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心理教育下職業學校班主任的工作策略論文

論文8.41K

摘要:在新的職業教育環境下,班主任應該運用心理教育理念指導教育實踐,這些理念具體包括和諧的心理教育理念、精神教育目標理念、多元智能教育評價理念以及面對全體學生的教育服務理念。職業教育班主任應該與學生開展心理對話,激發學生的求知、求職潛能與動力,從而加強班級心理環境建設,透過教師的積極心理狀態感染和激勵學生不斷取得進步。

心理教育下職業學校班主任的工作策略論文

關鍵詞:心理教育;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

一、引言

職業院校在以往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堅持傳統的思想教育方式,但是在對以往工作的總結中發現,德育工作取得的效果並不明顯。即使思想德育課程內容變多、學校德育教師隊伍陣容在不斷擴大,與之相反的卻是班主任工作量越來越大、情況越來越複雜,因此職業院校班主任需要從根本上改變教育管理理念,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去開展工作和研究,做到教育活動真正體現以人爲本、重視心理教育的全新教育理念。

二、適應新環境、樹立心理教育理念

第一,堅持和諧的心理教育理念。心理教育本應成爲職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職業教育學校孤立的以德育論德育,割裂了心理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聯繫。作爲學校如果要培養出一個合格、心智健全的人才就必須取得學生的心理和品德雙重健康,這樣才符合教育本身培養人情感品質的特定目的。20世紀初期,心理學者將心理健康教育對象轉移到全體學生當中,開始集中關注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第二,以精神成長爲教育目標理念。精神的'成長貫穿在教育的過程之中,在心理教育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夠得到強化,精神品質能夠提升。從本質上講心理教育的方法原理便是人與人心靈的溝通。職業學校的班主任要充當學生心靈的關懷者,根據以往的優秀班主任工作經驗來看,關注學生精神成長和精神層面的所有問題會給學生的未來發展帶來深遠的積極影響。職業院校的學生不同於普通進階中學的學生,缺乏學習和規劃的目標、沒有學習動力、缺少精神支柱是所有職業院校的學生共同的特點。職業院校班主任對於後進生的啓發和鼓勵都要從關懷其心理精神層面做起,促進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成長起來。第三,以全體學生爲心理教育和服務對象。職業院校應該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透過適宜的措施爲全體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一是培養學生形成優良的心理品質;二是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師資隊伍和軟硬件設施的建設;三是從根本上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只有以全體學生爲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務對象,才能擔起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任,才能提高全體學生心理問題的預防水平,增強學生的心理機能,最終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水平。在以全體學生爲心理健康教育對象的同時,也要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給予特殊關注和積極心理矯正,這樣才能做好全面的服務。第四,多元化智能化的教育評價理念。多元化和智能化的評價就是要改變以往以成績的好壞來評價學生髮展狀況的單一評價模式,心理教育能夠幫助原有學習基礎不是特別好的學生取得很大的發展,透過心理機能的調試能夠激發學生更多的潛能,透過多元智能的原理和積極心理學的刺激,在正確看待職業學生的前提下塑造和培養他們成爲社會合格的人才。職業院校的班主任要一方面尊重學生的差異、正視學生的現實發展,肯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另一方面要積極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用積極地心態評價、看待管理學生事務。

三、樹立心理教育理念提升班主任工作有效性

第一,積極發揮班主任工作優勢。透過根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並把心理健康作爲素質教育的重點內容可以讓學生在能力、知識、思想道德上不斷的提高。班主任工作中如果遇到學生的心理及行爲有異常狀況,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得到解決或者轉變,學生的品行和學業就得不到改善,因此班主任應該以心理健康教育爲切入點,樹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只有扮演好“心理專家”的角色,班主任才能取得心理輔導和針對學生的成功調試,首先班主任是教育對象和要素之間的中介,透過日常與學生的接近不斷地影響學生,透過班主任可以針對學生隱蔽性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的溝通,並且在心理問題的轉化中,班主任一定要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二,開啓心靈對話打開學生心扉。班主任針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要展開心理的溝通與對話,對學生心跡進行觀察以及心理特徵的把握。職業學校的學生心理特點不同於普通學校的學生,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班主任需要真正做到開啟學生心扉,進行心靈的溝通,不能以居高臨下命令的口吻進行交談,而是要對學生表現出足夠的耐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採用微信、QQ、Email等現代網絡手段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更有利於拉近師生的距離。第三,激勵學生提高進步的動力。透過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拼搏的理想,並在學習和生活中逐步化成學生進步的動力,使學生不斷地完成挑戰,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不斷地堅定自身的理想,樹立更高的奮鬥目標,保證學生擁有持續不斷的內部驅動力。第四,激發學生的心理潛能。班主任應該堅持對每一名學生都充滿熱情和期待,側重於學生創造能力的開發,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處理情緒和壓力,針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訓練等等,所有職業院校的學生都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良好的自覺意識,最大限度激發和挖掘自身的心理潛能,最終成長爲合格的接班人。

四、結束語

職業院校的學生生源複雜,管理難度大,班主任教師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不僅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也要學會自我調節,保持良好心境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洪維明.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兩個核心[J].職業,2012(06).

[2]朱成健.給中職班主任工作支“四招”[J].職業,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