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創新創業園與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論文

論文1.67W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將創新放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提出了在我國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 高職院校建立創新創業園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形式之一,也是創新創業實踐的最佳載體。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園要與科技型企業聯合,發揮優勢互補作用。 創新創業園爲科技型企業提供場地和基礎設施等服務支援,降低創業者成本,幫助科技企業迅速發展,培育科技型企業和企業家,充分發揮孵化器作用;科技型企業則爲高職院校學生提供實踐教育平臺,成爲學生實現專業知識、技能與就業創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成爲學生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

創新創業園與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論文

一、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藝術設計專業主要是爲用人單位培養具有良好藝術修養、藝術設計與表達能力,並具備一定相關技術知識的寬基礎、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進階藝術設計專門人才。 藝術設計專業的社會實踐性特徵十分突出,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時要將強化社會實踐能力、 培養專業技能作爲實踐教學的側重點,在專業教學中不僅要穿插大量實踐教學環節,更重要的是要將這種“實踐”在社會生活、行業企業實際工作中體驗,培養獨立設計能力和創新思維,深入挖掘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實踐教學體系。目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雖歷經改革,但仍不能適應該行業發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實踐教學環節沒有形成完整體系,學生的專業實訓課程、畢業設計、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重複多,學生常專注某個工作崗位技能,難以提高綜合職業能力。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課程標準的確定企業人員參與較少,人才培養目標和實踐教學內容與行業企業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從事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薄弱,多數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師資主要由年輕專業教師擔任,他們往往缺乏在企業工作的一定經歷,影響了實踐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之間缺少良好的溝通協作關係。 專業實踐教學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簡單到複雜,從一般到先進,從單一到綜合,並貫徹於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逐步掌握適應行業企業崗位要求的職業技能,逐步形成專業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等綜合實踐能力有機結合的教學體系。

二、創新創業園與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相結合的策略

(一)採用“全過程雙導師”教學

“全過程雙導師制” 即在學習的全過程中爲學生配備 2 名實踐指導教師的制度。 2名實踐指導教師中1名是學校的專業教師,另1名是校外企業的指導教師。 2名實踐指導教師共同負責學生的專業實訓、 工學交替及頂崗實習。藝術設計專業最主要的特點是要培養學生具有一線的工作能力、 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除了需要有校內專業教師的`理論指導外,更需要具有豐富社會行業經驗的校外企業指導教師進行實踐指導。 “全過程雙導師”教學理念體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層面,時間上要貫穿於大學的3年間,空間上要拓展到未來的職場。 在大一階段,從入學教育開始,安排企業校外實踐指導教師給學生開設講座、帶領學生參觀企業環境、參觀創業工作室及創新創業園,使學生初步瞭解專業實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大二階段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工學交替實訓,使學生初步體驗專業實踐的大致過程;大三階段進入社會頂崗實習,使學生初步具備就業崗位的實踐能力。 這些實踐教學不是孤立進行,始終與其所學課程緊密相聯,期間既有校內專業教師的理論指導,也有校外企業教師的實踐指導。 創新創業園的建立,爲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引入“校外企業實踐導師”提供了便利的途徑。常州資訊職業技術學院的創新創業園又名“資訊產業園”,是由 20 餘家企業組成的校外創新創業教育基地。 2011 年 7 月被常州市科技局認定爲“常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是學院大學生創業實訓、 項目孵化的重要基地。 創新創業園內安排 1 名企業資深人士擔任校外實踐指導老師,學生的工學交替、頂崗實習可以在創新創業園中進行。校內專業實踐指導教師和創新創業園內的校外實踐指導教師分工明確,各有職責。 校內實踐指導教師主要負責學生實踐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專業理論指導,培養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創新創業園內的校外實踐指導教師主要負責學生實踐期間職業能力培訓指導,把企業成功經驗和設計理念傳授於學生,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提前瞭解社會行業發展要求,找出自身差距,彌補課堂理論學習的不足。 透過“全過程雙導師制”與創新創業園結合,讓學生在創新創業園的工作環境中接觸企業資深人士,使學生了解專業發展現狀和前景,提高職業道德觀,增強專業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養。

(二)結合學生社團、特長生工作室教學

學生社團、特長生工作室是一個公司模式的雛形,通常由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自願報名組成團隊,學院選派校內專業教師負責指導實踐。目前常州資訊職業技術學院校內創業實訓基地是由 7 個不同專業的學生社團、特長生工作室組成。 藝術設計專業已建立了包裝設計、泥塑造型、DV 製作等特長生工作室。透過學生社團、特長生工作室實施專業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學習內容和承擔企業的實際製作項目相結合等教學模式,由校內專業指導教師帶領學生按照企業運作模式,以項目小組的形式完成相關任務,使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瞭解企業設計項目的實際運作過程,並透過這種企業化運作項目的組織與實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理論聯繫實際能力和創新能力。特長生工作室教學以理論和實踐並重, 以課題、畢業設計、企業項目爲教學內容,教師可手把手地指導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可以邊學習邊進行創業。以特長生工作室爲起點的創業成本低、風險低,學生可以利用學校搭建的創業平臺,提高創業成功指數。 因此,創新創業園是激發和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孵化區,高職院校要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特長生工作室或社團,不能提高綜合職業能力。

總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園能爲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教育平臺,而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科特性決定了實踐教學更需要依賴於創新創業園創設的環境。透過將創新創業園與專業實踐教學相結合,使學生了解創業思想、掌握創業技能,並儘可能踐行創業計劃,努力成爲具備創新能力的創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