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科學小論文作文彙編8篇

論文5.2K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麼,怎麼去寫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小論文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小論文作文彙編8篇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1

手上沾了油污,難以洗淨,有人就會想到用汽油來擦洗。因汽油是一種非常好的溶劑,非常容易溶解各種油類,對付手上這點油污自然不在話下,比用水洗省力多了。

我們手上的面板,都覆蓋着一層薄薄的油脂,它能起到滋潤與保護的作用。正是由於汽油非常容易溶解油類物質,用汽油擦洗手時,手上的油污沒有了,手上面板表面的那層油脂,也都被汽油溶解掉,一股腦地“洗”乾淨了。不僅如此,由於汽油的分子較小,它還會得寸進尺地鑽進面板,把面板表層細胞中的脂肪也“揪”出來,一齊帶走。因此經常用汽油擦洗手,手上的面板就會失去皮脂的保護,變的粗造,乾癟,有時還會乾裂,引起細菌感染。而且,汽油中還含有苯,甲苯等有機物,這些物質對人體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經常接觸汽油,不僅對面板有刺激作用,對人體健康也是十分有害的。

因此,如果手上沾了油污,可以先用紙將油污擦掉一些,然後用肥皂或洗潔精反覆洗幾遍,這也可將油污洗淨。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2

你家是不是有毛衣?我想,你一定說有的。現在的每家每戶都有毛衣,可是你是否觀察過毛衣呢?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毛衣上有許多的小圓球,由毛衣上的毛組成。這樣不僅妨礙美觀,還會讓你摸起來非常不舒服。如果處理不當,會損壞整個毛衣,反而更不好。這個時候就輪到毛球修剪器上場了。只見它開足馬 力,對着毛球一刮,就看見毛球全部都不翼而飛,毛衣乾乾淨淨。正在我對這個毛球修剪器讚歎不已時,突然升起一團疑雲,毛球修剪器到底是怎樣修剪的呢?

我正疑惑時,爸爸發話了,讓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我拿出說明書,仔細的研究了一下,便開始拆修剪器。我先把修理器的開關關閉,再把最外層的外刀網旋開,拔出來,然後再把最主要的圓刀拿出來,上面有着極其鋒利的刀片,再往下就看見了風葉,上面有着四塊豎起來的板,開啟開關就會飛快的轉動,在風葉的最下面,還有着一個巨大的缺口,毛球就是從這裏掉下去,掉進儲物倉,儲存在裏面。

原來,這個修剪器,由一個馬達轉動風葉,風葉連接着圓刀,風葉一高速轉動,圓刀也高速轉動。外面的外刀網隔開了衣服與圓刀,防止直接接觸衣物造成的破損。外刀網上有許多小孔,在接觸衣物時讓毛球伸進外刀網,被圓刀直接割斷。被割斷的毛球從圓刀的旁邊掉入下面的風葉上。風葉上的四塊豎起的板子在高速轉動的情況下,像打羽毛球一樣,把毛球“打”進儲物倉。在實驗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我一把外刀網旋下來,這個修理器就不再轉動。難道是沒有電了?那爲什麼剛纔還轉的這麼快?經過我多次試驗,發現風葉旁有一個按鈕,就像冰箱上的燈一樣,有個下壓按鈕。外刀網旋緊後,會把這個按鈕往下壓,壓到最底部時,保護功能就會關閉,修剪器就會正常工作。

原來一個毛球修剪器還有這麼大的學問啊!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3

日食是月球繞地球旋轉到太陽與地球中間時,太陽、月球、地球三個星球排成一條直線,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到地球的太陽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就會形成“日食”現象。

日食又分爲日全食,日環食與日偏食。日全食的發生是因爲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近的點上。

7月22日上午9時35分,在我國人口稠密的長江流域地區上空,將上演一場百年難遇的日全食。這將是我國可見日全食持續時間最長、可觀測人數最多、景色最爲壯觀的一次。

在上午8:30~10:30我與奧數班的同學們在操場上觀測着500年一遇的最爲壯觀的日全食,漸漸的,漸漸的,日全食來了,我立即取出日食觀測鏡對着太陽,只見在黑色的背影中有一輪火紅的太陽,然後象是天狗食月一樣的,太陽上方有一個個被牙齒咬的裂痕,1分鐘過去了,在看太陽正在一點點的消失,當月亮把太陽全部擋住的時候,天一下子就黑了,我就看到了鑽石環,漸漸的,天又亮了,我看到了最美麗的貝利珠……

