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有關科技的論文(精選6篇)

論文3.2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有關科技的論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科技的論文(精選6篇)

科技的論文 篇1

摘要: 酸鹼標準溶液是採用間接法配製的,其濃度必須用基準物質來標定。也可根據酸鹼溶液中已標出其中一種溶液的濃度,然後按它們的體積比V(NaOH)/V(HCl)來計算出另一種標準溶液的濃度。

關鍵詞:鹼標準溶液 濃度標定 鄰苯二甲酸氫鉀 NaOH標準溶液

引言:NaOH標準溶液可用鄰苯二甲酸氫鉀(KHC8H4O4,M=204.2),以酚酞爲指示劑進行標定,它易提純,易乾燥,無結晶水,不吸潮,摩爾質量大,是一種較好的基準物質。

1.實驗部分

1.1 主要原料

鄰苯二甲酸氫鉀(天津金匯太亞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 0.4—0.6g, 蒸餾水(鄭州市金水區喜星純水廠), 酚酞指示劑(山東泰安新泰峯磊化工有限公司), NaOH標準溶液(實驗室自配)

1.2主要設備

鹼式滴定管(50ml) 錐形瓶(250ml) 稱量瓶 洗瓶 分析天平 1.3反應機理

酸鹼標準溶液是採用間接法配製的,其濃度必須用基準物質來標定,標定鹼的基準物常用鄰苯二甲酸氫鉀或草酸。與NaOH反應:

KHC8H4O4 +NaOH → KNaC8H4O4 + H2O

2.實驗分析與討論

2.1用減量法準確稱取鄰苯二甲酸氫0.4—0.6g於錐形瓶中,同時稱取三份,各加50ml蒸餾水溶解,必要時可小火溫熱溶解。冷卻後加入2滴酚酞指示劑,用欲標定的NaOH標準溶液滴定,近終點時要逐逐滴或半滴加入,直至被滴定溶液由無色至微紅色半分鐘不褪,即爲終點。

2.2記錄項目

稱量瓶+鄰苯二甲酸氫鉀(前) 稱量瓶+鄰苯二甲酸氫鉀(後)

鄰苯二甲酸氫鉀質量 NaOH最終讀數 NaOH最初讀數

V(NaOH) c(NaOH) c(NaOH) 個別測定的平均偏差

相對平均偏差

+0.0020 I 13.9953g 13.4295g 0.5658g 28.01ml 0.41ml 27.60ml 0.1005mol/L

II 13.4295g 13.0270g 0.4025g 21.00ml 0.10ml 20.90ml 0.0944moi/L 0.0985mol/L -0.0041

2.8%

+0.0022 III 13.0270g 12.5567g 0.4703g 23.02ml 0.12ml 22.90ml 0.1007mol/L

2.3 結論

(1)c(NaOH)=1000*m(KHC8H4O4)/M(KHC8H4O4)*V(NaOH) C(HCI)=0.0895mol/L

(2)由於在配製溶液過程中讀數存在偏差,滴定過程中,讀數存在偏差,造成相對平均偏差較大。標定溶液濃度時稱量不需要準確測量KHC8H4O4的質量,因爲公式中KHC8H4O4的質量是實際稱得的質量,稱量在0.5000±0.0500範圍內都是允許的。

3.參考文獻:

1、高烽 科技論文寫作規範和寫作技巧100例。北京:防空工業出版社,2005

2. 曾劍芬(譯)科技論文寫作與發表教程。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3. 展海軍、李建偉 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 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7

4. 南京大學化學實驗教學組編。大學化學實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沈君樸主編。實驗無機化學。第二版 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2

科技的論文 篇2

摘要:我國高校本科生科技論文寫作水平普遍偏低,不符合我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對於一名當代大學生而言,學會科技論文寫作,不僅可以體驗科研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學會其在科學交流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有助於以後的科學研究或工作,也符合我國高等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標。

