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文言文教學的金鑰匙論文

論文3.36W

中國古代文言文中包含了大量的、豐富的文化知識和思想財富,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起着傳承文明的作用。文言文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初中語文教材所選的文言文雖歷經演變,仍居進步意義,有助於促進學生知、情、意的全面發展。《新課標》目標要求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學生能夠閱讀淺易文言文,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而學習文言文對於初中生來說,誦讀、理解的難度較大,這也是制約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學生學習文言文缺乏興趣、情緒低落。作爲一線的語文教師深感文言文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而中考對古詩文知識點的考查涉及較多,迫於升學的壓力,爲應付考試,文言文的教學便成了字、詞、句的翻譯課和背誦課。在新課程的大背景下,教師作爲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教法,教給學法,創新文言文課堂教學模式,把學生從枯燥的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提升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找到文言文教學的突破口,讓其感悟古詩文的魅力。下面,筆者就從激發興趣、學法點撥、強化誦讀、重視積累和課外拓展延伸幾方面談談我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文言文教學的金鑰匙論文

一、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對學生而言,文言文的學習是枯燥乏味的,教師在教學時,應精心設計課堂模式,採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合理分配教學內容,讓學生透過聽故事、音樂,看豐富的圖畫或視頻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有身臨其境的感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理解文章內容,實現課堂教學目標,高效完成教學任務。

(一)故事引入,設疑激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文言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積累足夠的文言文知識。怎樣才能讓學生產生興趣呢?教學時可以把成語、典故、名言警句、歷史故事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世外桃源——《桃花源記》、取義成仁——《魚,我所欲也》、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記》等成語。又如學習《愚公移山》可以給學生講有關的故事,透過故事引入文章的情境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蒲松齡的《狼》,可以先給學生講幾則有關狼的寓言故事引入課堂;學習《出師表》、《隆中對》可以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引入或讓學生觀看電視劇《三顧茅廬》的選段,讓學生了解歷史,身臨其境。

(二)美文賞讀,媒體輔助

古文學習讀是良法,要讓學生入文,必須先有直觀的認識,教學時可藉助多媒體輔之以音樂,由教師示範朗讀,再讓學生配樂朗讀,讀出音樂美、節奏美。如教學《記承天寺夜遊》《陋室銘》《醉翁亭記》可以進行配樂朗讀,《小石潭記》可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讓學生入文、入境。

二、課前預習,感知理解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語文教學必須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學生如何預習?從哪些方面預習?這是學習文言文之前,教師必須要爲學生解決的問題。學生面對一篇生疏的文言文往往會因自己看不懂而懶得去讀、去預習思考,久而久之也就產生了依賴老師講解的惰性心理,這種被動學習的方法顯然要不得。針對學生課前預習的被動性,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留一些有新意的預習題目,讓他們主動去研讀課文,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方式。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點撥預習時應注意抓住哪些重點。首先了解文學常識和歷史故事,蒐集相關的背景資料,再對照註釋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遇到不解的字詞或問題,便做上記號,小組商議解決。在課堂上師生、生生透過積極的合作討論,解決各自在文章理解過程中解決不了的問題,獲得學習文言文的樂趣,找到小組合作的快樂,培養合作的意識。

三、教給學法,適時點撥

文言文的學習,離不開對文字的深入解讀,這就要求教師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培養學習文言文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就可以逐步分解學習內容,降低文言文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文言文學習必須過好“四關”,即朗讀關、翻譯關、分析關和練習關,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鞏固學習成果。

(一)讀

語文教材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透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解文意,可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一個人的語文能力,主要表現在語感上,而誦讀是加深文言文理解,培養學生語感素質、訓練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誦讀是千百年來人們從學習文言文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這當中,讀是關鍵。朱熹說:“學者觀書,務須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讀一字,不可少讀一字,不可多讀一字,不可倒讀一字,不可牽強硬記,只要多讀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這不僅強調了誦讀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過好朗讀關,要做到“四讀”,即初讀要能準確地正音、正形;復讀要能畫出疑難詞句,注意斷句,朗讀停頓;細讀力求讀出語氣、語調,體會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內容;誦讀應深化文章內容理解,鞏固學習效果,提升文言文學習的鑑賞能力。

在我國古代,讀書學文就非常注重熟讀與背誦。文言文與我們相隔年代較爲久遠,學生對於文言文的語言習慣很不熟悉,這就使學生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難。要指導學生學好文言文,必須指導學生真正地領悟課文內容,積累語文知識,而要進行語言積累,朗讀和背誦是十分有效的途徑。在朗讀和背誦中,學生還要深刻感受文章的形式美和語言美。而文章中的這種美唯有讀出來纔會有深切的感受。

(二)譯

文言文的翻譯主要有兩個要求:正確、通順。正確是指內容而言,要如實表達本意,不曲解、不缺漏、不濫增;通順,是指表達而言,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具體翻譯古文時,詞不離句

,句不離篇,直譯爲主,意譯爲輔。翻譯不可牽強,應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掌握特殊句式,文言實詞、虛詞要翻譯準確。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句的準確把握。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一詞理解爲“身份卑微,見識淺陋”。《桃花源記》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翻譯時要抓住“悉”和“外人”的理解。

(三)析

在瞭解文學常識和背景資料後,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不可停留在朗讀翻譯和字詞的鞏固識記上。分析文章要注重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和理解。如《隆中對》中諸葛亮是如何分析天下形勢的?他是怎樣一步步透過說理提出策略的?爲劉備策劃的戰略方針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出師表》中諸葛亮是如何分析當前天下形勢的?其目的是什麼?諸葛亮向劉禪提出哪些建議,主要陳說的是哪一條,爲什麼?《桃花源記》一文寄予了作者怎樣的政治理想?

(四)練

學習文言文須注重課內的鞏固,教師要有側重的設計一些練習題,做到“溫故而知新”。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考查側重文學常識、字音、字形、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重點句子翻譯、文章理解等,細化知識點,做到當堂鞏固,並適時點撥重難點。如《愛蓮說》中“說”是一種什麼文體?《小石潭記》一文中作者感到的是樂還是憂傷?爲什麼呢?又如《桃花源記》一文在練習時,除了對字詞文的註釋理解鞏固外,還應特別提醒學生對“妻子”“絕境”“無論”等古今異義詞的準確理解。

四、重視積累和課外延伸

文言文教學一大難點在於,除了課堂之外,幾乎沒有任何文言語言環境,只是爲了成績一味追求課內知識點的強化。所以說要切實提高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還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文言文學習方法、感受文言文的學習趣味和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給學生適當引薦一些短小淺顯的文言短文或故事,讓學生自主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可以自由組合形成文言文閱讀學習小組,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在關鍵的地方老師給以點撥,解決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的疑難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收穫的喜悅,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潛移默化之中提升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學習有法而教無定法,文言文教學應因學生學情和執教老師而異,在具體教學中,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法?作爲教師還應多思考,多探索,多總結,努力尋找切合新課程要求的文言文教學模式,實現課堂教學的輕負高效,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與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