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教師論文選題常見問題探析

論文9.88K

撰寫論文是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的常用形式。要寫好教育科研論文,首要的任務是做好選題。所謂選題決定成敗,選題的好壞決定了論文質量的高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論文選題常見問題探析,歡迎來參考!

教師論文選題常見問題探析

什麼是選題?“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標準或要求,從自己所意識到的無現成答案的諸多真問題裏,確定所要研究的課題的認識過程。”題目字數不多,看起來似乎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它是一篇論文思想的濃縮和靈魂的體現。當前很多中小學教師的論文選題不準確、不恰當,影響着整篇論文的形象與質量。對中小學教師論文選題的常見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和解決,是提高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水平的必要途徑。

一、中小學教師論文選題的常見問題

1.主題宏大,難以把握

中小學教師論文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是選題比較宏大,涵蓋的內容寬泛,許多選題動輒就是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整體性或綜合性改革。由於在教育科研方面花費的時間、精力都十分有限,大多數中小學教師無暇進行宏觀性的研究。宏大的選題本身包含的因素較多,往往是一個大問題關聯着一系列的小問題,如果不進行長期深入的研究,難以提出有價值的見解。一般而言,選題越大,越不容易把問題講清楚,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要麼淺嘗輒止、不能深入,要麼狹窄單一、掛一漏萬。有些中小學教師即使做了某種具體的研究,也習慣於給自己的論文帶上“大帽子”,比如,有的教師對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級進行了研究,選用的題目卻是“中小學校德育有效性的研究”,似乎不這樣就不足以表現出論文的高度和價值。

2.追求理論,脫離實際

有些中小學教師不是從自己熟悉的工作實踐中選題,反而去挑選一些理論性很強的題目。比如“論素質教育”,這種屬於純理論研究的選題,即使是高校或專門研究機構的專職研究人員,也不敢輕易選擇。對於中小學教師來說,這類研究既沒有直接的現實指導價值,又很難操作。有一些論文選題側重於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論探討,而不是從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實際出發來研究教學內容,偏離了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方向,結果常常是泛泛空談。理論問題是抽象的、概括的、系統的,實踐經驗大多是具體的、個別的、零碎的,二者之間可以相互結合或相互轉換,但這種結合或轉換不是短時期內輕易實現的。對中小學教師來說,脫離自己的工作實際去研究自己並不擅長的理論問題實非明智之舉。

3.名爲創新,實爲重複

一些中小學教師沒能理解創新的真正含義,他們不瞭解別人的研究成果,不知道別人在哪些方面解決了什麼問題。這樣一來造成的結果是:把一些人們早已達成共識或已經解決的問題作爲新問題去研究。有一些教師在選題中使用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名詞、新概念,使論文呈現“名詞眼球效應”,但並沒有真正對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新的闡釋或者提供新的發展思路。有些題目乍看似乎是一個新鮮的選題,但實質仍然是“新瓶裝了舊酒”。還有一些教師選擇了研究題目之後,一旦別人指出或自己發現已有他人研究過,他們就匆忙拋棄原來的選題,不是對研究視角、研究方法進行調整,而是在短時間內重新選擇一個與之前的選題沒有任何關聯的所謂新的選題,結果往往是生編硬造、難上加難,背離了創新的本意。

4.總結工作,沒有論點

有些中小學教師把教育科研論文作爲工作總結來對待,似乎要用一篇論文承載全部工作業績。由於不希望把任何一項工作成果落下,就要細緻地羅列情況,這無疑給選題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論文的題目既要體現上級領導的指示精神,又要對其繁雜的工作業績進行高度概括,於是出現了一些口號式的選題,如“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促進教師自主發展”,這類選題可以通用於多個論文,讓人有無所適從之感。有些論文僅停留於對教育教學現象或教育教學工作的感性描述,有些論文不過是“闡述了一些人們已知的或熟悉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工作方法等程序和規則層面的東西,並未進行理性的反思、提出新的方法和見解”[2],不具備研究的.特質,更不可能提煉出有點睛之意的論點作爲選題。

5.文采飛揚,不知所云

一些中小學教師將教育科研論文選題混同於一般文學作品的選題。他們不是致力於用簡潔、鮮明的語言直接、準確地將文章的內容概括出來,而是追求題目的新穎、生動、引人注目。他們不遺餘力地堆砌華麗辭藻甚至調用各種修辭手法,在選題中既未界定研究目標,也未說明研究內容,模棱兩可、含糊不清,使人不知所云,例如,“入山方知林茂,潛海始覺水深”。看到這類選題,讓人有生搬硬套、莫名其妙之感。有些論文選題充滿着強烈的感情色彩或理想願望,呈現出情緒化傾向。作者似乎不甘於採用平實的表述方式,而是喜用主觀抒情的語言手法,例如,“讓愛溫暖心靈”、“讓初綻的情智之花盛開”等等。作者似乎有一腔激情要揮灑,讓人感嘆於其斐然文采,只可惜沒有用在合適的地方。

