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影視心理學論文

論文3.07W

影視心理學是研究觀衆心理和影片心理效應的學科。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影視心理學論文,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影視心理學論文

摘要

觀衆是影視藝術的接受者,同時又是影視藝術的再創造者,這種雙重身份使觀衆在影視藝術美學的研究中佔有突出的地位。研究觀衆的審美需要,不能忽視的是對觀衆審美心理的研究。這種心理活動既包括視聽結合的審美感知階段,又包括充滿情感的審美理解階段。

關鍵詞

影視受衆 接受美學 傳播學

一、從接受美學視域下探尋受衆心理

在文學領域,產生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學,是作爲對當代西方作者中心論批評和文字中心論批評的反叛而出現的。從充分重視讀者在文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到提出了文學史就是文學的讀者接受史、效果史,並進而將接受美學發展爲文字--讀者相互交流與對話的新理論。把“意義未定與空白”作爲作品好壞與否的一個標準,強調讀者及其閱讀,實現了西方文論第二次大轉向。

在接觸接受美學之前,需要對“召喚性結構”這一術語做一簡單闡釋。因爲它們之間有着內在的聯繫。現象學美學家英加登提出的“召喚性結構”認爲:“每一部文學作品在原則上都是未完成的,總有待於進一步的補充。但從本文的圖式化結構來看,這一補充是永遠不能全部完成的。”他看到了作品形象體系僅僅構成一個圖式框架,中間有許多不確定的空白,有待於讀者透過創造性想象去填充、豐富甚至重建。伊瑟爾繼承併發揮了英加登的觀點,認爲“作品的意義不確定性和意義空白促使讀者去尋找作品的意義,從而賦予他參與作意義構成的權利”,這種由意義不確定與空白構成的本文結構就是“召喚性結構”。它召喚讀者有可能把作品與自己的經驗及對世界的想象聯繫起來,這樣,有限的本文便有了意義生成的無限可能性。

20世紀70年代以來,現代電影在電影語言上有了顯著的變革和創新,綜合運動鏡頭(包括推、拉、搖、移、跟鏡頭和俯仰拍攝等)、快速攝影、變焦距鏡頭、跳接、定格等電影語言廣爲流行。但是,同時西方影視美學研究日益轉向觀衆,尤其是雅克·拉康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論,使觀衆心理學特別是觀衆深層心理結構的研究日佔上風,甚至著名電影符號學家克里斯蒂安·麥茨也在1977年出版了《想象的能指》這部著作,標誌着電影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衡量一部影視作品優劣的標準至少是由作品本身的價值和受衆自身的認識水準兩方面的因素所決定的。因此,創造者必須依據在創作的心理過程、尊重觀衆參與的意願與觀衆的參與,所有可能的方法去鼓勵藝術語言和藝術的熱情的觀衆的參與,這將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完成後,爲更多的觀衆去接受。

二、從傳播學角度透析受衆心理

觀衆是影視藝術的接受者,同時又是影視藝術的再創造者,這種雙重身份使觀衆在影視藝術美學的研究中佔有突出的地位。 “欣賞者是透過感受、想象、體驗、理解等活動,把作品的藝術形象再創造爲自己腦中的藝術形象,並且透過再創造對藝術所反映的現實生活進行再評價。”觀衆不是被動的接受羣體不僅表現在他們要聯繫自身的社會、文化背景及閱歷去理解影視藝術,而且能在藝術家創造的基礎上進行能動的再創造。這種再創造活動與創作主體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於甚至背離創作主體的特點,表現出觀衆在接受時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所以影視藝術是極富觀衆參與和滲入的藝術,同時觀衆把這種參與性和滲入性用言行自由地表現出來。

