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議審計學獨立性的高校大學生論文

論文1.47W

審計是對資料作出證據蒐集及分析,以評估企業財務狀況,然後就資料及一般公認準則之間的相關程度作出結論及報告。議審計學獨立性的高校大學生論文,我們來看看。

議審計學獨立性的高校大學生論文

[論文摘要]

獨立性是審計的靈魂,執業過程中審計師的超然獨立是審計師獲得社會公信的基礎,也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得以保障的前提之一。正是由於審計獨立性的重要性,對獨立性進行各種形式的干擾也就應運而生。從強調審計師獨立性的重要性入手,從主客關方面強調審計師獨立性的保障條件,希望能對審計實務具有一定意義的理論指導作用。

[論文關鍵詞] 審計獨立性措施

當前經濟持續繁榮,許多企業的盈利大幅上升,股市火爆,越來越多的民衆投資於股票市場。然而在此時,我們很容易忘記:投資者之所以將錢放入市場,是因爲他們對市場的質量與完善具有起碼的信任。這種信任不僅是市場的動力,也是市場的基礎。要維持這份信任,強大、透明、可信的財務報告系統顯得異常重要。而審計是保證財務報告真實可信的最後一道關卡。

我們在關注上市企業的財務報告時,我們會注重企業每一次重大消息的披露。會思考在這些背後所反映的企業業績和管理層的意圖。

而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種慣於用短期預測看問題的現象卻未引起我們足夠的關注。並且這種現象還在不斷上升。

注重短期結果所導致的後果是:大家都去挑戰合理行爲的邊界時,打擦邊球。目前,對很多審計師的評判是依據他做了多少非審計業務來,而不是依據他們是否能很好地進行審計。所有的這些都使得審計的獨立性受到嚴峻的考驗。

一、獨立性對審計的意義

獨立性就是註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或其他鑑定業務, 應當保持形式上和實質上的獨立。形式上的獨立性,是指註冊會計師與被審查企業或個人沒有任何特殊的利益關係, 如不得擁有被審查企業股權或承擔其進階職務, 不能是企業的主要貸款人, 資產受託人或與管理當局有親屬關係等等。否則, 就會影響註冊會計師公正的執行業務。實質上的獨立性也稱精神上的獨立或事實上的獨立, 是指註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或其他鑑證業務時, 應當不受個人或外界因素的約束、影響和干擾, 保持客觀且無私的精神態度。

因此, 註冊會計師應在實質上和形式上沒有任何被認爲有影響獨立、客觀、公正的利益。而所有這一切無非是希望透過審計的獨立來達到審計報告的可靠與真實,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從另一方面說,獨立性是審計師的一種心理狀態,它反映了公衆的信任與信心。

會計師能做到獨立執業還不夠,要使投資者對審計質量有信心,公衆必須相信會計師是有獨立性的。能夠表明審計師是爲股東的利益,而不是爲管理層的.利益而工作;表明審計師不能與所審計的企業有財務利益關聯,它還表明審計師的工作與其客戶的業務是分離的。這些就是60多年來建立了獨立性的基本原則。

二、審計業務的擴張威脅審計的獨立性

獨立性是審計業的靈魂,是審計工作有價值的基礎。而真實是投資者信心的生命線。現在,審計行業站在了歷史的風口浪尖。近年來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關著名的大會計師事務所大規模重組的報道。其目的是用企業的諮詢業務盈利,透過重新重視會計與審計,有可能促進公衆利益。然而,這些諮詢業務對審計的獨立性產生了重大影響。

審計行業,從它出現的那天起就在其商業抱負與對公衆利益的承諾間存在衝突。他既要維護自身的獨立性,又要保護自己的商業競爭力。由於全球化、經營形式的不斷擴張,會計師事務所也不斷轉變,內在壓力又使其向客戶提供一系列審計以外的業務。事實表明,審計業務已不再是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主業。在過去的這些年裏,顧問與其他管理諮詢業務以其超乎想象的速度佔據了總業務的一半左右。所以今天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以“多種類專業服務組織”的定位確認自己的國際形象,而不再是一般的會計師事務所了。他們除了提供傳統的會計、審計、稅務服務外,還拓展了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評估、兼併收購分析、網絡與數據庫設計、資產管理等業務。

當會計師事務所擴展業務時,諮詢與其他服務會縮小審計師與管理層的距離。獨立性至少在表面上看起來變得更加難以保證。當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客戶的財務數字進行評估、履行內部審計功能、保管客戶的賬冊時,獨立性的原則便會受到損害。而當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在處理企業的稅收或其他項時,收費與工作結果有關時,審計的獨立性便不復存在。

毋庸置疑,業務的擴大是市場擴張的結果。但當這種業務影響到審計的獨立性時便埋下了一種內在的衝突隱患。按獨立審計準則,會計師事務所是獨立於被審計單位,只對委託人負責的。但是一旦審計師涉足與審計毫不相關的多種服務項目,他們就必須爲管理層服務。在這種雙層角色中,本應捍衛數字真實性的審計師現在既要監管管理層,又要聽命於管理層。這種兩難的境地只能是顧此失彼。

