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論文

論文6.33K

一、引論

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論文

“騎樓”嶺南地區富有特色的一種建築。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由於各大城市建設的不斷擴大、改造,騎樓建築被許多富有現代特色的高樓大廈所取代。但近這幾年中,在嶺南的較多城市的建設中也意識到對“騎樓”這一建築文化的保護。

關於“騎樓”,在過去有許多新聞記者對其進行了在報刊上和網絡上的報道介紹,也有部分作家將其放到作品中作爲富有情感內涵的一個背景;而研究者們對騎樓及其所體現的文化價值本身的角度的關注還很少。本文把“騎樓”放置於人類的整體文化中來考察,從它的歷史文化淵源、中西文化交流、民俗文化特色及所體現的文化價值來探討騎樓的文化生態保護問題,爲人們認識、重視和保護這一珍貴的建築文化提供新的角度。

二、騎樓及其歷史淵源

何謂“騎樓”?騎樓,是南方城市(福建、廣東、廣西,包括香港、澳門等)富有特色的一種建築,顧名思義就是騎在街道上面的樓,在第一層的基礎上再加蓋一層,而這一層它不是順着蓋,而是凸出來的,二樓罩着的空間成爲人行道,遠遠看去,像騎在人行道上一樣,故名“騎樓”。所以也有將騎樓定義爲:一個有人可以活動的懸空空間,或連接街道兩側建築的半封閉式空中走廊 。而在西方,騎樓被稱爲“arcade ”, 意思是上有頂棚旁有商店的街道。

關於騎樓的淵源,一般來說有二:一是來自國外。 十八世紀後半期,正處於產業革命時期的英國殖民勢力進入了印度等南亞國家,這些國家屬於熱帶氣候,長期生活在涼爽氣候下的英國人很難適應。爲了改善居住環境,創造涼爽舒適的居住條件,他們在建造住宅時採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擋避炎熱營造出相對涼爽的環境。這種“外廊式建築”很快被人們所接受,成爲印度、東南亞國家建築中普遍採用的形式。這種以遮陽爲主要功能的家居“外廊式建築”,隨着殖民勢力範圍的不斷擴大,經由南亞、東南亞、東北亞而至中國。二是源自中國的吊腳樓。吊腳樓是鄂西土家族地區最複雜而又最能顯示富有的一種典型的建築形式。侗家人採用自己獨特的建築工藝中的穿鬥式和擡樑式等相結合的技藝。它的基本特點是建造在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正房和廂房(即吊腳部分)的上面住人。其主體結構爲兩到三層,第一層設有豬圈、牛圈、雞窩、米臼、廁所或倉庫等生活設施,上層爲堂廳、臥室、廚房等住室,三層設有客房,其中二層或三層爲木樓最爲明顯的部分。吊腳樓的“吊”由此而來,它的挑出部分多爲三尺,用於走廊。“吊”可以“吊”前頭,也可以繞屋“吊”。房屋分爲三柱屋或五柱屋,像一棟完整的框架式木樓。

三、騎樓的建築特點及其體現的中西文化交流

騎樓是中國南方城市富有特色的一種建築。騎樓建築多爲2到4層,一般分爲樓頂、樓身、騎樓底三部分。在騎樓建築的樓頂,都可以看到山花和女兒牆。山花是立面上一種緩坡的三角形山牆的花飾,有意設計成曲線和半圓形。騎樓建築中的山花,成爲屋頂的重點裝飾部分。山花兩邊的矮牆便是女兒牆,又稱“壓檐牆”,出現在天台邊緣以及檐口以上的位置。女兒牆圖案簡單,強調實用性。臨街立面處理爲西式造型或中西結合,稱爲“洋式店面”;騎樓建築並肩聯立而建,形成連續的騎樓柱廊和沿街建築立面,也就是騎樓街。騎樓建築遍佈嶺南地區的各大城市,其中西文化結合的具體體現則表現在其獨特的建築中,使騎樓成爲了嶺南區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一)廣州的騎樓

