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論極品女人論文

論文2.42W

好女人難尋,極品女人當然更難找,在下也曾在什麼報章雜誌之類的地方看到過所謂的極品女人,實在不敢苟同,幸好,這兩天也找到兩位極品女人,她們一位姓鄭和一位姓李。

論極品女人論文

姓鄭的女士是大唐武宗會昌之人,她的上榜理由,之所以極品,原由如下:初,景讓母鄭氏,性嚴明,早寡,家貧,居於東都,子皆幼,母自教之。宅後古牆因雨潰陷,得錢盈船,奴婢喜,走告母,母往,焚香祝之曰:“吾聞無勞而獲,身之災也。天必以先君餘慶,矜其貨而賜之,則願諸孤他日學問有成,乃其志也,此不敢取!”遽命掩而築之。三子景讓,景溫,景莊皆舉進士及第。景讓官達,發已斑白,小有過,不免捶楚。

景讓在浙西,有左都押迕景讓意,景讓杖之而斃。軍中憤怒,將爲變。母聞之,景讓方視事,母出坐聽事,立景讓於庭而責之曰:“天子付汝以方面,國家刑法,豈得以爲汝喜怒之資,妄殺無罪之人乎!萬一致一方不寧,豈惟上負朝廷,使垂年之母銜羞人地,何以見汝之先人乎!”命左右褫其衣坐之,將撻其背。將佐皆爲之請,拜且泣,久乃釋之,軍中由是遂安。

景莊老子場屋,每被黜,母輒撻景讓。然景讓終不肯屬主司,曰:“朝廷取士自有公道,豈敢效人求關節乎!”久之,宰相謂主司,曰:“李景莊今歲不可不取,可憐彼翁每歲受撻!”由是始及第。

極品鄭氏特點如下:

一、天降橫財不取,品格高尚。早年喪夫的鄭女士帶着三個兒子過着清貧的日子,一日天隆大雨而致房屋倒塌,因禍得福,在古宅中發現能裝一船的金銀財寶,她卻說:“不勞而獲會自取其禍。”( 文章閱讀網: )

二、家教嚴明,齊家有道。大兒子官至右散騎常侍,浙西觀察使,頭髮已斑白,小有過錯,卻遭至其母杖責,後又因三兒子景莊屢試不中,鄭氏再鞭景讓不爲其弟行方便,景讓據法理違母命,雖然這裏鄭氏略有瑕呰,相信賢明的她責景讓沒有教育好弟弟多於殉情,但景讓如此恪盡職守,也是因母平時教育所至。

三、達理賢明,深具大局意識。景讓在浙西做官時,因打死違背自己意願的下屬兵士,軍中即將譁變,其母鄭氏在衆止睽睽之下鞭打景讓,並斥責於他,國法豈因個人喜憎而濫用,責景讓有負朝廷所託,有辱家風。

李女士是生活於戰爭連年的五代十國的後周時期,李女士的事蹟是由後來的北宋著名文學家和政治家歐陽修講述的,歐氏著有《新五代史》,李女士事蹟收錄於該書中。原文如下:

予嘗聞五代時有王凝者,家青,齊之間,爲號州司戶參軍,以疾卒於官。凝家素貧,一子尚幼,妻李氏,負其遺骸以歸,東過開封,止於旅舍,主人不納。李氏顧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牽其臂其出之。李氏仰天慟曰:“我爲婦人,不能守節,而此手爲人所執邪!”即引斧自斷自臂,見者爲之嗟泣,開封尹聞之,白其事於於朝,厚恤李氏笞其主人,嗚呼!士不愛其身而忍恥以偷生者,聞李氏之風,宜少知愧哉!

極呂李女士的理由如下:

一、生死相依,不離不棄,夫妻情深,萬世留名。李氏的老公王凝參軍病死在任職的號州,守在清貧家中的李女士於是帶着年幼的兒子去號州揹着老公的遺體返還家鄉山東的青州,這有些象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那位縛着妻子遺體用摩托車奔向火化車間的男子,一樣讓人動容,不同之處在於這位李女士是帶着小孩子揹着老公遺體徒步回家鄉的,其難可想而知了,雖然這個故事發生在遙遠的年代,但看到這樣的文字,再想起汶川中的那位要讓妻子有尊嚴安息的男子,如同影象再現,真實的浮現在眼前。這樣的事對於今人,好象在看童話故事,看電影故事一樣,它突破了了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普通規律。可主人公李女士就發生在據今約2000年前的.中國,也許李女士是山東人,也許是其他地方的人,但她是中國人,當今中國人的先人,這點就足夠了,這樣的女人不是極品的話,世上就沒有極品女人了。其情可嘉!!其志可嘉!!

