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狀況及矯正策略論文

論文1.86W

一、對象與方法

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狀況及矯正策略論文

(一)研究工具

透過文獻檢索和質化訪談,自行編制《女性重刑犯基本情況調查表》。共12個條目,主要用於瞭解被試的年齡、民族、案由、文化程度、原判刑期、入監時間、婚姻狀況、宗教信仰、原家庭居住地及類型、家庭關係融洽度等人口學資訊。測量量表採用症狀自評量表(以下簡稱,scl-90)爲測量工具,本量表共有90個項目,主要包括:軀體化、強迫、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其他等10個因子,每一個項目依據被試最近一週內有無及嚴重程度採用5級評分制,依次記爲1、2、3、4、5分,分別表示無、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

(二)研究程序

主試由監獄服刑人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的幹警擔任,在測試監區,將女性重刑犯按照受教育水平分成初中及以上和小學及以下兩類,初中及以上羣體根據主試要求進行團體施測,時間控制在30分鐘之內;小學及以下羣體由主試透過主試將題目和選項讀給被試,然後由被試根據自身情況自行選擇,時間控制在60分鐘之內,所有問卷當場收回。回收的問卷統一編號,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檢查並錄入,並由專門人員進行數據覈對,剔除極端數據。

(三)統計方法

採用SPSS17.0對數據進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和差異分析。本研究抽取scl-90中內隱行爲因子中抑鬱與焦慮2因子。

二、研究結果

(一)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總體狀況

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得分,見表1。分數範圍在1.43-2.11之間。女性重刑犯在軀體化、強迫和其他3因子上得分最高,均超過2,分別爲2.11±0.77,2.04±0.63和2.01±0.66;在偏執和恐怖2因子得分最低,均在1.5以下,分別爲1.47±0.50,1.43±0.47。

(二)不同家庭融洽度的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狀況

比較不同家庭融洽度的女性重刑犯scl-90各個因子得分均存在顯著差異。平均數的兩兩比較發現,軀體化、焦慮、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均是家庭關係一般的羣體得分高於家庭關係融洽的。強迫、人際關係、抑鬱、敵對和偏執因子,家庭關係不融洽和一般的羣體得分高於家庭關係融洽的。這表明,家庭關係的融洽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女性重刑犯的心理健康狀況。

三、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

(一)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特點

女性重刑犯的心理健康具有以下特點:

(1)軀體化症狀嚴重。有明顯的身體方面的不適應感覺,如腰疼、精力下降、活動減慢、肌肉痠痛等。

(2)強迫心理較爲明顯。可能有不屬於自己的想法,感到自己有罪,應爲自己的過錯受懲罰,感到苦悶,嚴重的可發展成強迫症。這與譚春生(2009)的研究一致。

(3)偏執和恐怖表現不是明顯,這可能與女子監獄重刑犯監區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關。2011年5月開始在監區宣傳《刑法修正案(八)》主要內容,在重刑犯了解相關政策後於7月份開展心理健康調查。根據調查結果,結合監獄心理矯治總體要求,制定了比較詳細的心理干預方案,主要分爲日常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個體心理諮詢干預、團體心理輔導、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親情、社會幫教、監獄幹警與服刑人員談心個別教育等形式。

(二)不同家庭融洽度的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狀況

不同家庭融洽度的女性重刑犯scl-90各個因子得分均存在顯著差異,總體表現爲家庭融洽度越高,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狀況就越良好。有研究表明,家庭既是導致犯罪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心理健康水平重要指標。對服刑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預、調節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僅是監區工作人員的工作任務,還是整個社會和家庭的共同任務,只有監區、家庭和社會都參與到服刑人員的心理健康的矯治工作中來,才更有利於服刑人員心理的健康發展,更好地迴歸社會和家庭。

(三)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狀況

受教育水平不同的女性重刑犯在軀體化、強迫和恐怖因子上得分存在顯著差異,總體上文化程度低的得分高,心理健康水平就低。這與史樑等人(2013)、周習文、劉貴萍的研究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的高低是個體知識經驗豐富與否的重要表現指標,文化程度高其認知水平相對較高,對自己的所犯的罪行、監獄的管教等認識相對較清晰,配合度也較高,對導致其犯罪的認知因素的調節水平也較理想,心理健康的自我調節水平也較好。

