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機械專業教學課改中的情感體驗論文

論文1.8W

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大力提倡自主學習,使得教學不只是告訴,更多的是讓學生去體驗、探究、感悟。透過機械專業課堂這個平臺, 讓學生自主地去體驗生活中機械專業,去體驗科學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作風,去體驗機械專業獨特的魅力。

關於機械專業教學課改中的情感體驗論文

一、體驗生活

機械專業是一門來源於工業,又運用到機械加工工業去的學科。對於剛剛接觸到機械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機械加工經驗不豐富,使得課本中一些知識不能與實際機械加工中的現象緊密聯繫起來, 更解決不了機械加工中的其他問題。所以有必要在學習某一知識點之前讓他們去體驗一下機械生活中的與之相連的機械專業,從而生成豐富的經驗。

在機械專業教學中學生學習用“ 千分卡”測量零部件之前,我們設計了一節體驗活動:教同學們透過肉眼去觀察一零部件。在此之前,絕大部分學生總認爲透過肉眼看到零部件大小差不多。當學生們進入實驗室後拿起不同精度“ 千分卡”測量時:剛纔觀察一零部件的大小就有了很大的誤差,就像在初中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去觀察近處、遠處的物體時形成不同的現象:遠處的物體( 特別遠) 看到了倒立、縮小的像;近處的物體( 特別近) 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像;比較近的物體看到了倒立的放大的像。雖然他們還不知道一些機械加工具體原理,但他們至少知道不同距離的物體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對數控加工中心一些原理的的教學奠定了基礎,也爲認識生活中近視眼、遠視眼的形成原因和矯正的問題提供幫助。

經過機械加工實踐可以識別機械加工的零部件,也就是說,透過機械加工實踐可以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機械專業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完全成爲機械專業課堂的主體。老師現在已經再僅僅地單方面對知識進行傳授,最主要的是用那些機械加工的零部件爲他們做好機械加工開始前的體驗準備,使他們產生一種渴望機械加工的零部件實踐的衝動,積極地投入機械加工的零部件過程中,並主動地探索機械加工的零部件的規律。體驗式實踐可以使學生感到一些新意、新觀念,這樣促進學生對機械加工認識理解。

高一學生學生剛剛接觸到交流電之前,對電的認識男同學稍微有一點,而女同學在點的認識上就有點欠缺。爲此,我們設計了《電學的初步認識》體驗課,給學生電池、電線、燈泡、開關等日常生活中的元件,讓學生去感知電學的初步知識。學生首先摸索各種器件,進行組合讓小燈泡亮起來,對電學產生了最初的興趣。接着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將兩個燈泡進行組合,讓他們連接出不同的方式,在沒有講解電路的基本連接方式之前能夠認識到用電器之間有着不同連接方式。緊接着再讓學生用若干個開關去控制不同的燈泡,接而瞭解了不同位置的開關對用電器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後面的數控加工教學中相關電的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體驗情感

學生一開始怕學機械專業,一方面是智力原因,另一方面是還缺少對機械加工學習的興趣。當他們對機械加工有了興趣,就能夠自覺去努力學習。在機械加工的過程中要對學生培養機械加工的情感, 促進他們人生價值高水平的形成。在職業高中機械專業教學中,不管是要求學生掌握機械加工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還是進行機械加工理想教育,都必須進行情感方面的培養。

機械專業教學在實行新課改後,新課程理念對學生的動手、觀察方面能力和經驗積累都提出新的要求,這讓很多同學在學習機械專業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形形色色困難。所以教師要進行正確的引導,不能他們產生膽怯和喪失機械加工實踐的信心。

機械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對於一些平時不怎麼動手的.學生來說,在有些實驗中表現得束手無策,還有些抽象的實驗中更是無能爲力。例如在複習“ 天平的使用”:左右托盤,對是左邊托盤放物體還是右托盤放砝碼? 我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是這樣處理的: 去測量一個已知質量的物體,怎樣放置物體和砝碼才能使得測量結果準確? 學生透過嘗試以後知道了:“ 物左碼右”這樣的規律。再比如說,複習初中“ 磁場的分佈”的教學設計中,有些同學對這樣看不見、摸不着的物質要認識它的強弱、方向,顯然有些困難。那我們可以透過小鐵屑來認識它的強弱、用小磁針認識它的方向,進而用假想的磁感線來描述磁場的分佈情況。透過這樣實驗操作課,學生能夠認識到測量工具使用的科學性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

三、體驗藝術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慧說過:“ 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第斯多慧是在說明我們對學習者要有高度的信任和教育內在的本質價值。追求知識和對知識的思辨是我們每個人的本性,我們的教育對象又是具有主觀能動的人,老師必須注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按照學生主體的個別差異和個別需要進行激勵、鼓舞和操作方法的輔導,讓學習者的追求知識慾望和思辨的本性得到自然釋放,那麼我們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就一定能夠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學生“ 學”就會達到一種內在的自覺行爲,他們就會主動地獨立地去探索知識。另外,那種灌輸式傳統教育,只能讓學生沒有思辨和批判的機會,也就是說不能讓學生追求知識和對知識的思辨的本性得到發展。

機械專業教師善於比喻是其語言藝術的特高境界,生動、新穎、恰當的比喻對學生理解機械專業知識最有幫助,會讓學生感覺到機械專業通俗易懂,不那麼生硬。職業高中機械專業中類比法是常用的一種教育方法,老師教學一些抽象的概念時,學生很難理解,教師可以用學生能夠看得到而且與概念內容中類似的東西讓他們對照學習。就像我們教學電流和電壓時用水流和水壓在水管中情形進行類比一樣。課堂上的互動會使得學生感覺到班級大家庭的和諧和融洽。和諧美是科學的魅力所在, 教師要永遠把學生作爲教學的主體,把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引導學生探索科學知識,找出知識內在美,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去體驗機械專業知識機械專業學習的快樂。

我們要使學生在學習機械專業的體驗過程中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讓我們共同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