二、中小學教師論文選題常見問題的成因

1.對選題的關注度不夠

對於有些中小學教師來說,選題是一件勉爲其難的事情。他們安於現狀,滿足於已有的文憑和教學工作水平,不願意去進行教育科研,不願意去探討論文選題的問題。對於有些中小學教師來說,選題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他們很少進行相關文獻的收集,很少深究已有研究成果在哪些方面解決了哪些問題,澄清了哪些自己所關心的困惑[3]。中小學教師主觀上對選題缺乏嚴謹、深入的態度,沒有明確的目標指向,甚至沒有鮮明的問題意識和線索。爲了評職稱或完成任務,他們匆忙地把別人的論文拿來,照貓畫虎地拼湊成一個選題,研究什麼的多就研究什麼,於是,出現了中小學教育科研論文選題大量雷同的現象。很多論文選題關注的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你也談他也談,篇篇差不多。

2.選題經驗不足

長期以來,我國的師範院校普遍不重視科研方法和論文寫作方面的教學工作,使中小學教師在讀書期間就缺乏系統的教育科研訓練。走上工作崗位之後,雖然積累了不少教育教學經驗,但由於教學任務繁重,中小學的資訊、資料環境也有一定的差距,很多中小學教師無暇顧及教育科研。再加上中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專業培訓也對教育科研方面工作重視不夠,教育科研很少能夠得到理論提升。中小學教師既不懂得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論、方法,也不具備教育研究的基本功底,更不瞭解教育科研論文的基本規範,其論文選題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由於沒有必要的教育科研訓練,一些中小學教師不懂得對日常教育教學事件進行觀察和思考,難以從大量鮮活的教育科研素材中提煉出適合中小學實際的教育科研選題。

3.沒能利用自身優勢選題

中小學教師身處教學一線,是教育實踐的躬行者,擁有豐富的第一手資料,這是從事教育科研的優勢條件。但一些中小學教師對此沒有清晰的認識,在教育科研過程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向專業研究者看齊,習慣於在教育教學文獻中尋找理論性較強的選題,大量鮮活的教學實踐從眼皮底下白白溜過。實際上,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獨特價值並不在於發展某種教育教學理論,其生命力就在於對教育實踐的深刻認識和把握,對教育教學行爲的理性分析和判斷。中小學教育科研作爲一種獨特的研究範式,它不同於理論研究,不是“純粹的書齋想象,它必須是一種行動中的研究”[4]。這種研究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要積極利用中小學教師的實踐經驗,最大限度地收集實踐材料,探討教育實踐和研究主題之間的關聯性,這也恰恰是專業研究者難爲或不能爲的。

4.不善於從具體材料中提煉選題

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論文選題中以事說理的比較多,有的選題直接命名爲某學校的實踐經驗,有的選題本身就是事例性的東西,沒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不能稱之爲論文選題。實踐只是爲教育科研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如何利用這些素材提煉出令人期待的選題,這是個關鍵的環節。它要求研究者對具體實踐進行概念性描述,並提煉出其內在的邏輯關係。這個由實踐到理論的轉化即是思維的轉化,即將實踐性思維轉化爲理性的、概念化的思維。這對研究者特別是從事具體實踐的中小學教師來說具有轉折性意義。很多有經驗的中小學教師將所謂的教育科研等同於經驗總結,正是沒能完成這種思維轉化的結果。

5.沒有掌握選題的表述方法

一些中小學教師不重視選題的表述,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結果呈現出來的選題依然不能令人滿意。論文的選題是對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但有些中小學教師卻經常出現題目與內容不相符的問題。他們不是透過論文題目準確反映研究內容,而是習慣於用行政化的語言來承載工作業績。論文的選題要簡潔,它要求以最少的文字向讀者表明論文的研究對象和研究主題。有些中小學教師沒有把握這一特點,追求選題的文學色彩,經過精心潤色的選題常常讓人有不知所云之感。論文的選題要明確論文的研究類型,讓讀者能夠對研究特點、方式一目瞭然。有些中小學教師缺少這種意識,不能給自己的研究準確定位。他們甚至搞不清楚自己研究的類型,當然也就無法透過選題來讓讀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三、糾正中小學教師論文選題常見問題的策略