關鍵詞:創新型;科技論文寫作;本科生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在畢業時能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瞭解該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初步掌握本學科的學習方法與研究方法,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科技論文,它是在科學實驗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對科學領域的某些現象,或者是某些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和闡述,揭示這種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學術論文。科技論文的寫作水平很大程度上是高校本科生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綜合體現,因此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應該重點加強對本科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然而,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水平亟待提高。經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不僅本科生很少有科技論文發表,連研究生都很難寫出高水平的科技論文。而且本科畢業設計質量總體水平偏低,相當數量的論文內容空洞,缺少相應的研究數據支撐,論文內容僅僅是現象、理論概念和方法的羅列和闡述。這充分表明高校本科生科研創新思維和能力的欠缺,如果長期得不到重視,勢必造成人才創新能力培養環節的脫節,與我國高等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標相違背。

一、造成現象的原因

1.學校本科生課程設定不能滿足培養計劃要求

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爲例,學校每學年開設x門通識教育類課程,其中並未有針對性地開設普及本科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課程。學校對本科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相應的師資力量配備不足,課程結構設定不合理,從而導致學生在校期間無法系統地學習科技論文寫作方法,只能按照別人發表的論文,依葫蘆畫瓢,模仿其寫作框架和思路。

2.學生基礎知識薄弱,自主創新能力差

高校本科生沒有了高考升學的壓力,學習狀態渙散,課堂紀律鬆懈,作業靠抄襲,考試靠突擊,專業知識掌握不牢固,造成基礎知識薄弱,無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很好地應用於學科學術問題的研究中。同時,目前本科生尤其是理工科學生自身寫作水平低,面對科技論文的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往往帶着強烈的排斥情緒去完成教師佈置的實習報告、課程設計,甚至畢業設計,疲於應付了事,更提不上主動地開展學科問題研究。

3.促進本科生開展科技論文寫作的平臺有限

一方面,本科生不像研究生有機會參與科研項目或者有確定的研究方向,容易提煉科技論文的寫作主題和支撐材料。另一方面,長期以來本科生的校園生活圈定在完成基礎課程的學習考試和參與班級、社團開展的校園活動,很難有機會長時間專注於一項或者一個方向的學科問題研究。日常課上學習的內容涉及範圍廣,知識點多而散,本科生自身沒有抓住某一點深入思考總結的意識,從而很難找到科技論文的寫作途徑,沒有方向,無從下筆。

二、加強本科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的意義

本科生撰寫的科技論文獲得公開發表,是任何一個本科生從事科研工作最期望的結果,也是對自己的科研工作最好的肯定。因此,本科生從中獲取的快樂,首先是科研工作成功方面的快樂,由於本科生髮表論文是極其罕見的,所以這種成功的快樂也是非常巨大的。其次,科研文章獲得公開發表也是個人學術能力的彰顯,因此,本科生非常樂意向他人傳遞這種成功的喜悅。最後,科研文章獲得公開發表能提升個人價值,比如在本科生榮譽評選、就業招聘中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這種從自身價值方面帶來的快樂也是很巨大的。除此之外,對提高本科生以下幾方面能力有很大幫助:

1.培養學生的專業資訊獲取能力

紮實的專業知識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爲了完成某一項科學技術研究,本科生僅僅利用課堂上和教材裏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從大量的各種形式和來源的資訊中捕捉相關的有效的專業內容,在從事科研工作中是必須的。事實上,經常閱讀專業相關文獻,有助於鞏固對本專業知識的理解,更有助於拓展對本專業知識的認識,使自己在某一領域更專業化。

2.增強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

本科生在進行科技論文寫作時,面臨着如何發現問題、確定課題;如何收集資訊、整理資料;如何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如何將研究內容整理成合格的科技論文等一系列學術研究問題。這些問題沒有固定的模式供本科生學習,需要他們在研究過程中不斷摸索。這個探索過程,同時是培養和提高本科生研究性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的過程。

3.提高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

(1)培養邏輯思維能力:要寫出高質量的科技論文必須要有清晰的邏輯思維,必須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的思維方式來表達思想、觀點和主張。