觀衆在接受影視藝術時表現出一種特殊的需要--審美需要。它是人對美的一種帶有極強傾向性和迫切感的精神追求。當然這種審美需要由於觀衆的受教育程度、藝術修養、情感上的內在需求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但就是因爲這些不同特點的存在而使得影視藝術在創作時能夠更多彩地表現生活,使社會意識和內驅力達到無形的統一。因此,“對影視觀衆審美需要的研究,將具有更爲深遠的實踐意義”。研究觀衆的審美需要,不能忽視的是對觀衆審美心理的研究。這種心理活動既包括視聽結合的審美感知階段,又包括充滿情感的審美理解階段。所以觀衆在接受影視藝術時得到的不僅是愉耳、悅目、賞心、怡神的美的享受,而且在思想、認識、情操、道德等方面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審美感知不同於一般的心理感覺,它屬於審美的範疇,通俗來講就是一種審美的感知,這種感知要求觀衆具有對影視藝術視聽的能力。“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對於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不是對象,因爲我的對象只能是我的一種本質力量的確證。也就是說,它只能像我的本質力量作爲一種主體能力自由地存在着那樣對我存在,因爲任何一種對象對我的意義(它只是對那個與它相應的感覺說來纔有意義),都以我的感覺程度爲限。”對於影視觀衆來講要具備對於藝術的感受能力,沒有對藝術的基本理解,再美的藝術也毫無意義。對影視藝術的審美感知使接受者得到的是一種美的享受,而從影視藝術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體現在審美理解階段。審美理解活動始終貫穿着充滿情感的聯想、想象和形成審美意象的心理活動,並始終洋溢着情感的波濤。審美聯想是在審美感知基礎上產生的並不創造審美意象的心理活動,是審美接受過程中極其重要的心理形式。審美想象是比審美聯想更高一級的創造審美意象的心理活動,是人類的進階屬性。審美意象是充滿情感的生動活潑的朦朦朧朧的情理統一的意中之象。這一系列心理活動,雖然處於不同的層次,但它們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而是呈現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狀態。

三、從接受美學與傳播學的互動關係中解析受衆心理

對受衆研究的共同關注是進行接受美學和傳播學互動研究的切入點。

接受美學將文學史看成文學效果歷史的審美策略,這一理論基礎其實是將整個審美活動看成一個開放的動態過程。姚斯自己也說過“文學研究不是完美的語言結構,也不是封閉的符號系統,而是依靠問與答進行解釋,使創作與接受及作者作品讀者的動態過程合理化的歷史學”在此接受美學暗合了傳播學的基本原理。1948年美國學者拉斯韋爾提出的“五個”模式或許能從傳播學的角度重新冷釋接受美學的意義。“五個”模式即誰(控制分析)——說什麼(內容分析)——媒介(媒介分析)——對誰說(媒介分析)——取得效果(效果分析)。

在接受美學之前的文藝理論,更注重的研究對象是“誰”控制研究,“說什麼”內容分析如符號、原型研究,而忽視了“渠道”媒介分析,“對誰說”受衆分析和“取得效果”效果分析。而接受美學正是在審美傳播軌跡上將文藝理論的研究對象進一步拓展,使審美傳播過程的研究趨於完整這樣,接受美學和傳播學在基礎理論上的共通點顯而易見。

按照傳播學理論,在傳播過程中,受衆的目的、動機、內外特性,均影響着傳播的進展,最典型的就是一種選擇性的心理活動。接受美學的諸多理論,如期待視野、未定點等,如果放在傳播學內考察,則都處在這種選擇性心理活動的關照下。選擇性心理過程的研究是傳播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幾十年來比較一致的理論是,資訊在流動的每一個過程中必然受到傳播環境的制約,傳播環境的不同必然影響傳者、媒介以至受衆的狀態,從而最終影響到資訊的接受。而在接受美學的理論中“期待視野”和“審美距離”對此作了新的闡釋。

透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傳播學和接受美學在研究方法上有合流的趨勢。以傳播學的理論重新讓釋美學,很可能成爲美學研究的一條蹊徑。如精神分析美學,它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個人傳播問題,從自我、本我到超我,是人的內部資訊或者說心智在人的不同精神層面上傳播的過程。但是,傳播學和美學又不可能合二爲一,它們畢竟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對象和理論體系,但基於上述兩種理論的相近、合流之處,進行一些借鑑和互動研究是完全有可能的,這是美學家和傳播學者都應該注意到的。

標籤:心理學 論文