1.選題大小要適度

基於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條件,中小學教師不宜選擇高深的教育教學理論問題,而是應該把研究的重點放在教育教學理論或方法的應用上,放在教育教學具體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上。實際上,教育科研論文選題的價值,不取決於它所涉及的範圍的寬窄或包容的內容的多少,而主要取決於選題的角度和深度。一般情況下,選題的範圍越窄,涉及的內容越少,越容易把問題闡釋清楚、論述明白。工作任務繁重、科研條件不足的中小學教師更適於選擇小題目。概括起來說,選題小的優勢在於:其一,容易進入,容易把握;其二,以小見大,於細小處折射大問題,具有遷移效應;其三,便於聚焦,進行有深度的探究。因此,中小學教師在選題時,要把握選題的大小、範圍,學會聚焦。

2.選題要基於工作實際

中小學教師要做有心人,注意觀察和分析工作中的教育教學現象。多問些爲什麼,多思考一下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使教育教學與教育科研形成良性循環,在此基礎上形成符合工作實際需求的選題。在工作中可以從檢驗教育教學原理、規律或引進新的教學方法入手,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再發現,從而提煉出更具創造性的選題。在教育科研的初期,中小學教師可以適當引進或借鑑一些別人的選題,透過這些選題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但從長遠來看,每個中小學教師都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這個實際既包括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也包括個人的知識、能力的實際,更重要的是個人工作崗位的實際。中小學教師要學會關注自己的工作實際,善於從工作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把工作實際作爲論文選題的立足點。

3.選題要有明確的論點

論文,顧名思義,首要的要素是論點。題目是作者給論文起的名字,它要求用最簡潔、最鮮明的語言直接、具體、準確地將論文的中心論點概括出來,之後再有選擇地添加研究對象、研究範圍、研究方法等要素,從而形成不同類型的選題。好的選題能傳內容之神,讓人對論文的核心思想一目瞭然,切忌官話、套話、空話。中小學教師主要從事具體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往往積累了比較豐富而鮮活的實踐經驗,但實踐經驗和教育科研論文是兩個不同層面的事情。要確定論文的選題,需要從實踐經驗中總結出普遍規律,抽象、提煉出論點。選題的過程應該是對教育教學實踐進行重新審視和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研究者要不斷整理思路、深化認識,實現從常規的經驗思維向理性思維的轉化。

4.選題要體現創新性

好的論文選題一定要有創新點。在確定選題時,研究者要知道別人在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了,要做和別人有所不同的研究,甚至只有不同還不夠,還要在別人的基礎上發展、創造新的認識,提出新的觀點。所謂科研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道理就在於此。這樣,既可以避免重複勞動,又可以在別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受到啓發,找到選題的突破口,提高選題的創新性。選題的創新點主要表現爲三個方面:一是選題具有時代感,符合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趨勢,能夠反映新時期的新經驗和新理論。二是選題中提出以往教育教學研究中沒有提出、沒有解決或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提出的新的矛盾點。三是選題中體現新的研究方法。不論是對於舊有的研究主題還是對於“熱點”、“時髦”的研究主題,都可以從研究方法上賦予新意。

5.選題的表述要恰當

“一個好的選題離不開恰當精彩的表述形式。好的選題表述猶如畫龍點睛,用寥寥數語便將論文的核心理念和思路完美地呈現於讀者面前。”[5]研究者要把握論文的題材特點,採用合適的表述方法,主要應該注意這樣幾點:其一,論文選題應該力求清楚、明白,而不是越生動越好。也就是說,文字要精妙,不要花哨。其二,論文選題應該是客觀、冷靜地闡明觀點,而不是要抒發情感。也就是說,文字要理性,不要感性。其三,論文選題應該採用敘述式或說明式,而不是描述式。論文重在用論據來論證論點,一般多用歸納與演繹的方式來闡述事理。也就是說,文字要簡練,不要繁雜。其四,論文選題的表述應該嚴謹周密,注意詞語之間的邏輯關係,不要犯學科性或常識性錯誤。也就是說,文字要準確,不要模糊。

參考文獻

[1] 劉本劍.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課題選擇問題探析.江西教育科研,2006(10).

[2] 裴躍進.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論文存在問題的研究.中國教育學刊,2003(8).

[3] 周均東,楊世武.中小學教研論文寫作誤區分析.曲靖師範學院學報,2006(5).

[4] 甘劍梅.近十年來我國德育模式研究述評——兼論我國德育模式研究的幾個問題.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3(4).

[5] 陳娟.中小學教師論文標題表述方法例談.基礎教育研究,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