(2)提高駕馭語言能力:科技論文不同於其他文章,其語言需要嚴謹、準確、精練、邏輯性強,能充分地表達文章主旨並具有學術性。

(3)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有時雖然在科學研究過程中提出了創新性的想法,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結果也相當出色,但僅僅因爲寫作時缺乏方法和技巧的把握,也不能把自己的成果充分地展示給他人,這必然會對其科研成果大打折扣。

4.鍛鍊學生的學術創新能力

一篇好的科技論文必須要有自己的創新點,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透過科技論文的寫作,可以激發本科生的創新興趣,使本科生在學習和研究中具備創新意識,並掌握創新的基本技能,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並形成創新習慣。

三、多舉措共同提高本科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

1.高校開設相關培訓課程

要解決本科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差的問題,首先學校方面應該給予重視,在本科生培養計劃中設定科技論文寫作環節,並且在本科生課程設定中開設《科技論文寫作》相關課程,聘請經驗豐富的老師授課,從技術環節解決本科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差的問題。

2.積極拓寬途徑並搭建學術平臺

科技論文往往被認定爲科學研究的成果,其實除了科學研究,課堂活動、課程論文、畢業論文、科技創新項目、研究性學習項目等都可以爲本科生科技論文寫作提供平臺。比如本科生完成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後,可以將其研究成果提煉、整合,結合項目創新點撰寫成一篇科技論文。

3.高校學生工作者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本科生髮表科技論文,不僅是對他們科研成果的肯定,而且在綜合測評的綜合排名、獎學金的評選以及個人榮譽心方面都能得到極大的提升。各高校學生工作者應該充分利用本科生的這一特點做好引導工作,及時地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使學生的學習成果可以更好地展示出來。

科技論文寫作爲本科生提供了一個模擬的科研過程,爲本科生髮展個人特長、展現其創造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是培養本科生綜合素質十分有效的途徑。對於一名當代大學生而言,學會科技論文寫作,不僅僅對自身會有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學會其在科學交流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爲以後的科學研究或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陳素清,李若.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方法探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09).

[2]王建青.科技論文寫作課程在研究生教學中的作用[J].教學研究,2008(31).

[3]劉志壯.科技論文寫作的技巧與規範[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30).

科技的論文 篇3

不久前,美國公佈了一份長達35頁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內由政府機構、諮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煉形成的。透過對近700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最終有以下幾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展趨勢。

物聯網

在2045年,最保守的預測也認爲將會有超過1千億的設備連接在互聯網上。這些設備包括了移動設備、可穿戴設備、家用電器、醫療設備、工業探測器、監控攝像頭、汽車以及服裝等。它們所創造並分享的數據將會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場新的資訊革命,人們也將可以利用來自物聯網的資訊來加深對世界以及自己生活的瞭解,並且做出更加合適的決定。

與此同時,聯網設備也將把目前許多工作,比如監視,管理,以及維修等需要人力的工作自動化。物聯網、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能這三大技術之間的合作將會在世界上創造出一個巨大的智能機器網絡,在不需人力介入的情況下實現巨量的商業交易。

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

在2045年的地球上,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將無處不在。自動駕駛汽車會使交通更加安全與高效,或許還會給共享經濟帶來新的動力。機器人則會負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任務,比如照顧老人與買菜,以及工業中的職責,比如收穫農作物,維護公共設施等等。

智能手機與雲端計算

智能手機與雲端計算正在改變人類與數據相處的方式。比如目前的美國,大約有30%的網頁瀏覽和40%的社交媒體是透過手機進行的。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智能手機具有各種可以測量天氣、位置、光度、聲音、以及生物特徵。

隨着手機功能越來越全面,移動網絡的鋪展也將加速。在2030年,全球75%的人口將會擁有移動網絡連接,60%的人口將會擁有高速有線網絡連接。隨着移動終端的發展以及移動網絡的擴散,也會進一步推進雲端計算的進展。雲端計算可以在在零投入的情況下給用戶帶來大量的計算能力。

