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職業高中園林植物學教學改革初探論文

論文3.02W

摘要:園林植物學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應用性的課程。針對職高在教學中集中存在的部分,提出圍繞“夠用、好用、實用”提煉教學內容,建立綜合實踐教學庫等建議。以期形成基於適用性的園林植物學教學框架,爲教學提供參考和依據,提高教學質量。

職業高中園林植物學教學改革初探論文

關鍵詞:園林植物學;教學;改革措施

園林建設事業的發展,關係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業,關係着城市化進程,歷史文化脈絡的傳承與延續。需要大量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面向城鎮化建設第一線,從事園林植物栽培、園林藝術、園林環境改造爲一體的園林設計、施工、養護管理的應用型人才[1]。提高園林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職業道德,培養應用型初、中級業人才,這已經成爲高職高專教育的歷史責任。

園林植物學是園林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進一步學好花卉學、樹木學、園林工程等課程的基礎必備條件。

1存在的問題

1.1傳統教學目標有待改善

園林植物學是以植物學基本理論爲基礎,對園林植物的分類、習性和應用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的學科[2],要求學生掌握園林植物的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能,這就要求其教學必須將理論教學與專業實踐緊密結合。現階段,受到地域條件、教學環境、師資力量的限制,職業高中園林植物學教學目標呈現出“自主性,多樣化”的趨勢:其一,傳統教學目標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教學內容往往面面俱到。其二,基於實用型的園林植物學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其三,重視傳統植物學對於植物器官、根、莖、葉花的認識,要求學生掌握植物的習性的教學。其四,側重於對於運用分類學的方法,對植物進行分類。其五,履行教師職責,完成教學任務,根據考覈目標照本宣科。通常將實踐教學併入理論課時,統一計算,實踐教學課時、教學內容均由任課教師自行安排。如此“自主性、多樣化”的教學目標很難爲培養實用型人才服務。

1.2教學內容有待改進

不同類型的職業學校根據培養目標、就業市場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目前,職高《園林植物學》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實踐的結合相對不夠緊密[3]。縱觀整個教材內容,以植物學基本理論爲基礎,配套常用園林植物的習性。材料內容偏重基礎理論,與實踐相關的內容比較欠缺[4]。實踐教學環節通常只安排了驗證性教學實驗,對於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訓練相對不足。這對畢業後就業於行業生產第一線的學生來講,教學內容不能很好爲人才培養的目標服務。

1.3實踐教學開展困難

實踐教學是對理論教學的理解、深化及應用,其目的是爲了讓學生識別不同種類植物,掌握栽植、搭配技能技巧,熟悉品種習性,瞭解市場及行業應用動態,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實踐操作能力,爲後期的就業打好基礎。

1.3.1 教學經費不足

職業高中多爲教育局撥款單位,很少有自主收入,受到地域、經費限制,偏遠地區部分教學仍採用“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園林植物學的實踐教學僅僅依靠爲數不多的圖片展示,進行一次實地調查必須進到遙遠的縣城或市區,其昂貴的實踐教學費用讓實踐調查教學成爲空談。

1.3.2教學場地匱乏

一方面,調查場地沒有相對統一的依據。小尺度植物羣路、大尺度的公園植被景觀,苗圃場地、私家花園都可以成爲教學場地。一方面,小尺度的植物羣落多樣性與生態效益不能全面代表地方特色,公園植物景觀多被硬質化、人工化,苗圃場地、私家花園的通常私有化,給實踐調查增加了難度。另一方面,有些景觀特色不明顯,強調不足夠,搭配效果不理想的植物景觀,則不能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從而失去了實踐的真正目的。

1.3.3教學師資師資缺乏

園林植物學涉及知識面廣,對於教師個人水平要求過。受到教師個人水平的限制,實踐教學往往需要幾個老師一同進行,無形中增加了教學成本和教學的難度。在我國中等職業學校設立“園林專業”的時間不長,在部分學院內部呈現出:“老年教師半路出家,中年教師行政爲家,青年教師找不到家”的現象。

