也是辨明等級的禮制。“朱門酒肉臭”中的“朱門”,指的正是權貴人家的朱漆大門。

漆藝及中國古建築的文化研究論文

關鍵詞:大漆;漆藝;古代建築;木結構;髹漆

以木結構爲核心的建築體系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主流,代表着中國傳統建築的最高成就。木結構建築雖然具有極好的穩定性,但木質結構的防潮、防蟲、防腐蝕性較弱,大漆具有的防腐、防潮特性恰好彌補了木材的缺陷,又可以增強觀感,所以髹繪成爲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爲木料不能經久的原始緣故,中國建築又發生了色彩的特徵。塗漆在木料的結構上爲的一是儲存木質抵制風日雨水,二是可牢結各處接合關節,三是加增色彩的特徵,這又是兼收美觀實際上的`好處,不能單以色彩作奇特繁華之表現。”

1如膠似漆與漆瓦

大漆具有黏性,可以作爲黏合劑使用,而人類對漆的認識應該是從其黏性開始的。王世襄在《中國古代漆器》一書認爲:“在人類物質文明發展史上,天然漆的利用,最初應該是用於生產工具的粘連、加固,然後才發展到漆制日用品和工藝品。”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發現大漆具有高度的黏合性,用漆液髹整的木器,不僅能防滲漏,還便於儲存與清洗。到西漢初期,人們已普遍認識到了佇與漆相結合的牢固性,《漢書張釋之傳》記載,漢文帝視察自己的陵寢霸陵時說:“嗟乎!以北山石爲槨,用佇絮?漆其間,豈可動哉!用佇絮斬陳滓。”這說明佇與漆結合是非常牢固的,同時也說明在建築中也普遍利用漆的黏性來牢結各處接合關節。到了秦漢,漆的產量大增,秦二世胡亥曾計劃將咸陽城的滿城城牆塗上大漆,漆產量之大就可想而知了。漢代建築上的髹漆則從另一側面反映了漢代漆藝的鼎盛。據漢代的文獻記載,富貴人家住宅的壁、柱、丹墀、殿門、門戶等皆髹漆彩繪。《漢武故事》中還提到了一種罕見的漆瓦:“漢武帝起神明殿,砌以文石,用布爲瓦,而淳漆其外,四門皆如之。”漢代神明殿的瓦,是以夾紵爲胎並用漆反覆塗刷表面而成的漆瓦。到魏晉時期,後趙武帝石虎“於襄國起太武殿……皆漆瓦、金鐺、銀楹、金柱、珠簾、玉壁,窮極枝巧”。全殿飾以漆瓦、金鐺、銀楹、金柱、珠簾、玉壁,極盡華麗之能事。這裏的漆瓦也應該就是延續漢武帝時期所使用的淳漆布瓦。唐武則天時,在洛陽的乾元殿舊址上建造的明堂用到的漆瓦應該也是沿用了漢武帝的舊制,先以木瓦爲襯,再覆夾紵漆瓦。據《舊唐書武后本紀》記載:“上層法二十四氣,亦爲圓蓋,以木爲瓦,夾紵漆之……”上層爲圓頂亭子,上立高一丈的塗金鐵鳳,屋頂鋪木胎夾紵漆瓦。

2丹楹與畫棟

古代建築講究裝飾美,大漆的光澤使古代中國建築文化獨具魅力。“雕樑畫棟”既是中國古典建築裝飾的法則,也是辨明等級的禮制。商代建築裝飾已經十分發達,一般是於牆面上塗刷彩繪,於木結構上施加漆飾。據《禮記》記載,周代依據等級制度對建築色彩做過詳細的規定,如針對柱子:“楹,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士黃。”《國語楚語》記載“彤樓爲美”,[2]即髹丹漆之樓,這裏的“彤樓”反映了我國古代在建築上採用丹漆髹繪的悠久歷史,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將建築彩繪作爲奢華生活的標誌。《左傳莊公二十三年》曰:“秋,丹桓公之楹。”此處“丹楹”即用紅漆髹門前的柱子。又曰:“春,刻其桷,皆非禮也。”這裏“刻桷”即在椽子上刻畫。“丹楹刻桷”說明春秋時期建築彩繪刻畫的裝飾形式已經開始。官式木構建築自漢起以紅色爲基調,皇宮門戶皆朱漆,皇宮、皇家園林、皇家寺廟的門窗、殿柱皆用朱漆裝飾。據漢代衛宏《漢舊儀》,丞相“聽事閣曰黃閣,不敢洞開朱門,以別於人主,故以黃塗之,謂之黃閣”。官署不漆硃紅,以區別於天子。《後漢書應劭》曰:“尚書郎奏事明光殿省中,皆胡粉塗壁,其邊以丹漆也。”[3]這些史料說明建築髹繪在漢代已經非常盛行。唐宋時,洛陽貴族之家也用朱漆裝飾房屋。“朱門酒肉臭”中的“朱門”便指的是權貴人家的朱漆大門。李賡《東都賦》說:“上陽別宮,丹粉多狀,鴦瓦鱗翠,虹樑疊狀。”從詩賦的描寫中,我們可以想象唐代洛陽上陽宮裏那些有琉璃瓦和紅油漆殿柱的建築的高大宏麗。宋代髹漆技藝比較成熟,宮廷殿堂建造更加講究。《東京夢華錄》描述:“大內政門宣德樓列五門,門皆金釘朱漆。”這裏所說的“金釘”,即門上的乳釘。中國古建築大門上的門釘,是加固實用功能與裝飾美化功能相結合的典範,實際使用的門釘,既有銅貼金,也有木髹漆,明清天安門朱漆大門的門釘就是木質髹黃漆,端門門釘則是銅質髹金漆。北宋末年,宋徽宗曾對西京洛陽皇宮進行過一次大修,要求用骨灰打粉底髹漆裝飾宮殿。《宋史》記載,這次創修大內,“合屋數千間,盡以真漆爲飾,工役甚大,爲費不貲”。髹漆之時,“須骨灰爲地”。元代的都城元大都的宮殿建築更是富麗堂皇,宮城內宮門全是金鋪、朱戶、丹楹、藻繪、彤壁,且以琉璃瓦飾檐脊。明清時期,油漆和彩畫出現了明確分工,官式做法已有“油作”與“畫作”之分,凡用於保護構件的油灰地仗、油皮及相關的塗料刷飾被統稱爲“油飾”,而用於裝飾建築的各種繪畫、圖案線條、色彩被統稱爲“彩畫”。故宮所有的柱子採用麻棕纏裹,在麻棕上面覆蓋着厚厚的油漆,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爲了美觀,更重要的是對木質柱子起到防潮的功能。

3結語

在木構件表面塗刷油飾色彩以利防腐並裝飾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傳統做法。中國古建築多是木質結構,由於木料不能經久,所以中國古建築很早就採用在木材上塗漆和桐油的辦法,以保護木質和加固木構件使用榫卯結合的關接,同時也達到實用、堅固與美觀的作用。後來由於封建統治階級追求豪華奢侈的享受,在建築上“雕樑畫棟”蔚然成風,彩繪也成了古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林徽因.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J].中國營造學社彙刊,1932,3(1).

[2]…左丘明(春秋).國語[M].尚學鋒,夏德靠,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07:295.

[3]…孫星衍(清),等.漢官六種[M].周天遊,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