在未來的30年裏,基於雲的移動計算端將會改變從醫療到教育的各行各業。比如人們可以透過手機來進行體檢並與雲端的診斷軟件直接溝通,人們也可以在手機上使用教育軟件來學習新的技能,農民們甚至可以透過手機連接到實時氣象數據,透過雲端軟件計算最優化的收割時間。

智慧城市

未來的智慧城市將利用資訊和通訊技術(ICT),透過大數據以及自動化來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續性。比如使用分散探測系統將實時監視城市用水用電數據,透過智能電網自動調整配電設定;透過聯網的交通信號系統以及自動駕駛系統來減緩車輛堵塞的程度;利用由新材料和新設計技巧所建的智能建築來提高空調和照明系統的效率,減少能源浪費;使用屋頂太陽能板、小型風力發電機、地熱發電,以及其他可再生資源提供乾淨的電力。

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是透過疊加原理和量子糾纏等次原子粒子的特性來實現對數據的編碼和操縱。

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量子計算只存在於理論上,近些年的研究已經開始出現有意義的結果。在未來的 5~15年裏,我們很有可能製造出一款有實用意義的量子計算機。

混合現實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VR和AR)技術已經在消費電子市場激發了極大的熱情,各科技公司也迅速的開始進入這個市場。在2014年收購OculusVR之後,Facebook將在今年推出他們首款VR眼鏡。三星,索尼,宏達也計劃在今年推出VR產品。資本的涌進代表了VR將會成爲新一代的主流娛樂技術。

人類增強

在接下來的30年裏,科技將帶領人類突破潛力極限或者生物的極限。由物聯網連接的可穿戴設備將會把與實時有關的資訊直接打入我們的感官中。如外骨骼和與大腦連接的假肢將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爲老弱病殘恢復移動力;裝有探測器和嵌入式計算機的隱形眼鏡將給我們帶來天然夜視,以及可以嵌入虛擬和增強現實系統的能力。益智藥將會擴大我們的思維能力,改變工作和學習的方式。

先進數碼設備

未來,人們將會擁有更多的計算能力以及更廣的數碼資源。移動網絡和雲計算將會給人們帶來幾乎無限的內存和計算能力。虛擬技術和基於軟件的系統將會允許政府和企業在不需要昂貴的硬件升級的情況下迅速的調整升級IT系統。

從衣服到建材,數碼產品將會更廣泛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此同時,新科技將會改變我們與科技之間交流的方式。語音介面已經被廣泛應用在智能手機中,而姿勢介面則允許我們無聲的與計算機通訊。最終,人腦-電腦介面將會允許我們用思想控制數碼設備,使它們成爲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太空科技

太空行業正在進入一個從上個世紀60年代後就從未出現過的發展階段。新的科技,比如機器人,先進的推進系統,輕便的材料,增加製造,以及元件小型化正使人和物進入太空更加便利,而這則會開啓太空探險的新機會。SpaceX,Arianespace,BlueOrigin等太空行業的新人已經帶來了例如可回收火箭等顛覆式創新。

在未來的30年裏,科技的研發將會帶領人類將重返月球。在此之外,更加偉大的探險,比如人類登入火星也是,以及新型基於太空的行業,比如在開採小行星中的礦物也都有可能出現。

合成生物科技

早在孟德爾發現遺傳的基礎規律,以及埃弗裏·麥克勞德·麥卡蒂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之前,人類已經進行了幾千年的透過選擇性育種以及雜交來操縱植物和動物的遺傳基因了。

隨着我們對遺傳學認知的加深,我們已經可以透過搭建新的DNA來實現無中生有,創造出新的生物。基因改造農作物則是此項科技的先鋒。但是在此同時,我們正站在一場生物革命的突破口。當我們跨入生物科技的新時代時,生命將會成爲資訊,如同電腦程序的代碼一樣可以被改寫。

增材製造

增材製造(3D打印)已經在工業界作爲製造限量設計原型的技術而被使用超過30年了。但是,在近十年裏,3D打印技術獲得了驚人的發展。如今,隨着3D打印機價格的下降以及大量開源工具和付費模型的出現,世界上已經出現了一個龐大的“創客”羣體,無時不刻的在突破這項技術的極限。

