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摩梭人的民俗與服飾文化論文

論文6.09K

一、摩梭人的民俗文化

關於摩梭人的民俗與服飾文化論文

今天的摩梭族是早期的納西族遷移到瀘沽湖旁的一個分支,中國跟瀘沽湖周邊的一些村落相互結合,這也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摩梭風俗文化和傳統服飾。摩梭族的信仰主要是達巴教和喇嘛教,達巴教是摩梭族一個歷史悠遠的本土宗教,而喇嘛教則是在元朝末年才由別國傳入的外來宗教。達巴教的創始人是達巴,達巴主要信仰祖先和自然崇拜,屬於古老的原始宗教。達巴教的宗教內容主要包括摩梭族的宗教歷史、道德文化、文學藝術、自然環境、生產生活等,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而且達巴教的文化主要以說唱方式來傳承,沒有文字記錄。達巴教基本沒有特定的寺廟,沒有宗教經書,沒有固定的摩梭族宗教節日,宗教人員沒有固定的工作,平時也要參加生產,傳教者只傳子,始終都保持着一脈相傳,但是由於歷朝歷代其他文化的傳入,摩梭族本身又沒有自己的文字,這就使得摩梭文字即將成爲歷史。也有人說達巴文字最早是記錄在牛皮上的,結果飢餓的達巴人將牛吃掉了,但是在一些摩梭族的法器上有圖畫文字,這就是古老的象形文字吧!

摩梭族的房屋建築也是獨具特色的,因爲摩梭族的房屋都是由木頭建造的,而且都是呈井字式設計的,通常被稱爲“木楞房”。正房基本都是被作爲神佛的佛房,基本都是坐北朝南,而東屋是由老祖母居住的,西屋則是供摩梭族姑娘們居住的,摩梭族的節日中最重要的就是藏曆年,在這個節日中摩梭族的老百姓可以舉家歡慶,全家團圓,祭祀神明,祈禱來年風調雨順。

摩梭族最具特色的應該是婚姻制度,中國期刊婚姻制度實行的是“走婚制”。中國摩梭族姑娘在到了已婚年齡後,就可以參加氏族內部的重要聚會,在聚會上姑娘會唱歌跳舞,以這種方式展示自己。當摩梭族成年男子看到中意的姑娘後,當天晚上就可以到摩梭族姑娘房外進行交談,如果雙方對此都十分滿意,那麼男子就可以在姑娘房中過夜,在次日凌晨就離開姑娘的房間,如果懷上孩子就孩子的母親撫養,有很多孩子直到成年以後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在家庭中孩子主要跟自己的舅舅最爲親近,同時舅舅也承擔着父親的角色。這種走婚制度也就造成男不婚女不嫁的情況,很多男女基本都保持着情人關係,雙方男女都是以感情爲紐帶,不在乎門第和財產地位,雙方感情破裂後可以隨時結束這種情人關係。

如果從人類進化論角度來看,摩梭族的走婚制應該是相對落後的,唯一值得後世讚揚的就是婚姻的獨立自主觀念。隨着現代社會觀念的不斷流入,走婚制度已經開始退出歷史的舞臺,許多科學家都對摩梭族的`走婚制度爭論不休。

在摩梭族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成丁禮儀式,中國這就代表着摩梭族男女正式踏入了青春門檻,一般成丁禮都是在13歲舉行,這時摩梭族男子就可以佩戴上精美的腰花,女子可以擁有自己的花樓。

在摩梭族這樣的母系社會中,家族的組成基本都是外祖母和母親的後代,而且一家人永遠不會分家。在家庭中母親的地位十分尊貴和崇高,母親被稱爲達布,所有事物都必須母親就行支配,舅舅會從旁協助,負責整個家族的正常生產。

二、摩梭人的服飾

摩梭族在傳統服飾方面也較之其他民族有所不同,所有的摩梭兒童在12歲之前都必須着長衫,只有在13歲成年以後纔可以穿着成人的衣服。成年女子的衣服最爲漂亮,經常在短上衣上鑲着彩色的花邊,領口和袖口都有彩色的滾邊,而且經常採用雙排扣的方式。下身穿着的藍白相稱的雙層百褶裙,還會有一條從膝蓋到腳背的紅邊,這些摩梭女子的百褶裙都是由她們的母親親自縫製的,她們的腰間也會纏繞用各色花線編織成的腰帶。

在摩梭族的服飾中主要以黑色衣裙最爲尊貴,富家女子鞋子主要是青布繡花鞋,中國而貧家女子就只能穿粗白麻布的衣服,鞋子主要是黑色布鞋,作爲貴族女子基本都是用彩色的絲綢製作衣服,在衣服的袖口或領口邊鑲有金邊,用金、銀、瑪瑙等珠寶作爲鈕釦。摩梭族女子服飾中最漂亮的應該是她們的頭飾,摩梭族成年女子的頭髮都是長髮,在烏黑的頭髮上摻入犛牛尾巴的毛,然後在假髮上纏上一圈藍黑絨線,並且絨線一直到腰部。出門時摩梭族女子會用青布包住頭部,然後只留兩隻眼睛在外面。摩梭族女子的頭上佩戴着各種珍珠掛件,這樣就使得摩梭族女子更爲漂亮嬌豔。

摩梭族男子的服飾就相對簡單了,青年男子基本都留一條小辮,然後將小辮盤在頭上,年紀大一些的男子基本都佩戴帽子。摩梭族男子的服飾與藏族男子的服飾有許多相似之處,上衣和褲子都較爲肥大,通常男子都是穿一雙長靴,耳朵上佩戴着銀製的大耳環,看上去顯得十分精神。摩梭族老年男子基本都是黑白顏色的短衣和長褲,也習慣在腰帶或褲邊上繡一些圖案。隨着摩梭族與外界社會的逐漸接觸,其他民族服飾的一些特徵也開始融入到摩梭族服飾中。尤其是近些年國外服裝設計師對於中國風的追逐,逐漸使得我國民族服飾出現在世界服飾展會上,而摩梭人的傳統服飾也對我國民族服飾的發展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