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問題意識撬開數學大門的鑰匙論文

論文1.64W

本文從四個方面開展闡述:激發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問題意識;構建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創設教學氛圍,加強學生問題意識;利用教學探究,深入學生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撬開數學大門的鑰匙論文

一、 激發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問題意識

兩千多年前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興趣是他們參與教學最直接的動力,所以在引導學生善於提問、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當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學“比長短”這一課上,我隨堂帶了一個小袋子,裏面有幾支五顏六色的鉛筆,還有尺子、橡皮擦等,我引導學生們結合我給出的問題交流。我先提了一個問題:“請問我要怎樣知道這個袋子裏的文具有多長呢?”學生們紛紛討論,形成了一個比較一致的答案——用尺子量一下就可以了。隨後我指名一位學生上講臺進行測量,測量之後,我拿出一個盒子,很明顯橡皮擦可以裝進盒子,尺子、鉛筆卻不能裝進盒子。於是有學生提高嗓子喊道:“老師,長的放不進去,短的纔可以放進去!”又有小朋友踊躍提問:“那多短才能放進去啊?”“要用尺子量一下尺寸,比一下盒子,邊短的可以放進去,長了就放不進去!”“在這麼多學習用品中,誰長誰短呢?”……透過我拋磚引玉,同學們紛紛提出問題並探討解決問題。討論過後,教學的內容水落石出,此時我將課本的知識點傳遞給學生,並且對他們的.主動提問做了一個總結:“同學們,你們剛纔的提問和回答都很棒。我們平時經常會聽說過‘寸有所長尺有所短’,這句話的意思是萬事萬物之間都有着差異,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就是學會比較長短……”

二、 構建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情境教學法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所謂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創設、引入形象的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場景,以便學生理解教材,對教學內容有一定態度體驗的教學方法。問題情境教學法是爲學生構建、創設一個問題情境,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的時候,我將一個四條邊靈活的長方形呈現出來,拉一下就變成平行四邊形後,我要求學生用之前學過的知識來求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的學生就提出疑問:“老師,圖形不一樣,也能用以往的知識來計算嗎?”我微笑地回答學生:“數學學科的魅力就在這裏,不侷限於一種思路,可以用多種方法去解答、求解。”

三、 創設教學氛圍,加強學生問題意識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爲學生營建、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當前加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對於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等方面都有着積極的價值和意義,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爲學生營建寬鬆、和諧、向上的課堂教學氛圍。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學習是一個能動建構的過程。在皮亞傑看來,知識既不是客觀存在的,也不是主觀的,而是主體不斷透過與環境的交互獲得的結果,因此學習過程就是從對刺激的感受開始,經過同化、順應和平衡的認知發展過程,最終構建新的認知圖式。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強調,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發現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他提倡學生使用發現學習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究者,教師不應該提供現成的知識,而是應該提供發現學習的情境,在已有認知結構和新情境之間產生一定距離時,學生可以採用問題解決的策略,達到構建新認知結構的結果。

我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透過劃分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在參與課堂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相互提問、合作解題。

四、 利用教學探究,深入學生問題意識

我們教學最人性的方式是什麼?我想就是探究教學模式。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探究教學有助於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知其一併探究其二,而不是像以往傳統的學習模式一樣,對知識點的學習僅僅是淺嘗輒止。透過問題意識的滲透,有助於引導學生探究知識點內涵。

在小數加減法豎式計算中,我發現學生的錯誤率都是由於計算時不認真、不細心導致的。學生小組開展合作過程中,也提到了如何提高計算正確率。我引導學生共同總結:數位對齊,從低位加起,滿十進一……結果中點上小數點,計算的結果要化簡。總結完後,我趁熱打鐵,與學生一起進行訓練:9.28+1.348.57+3.348.9+4.3512+8.56,學生對這些計算模式可謂是胸有成竹,“小數點要對齊,從右邊算起,得數末尾有0的,一般把0去掉……”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問題情境教學法的滲透和實施,對於我們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來說具有非同一般的價值和意義。長期以來,我們在傳統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多少讓教學課堂多了些被動的元素,而透過問題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掌握主動權,才能真正實踐“以生爲本”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