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校園環保論文

論文3.26W

導讀: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爲論文。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關於校園環保的論文範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校園環保論文

校園環保論文

一 當今地球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馬斯洛的心理需求論告訴我們,人類的需求是分層次的,從最低級生存需求到最進階的自我價值實現需求,都需要與外界事物進行關聯,因此,當人類一方面享受着自己創造的文明成果時,另一方面又不斷地品嚐着自己親手釀造的苦果:毫無無節制地濫用自然資源,破壞着生態平衡。

人們因生產生活的需要對水、大氣和土壤等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污染及破壞,導致可供利用的稀有物質資源越來越少,居住、飲食及生命健康已受到嚴重威脅,地球生物每年也有數千種消失……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目前世界上25%的疾病與死亡是因環境問題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萬人中的3/4是因環境惡化所致,其中兒童是最大的受害者。事實上,片面追求物質財富所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不單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的問題,而是一個需要全人類共同面對,共同解決的重大問題。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國家,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與經濟快速發展同時出現的還有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2004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所王君英教授在《中國教育報》中從宏觀環境角度出發,引用大量實地數據,分析了目前我國環境面臨的11個方面問題。

即水資源匱乏、水污染嚴重、用水嚴重浪費;大氣污染嚴重;耕地數量日益減少且土地沙化、土壤酸化鹽漬化嚴重;溼地減少且生態功能退化;森林與草地的數量和質量都在下降,水土流失嚴重;海洋污染加劇,海洋環境不容樂觀;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物種減少;自然災害頻繁;農業、農村面塬污染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突出等等。

面對如此艱鉅的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衡問題,我國政府也充分認識到環境污染問題潛在的巨大危害,在十六大、十七大中多次提及環境保護問題,號召全民進行節能減排,樹立環保意識,倡導低碳生活,建設節約型社會等。

當代大學生是未來國家經濟建設的生力軍,肩負着民族振興的歷史重任。面對長期艱鉅的改善生態環境的任務,大學生應當首先樹立先進的環保意識,從而帶動整個社會進行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和諧。

二 對大學生進行環保意識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加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教育有利於提高大學生基本素質。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是高校辦學的重點環節,而環保意識教育則是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及道德素養的重要手段。一個高素質的人應該具備較高的環境意識,有爲保護環境而不斷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身相互關係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21世紀環境意識將成爲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誌,環境意識也將成爲21世紀人類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培養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正是新世紀發展的客觀要求。

其次,加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教育有利於實現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國“十一五”期間國家所提出的新課題。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除了要透過制定完備的環境保護法規,組建高素質的環境執法隊伍,更重要的是要倡導人民大衆轉變思想,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大學生只有在內心深處樹立了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信念才能擔負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社會的重任,才能實現我國乃至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最後,加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教育有利於促進思想道德教育。透過環保意識教育,能使學生認識到環保問題是關係地球和人類未來的嚴重問題,樹立全球意識和全球觀念,認識到人的價值是爲人類生存做出貢獻,爲全人類的根本利益而奮鬥;能使學生學會自覺地關注身邊的環境,關愛我們共同的家園,培養大學生的憂患意識,激發他們樹立對自己、對國家、對世界和的責任意識;還能夠培養學生對日常行爲規範的自律意識,培養珍視和平及集體主義等美德。

三 大學生環保意識現狀分析

1.大學生環保知識較爲欠缺

目前,高校教育主要集中在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教育方面,涉及環境保護相關的課程開設的較爲侷限,根據上海師範大學教師陳源所做的調查現實,很多同學對廢棄物資源化知識、廢棄物無害化知識瞭解極少,既說不清其中化學機理的原委,也不明瞭掌握環保知識的重要意義。

2.大學生主動性不強

由於環境保護問題提出時間不長,很多學生對環保知識以及環境問題的'危害後果知之甚少,加之學校教育方面的欠缺,致使部分大學生的環境保護主動參與意識不強。具體表現在:對廢棄物減量化的意識、對廢棄物分類的意識、節能減排意識、環保活動參與意識等方面。

3.大學生環保活動載體不多

目前,高校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及環境知識普及的主要渠道是授課、講座、社團活動以及媒體宣傳等,從實際狀況來看,高校的環保活動載體不夠豐富,除缺乏必要的環境相關課程缺乏設定之外,環保類學生社團的建設也沒有得到充分的支援,致使學生環保活動多以宣傳知識爲主,很難深入到實踐動手環節,致使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缺乏興趣,進而影響環保意識地培養。

四 提高大學生環保意識的對策

1.加強環保理論知識的普及

首先,高校作爲培養教育大學生的主陣地,應當從教育角度入手積極普及大學生環保知識。高校在進行專業培養計劃制定時,要重視大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對於非環境專業的學生要設立1~2門環境方面的必選選修課,如《環境學》、《生態學》等。

同時還要開設一定數量的公共選修課,如《環境監測學》、《普通生物學》等,藉此對大學生進行必要點環保知識普及,讓大學生對環境問題有充分的認識,並對環境保護的基本條件和方式方法有一定地瞭解。

2.加強校園環保科技文化活動建設

校園環保文化活動對於提高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態度,環境觀念的形成有着積極、可持續的影響。在重視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環境知識普及及環保意識教育的同時,還要加強非教學方式的其他教育手段的開拓。

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無煙日、世界水日、世界糧食日等有關環境的紀念日和紀念主題進行環境科學知識的宣傳;邀請環保專家學者到學校講解環保的政策法規、現狀和麪臨的問題、解決的途徑等;

其次,高校還可以與所在社區地方政府開展“環境共建”等大型活動,充分組織大學生與社會環保組織共同開展環境保護活動,如與社會環保團體同步進行“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等;

再次,高校要充分發揮大學生創新能力強的特點,在大學生當中廣泛開展環保知識、技能、設計等競賽,如大連大學所開展的“節能減排設計大賽”、“宿舍省電比賽”、“環保創意大賽”等比賽,以此激發大學生對於環境保護的熱情,進而增強環保意識。

3.加強高校內部環保社團建設

高校環保活動主要由校內環保社團發起,並組織開展,如今高校環保社團已成爲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近年來,我國各類高校基本都成立了自己的環境保護社團。

他們透過開展各種各樣的環保活動來宣傳和保護環境,這對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高校環保社團大部分都是自發組織缺乏專業指導、經費、物質等方面的支援,所以大多自生自滅。其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和貢獻並不明顯。

所以,高校應當重視環保社團的建設,加大經費及指導力度,開展的活動要突出“小、巧、精、智”,並且具有可操作性強、容易成功和見效的特點。如製作高校環保網站,在宿舍設定電池及固體廢棄物回收點,設定固定環保知識宣傳欄,組織大學生騎自行車外出宣傳環保知識等。

總之,環境保護是全人類的責任與使命,大學生作爲未來祖國建設的生力軍和高學歷人才羣體,應當也非常有必要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爲自然及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盡到一份力量。同時大學生還應當在提高自己環保意識的同時,透過努力帶動整個社會羣體來關注環保事業,開展環保活動,最終將環境保護落到實處,形成人人關愛環境、人人節能減排的良好環保氛圍。

標籤:論文 校園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