在2040年,3D打印技術將改變世界,新一代的3D打印機將可以融合多種材料,電子元件,電池以及其他原件。人們將會利用3D打印技術製造工具,電子產品,備用零件,醫療設備等各種產品,並按照自己個人需求來實現真正的“私人訂製”。

醫學

在未來的30年裏,各種科學技術上的突破將改變醫學。透過基因組學,我們將會得到真正的私人藥物,癌症、心肺疾病、阿茲海默症、以及其他目前看似無救的疾病將會由針對患者個人基因的藥物來治療。

人類將可以透過DNA培養出來移植所需的器官,從而滅絕等待配型以及排斥反應等很可能致命的情況。生物假肢將會被直接連接到神經系統上,從而提供與真實觸感極其相似的感官。

能源

在未來的30年裏,全球能源需求預計會增長35%,我們則正在面臨着一場能源革命。新的採油技術,比如水力壓裂以及定向鑽爲人類添加了大量可開發的油田和氣田,而這將直接顛覆了世界石油市場。

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陽能和風能的價格也開始接近與石油。就拿太陽能來說,在過去的10年裏,太陽能發電的價格從每瓦8美元降低至這個數字的十分之一。在此之外,還有核能這個抱有爭議但從未停止開發的能源。新一代的核反應堆設計宣稱遠比之前的更安全,也會產生更少的核廢料。

新型武器

在未來的30年裏,數種新型武器技術將出現在戰場上。除了目前正在開發中的非致命武器以及能量武器之外,數個國家也正在開發可以阻絕軍事行動能力的反介入和區域阻絕武器(A2AD)。A2AD技術包括反艦彈道導彈、精密制導反車輛反人員武器、反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系統(CRAM)、反衛星武器,以及電磁脈衝武器(EMP)。

食物與淡水科技

在未來的30年裏,淡水和食物的缺乏將會在世界上製造更多的衝突。大約全球25%的農地已經由於過度耕作、乾旱、污染等原因造成了嚴重退化。

在未來的幾十年裏,最樂觀的預測是主食穀物的價格將會提高30%。如果全球氣候變化、需求,以及資源管理的失敗按照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價格提高100%也是可能的。

在2045年,全球超過40%的人口將會面臨缺乏水源的問題。這一切問題的解決方式只有科技。海水淡化、微型灌溉、污水回收、雨水收集等科技將會減緩人類對淡水水源的需求。基因改造農作物以及自動化將會允許農民使用更少的土地來出產更多的食物。食物和淡水將會成爲新的科技熱點。

對抗全球氣候變化

根據目前的數據,在2050年,地球表面的溫度將增加1.4至3攝氏度。就算我們採取了一些極端方式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氣候的慣性也會引起溫度的提高。而地表溫度的提高則會帶來一系列的惡果,比如海平面的提高給海岸城市所帶來的危險,農作物產量的下降所引發的饑荒,乾旱導致數百萬人缺乏飲用水,以及洪水所造成的數十億損失。

在未來的30年裏,這些危機將會引導各方投資研究可以減緩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的科技。在近期,這些科技將包括在地圖上標出有洪水危險的系統,以及可以抵抗乾旱的基因改造農作物。在更長遠的時間裏,也許會出現野心更大的科技,比如可以從大氣中提取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並在把它們安全的儲存在地下的科技。(編輯/起點)

科技的論文 篇4

標題

簡明、準確地寫出該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姓名、職稱(或職務)

摘要

概括地說明,該研究的目的及重要性,並極其扼要地表述是以何種實驗材料與方法得出的何種研究結論,突出論文的新見解和研究結果的意義。

關鍵詞

這是表達文獻主題概念的詞彙,它可以從標題和摘要中提出(一般提出3—4個關鍵詞),關鍵詞可供檢索性期刊(或數據庫)編入關鍵詞索引,供國內外科技人員查閱。

前言(或導言、引言)

