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單親家庭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對策論文

論文6.23K

【摘要】單親家庭作爲一種脆弱的社會組織,其結構的不完整限制了教育功能的發揮,從而對單親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本文在闡述單親家庭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基礎之上,探討了造成單親家庭兒童心理問題的原因,並提出了相關的疏導策略,以期對單親家庭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單親家庭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對策論文

關鍵詞 單親家庭;心理問題;疏導

一、問題的提出

單親家庭是指子女只能跟隨父母其中的一方生活的家庭。單親家庭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父母離婚或者一方去世。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我國近年來因爲離婚率持續上升等原因,目前已出現單親家庭800多萬家,而且還將以每年200萬對的速度遞增。而相關數據說明,我國有將近25%的單親家庭兒童在進入單親家庭環境的半年裏,常常會出現強烈的恐慌、憤怒等負面情緒。而將近34%的因爲父母離異造成的單親家庭兒童極易患上抑鬱症。作爲家庭破碎的直接受害者,單親家庭兒童心靈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和傷害。如何正確地引導和教育單親家庭兒童已經成爲一個需要全社會迫切關注的問題。

二、單親家庭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1.孤寂心理

單親孩子首先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寂寞孤獨。家庭破碎,對於孩子來說,還不能快速適應,相比較之前完整的家庭,他們的心理上很容易失衡。而單親家長在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除了工作,他們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在做家務上,沒有時間、精力和物質條件撫養孩子,對孩子疏於管教,更缺少對孩子的陪伴。而部分單親家長則完全沉浸於自己的傷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乏跟孩子的溝通和情感交流。因此,很多單親家庭兒童常常產生深深的孤寂感。

2.自卑心理

一方面,家庭的破損意味着異於常態,孩子的思想尚不夠成熟,不能正確地看待這種問題。單親孩子往往把沒有爸爸或媽媽當作見不得人的事,認爲自己低人一等。因此他們不願與人接觸,他們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表面冷漠,實際上內心非常自卑和脆弱。另一方面,單親父母很難在短時間內走出家庭破裂的陰影。孩子無法理解父母的苦衷,常常會感到不知所措,只好處處小心翼翼,變得膽怯、畏懼。長期下去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

3.不安全感

一方面,單親家庭的兒童無論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所能獲得的享受一般來說不如健全家庭的兒童。另一方面,單親父母極易把家庭破裂的負面情緒帶到與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經常要生活在恐懼和擔憂中。在缺乏正常家庭應有的溫馨和關愛中,孩子極易對親情的真實性產生懷疑,在潛意識裏對感情否定,對未來的家庭生活恐懼和不安,甚至發展爲對所有的事物猜疑否定。久而久之,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變得情感脆弱、不信任,慢慢轉化爲強烈的不安全感。

4.性別移位

對成人的模仿在兒童性格行爲的發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男女兩性在發展上各具特色,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會有意無意的'染上各自性別特徵的色彩。而單親家庭兒童只能模仿父母之中一方性別的行爲方式。例如,男孩子跟母親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的基本是女性的生活方式,性格中極易缺少父親榜樣的陽剛之氣。單親家庭的父母無法在雙方的互補中不斷完善孩子的教育,很可能造成孩子性別認同障礙,進而影響到單親兒童的人格健全。

三、單親家庭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

1.個體對家庭情感缺失適應困難

無論什麼原因造成的單親家庭,單親父母總難以避免異常情緒的產生。這種異常情緒透過單親父母無意識的表情、語言、行爲等表現出來使家庭氣氛變得緊張。家庭情感的驟變,使孩子的精神受到巨大的壓力和創傷。不少單親兒童對外界的態度變得過分敏感和戒備。甚至他們從內心深處認爲自己是被拋棄的孩子,極易導致自暴自棄。同時,由於兒童的心理髮展不成熟,挫折的情境經歷比較少,心理調適能力又低,因此家庭的破裂對他們的心理、學習與品德的形成都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尤其在心理方面。