四、女性重刑犯心理矯治策略探討

(一)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

做好女性重刑犯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她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調適的能力,使她們具備一定的壓力應對和抗挫折能力。監獄可結合女性重刑犯的心理特點,利用心理健康課、講座、宣傳欄、心理廣播站、報刊、心理保健操、心理劇等多種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應牢牢把握“縱線”和“橫線”兩條線索相結合,即縱線針對不同服刑階段的罪犯,橫線針對不同情況的罪犯,在服刑的各個時期針對不同的羣體開展各有側重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刑初期:在這一階段,罪犯由於原有社會角色的轉換,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監獄的嚴格管理會使他們產生嚴重的心理失衡,在認知、情緒、意志和行爲上短時間內難以適應改造環境,十分漫長的刑期使他們產生對未來不確定因素的憂慮、對現實改造的恐懼怨恨、焦慮抑鬱等消極情緒。心理健康教育重點是幫助罪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接受改造現實,適應監獄環境,內容應主要涉及角色轉換、適應環境、確定目標、調節情緒、壓力應對方面內容。服刑中期:這段較長的時期內,罪犯會逐漸適應改造生活,但也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如家庭的變故、改造中的壓力等,這些現實的問題極易引起他們心理上的較大波動。一些罪犯原有的心理問題加上監禁生活的影響,容易形成監獄人格,她們的心理問題開始全面凸顯,這一階段教育重點應把握合理認知、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建立和諧人際關係、培養抗挫折能力、情緒管理等不同方面。良好的自我認知模式建立能幫助罪犯重構自我意識,培養正確的認知模式;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能使她們發掘自身資源和能力;和諧人際關係的培養幫助他們構建良性的人際交往模式,提高獄內社會支援系統利用度,感受當下的溫暖;挫折能力的提升使她們具備抵抗突發事件的自我修復能力;情緒管理能力的提升能使她們以良性情緒應對生活的低谷,並能從消極的情緒狀態中很快地調整過來,在逆境中重生。服刑後期:此時期女性重刑犯度過漫長服刑生活,將由“監獄人”重新變爲“自由人”,因爲長期與社會脫節,即將面對親人和社會,她們會產生一種既盼望又恐懼,既喜悅有不安的複雜矛盾的迴歸心理。心理健康教育重點應把握回顧改造,展望未來,樹立新目標,及時調整心態。透過教育,獲得支援和鼓勵,以向上的心態重新走向社會。

(二)針對重點人羣開展諮詢工作

針對改造中出現一定心理問題的女性重刑犯,幹警應採取及時發現,主動諮詢的態度,利用多種諮詢手段,開展個案諮詢工作。諮詢應以疏導教育和促進成長的原則,幫助她們走出心理困境。諮詢工作應“點面結合”,利用個案諮詢和團體輔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除了常用的個案諮詢外,還應結合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開展。監獄環境相對封閉,女性重刑犯具有一些共性心理特點。團體心理輔導是透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互動中透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係,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爲方式,以發展良好的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透過團體輔導活動,可以解決罪犯帶有共性的問題,一次活動可以有較多的受衆參與者。在活動中,她們更容易放鬆心理,開啟心門,減少對幹警諮詢師的戒備心理及阻抗,在活動中當他們瞭解到其他人也遇到和自己類似的問題和壓力時,會減輕她們的心理負擔和孤獨感,可以較輕鬆地相互學習,探討中審視自我,並獲得彼此的社會支援,感受到團隊的溫暖。監獄可開展人際交往、情緒管理、入監適應、壓力應對、感恩、自我效能感提升等主題的團體輔導活動。個案諮詢與團體輔導的同時開展,可以解決較大受衆面與點對點的深入諮詢的良好結合,取得有效的諮詢效果。

(三)及時進行心理危機干預

對遇到重大變故,處於心理危機狀況的罪犯,應及時開展危機干預。容易引起危機心理的事件包括:家庭變故、經濟困難、獄內人際關係失衡等。容易出現心理危機的人羣一般性格較爲內向、敏感、易衝動。女性重刑犯出現心理危機時,表現不一定十分外顯,這時就要依靠幹警敏銳的洞察力,及時排查出危機人員,主動進行干預。危機干預要注意適時宣泄、合理獲得心理支援的原則,幫助其面對危機事件。還可以透過與家屬、社會愛心人士共同幫助,運用社會支援系統來共同處理化解挫折和危機。

(四)其他教育手段的綜合運用

除了以上的心理健康和諮詢的手段以外,還可以開闊視野,整合獄內外資源,結合監區文化、社會幫教、三課教育等多種教育資源。實現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營造出輕鬆向上的改造氛圍;利用各種社會幫教、親情幫教的感召力來重構她們的社會支援系統;開展文化教育、職業技能教育等多種培訓形式來提升她們的素質,進而提升自我效能感,重新樹立生活的自信心。

作者:張鑫 張磊 單位:雲南警官學院 雲南省第三女子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