簡要表述本研究課題的背景、前人的研究結果和未能解決的問題,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實驗(試驗)內容和研究目的。

材料與方法

詳細寫出本研究所用的實驗(試驗)材料、實驗條件、採用的實驗方法以及其理論依據,具體的實驗操作步驟。

客觀描述和科學分析實驗(試驗)過程中發生的現象;寫明應用的公式、反應方程式;用表格、座標圖或曲線圖準確列出實驗中得出的數據;表述實驗得出的最終結果。

討論是將實驗研究中的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高度。其重點內容是對實驗數據和現象進行科學分析,並對數據誤差和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進行解釋,探討對實驗材料及方法的改進。在討論的撰寫中,表述要全面、辯證、客觀、切忌武斷。

對本研究結果的價值、作用、意義作出判斷,說明本研究發現了哪些新的規律、發展了哪些學術理論、能解決什麼現實問題。

參考文獻

列出與本研究課題直接有關的前人發表的文獻(包括參考前人的成果、方法、材料等)參考文獻的格式如下:作者、論文標題、期刊名、卷、期、頁、年份(圖書主編、書名、頁、出版社、出版年份)

科技論文—科技論文寫作

關於科技論文的寫作,納斯科學論文編輯中心(naspapers)相關專家認爲,要想寫好科技論文,就不能坐“井底之蛙”,目光不能只放在中文領域,廣大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在工作同時,增加外文學習和認識的時間,進一步明確科技論文科學而嚴謹的'寫作規律,善於利用國外的數據庫,比如sci數據庫等。

1。論文內容要具有創新性,論文中要有新的理論、新的思想或新工藝、新方法。科技論文的論點是作者首先提出、發現的,或者有新的認識的。

2。寫作科技論文時要精選材料,論文結構完整、邏輯嚴密、層次清晰,數據準確、描述客觀,論據要充分,論證要嚴謹,合乎邏輯。

3。論文力求簡短,要用最少文字,最短篇幅,精確地表達科研成果。同時,文字要簡練、流暢,力避空泛的描述,要使用學術或專業用語來規範。

科技的論文 篇5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是中國科技資訊研究所(ISTIC)受國家科技部委託,按照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SI)《期刊引證報告》(JCR)的模式,在與國際接軌的同時,結合中國科技期刊發展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在中國出版的1405種科技期刊作爲統計源期刊,選擇了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平均引用率、基金資助論文比例等十幾種期刊評價指標,利用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十幾年積累的豐富數據,編輯出版了《2001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

這對中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編輯部和科研管理部門能夠快速地評價期刊,客觀準確地選擇和利用期刊提供了依據,也爲廣大科研人員和科技期刊客觀瞭解自身的學術影響力,提供了公正、合理、客觀、科學的評價依據。

可能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些國際會議說明了EI收錄,可到最後卻並未收錄,讓人鬱悶至極。那麼如何判斷一個國際會議是否會被EI收錄呢?除了看這個會議以往的被收錄情況外,還有以下小經驗:

一、看會議論文出版社:會議EI收錄其實與主辦方關係很小,甚至沒有任何關係,第一要素主要處決於論文會議集的出版單位,根據經驗,例舉全球著名出版社如下:

1、德國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100%EI收錄

2、美國機械工程學會出版社(ASME):100%EI收錄

3、美國土木工程學會出版社(ASCE):100%EI收錄

4、美國電子電氣工程計算機學會出版社(IEEE CS):99%EI收錄

5、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出版社(IEEE):90%EI收錄

6、英國工程技術出版社(IET):90%EI收錄

7、法國Atlantis Press:70%

二、在確定第一要素後,請考察會議主席的誠信度:

1、國際一級學會發起:如IFAC、IEEE等。如果IEEE發起的會議IEEE要佔51%的註冊費,因此,該類會議註冊費均在500美元以上。請注意中國2007年只有一個是IEEE發起的,即ICMA2007,其他均不是,2008年目前中國沒有一個會議是IEEE發起。