廣州的騎樓吸收與借鑑了中西不同建築因素,融合了西洋古典拱廊與羊城傳統。廣州是中國近代騎樓的發祥地,它在外來的外廊樣式基礎上發展演化而成的臨街商業建築,是老廣州人的審美觀念和民族心理對西方建築文化的重新審視和創造性吸收的成果。在西方建築與中國嶺南傳統文化的碰撞、融合中,逐漸產生了騎樓式的南方商鋪型建築。廣州騎樓是由竹筒屋根據南方地區避雨防曬、結合商業經營需要發展而來的。廣州騎樓的最大特點是把門廊擴大,毗連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面是騎樓,下面一邊向街敞開,另一邊是店面櫥窗,顧客可以沿騎樓自由選購商品,店鋪後面是工場、貨倉、生活用房,樓上一般住人,這種建築受“杆欄式”建築的影響。另外,騎樓臨街立面統一平整。立面色彩以當地盛產的貝灰白色和調以黃色爲主,牆面具有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牆面浮雕圖案、窗洞形式、線角、陽臺鑄鐵欄杆等,融合了西方“巴洛克”或“洛可可”建築裝飾風格。附牆柱在樓層高處以多道線腳與腰線相融,腰線下邊以帶形圖案貫通, 使得牆面層次清晰,線條曲直富於變化。建築細部的檐口下、碹洞、窗眉和窗臺下以及門套、山花等部位,都巧妙地裝飾着花飾,其圖案樣式具有中國古典卷草圖案情調。騎樓建築中最具中式建築特色的是滿洲窗,這種在西關大屋中常見的滿洲窗,又被設計師們運用到騎樓上。五顏六色的玻璃及木格組成窗花的滿洲窗非常特別,比我們今天常用的.鐵框玻璃更有藝術韻味。而樓頂的山花和女兒牆,是西方古建築中特有的元素:山花是立面上一種緩坡的三角形山牆的花飾,在門或窗上也有類似的組件,廣州騎樓則加入了西方柱飾或各種中國傳統因素,其騎樓的整體風格被中西合璧成仿哥特式、南洋式、古羅馬卷廊式、仿巴洛克式和中國傳統式。

(二)梧州的騎樓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稱,建築風格主要以騎樓爲主,近年已成爲“嶺南第一騎樓城”。梧州地處嶺南,結合南方潮溼多雨及多洪易澇的氣候特點,建築多采用騎樓形式。梧州的騎樓十分精巧,外觀上可見許多有代表性的中國建築語言:傳統風格的花窗、磚雕、花鳥禪雲的牌坊,其功能與藝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騎樓其中頗具嶺南特色的當數騎樓柱上的鐵環梧州騎樓最具特色之處。在沿江騎樓的柱子上,都鑲嵌着兩個圓形鐵環,一高一低,這是梧州居民在河水上漲時以供系船所用。洪水來時,樓下被浸,樓上的外窗便變成了臨對的門,商鋪在二樓繼續可以交通、靠船,這鐵環已經伴隨梧州騎樓的住戶度過了漫長的歲月。另外,房屋樓上臨街的一面,還特設洪水時人們出街入市使用的活動板門,稱作水門。梧州修建防洪堤後,每年屢遭洪澇災害影響的現象已成爲歷史,但騎樓這一獨特的建築風格作爲梧州的歷史見證被很好地儲存下來。由於梧州是廣西最早的港口開放城市,受外來經濟文化影響大,所以騎樓的西化痕跡也較濃。梧州的騎樓上擁有西方建築風格的羅馬柱、圓形拱窗、浮雕、穹雕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西方建築語言。一些騎樓上的商號如“興隆米行”、“恬程洋貨”現在仍依稀可見。中西文化在梧州騎樓上水乳交融、和諧共存,它汲取了中西建築的精華,凝聚着歷史的滄桑,至今仍散發着文化的魅力。漫步在約一平方公里的騎樓城內,但見水都風韻的清水牆,西式風格的鐵欄觀景陽臺,洋味十足的額坊,點綴在屋檐上、窗臺下的獨具匠心的花紋和浮雕……無處不展現出昔日梧州百年商埠的風姿。

