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賞識教育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論文1.92W

摘要:賞識教育是一種更符合人性的教育理念。透過對賀州市三所農村小學的調查顯示,賞識教育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運用中存在評價模式單一、教育者未能全面把握賞識教育的精髓、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較弱等問題,並提出相應對策: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及理念,採用多樣性的教學評價方式,正確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功能以及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賞識教育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關鍵詞:賞識教育;農村小學課堂

賞識教育就是透過欣賞和讚揚受教育者的優點來進行教育的一種教育方式。它建立在尊重、平等、信賴、和睦的根基上,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起其潛能發展,並最後達到學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因此,它是一種更符合人性的教育理念。那麼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中賞識教育運用現狀如何?本研究以賀州市三所農村小學的150名學生和50名老師爲研究對象,開展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賞識教育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運用中存在如下問題。

一、傳統評價模式單一

本次調查中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評價學生主要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心靈需求。在評價學生學習質量時,有50%的教師主是要看其平時作業成績及期末成績,僅有8%的教師看學生個性學習中的其他收穫。即使在學業成績評價中,也存在重書本理論知識,而對學生的知識運用分析、實踐技能與創新能力重視不夠。由於學生在評價中比較被動,不能積極參與,這不僅限制了其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與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還導致教師不能全面地看待學生,並且也不能準確地發現其在成長髮展中所存在的問題。

二、教育者未能全面把握賞識教育的精髓

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中,雖然老師們基本能認識到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且擁有一定的賞識教育素質。有68%的老師聽說過賞識教育,他們試圖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學生。而也有80%的教師表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或多或少地運用過賞識教育,他們認爲在教育學生時應採取經常表揚與鼓勵方式才最有效,並且,他們也認爲應用賞識教育的確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種只是表面上是以“賞識”爲名,對學生從來不批評,連缺點和錯誤也指出,不加辨析地加以肯定與表揚,實際上是違背了“賞識”的初衷。

三、受教育者自我賞識能力較弱

青春期這個特殊階段的青少年兒童,其身心發展極其不平衡,他們的`心理髮展滯後於生理髮展,雖然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他們卻不能順利地達成自我同一性,最終導致行爲表現衝動、偏激,缺乏自信,他們也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而在無法對自我進行肯定的前提下,無論父母和老師再怎樣對其進行尊重、理解、寬容的,賞識教育也是收效甚微。在調查140名學生中,有85%的學生對自己的評價是較差的,而僅僅有5%的學生認爲自己優秀,此外,有65%的學生對待生活和學習的態度是悲觀消極的,20%的學生則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來對待生活和學習。針對賞識教育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如何才能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更好的進行賞識教育提出以下對策:

1.採用多樣性的教學評價方式,正確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功能

逐步建立“以學生髮展爲中心”的現代教學評價模式,這種模式把課堂評價的關注點由教師轉向了學生,其中包括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一系列情感體驗、協作交流、行爲表現及知識獲得等方面;同時,還關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行爲表現、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啓發學生思考、如何組織其討論交流以及教師如何評價學生的行爲表現等。

2.全面把握賞識教育的精髓

賞識的實質是承認差異、尊重差異、不怕失敗,其主張對學生進行多肯定、多鼓勵、少批評,但並不等於學生犯了錯誤就不去批評,依然採取不斷地賞識。事實上,在賞識教育中,我們不但可以批評,而且應該大膽地批評,因爲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特別在學生犯錯誤的過程中也是其接受成長磨練的過程,教師必須在尊重學生及堅持做事的道理和原則前提下,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但教師在批評學生時應注意要對事不對人,不能因學生做錯了一件事,就否定了其整個人。在賞識教育中進行批評,應給學生這樣的感覺:犯錯或失敗不要緊,我相信你一定能改正,只要改正了錯誤,孩子還是好孩子。

3.提高學生的自我賞識能力

“天生我才必有用”,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潛力和價值,建立自信心,肯定自己的發展潛力與價值,並且心中始終要有“我能行”這個信念,能夠科學地正確地認識自己,及正確地評價自己,接受自己,以形成對自己的賞識,這是建立自信的基礎,也是促使學生樹立起自信感,並培養其自我賞識能力的重要方法。而鍛練學生的自我賞識能力及自尊自信的有效渠道則是透過對其進行引導與鼓勵。

參考文獻:

[1]金曉華.淺談賞識教育[J].邵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3.

[2]葛英.中學教學中賞識教育的理論及應用研究[D].陝西師範大學,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