2、國家一級學會發起:如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通訊學會等,如WCICA、CCC等

3、各大學校級領導:中國大學校級領導作爲主席辦國際會議具有中國特色(如ICTE等)。

4、國際一級學會技術支援:如IEEE CS、IEEE、IET、ASME、ASCE等。如ICIC、ICNC)

5、其他學者

科技的論文 篇6

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簡而言之,就是發揮資訊技術的優勢,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更好的培養和提高。那麼,究竟用它來提高學生的什麼素質呢?顯然更多的在於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說,重在解決如何培養學生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問題。 計算機及其網絡能夠以軟件和多媒體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各種知識資訊,以交互式的方式給教師和學生創造進行探究式教學、主動學習、協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的各種現代教育教學環境。 多少年來,在教育軟件的開發目標上有過很多不同的見解。人們熟知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將資訊技術的應用定位在輔助教師講授課程,結果出現了很多對重點、難點知識的演示教學軟件。這種軟件主要目的不在於培養、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而在於幫助教師把知識難點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對難點知識的理解確實變得容易了,但是,它仍然是就知識論知識,學生觀察事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駕馭知識、發展知識的能力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還有一類是計算機輔助學習軟件,它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計算機的交互功能,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模式。但實際上,學生學習的效果,不單是取決於軟件的交互功能,更主要的還是軟件提供的內容本身。實質還在?quot;整合的目的和水平.由此可見,利用資訊技術進行教與學,其效果取決於教育資訊資源設計目標的層次和水平。沒有明確的、高層次設計目標的教育資源,一定不可能達到明確的、高水平的教學效果。 我們的目標應該是,真正解決學生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上的難點問題,解決學生在認知過程和創新過程中所必須要解決,而傳統教學難以甚至是無法解決的能力培養問題。 這些難點包括:感知事物存在特徵與變化過程本質的能力;科學想象能力;科學推理能力;掌握科學思想的能力;理解學術觀念、駕馭學科知識的能力;獲取、利用資訊資源的能力;在交流中獲取知識、提高素質的能力等等。

以上諸多能力的培養,是傳統教學的短處,但恰是資訊化教學的長處所在。在教育資訊資源的建設當中,要實現資訊技術與課程的有機整合,就應當揚資訊技術之長,克傳統教學之短,直接瞄準以上這些能力和素質的培養,作爲教育資訊資源實現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整合點,加以攻關。

關注可視化教學所謂可視化是指,在計算機軟件和多媒體資料的幫助下,將被感知、被認知、被想象、被推理的事物及其發展變化的形式和過程,用仿真化、模擬化、形象化、現實化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儘量表現出來。可視化教學可以使學生直觀地觀察、體驗、發現、干預、利用這些生動的、資訊化了的知識模型,透過現象探索本質,從而使學生形象地建立起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存在與運動的本質屬性圖像,自然地培養和造就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

可視化教學具體體現在: 感知可視化使學生對未見、未聞的事物得到形象化感知,能使學生觀察、體驗各類宏觀與微觀事物存在和變化的實質性細節,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而大大增強、拓展學生直感功能,縮短認知過程。想象可視化將想象思維的基礎對象,如事物存在、變化的時空特徵製成可視化時空圖像,對學生進行有像可?quot;的想象思維能力訓練。

知識可視化用凸顯內涵要素的抽象或具體形態的外延進行可視化,使學生對所學概念、規律和方法,藉助可視化資料透徹理解、準確把握。

推理可視化利用計算機軟件可與人實時交互的功能,引入反饋資訊,實時干預、引導、約束學生推理思維過程,強化訓練學生推理思維方法和能力

思想可視化將諸如初等數學中變換、極限、數形結合的思想等各學科基本理論及其應用形象化,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這些抽象思想所反映的具體內容,並加以自覺運用。

觀念可視化將支撐學科理論基礎的觀念用多媒體資料加以可視化,使學生透徹瞭解學科知識的先驗假設,從而加強學生在整體上駕馭學科知識及其創新發展的能力。

標籤:論文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