啊,我可真幸運,看見了從來都沒見過的.日全食。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4

保護自己的眼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學生要保護眼睛不近視,主要是讀寫的姿勢要正確,眼睛與書之間要保持30釐米以上距離,不在強烈的太陽光下和太暗的光線下看書,也不要在走路、乘車時看書,不要躺着和趴着看書,讀寫時間也不要太長,我們學校就開展了讓孩子在室外有足夠的活動時間來保護我們的視力活動,另外還要堅持做好眼保建操,還要向窗外遠眺或看一些綠色植物。不要長時間觀看電視節目、操作電腦和玩電子的遊戲;現在人們工作、學習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電腦,就連我們小學生寫完作業後也要上網玩一會網絡小遊戲,但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要保持一個科學小論文300字 最適當的姿勢,眼睛與屏幕的距離應在40—50釐米,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這樣可以使頸部肌肉輕鬆,並使眼球暴露面積減小到最低,電腦室內光線要適宜,不可過亮或過暗,也可以透過設定屏幕色調、飽和度、亮度來保護眼睛。使用電腦的姿勢也很重要,最好使用可以調節高低的椅子,使操作者與電腦屏幕中心位置在同一水平線上,坐着時應有足夠的空間放雙腳,不要交叉雙腳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經常使用電腦的人容易患上“乾眼症”,就是我們用電腦時間長了,人會感到眼睛疲勞、視線模糊、眼睛乾燥或充血、畏光、酸脹甚至喪失眼睛的聚光能力。如是出現眼睛乾澀、發紅、有灼熱感或有異物感、眼皮沉重,看東西模糊,甚至出現眼球脹痛或頭痛,就需要到醫院看眼科醫生了。

我在網絡上看到電腦操作者在熒光屏前工作時間長,視網膜上的視紫紅質會被消耗掉,而視紫紅質主要由維生素A合成,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胡蘿蔔,、西紅柿、紅薯、菠菜、豌豆苗等,保護眼睛也可以從飲食上下功夫,多吃新鮮蔬菜對保護眼睛,防治眼疾,提高視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5

去年年底快過節時,媽媽給我買來了一個水仙花的球莖,我高興極了,我按媽媽說的把它放進了盆子裏,然後倒進乾淨的水,並在盆子裏放了幾顆小鵝卵石。

我每隔三四天換一次水,媽媽說春節就能開花,還說花特別香。過了幾天,水仙抽芽了,很像蔥苗。大概一個月後,碧綠的葉片中探出幾棵花苞。

春節快到了,那幾個花苞還是沒有開,它也許不知道我看花的心情是多麼迫切啊!春節過了,它不但沒開花,而且花苞枯萎了。媽媽告訴我,它已死了,再也救不活了。我傷心極了!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出它死亡的原因。於是,我去電腦上查找資料,原來,水仙花的生長要求有陽光,適宜溫爲12攝氏度——16攝氏度,如果水溫太低,那水仙花就只長葉子不開花,甚至死亡。那段時間,正值南方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雪,我們這裏的氣溫降至0攝氏度,一連十幾天的低溫,我沒有采取任何保溫措施來保護花苞,導致了水仙花的死亡。它就這樣因爲我的失誤,被凍死了,我後悔末及。

我明白了,養水仙花也需要學問呀!養水仙雖然不需任何花肥,只用清水即可。但是爲使水仙生長健壯,白天應拿到陽臺曬太陽。如果想推遲花期,可採取降低水溫的辦法,不可太低,10攝氏度爲宜。此外,如果節前10天看不到飽滿花苞,可採用給水加溫的方法催花,水溫以接近體溫爲宜。有了這次的失敗經驗,今年年底我肯定能養出清香四溢的“凌波仙子”。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6

上學期秋遊時,我們遊覽了青島海洋館,見到了各式各樣的魚類和一些海中生物的標本。其中,我對一種海中哺乳動物—抹香鯨有很大的興趣,於是我回家查了資料,對抹香鯨進行了更深的瞭解。