論語云:“教不嚴師之惰”,“師者、傳到授業解惑也” [5],在體現教師重要性的同時指出了教育的特點:傳、授。可見知識的儲備、經驗的豐富度決定了學生質量的優劣。職業高中的教育團隊呈現出的這種師資配備不足和知識結構的不足予待解決。

1.3.4教學安全缺乏保障

職業高中招生對象以14-18歲未成年人居多,安全責任成爲實踐教學的決定性因素。由於考覈體制、各種管理制度、目標教學任務的影響,使得大家往往忽視了教學應該承擔的真正責任,在外出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由於擔心學生的安全問題,而忽視了正真的教學質。

2 改革思考

2.1以培養應用型初、中級實用性人才爲宗旨,制定教學目標

園林植物學“培養應用型初、中級從業人才”爲宗旨,培養具有基本的植物學理論,瞭解行業應用動態,熟悉本地區植物習性、養護、管理技術的應用型初、中級從業人才。根據上崗要求,從業標準,讓高職高專成爲行業培訓的前身,從以市場爲引導轉變爲主導,以行業爲標準,以技能爲手段,培養道德爲先、技能爲本,理論、實踐並重,具有職業道德的.行業初、中級實用性人才。

2.2 圍繞“夠用、好用、實用”提煉教學內容

現有教材普遍比較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教學內容往往面面俱到[6]。針對綠化設計、園林工程施工與監理,綠化養護等不同的崗位,所學要的植物的基本知識結構是不一樣的要求,我們以“夠用、好用、實用”爲選擇內容的基本原則,選擇教學核心內容;優化授課能容,避免重複教學;強化授課內容,避免模棱兩可。

在實踐教學大綱中,針對實地的園林植物、園林景觀植物搭配、自然羣落進行調查,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以便在有限的學時數內,突破傳統時間教學單一的模式,將植物配置、品種習性、地區特色、市場價值等引入到實踐教學中,增加實踐教學項目、提高教學質量。

2.3 建立綜合實踐教學庫

實踐教學是對理論的理解、深化及應用,實踐能力是行業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建立實踐教學庫保障了實踐教學的安全性,有效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同時,教學資源共享,大幅度減輕教學負擔、彌補師資不足、降低教學成本,不失爲一種好的教學途徑。

將教學庫分爲場地型和植被型兩個子數據庫。場地型實踐教學庫:在實地調查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景觀和自然景觀。收集相關圖紙資料按園林性質進行分類,初步建立調查庫。數據庫資料包括:基本情況、植物景觀特點、配置種類、習性、市場運用情況等。供學生進行綜合的實踐教學,全面分析植物景觀評價、植物配置,園林規劃設計以及經濟效益評估。植被型教學庫:在調查中重點收集本地區常用樹木、花卉、草本、藤本等品種、習性、栽培等資料。配以圖片可供學生學習本(省)常用的植被類型,種類、生長習性、栽培、養護、管理的學習。

3 結語與展望

總之,透過對《園林植物學》教學進行改革。突出學生的實踐性與主動性,才能切身的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實踐操作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強化教育的職業培養功能,建立基於適用性的園林植物學教學框架,以及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走向“數字化”、“理論實踐一體化”、“生態化”的園林教學模式有待於進一步研究與探討。

參考文獻:

[1]胡海輝,龔東芳等.園林植物造景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85-87

[2]陳曉娟.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思考 [J].農業技術,2008(2):167-169

[3]王美仙,董麗,尹豪.“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實踐教學改革初探 [J].中國林業教學,2011,29(2):71-73

[4]趙霞.高職院校植物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 [J].現代農業科技,2011,11:30-31

[5]徐豔.高職院校《植物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J].教改研究,2007,46:10-12

[6]張光琴,袁靜.高職園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和思考[J].南方農業:園林花卉版,2008(3):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