四、騎樓多元共存的文化價值

騎樓是務實的老百姓的居住、經商的場所,能爲行人商戶遮陽避雨,除了方便還是方便,所以它被喻爲風雨廊。現代南方城市的騎樓,倖存下來的都已經成了歷史文物、保護性建築或旅遊景點。騎樓,它不僅有着對中西方建築文化的深刻理解 ,還洋溢着濃濃的人文關懷樓上住人,樓下一條長長的半封閉走廊,完美地結合了商住兩用的建築功能;樓上的採光設計和通風效果俱佳,與地 面保持一定距離則可以減少“溼氣”,走廊擋風、遮陽、避雨,爲購物者營造了一個舒適安心的環境。騎樓既是室內環境與室外環境的一種過渡,也是交通的緩衝空間,因爲騎樓街可以避風雨、防日曬、特別適應嶺南亞熱帶,所以騎樓內的店鋪可以借用柱廊空間,便於敞開鋪面,陳列商品以招徠顧客,使顧客可以安全無憂地選購商品,這種建築形式,把人行道以上的空間利用起來,節約了城市用地。騎樓之妙,不在豪華,而在舊日人與人之間的那點溫情。其價值在各個騎樓城市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見證。

從總體而言,騎樓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舒適涼爽的環境;騎樓發端於改善生活環境,進而成爲商業謀生的場所,表現出開放意識和洋爲中用的創造性思維。連廊連柱,主面統一,連續完整,中西文化合璧,體現了其多元共存的獨特風貌;騎樓衝破了居家單門獨戶的束縛,變成顧客的共享空間,並體現相互尊重的現代意識。走在騎樓下,自在閒適,溫馨親近,腳無沙塵,清潔整齊,透出關心互動良好的人際關係;騎樓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成爲品茗、聊天、納涼、會客、交換資訊、小孩玩耍的地方,反映了商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的地域特色。由此,騎樓的意義及價值便充分地體現出來。

五、重視對騎樓的保護

騎樓,由於其獨特的建築特色,體現了其人性化的內涵,在現代建築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並對其採取了保護措施。

而今,廣州正打造世界最長騎樓路。據悉,其騎樓街建成後作爲最長的嶺南特色建築,將會申報世界吉尼斯記錄。廣西梧州的城市建設、旅遊發展也提出要以山水、騎樓爲核心內容,全面改造河東區富有特色的騎樓,努力把梧州建成“嶺南第一騎樓城”。深圳中英街重現騎樓風貌:在“中英街”及其相鄰的商業街區,濱海地區實施完全步行街模式,並透過“三大工程”重塑“中英街”,客家騎樓將會再現中英街。在海口,騎樓與“綠蔭”、“清泉水”同是海口三寶。在海口的DC城、明珠廣場、樂普生等都用騎樓通道聯成一體,讓騎樓在現代化都市中突顯其獨特的文化內涵……

騎樓這種建築,它是作爲一種文化形式而存在的。而騎樓正是獨特的嶺南文化和文化生態孕育的結果。在許多現代化大都市的建設中,騎樓這一建築已不見蹤影,人們崇尚的是具有大都市現代特色時尚的高樓大廈,而像現在許多商住小區的建構形式只會讓人與人之間越來越陌生,關上門後彼此不認識,這顯然不利於人文社會的發展,更不利於現代和諧社會的構建。

我認爲解決問題的關鍵首先是要讓人們意識到騎樓文化的多樣性價值,人們應建立起對這種建築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覺”,讓他們對騎樓這一建築的傳承產生自發的責任感。其次,政府要採取相應措施對騎樓這一建築進行保護。在近十多年中,在嶺南許多城市中騎樓也受到了較高的重視,政府撥下鉅額資金給予重建和修整,使之既保留原來的風韻而又集以現代化的特色。

綜上所述,從整個文化生態的角度看,騎樓作爲一種獨特的建築,有着多樣性的文化價值,是中國乃至世界建築文化寶庫中的寶貴財富。騎樓將中西文化很好地傳承了下去,歷史的蹤跡在這裏得到很好的見證;它以一種人性化的建築體現着以人爲本的人文關懷,。對於騎樓這一寶貴的文化財富,我們在對其進行學術研究時也要注意對它進行合理的保護,使它在整個生態中得到更好的儲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