抹香鯨成體12—18米,體重可達57噸。頭大,形如盒子,身體深灰棕至棕色,有18—25個具有功能的牙齒,有能力潛入1000米以下的深水,持續一個小時不上浮。

我又查了抹香鯨的另一個神奇之處—龍涎香。龍涎香是一種名貴的香料,有“香料之王”等美譽。龍涎香的香味輕靈而玲雅,有着一種特別的甜氣。它可保持其香氣長達數百年。龍涎香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抹香鯨喜歡吃章魚、烏賊,而食物又有“角啄”不能消化,排出體外又會割破腸道。經過長時間的演變,抹香鯨可以把一些物質從膽囊內排出,把“角啄”包裹起來,形成一種物質,排出體外。然而,這是的這種物質不是香的,而是奇臭無比的氣味。這種物質要變成龍涎香的話,必須經過日久天長的海水的浸泡、海風的吹拂和太陽的包曬後,才能變成真正的,香味滿堂的龍涎香。

龍涎香很神奇吧!但它只是抹香鯨的一部分。抹香鯨還有很多的神奇之處沒被人發現呢!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7

在大千世界裏,隱藏許多問題和玄機,有一些很平常,有一些卻非常奇特。我也曾遇到過一些奇特的東西。

記得那天媽媽從花鳥市場買回來一盆名叫含羞草的花,只見它的枝幹細細的,葉子遠看是連成一片的,其實是由許多更小的葉片組成的。看它那俏皮的樣子我忍不住伸手去摸摸它,誰知剛一碰到它,它的葉子就緊緊地閉了,過一會它就又慢慢張開了。這可真好玩啊!玩玩,我不禁好奇起來,它爲什麼會有這種反應呢?

於是我上網查了一下關於含羞草的資料。原來,在它的葉柄基部有一個膨大的器官叫“葉枕”,葉枕內生有許多薄壁細胞,這種細胞對外界刺激很敏感。一旦葉子被觸動,刺激就立即傳到葉枕,這時薄壁細胞內的細胞液開始向細胞間隙流動而減少了細胞的膨脹能力,葉枕下部細胞間的壓力降低,從而出現葉片閉合、葉柄下垂的現象。經過1-2分鐘細胞液又逐漸流回葉枕,於是葉片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含羞草的葉子之所以會出現上述現象,是一種生理現象,也是含羞草在系統發育過程中對外界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因爲,含羞草原產於熱帶地區,那裏多狂風暴雨,當暴風吹動小葉時,它立即把葉片閉合起來,保護葉片免受暴風雨的摧殘,因而逐漸形成了這一生理現象。

查找了含羞草的資料後,我也增長了不少知識,小小的一株草竟會有那麼多神奇的地方,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多少東西等我們去發現呢,想必這就是大自然的奧祕吧!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8

去年寒假,我回連雲港玩兒。

有天晚上,我去姐姐家睡覺,睡覺前習慣性地和姐姐聊天。姐姐跟我說,前段時間連雲港下雪啦!那雪花潔白潔白的,在空中跳躍着,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第二天早上大地一片潔白,銀裝素裹,然而到了中午雪就開始融化了。可是化雪了,我們反而覺得比下雪時還要冷呢。…… “啊?!”聽了姐姐的話,我吃了一驚,“爲什麼呢?”我又刨根問底。姐姐聳聳肩,表示不知道。我暗暗尋思起來。

按常理說,天氣冷了,要到零攝氏度以下才會有雪,那時,天氣肯定很冷啊!而化雪,那時太陽暖烘烘地照着,人也應該感到暖烘烘的阿!相比之下,不用說,肯定化雪時比下雪時要暖和多了!可是按照姐姐說的…根本不可能嘛!難道姐姐在騙我?不會!

第二天早上見到爸爸媽媽,我張口就是晚上的那個問題,那些話還沒經我同意,就迫不及待地冒了出來。爸爸媽媽笑了笑,說:“你可以上網查。”

我回到姐姐家,開啟電腦,來到百度網查了起來。

突然,一行字映入了我的眼簾:

水結冰要放熱,而冰融化爲水要吸熱,但根據熱力學基本定律:物體的熱量只能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水與冰雪的相互轉化溫度爲0攝氏度,水結冰放熱到環境中會使環境溫度升高,但最高不可能超過0攝氏度,否則熱量的流向就會“掉頭不顧”;另一方面,雪融化爲水要吸熱,使環境溫度下降。但環境溫度最低也不可能降到0攝氏度以下,否則低於0攝氏度的環境就會使冰雪融化的過程產生“逆轉”。因此,從理論上講,下雪決不可能比融雪溫度低。簡評:許多科學發明或發現都是在不經意之間呢

標籤:科學 論文 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