二、質本潔來還潔去,爲求潔身斷手臂。在李女士回家途經開封的夜晚,投身旅店,店主拒不接納,看到這裏,於是就想起了趙本山主演的《落葉歸根》了,片中的男主角義舉讓人動容,這裏的李女士同樣讓人痛惜,此時的李氏見天色已晚,不肯離去,店主拉她的手臂讓她出去,絕望而憤怒的李女士不由慟哭:“我是一個婦道人家,不能堅守貞節,這隻手臂被子的男人抓過了。”話罷,她操起斧頭把被店主拉扯過的手臂砍掉,旁邊圍觀的人都不禁嘆息流淚。後來當地的執政者把此事上報了中央,李女士得到了撫卹,下令鞭撻了那個店主。古代的女人與現代的女人生活很不一樣,夜間是不敢露宿街頭的,因此李女士纔不得已投店,只爲求個安全的安身之所,而冷漠的店主只爲了自己的生意着想,卻失去了人性的善良本真,一出悲劇,成就了李女士的潔淨之身,有人說,她有點作秀之嫌,我想她不會這樣想的,因爲作爲一個正常人,是不會拿自己的手臂去取一個虛名的,古代有的女子把貞潔看得比命還重,想想現在有的女人把錢看得比貞潔重得多,如同這次汶川大地震一樣,人生無常,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又有何益。

我想:如果讓這兩種不同的女人站在一起的話,後者會羞慚得無地自容的。再說象把金錢看得比貞潔重要得多的女人也根本沒心思來看什麼《資治通鑑》這類書,否則,當她們看到這一段落時,要麼很是慚愧,要麼嘲弄這些頑固不化不的上古女人,但她們永遠也想不到,生活與命運終將會無情的把她們嘲弄或是拋棄。

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無論女人也好,男人也好,你這生種下了什麼前因的種,必將會收穫相應的後果,即使你躲過了,你的子女也躲不過,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想想英名一世的曹孟德是如何難爲漢獻帝,他絕對沒想到他的子孫也如是這般的被司馬家族逼得走投無路,後唐的無道朱溫殘忍地奪取了李氏江山,他也沒想沒過幾十年,他居然被自己的兒子弒身奪位,歷史向我們展開一幅幅生動鮮活的畫卷,而今人多數執迷其中,難怪唐太宗在說“以銅鏡正衣冠,以史知興替,以人知得失”,洞悉世事的曹雪芹也因此作紅樓十二曲,人生一世,難矣。

歐陽修對國家四大綱領如是解釋:禮義廉恥,是國家四大維綱,這四大維綱不張立,國將滅亡,禮義是統治人民的根本大法,廉恥是做人的起碼節操。

司馬光也如是評論人之忠貞:天地設定位置,聖人效法它,有來制定禮儀和法律,家中有夫婦,家外有君臣。妻子跟從老公,終身不能改變;臣子事奉君主,至死不能有二心,這是社會道德最重要的原則。

也看了些報章上所說極品女人,他們所說的極品是指皮肉之極品,而非人性之極品。皮肉之極品,是三天五晚的事情,而人性之極品,則是日日夜夜,月月年年之極品,這樣的女人,這樣的極品,是生亦極品,死亦極品。

牀第之歡,人之性也,潔身節慾,人也性也,性,在於如何取捨。有關人性愛好,孟子在答齊宣王時,很是高妙,且看孟子是如何取捨的。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貨。”

對曰:“昔者公劉好貨,《詩》雲:乃積乃倉,乃裹餱糧,於橐於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啓行。故居者有積倉,行者有裹囊也,然後可以爰方啓行。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對曰:“昔者大王好色,受厥妃。《詩》雲: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當是時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層層推理,引經據典,辨才天下無雙,但道理對於普通人而言,同理。

標籤:論文 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