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經典英美文學作品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論文7.95K

長期以來,中學英語課已窄化爲英語知識的單一講授與識記,豐富生動的語言知識變成單詞、語法、句型等枯燥的知識點。經典英美文學作品能深刻表現出社會精神和人文情懷的特點,生動展示人類活動的變遷和發展。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經典英美文學作品,透過其中蘊含的豐富的思想、強烈的情感、優美的文字描述,可使學生感知“有思想”的英語、“有情感”的英語、“有文化”的英語,感知英語之中躍動着的生命。筆者將從應用的必要性、應用原則與方法技巧等三個方面,探究一下經典英美文學作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於經典英美文學作品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一、英語教學中應用經典英美文學作品的必要性

(一)新課標的內在要求

英語教學是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開闊學生國際視野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現實升學考試中的必考科目,因此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新課改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的基本規範和要求。在2014年國家教育部頒佈的新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着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透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發展跨文化意識,促進創新思維,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價值觀,爲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掌握英語知識不是英語課的唯一目標也不是最終目標,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養的基礎和載體。我們可以藉助經典英美文學作品豐滿的“血肉”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並透過引導,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聯繫實際,激發其研究興趣和主動研究的精神。

(二)經典英美文學作品的人文價值

不管是何種文學題材,何種文學載體,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夠反映現實的生活,都是一定社會生活在人腦中反應的產物。經典英美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夠成爲“經典”,是因爲它能夠生動地揭示和展現當代的社會生活風貌和英語的時代精神,具有枯燥的文章無法替代的作用。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記憶大量的單詞、熟悉語法,還需要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自學的能力,更爲重要的是體會英語作爲一種語言背後所蘊含的文化。經典的文學作品既有豐富的語言知識,更代表那個階段文學的素養與成就,也反映了一個民族最深處的精神文化,這種人文價值是深層語言學習所要重點培養的內容。

二、英語教學引入經典英美文學作品的原則

(一)充分性原則

在使用經典英美文學作品時,我們應堅持充分使用教材原則,這是一個前提條件。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現版的中學英語教科書在每一單元每一章節都會有一個匯入語。這些內容並不是裝飾可有可無。這些經典英美文學作品都具有典型性、生動且簡明扼要。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加以重視,好好利用,而不是將其視爲點綴。透過文學作品的描寫和充分的講解,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且通俗易懂,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當時的生活狀態,幫助學生理解作品。

(二)規範性原則

英語不是文學,更不等同於文學。英語是一種語言,是人類描述世界、解釋世界、相互交流的媒介。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要擴展跨文化溝通、向世界講述中國。經典英美文學作品雖然也能反映英語一些語法和語言習慣,但其中必有一定的誇張性、時代性和價值性。這與語言的規範性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能將文學作品中的語言直接作爲語言教學的內容。否則容易引起學生對規範英語語法的掌握。

(三)適度性原則

經典英美文學作品有很強的文化價值,但並不是說所有的經典英美文學作品都有語言學習價值。文學可以作爲英語教學的輔助工具,但絕不能等同和混淆。也不是所有的英語課都必須使用經典英美文學作品。與其用得不當不好還不如不用,以免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運用時掌握好一個度。特別是要考慮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要注意所選經典英美文學作品的難易程度,循序漸進。避免過於深奧和艱澀的古典英美文學作品,儘量選擇通俗易懂的,富有代表特徵的,這樣教師就不必在解釋內容上浪費時間了。

(四)發展性原則

經典英美文學作品是一個時代文化的反映,代表當時的作家對所處社會環境的反思,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要想將文學更好地應用在英語教學中,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有較深厚的文學積澱,還要能運用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在閱讀文獻的時候得到美的享受。做到這點並不容易,這就要求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師平時要嚴格要求自己,多增加在這方面的瞭解和涉獵,多讀一些經典歐美文學作品。能夠選用恰當的經典歐美文學作品應用到英語教學中來。將文學作品的時代性與語言學習的時代性充分融合,發展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功能,弱化文學作品中不符合時代感的內容。

三、英語教學中經典英美文學作品的應用技巧

(一)用文學作品開篇吸引同學注意力

一節好的英語課不僅是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引導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筆者認爲首先好的開頭是十分必要的。一個精彩的匯入,會使得這節課生動、充滿興趣,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點燃他們的求知慾,達到良好的互動效果。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個好的開頭,一堂課也就成功了一半。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引人入勝,精彩又充滿知識呢?首先,我們應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的中學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激發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方法。在匯入新課的時候可以採用多媒體教學。比如在講到課文的時候,可以先講一段英文小詩,吸引一下學生的注意力。再讓學生分析這首小詩如何翻譯更美妙,順勢匯出要講的內容將學生們引入本課的正課學習。當然好的匯入不僅僅侷限於某種形式,只要是能突出本課的中心,符合課程的要求,我們都應該大膽嘗試。

(二)課前充分準備,知識點巧妙引入

很多中學英語教師對經典歐美文學作品的認識還是停留在小說的範疇,事實上詩歌、戲劇、演講稿、散文等在社會文學作品傳播力方面影響更大,可能更爲學生所熟知。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引入經典文學作品要進行充分的準備,不能生搬硬套,各教學環節要進行充分的設計,讓學生們瞭解、認可、熟悉,進而達到促進英語語言學習的目的。作爲授課教師,只有做到自己能夠熟練於心,步步爲營,力求穩中有變,才能將經典歐美文學作品在英語教學中發揮最大的效力。這就要求在備課時我們要將每一個環節都想到最細,精心地設計好每一個問題和情景。要把握課堂的氛圍,烘托課堂氣氛,引起認知矛盾,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力求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做到穩中有變,並把可能產生問題的概率降到最低。

(三)藉助經典英美文學作品創設教學英語情境

英語教育要真正給人以智慧和啓迪,使學生成爲有情操、會思考的人才,而不是一個小型的英文字典。根據中學英語教材的特點,在正課的授受中,我們應積極爲教學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想象,幫助理解教材。這時經典英美文學作品就成了一個很好的幫手。受篇幅所限,英語教材很多地方缺乏充分反映社會生活的素材,教師應該儘可能透過各種手段展現人類進程中豐富的英語文化,多角度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脈搏,透過文化理解課文中的人物所思、所想,進而熟悉語言在文化反應中的作用。

四)利用經典英美文學作品的思想感情來昇華英語文化接受度

在《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語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中都強調要讓學生透過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形成開放包容的性格,發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識與能力,促進思維發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人文素養。教師在講完某一章節時,往往都會佈置一些課後的練習題讓學生們去做,以求鞏固知識點。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所以,一節好的英語課不僅要包括精彩的開篇,引人入勝的課堂流程,最後的昇華情節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本課的理解,更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加強對一些難點、重點的揣摩。透過文學作品,幫助學生更深刻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在經典英美文學作品中尋找英語的脈搏,提高英語語言的使用程度和文化的接受度,達到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五)對經典英美文學作品進行批判性的反思

初中學生還處於感性階段,對待事物往往還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而且不太習慣在大的英語背景下進行分析和思考。教師就可以藉助經典英美文學作品幫助學生加以理解。但是文學是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有一定的階級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文化情感和價值取向。這些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有些與今天我國的國情不相符合。在課堂上使用這些文學作品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對其進行批判性的反思,防止不良价值觀念對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年學生造成危害。同時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形成系統性的邏輯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