2.家庭教育方式的失當

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和行爲。單親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存在着諸多的偏差。一方面,部分單親家長把生活的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使孩子生活在重壓之下。另一方面,部分單親家長會因家庭的變故感到愧對孩子,放鬆對孩子的教育和要求,使孩子形成一些不良品格。此外,由於很多單親家長不能迅速地走出家庭破裂的陰影,他們自我封閉的心態往往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使孩子變得自卑、壓抑、孤僻、不合羣,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

3.學校及社會輿論的壓力

在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觀念中,單親家庭雖然是可以理解,但畢竟不是主流。孩子自己沒有獨立的價值評判標準,他們的是非觀是參照周圍人的態度來確定的。單親兒童由於遭受學校及社會上一些人的歧視,心理上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他們非常忌諱談到自己家庭相關的話題。他們對周圍人的態度比一般人更敏感,周圍人的取笑、有意無意的議論,都會在他們心理上造成強烈的反應。爲了避免社會評價壓力對自己的傷害,他們慢慢從人羣中退縮,表現出封閉、自卑、猜疑、敵對等情緒,這種情緒嚴重影響到單親兒童的同伴關係等社會性發展。

四、疏導單親家庭兒童不良心態的對策

1.家庭教育——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礎

(1)創造溫馨輕鬆的家庭氛圍

單親兒童的不良心理和行爲傾向,大部分是因爲缺少家庭溫暖,感受不到父母關愛造成的。單親家長自己首先要調整心態,消除不良情緒。同時,單親家長要儘可能多抽時間與孩子溝通交流,使孩子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愛,確定自己並沒有與別的孩子不同,更沒有低人一等。

(2)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由於家庭關係的失調,單親家庭往往表現出沉悶、壓抑的生活氣氛。單親家長要支援孩子興趣愛好的發展,使孩子在興趣愛好上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同時,單親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使孩子擺脫單親家庭的孤獨感和不適感。讓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滿足其社會性發展的需求,在與人相處中學會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形成健康的人格。

2.學校教育——孩子成長的關鍵環節

(1)增加對單親兒童的積極關注

首先,教師要主動去信任、理解、尊重單親家庭的學生,以真誠的情感與他們進行交流和溝通,消除他們的疑懼心理和對立情緒。其次,教師要努力爲單親學生創設一種沒有輕視、敵意,充滿體諒、平等的環境,使單親兒童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應有的歸屬。再次,教師要掌握一些心理輔導的基本技術,以便給予單親兒童一些心理上的輔導。班主任更要密切關注單親兒童的思想動態、情緒變化和心理需求。

(2)建立單親兒童行爲記錄檔案

從入學起學校就要開始建立單親家庭學生的人頭檔案,加強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行爲和家庭情況的瞭解、跟蹤。這些檔案資料主要是爲了幫助班主任和其他教師順利開展對單親兒童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可以定期與家長取得的溝通,指導家長正確使用心理健康輔導方法,主動配合學校教育孩子,幫助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3.社會系統——孩子成長的必要支援

(1)增強對單親家庭的社會關注和支援

單親家庭和普通的家庭一樣充滿了愛和溫馨。同時,作爲一個結構不完整的家庭,它又比一般的家庭更爲不容易。社會應充分利用各種形式的輿論宣傳,幫助社會成員更好的理解單親家庭,讓社會成員樹立起尊重單親家庭的意識,爲單親家庭兒童的成長創造一個輕鬆和諧的社會環境,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2)建立單親家長學校

單親家長學校主要幫助單親家長擺正心態,重新拾回生活的信心。同時,透過多樣化的形式對單親家長傳授教育子女的方法,幫助單親家長學會與孩子心與心的溝通與交流,使單親家長學會爲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成長環境。

隨着離婚率的逐步上升,單親兒童的人數也急劇增多。單親家庭作爲一種脆弱的社會組織,其結構的不完整限制了教育功能的發揮。單親家庭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