也許一些人認爲形式是無所謂的,審計師應能提供任何一種服務,除非有事實證明一種業務或財務關係直接損害審計師的名譽。然而這種觀點忽視了審計師職責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審計師缺乏獨立性常常表明存在“灰色地帶”,而“灰色地帶”沒有清晰的答案,沒有明顯的是非界限。“站在客戶的立場看問題”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三、維護審計獨立性的措施

作爲會計師事務所,一直有着獨特的特權,那就是讓投資者相信:“我是站在你們一邊的。”現在我們會懷疑會計師是否能維護這一特權。當今,企業的利潤來源多樣化,使商業關係在廣度和深度上前所未有地複雜,我們應該有效地評價這種趨勢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一位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負責人曾表示,暫停本企業的諮詢業務是“明智之舉”。承認審計的重要性,關心審計的獨立性並採取具體舉措,表現了會計師事務所在維護審計的獨立性方面的立場和態度。那麼在這種複雜的兩難境地,怎麼樣才能維護審計的獨立性呢?筆者認爲,增強社會審計獨立性可採取以下措施:

第1.控制客戶管理當局的權力。

由於客戶管理當局負責選擇會計師事務所,決定註冊會計師的選聘、付費、續聘和更換,許多國家已在國家立法和職業道德準則中作出嚴格的規定。在我國,證監會規定上市企業解聘或者不再續聘會計師事務所,由股東大會作出決定,並在有關的報刊上予以披露,必要時說明更換原因,並在中國證監會和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備案,這種權利可以防止管理當局任意更換審計人,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審計人員的獨立性。

2.增強註冊會計師之間的職業團結。

這主要體現在註冊會計師前後任之間的聯繫上。後任註冊會計師接受聘約之前應主動與前任註冊會計師聯繫,這樣不僅體現了職業上相互尊重,有助於樹立同行之間和諧相處的良好職業形象,而且有助於瞭解與更換註冊會計師相關的原因背景,從而決定是否接受聘約。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於上市企業聘用、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繼任會計師事務所應向前任會計師事務所和企業瞭解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原因”。國外的審計準則則規定:如前任審計人員系因爲堅持原則而被解聘,則其他事務所不得受聘擔任該客戶的財務報表審計業務。我國現有的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中,並沒有對前後任註冊會計師之間的聯繫做出應有的行爲規範,這方面似有所欠缺。透過規範前後任之間的聯繫,可以增強註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

3.改進會計師事務所結構,發展大型會計師事務所。

大型會計師事務所資產雄厚,使其有更大的能力來抵制客戶施予的經濟壓力。而且,大會計師事務所擁有衆多的客戶,故某個客戶隨意更換會計師造成的損失,很可能小於會計師事務所沒有報告客戶舞弊行爲所導致的信譽損失和失去其它客戶的收入損失,使事務所有可能保持其獨立性。我國由於歷史原因,會計師事務所現狀是規模小、數量多。脫鉤改制以後,組織關係和人事關係上的獨立性得到加強。但應該看到,改制後,失去了掛靠單位的保護傘,在行業激烈競爭的壓力下,從財務來源看,事務所的獨立性很讓人懷疑。所以,改制過程中應考慮到這個問題。可以在自願的基礎上,進行合併改組,擴大事務所規模,以減少影響其獨立性的因素。

4.審計業務和管理諮詢業務應由不同的註冊會計師承擔。

職業內部業務分開,審計業務和管理諮詢業務應由不同的註冊會計師承擔。這種做法可以避免由於註冊會計師實施與委託人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相一致的管理諮詢業務而影響註冊會計師的獨立性。西方國家,大中型會計事務所一般在其內部,將審計部門和諮詢部門分開。在美國,則不允許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同時擔任一家企業的財務報表審計和管理諮詢業務。透過業務分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由於業務擴張而產生的對審計獨立性影響。

當一個企業在虛假的會計報表的掩蓋下轟然倒塌時,“會計師都在哪兒”這樣一句老調,曾在企業的大廳中,在股票市場的交易廳中大聲迴盪。只有當獨立性受到侵害時,我們才真正認識到對於追求經濟機會,獨立性是多麼地重要。

參考文獻

[1]要敬輝,《影響審計獨立性的因素分析》[J],經濟論壇,2004(2)

[2]張傑明,《審計獨立性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0(1)

[3]張琦,佘友華,何小紅《審計獨立性的制度選擇》[J],遼寧經濟,2004(7)

[4]包蘇昱,《審計獨立性面臨的挑戰》[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5(12)

[5]胡際蓮,《對重構我國會計師行業誠信問題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資訊,2005

[6]程小琴,《非審計服務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J],市場經濟研究,2002(5)

[7]鄧向華,《加強註冊會計師的審計獨立性》[J],事業財會,2002(5)

[8]楊洪,《論註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制度保障體系》[J]湖北社會科學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